APP下载

地方高校新闻学课程体系建设分析

2021-10-12曹银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6期
关键词:新闻学课程体系

摘要:未来传媒的竞争将不再区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所有的媒介组织都将以一个竞争实体的身份参与其中,“内容为王”需要的是优质的新闻内容型人才。作为培养新闻学专业人才的地方高校,也要时刻把握传媒市场动态,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建设,为地方媒介组织输送人才,振兴地方新闻传播事业。

关键词:传媒新格局;新闻学;课程体系;内容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6-0054-03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搅动了整个传媒市场,一方面传统媒体在经历了“集体阵痛”之后,奋力寻求转型之路;另一方面新兴媒体公司在吞食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时,其内部也在传媒市场的红海中博弈。前者背靠政策优势,深耕新闻本职,缔造权威;后者华丽转身,精致娱乐、追逐资本。然而,无论是坚守“内容为王”的理念,还是高喊“渠道为王”的口号,媒介组织的良性运作与发展都需要人的支撑。人才源于媒介组织内部的培养,更是源于高校源源不断的传媒人才输送,高校培养传媒人才的起点是对传媒市场需求侧的熟悉与掌握。

一、融媒体时代鞍山传媒环境的新格局

传统媒体时代,鞍山市的整体传媒环境为官媒所主导。由鞍山日报、千山晚报、钢都周报、鞍山电台、鞍山电视台共同支撑起鞍山的新闻传播事业。盈利模式主要以广告为主,同时也兼有报纸发行费和有线收视费。在1997年之前,鞍山的报纸、广播、电视都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例如,每到周六,鞍山各大小报摊均有市民抢购钢都周报;千山晚报采取与鞍钢牛奶捆绑式销售,小红帽发行送报入户;鞍山日报以中共辽宁省鞍山市委机关报的身份,充分发挥在舆论上的导向作用、旗帜作用、引领作用。于1987年开播的鞍山电视台,在1993年又创办了鞍山有线电视台,由于当时节目资源比较匮乏,加之其多播放的是港台影视剧,所以市民们纷纷安装有线电视。

1997年进入卫视争霸时代,纸媒遭遇了第一次生存危机,广播另辟蹊径开播交通广播,如鞍山交通广播FM95.3、鞍山评书广播FM87.9。省级卫视的强势崛起,一方面倒逼央视加大改版力度,并最终以“新闻+权威”的形象打造国家品牌;另一方面更严重挤压了市级电视台的生存空间,丰富多彩的卫视栏目占领了观众的观看时间,广告大量流失,地方新闻成为市级电视台的救命稻草。为了应对鞍山传媒市场的窘境,于2011年整合成立了鞍山广播电视台。

正当鞍山广播电视台疲于应对之际,互联网来袭使其生存发展雪上加霜。从2011年至2020年,鞍山传统媒体市场可以用“惨淡”来形容。此时,受众出现了严重的分化和极化,报纸几乎被抛弃,广播、电视的受众分化为老年人群体,而年轻人则转投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绝缘,完成了看与不看的受众极化。鉴于此,鞍山传统媒体组建了官方网站,开通了微博、微信,但由于理念陈旧、资金不足、人才匮乏等原因,这些举措收效甚微。而自2018年以来,媒介融合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整个传媒领域进入所谓的“短视频膨胀”时代。抖音、快手几乎成为全民标配,B站、小红书更是深受年轻人的青睐,卫视争霸已经成为明日黄花。至此,鞍山传媒环境也形成传统媒体单位、民营传媒公司、个人自媒体的新格局。

首先,作为传统主流官媒的鞍山日报社、鞍山广播电视台,于2020年9月正式合并,挂牌成立鞍山市新闻传媒中心。旗下有鞍山日报、千山晚报、钢都周报、鞍山广播电视台、鞍山新闻网站和鞍山云APP等,同时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运营相关账号,负责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在新闻宣传方面的路线、方针、政策。其次,作为地市级别的鞍山市传媒产业,与一二线城市相比,民营传媒公司的数量与规模都十分有限,但具有十足的地方特色。如微信公众号平台的“爱鞍山8890民生服务平台”“鞍山帮”“畅游鞍山”“鞍山圈”等,都是由民营传媒公司创办运营。最后,随着自媒体平台的发展,城市居民的参与热情高涨,纷纷在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上开通个人账号,发表个体声音,娱乐自我和大众(见表1)。

笔者认为,无论是传统主流官媒还是新兴媒体,未来都会在一个层面上竞争,即都以媒介组织的身份加入竞争中,纸媒、电子媒介和数字媒体的界限将最终消失,传统的报社、电台和电视台也都将成为一种名称上的称呼,最终以一个竞争实体的身份进行竞争。也就是说,“消费者关注的是内容本身,而不是生产者是什么类型的媒体”[1]。结合鞍山市传媒环境的新格局来看,当下鞍山市信息生产主体已形成鞍山市新闻传媒中心、民营传媒公司和自媒体三足鼎立的局势。而鞍山市民对新闻、娱乐信息的获取不再受地域所限,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从目前鞍山传媒环境的新格局来看,鞍山市新闻传媒中心已经不具有渠道优势,与其余二者的竞争,依然要回归到“内容为王”的竞争轨道上来。笔者深入调查得知,目前鞍山市新闻传媒中心急需具有原创能力的记者、编辑,以及懂得新媒体业务的内容型人才。而民营传媒公司及自媒体个人账号的运营,都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各类APP平台的,其竞争更是需要以内容型人才取胜。以上种种,都是地方新闻院校需要掌握与思考的。

二、以新聞为轴心,定位内容型人才培养

新媒体的强势冲击,不仅让传统媒体面临生存危机,也让为之输送人才的新闻院校同样压力重重,为此,国内外各高校纷纷寻求转型之路。如中国人民大学开设了融媒体报道出镜主持课程,武汉大学开设了多媒体新闻报道课程,南京大学开设了融合媒体报道课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开办新闻学与计算机科学双硕士学位项目等,凸显文理交叉的多学科人才培养。不仅如此,为了应对来势汹汹的新媒体,国内高校纷纷开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这对新闻学专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从表2可以看出,二者在专业能力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上多有交叉与重合,甚至可以说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呈现覆盖之势。在这样一个媒介融合的时代,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更强调对全媒型传播人才的培养,其专业定位突出了网络技术的专业特色。面对新兴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传统的新闻学专业似乎陈旧了许多,这也使高校新闻学专业面临生存危机。

除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更专注于培养学生的传播技能外,国内外一流高校的新闻学专业改革也十分高端,以多媒体技能、计算机科技、文理交叉等为切入点,与大数据、云科技、人工智能等接轨。然而,作为地方本科院校,鞍山师范学院新闻学专业的建设与国家级重点高校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理念更新、课程建设、硬件设施、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存在较多缺陷。正因如此,转型是必然,但如何转是摆在面前的棘手难题。借用现代市场营销的STP理论,我们承认差距定位于地方,并寻求差异化发展路线,最终提出以新闻为轴心,定位内容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理念。

首先,以新闻为轴心,意味着我们坚守专业特色。“教育不需要多少改革,只要把所认定的常识坚持做下去就可以了。”[2]国内不少高校的新闻学专业,包括现阶段鞍师的新闻学专业,为了与新媒体接轨,开设了很多时髦的课程,如网页设计、动漫、融合新闻学、新媒体运营、微电影创作等,但不成体系的课程设置,不仅对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无益,同时也使新闻学专业呈现出宽泛化特征。因此,在新一轮的课程体系改革中,我们提出要以新闻立专业,一切课程的设置都要以新闻为轴心,不盲目跟风。因此,新人才培养目标则是适应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与国家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要求,立足鞍山,服务辽宁,面向全国,培养具备政治正确、立志新闻、理论扎实、实践超强、综合素养的新闻人才。

其次,在中短期内,新闻学专业建设应摒弃传媒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短板,专注于对内容型人才的培养。面对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部分院校开始了革新,如中国人民大学在课程设置上率先进行调整,开设了数字传播技术应用、跨媒体传播实验和融媒体报道出镜主持等课程[3],这些课程非常切合融媒体时代的要求,但又确实是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建设的短板,在资金、师资、设备、场地等方面存在困难。因此,我们要避短扬长,转而专注于内容型人才的培养,即更注重对学生采写编评摄录和市场意识的培养,并且将新媒体的知识融入每一门课程中,而不只是单独增设一门新课。作为地方院校的新闻学专业,应培养内容型人才,注重与地方媒体和传媒公司的对接,尤其是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的情况下,人才下沉对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宣传工作、推动县级媒体转型升级有重要意义[4]。

三、制定符合地方院校的新闻学课程体系

在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后,便是要结合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对现有课程体系的建设。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决定了学生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5]。同时,新闻教育又不能完全拘泥于传媒行业的需求,在教育理念及课程设置上都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因此,为了进一步推进新闻教育改革,符合社会和专业发展需求,地方院校的课程体系应从三个方面进行优化。

第一,压缩理论类课程种类及课时。目前国内各高校的新闻学课程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理论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并且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如不少院校的新闻学专业在创建之初,其师资主要来自汉语言文学专业,当时的课程主要以新闻写作为主。由于理念、资金、师资等原因,新闻学专业从根源上就更偏重于理论类课程的建设;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多为理论型,也导致课时设置向理论类倾斜。而与新媒体挂钩的实践类课程往往由年轻教师任教,其话语权的缺失,导致新理念、新方法的“沉默”与边缘化。在新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理论类课程很重要,如新闻学、传播学、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等课程,支撑起学生的整个知识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课程,为我们国家新闻事业指引着方向;媒介经营与管理、广告学等课程,旨在填补学生的市场经营意识。然而,高校新闻学专业本科阶段对人才的培养,更注重新闻实践型人才的培养,因此笔者认为新时代的新闻学课程体系应压缩新闻理论类课程的种类及课时,而把剩余的课时分配给实践类课程。

第二,增加实践类课程的分量,且不能流于形式。这里的实践类课程笔者将其分为两类:一类为实操类课程,如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摄影、新闻摄像、排版及视频后期制作等;另一类为实践平台,如校内外的实践基地、实验室等。现阶段各高校新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都开设了实操类的课程,但通过笔者的调查与亲身实践,这类课程虽为实际操作类课程,但都以讲授为主,实践学时流于纸面,所谓的实践也只是到鞍山新闻传媒中心等类似机构参观而已,这些都不是某一院校的个例,而是目前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设置专职教师来牵头,而这又关涉考核机制、津贴补助等方面的配套措施。因此,笔者认为首先需要在顶层设计上重视起来,增加实践类课程的课时,并真正行动起来,组建专业新闻工作室,扩展校外实践基地,调动一线教师积极参与实践基地活动,并计入绩效考核工作量,这样才会使实操性强的新闻学专业“活”起来,教师才能充满活力地去培养学生,为传媒市场输送应用型人才。

第三,改革毕业考核方法,毕业论文与毕业作品相结合。与上面两点优化措施相联动,既然要做到压缩理论类课程,扩充实践类课程,突显新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那么最终的毕业考核方式也需要改革。现阶段,新闻专业的毕业考核为撰写毕业论文,只关涉学生的理论研究与思考能力,而学生的实际操作综合水平则无从考核。因此,笔者认为,毕业考核应逐步引入毕业论文与毕业作品相结合的方法,倒逼师生共同重视实践类课程。这背后需要对师资队伍进行重新审视与深度思考,充分利用现有师资力量,平心静气踏实前行。

四、结语

本文以鞍山市的传媒新格局为切入点,借用市场营销的STP理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最终落脚点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笔者所提出的三点规划,本着踏实接地气的原则,更符合以鞍山师范学院为代表的地方高校的新闻学专业建设。只有优化新闻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打造良性传媒生态环境才能振兴鞍山新闻传播事业。

参考文献:

[1] 杨溟.媒介融合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48-49.

[2] 张维.“网红校长”唐江澎:我不过说了一些常识,怎么就火了?[N].四川观察sctv,2021-03-15.

[3] 张驰.融媒体背景下新闻学实践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2019(2):22-23.

[4] 刘明洋,袁晓川.解读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教育的两大趋势[J].新闻教育研究,2018(9):13-14.

[5] 黄鸿业.新文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课程建设探析[J].教育探索,2020(2):32-33.

作者简介:曹银(1982—),女,辽宁鞍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媒介经营。

猜你喜欢

新闻学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老年大学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理性审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
浅谈新闻学的学科影响力
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研究
我国新闻学学科建设的思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