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的策略和实践研究

2021-10-12李艳芳

科技研究 2021年21期
关键词:工作室辅导员建设

摘要:从1952年辅导员的设立至今已经快70年了。70年来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一直是高等教育中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高等教育不断大众化,高校辅导员的角色似乎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传统的高校辅导员是学生的政治领路人,也是学生高校生活的管理者。当前,随着高等教育转型,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也面临转型和过渡。

关键词:辅导员;工作室;建设

引言: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高等教育不断大众化,在校大学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自由思想中成长的大学生们,不论是思想观念还是个人性格都与以往学生不同。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的政治领路人和高校生活管理者,面临社会环境和学生群体的变化,应该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定位转变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

1.辅导员工作室的组织管理原则

辅导员工作室不是松散的组织,而是由高校组织的,以提高辅导员专业化水平為目的的教研组织。为了提高辅导员工作室的运行效率,达到工作时建立的根本目的,必须将工作室管理各个环节和步骤规范化。主要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1校本化原则

由于高校的办学特色和区域特色各不相同,在建设辅导员工作室时,也应当结合高校的实际状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其根本目的在于建设符合校本情况的辅导员工作室,提高工作室的质量和效率。在辅导员工作室建设过程中将高校的发展目标和教师的成长目标融入体建设目标当中,使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工作有目标有动力,得到了更强更快的发展。因此在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工作当中,要秉承校本化的原则,发掘高校优秀的辅导员资源,统筹业务培训,科学教研等工作,提高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水平。

1.2专业化原则

由于部分高校没有意识到辅导员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选拔高校辅导员时过于轻率和随意。同时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辅导员,缺乏管理和培养制度,导致新辅导员在主持学生工作时由于缺乏经验无法完成辅导员岗位职责。除此之外,部分高校的辅导员还存在着人浮于事的不良工作态度,在自己的学生管理工作上不作为,同时也无法对新进学校的新辅导员进行指导和纠正,导致新辅导员在犯错后也没有及时帮其纠正的角色可以对新辅导员的工作加以辅助。工作室建设工作的主旨在于提高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推动辅导员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辅导员专业能力。因此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应当注重每个环节的专业化水平,重视包括研训平台、研训成果评价体系等相关环节的专业化建设。争取做到人人有课题,人人有任务,人人有目标,人人有方向,人人有成长。

1.3有效性原则

当前我国辅导员和高校学生的比例严重失调,每个辅导员要负责几百个学生,再加上高校交给高校辅导员的任务繁琐,工作责任重大,如此大的工作压力导致高校辅导员无法达到家长学生和社会所期望的工作效果,产生部分任务上辅导员角色缺位、错位等问题。遵循有效性原则就是注重辅导员工作室的落实效果。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为了提高建设工作的有效性,需要注重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优秀辅导员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骨干辅导员拥有优秀的辅导员经验和专业能力,能够为其他辅导员提供指导和案例与经验参考,是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中的核心力量。二是提高成员的参与热情。辅导员工作室建设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只有全员共同学习,共同参与,才能共同提高。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高校应当做好动员工作,鼓励教师参与。同时,高校还应当建立公正平等的交流学习平台,在提高成员交流热情的同时,加强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

2.辅导员工作室的实践策略

2.1建立完善的实践制度

为了保障工作室平稳运行,需要制定具体有效的实践制度:

2.1.1建立任期制。主持人任期制是保障工作室民主性的基本实践制度。有做主持人意向的成员通过资格申报、高校考核和民主投票三个环节当选后,以三年作为一个任期,在任期内主持人具有制定发展规划、发展目标和日常细则的权利。任期结束后,需要重新进行申报和考核。

2.1.2建立考核制度。为了保障各个成员的充分参与,将成员的工作贡献量化,应该坚守考核制度,将科研课题、培训讲座等作为考核内容,将成员参与以上活动的次数进行统计,保证成员课题完成指标。

2.1.3公费公开制。辅导员工作室配置有一定的活动资金,为了保障活动资金的合理使用应当建立公费公开制度,每半年公开一次经费的使用情况,保障专款专用。

2.2加强高校辅导员自身建设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高校辅导员,要充分认识辅导员角色的内涵,加强自身建设。高校辅导员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强化自己:第一,加强自身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导者,首先应该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在日常生活中要关注时事,博览群书,关心党和国家的进步,学习先进思想。第二,加强自己的沟通能力。高校辅导员是一个思想传导者和生活服务者的角色。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和任课老师、行政部门打交道,还要为学生解决生活难题和心理问题。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助于日常工作顺利展开,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总结

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是教育发展的产物,意味着新时代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提高高校整体教育质量,推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各高校应当重视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落实相关的制度。

参考文献

[1]郑婷婷."三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室的探索与实践——以江苏省高职院校为例[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6).74-78.

[2]花良凤.基于辅导员工作室平台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团队建设[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4).88-90.

[3]牟宇.推进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J].长江丛刊.2020,(7).150-151,186.

[4]李晓敏.关于突发事件后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的思考--以“心语平话”辅导员工作室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0,(23).154-155.

课题名称:提质培优行动计划 “梦想起航”班主任工作室

作者简介:姓名李艳芳(出生年1986-2),性别女,民族回,籍贯安徽,学位研究生,职位专职辅导员,职称政工师,研究方向思政,单位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工作室辅导员建设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浅谈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工作室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究
以工作室为平台的校企合作模式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