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研究

2021-10-12彭海和

客联 2021年8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趋势特征

彭海和

摘 要:随着近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稳步提高,我国区域经济也逐渐得到了不断发展,但就其发展水平而言,仍存在区域差异这一特征。对于当前国家要求区域整体经济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本文主要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国家区域整体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特征,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并提出了相关策略。

关键词:区域经济;趋势;特征

当前我国地区间发展存在着区域差距越来越明显、地区间经济增长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的情况。因此,要特别重视区域发展差异,走协调发展之路,这就需要分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以找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特征

(一)區域经济差距得到改善

中国山区幅员辽阔,东西南北都与地理气候环境高度相差甚远,受当地自然、历史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严重影响。长期以来,东部工业地区综合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水平远远要高于西部工业地区,东部工业地区先后创造了中国70%以上的工业GDP。西部部分地区虽然土地利用面积广阔,但内部自然环境条件相对明显较差,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西部部分地区与东部部分地区经济差距较大。21世纪以来,为了着力促进西部区域实体经济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我国人民政府越来越高度重视西部沿海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国家区域总体经济发展政策的积极推动下,为各国和地区实现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进步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在外部被动输血和内部主动造血的相互作用下,各发达地区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水平都已经有了很大的速度提升,尤其特别是目前经济社会进步非常明显的西部发达地区,为有效缩小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变化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在一定很大程度上有效缩小了东西部经济差距。

(二)东部带动中西部发展格局

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部分地区整体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基本保持呈三级经济发展平衡态势,地区间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呈现出高台阶式发展特征。缩小不同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不是短一段时间内的就可以轻易实现的,而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坚持的重大战略目标。因此,中国政策采取的是差异化经济发展政策战略,根据不同发展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也将采取不同的优惠政策。在加快实施东部区域实体经济融合战略发展过程中,合理充分利用东部沿海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优势,要求东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沿海部分地区经济发挥重要拉动支撑作用,带动中部沿海地区和西部沿海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形成协调协同发展的新竞争局面。

(三)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

在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的大环境背景下,中国实体经济的社会国际化和参与度不断稳步提升,中国重要区域实体经济的社会发展不仅直接取决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还直接取决于当前国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当前国际形势不稳定,对中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影响较大,直接或间接地会影响中国四大重要区域实体经济。为了有效恢复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空前热度,我国先后颁布了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创造了良好的国内经济环境,区域性的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进入了新的恢复期。

二、发展趋势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过去,中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核心目标是促进区域市场经济之间的公平竞争,即地方政府直接控制的企业混合制是市场经济的主要发展战略方向。然而,新常态时代的经济发展给各国和地区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挑战,因此实施区域协调整体发展战略既是新经济时代的国家发展首要目标,也是一种发展方式。新时代,要加快形成四纵三横的实体经济模式,形成推动区域实体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核心,实现中国实体经济带动区域协调稳定发展的战略目标。可以分为通过应用硬件编程集成和应用软件编程集成来实现。从当前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总体来看,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完全,难以实现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的持续高质量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形成我国区域间的经济社会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战略核心优势能够直接带动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协调均衡发展,对于决定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否进入新的正常态阶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协同发展呈现波动性

我们也非常应该能够非常清楚看到,区域实体经济的持续协调均衡发展也已经呈现出长期波动方向上升的发展趋势。我国整体经济综合实力大幅稳步提升,各国和地区整体经济协调发展能力水平大幅稳步提升,区域整体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但是各区域整体经济协调整体发展水平波动明显。2010年,区域实体经济协调发展增长相对稳定;2011—2013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协同性明显有所下降,主要因素是因为2008年国际金融市场危机对我国经济协调性的发展体系产生了一定的社会负面影响。2015年以来,我国西部区域市场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进入快速复苏期,其中多个地区均有明显改善。区域实体经济虽然总体发展较快,但经济发展动力水平仍仍然存在明显程度差异,协调性进度明显回升不稳定。这样就使得不同区域之间的房价上升幅度非常差异明显。

(三)区域协同发展趋于理想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羊,经济发展也一度达到了新的高度水平。2010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总体上升,但略有回落,协调发展程度下降。坚持西部大区域开发发展战略,形成了东西部发展合力,促进了西部部分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否认的是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提高了协调发展的水平。然而,东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上升加速趋势明显。因此可以得出,我国四大重要经济技术发展区协调均衡发展情况是比较理想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均衡协调互相统筹的发展理念,任何一个经济地区的发展滞后都很有可能直接影响整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均衡水平。因此,在统筹指导推进我国后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时,要充分发挥主导带头和直接带动者的作用,密切高度关注其他发达地区后期经济的良好协调均衡发展。

三、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建立健全制度建设是国家保障促进区域整体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政策举措,特别是建立完善促进区域整体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相关国际市场机制和国际空间合作机制,以及通过建立完善区域间整体经济发展合作协调机制,和建立完善相互支持合作机制,能够最大不同限度地有效促进推动区域整体经济协调健康发展,进而为推动区域整体经济协调健康发展推进提供强大的内在经济动力。

(二)科学统筹区域间协调发展

只有将国家区域实体经济协调联动发展战略纳入总体规划,才能最大化有限度地彻底消除经济发展整个过程及其中的不协调发展问题。2008年,全球大型金融危机的再次爆发,为有效缓解国际金融危机对影响我国经济区域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国家先后研制出台了40多项政策措施,在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区域协调稳定發展、促进地区国民经济健康稳定运行等各个方面也都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但由于这些政策的具体区域定位特征明显,在向地方国家有关层面公开推广时往往存在不协调发展现象。要有效解决这些区域发展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的不协调发展问题,一方面就需要通过分析研究制定当前国家整个区域实体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从而对各国和地方整个区域实体经济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另一方面,分析研究制定当前能够完全跨越省级经济行政规划区域的实体经济发展政策,从根本上有效解决当前困扰整个区域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社会资源配置、人员资源流动、协调管理统一等一系列突出问题。

(三)推进空间格局的创新重组

着力推进创新重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和格局,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形成相对比较完善、协调的中国区域实体经济新发展格局。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最重要战略任务也就是在实体经济快速发展过快的发达地区深入实施实体经济"软着陆",加大对这些区域实体经济快速发展缓慢发达地区的政策支持引导力度,抓住我国高速快速健康发展的历史机遇,科学统筹谋划,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相对合理、区域间能够良性互动的经济网络和可持续发展的格局。

四、结束语

针对当前我国区域整体经济协调发展中可能存在的一些不尽人意的实际情况,必须在准确把握当前区域整体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趋势和突出特点的理论基础上,更加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协调社会发展的问题研究,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可以支持中西部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挥东部地区产业融合优势,走协调协同发展之路,只有坚持区域整体经济协调均衡发展,才能通过整体有力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端海.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20(16):26-27.

[2]张蕾蕾.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特征与长效机制分析[J].中国市场,2018(34):29-30.

[3]邵源春,龙蔚,暴云英.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时代金融,2018(30):49+56.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趋势特征
趋势
抓特征解方程组
初秋唇妆趋势
中国传染病十年新趋势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智慧交易系统趋势攻略之一:趋势线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