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引文分析的民族高校学报发展策略研究

2021-10-12郭峰

传播与版权 2021年9期
关键词:读者群专业化发展

郭峰

[摘要]文章以《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将CSSCI数据库的数据与该刊的读者群、作者群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文章认为,民族高校学报首先要服务校内特色学科建设,形成“学术命运共同体”;其次要构建符合期刊特色的作者群和读者群,走专业化、区域化的特色发展之路。

[关键词]CSSCI数据;《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读者群;专业化发展;民族高校学报

引文索引是根据文献之间的引证关系按一定的规则组织起来的一种检索系统,是反映文献之间引用和被引用关系及规律的一种检索工具[1]。引文索引能够找到文献之间的引证关系,揭示一些重要科学发现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预测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等。后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引文索引数据库,如科学引文索引(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等。所谓引文分析(Citation Analysis),就是利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专著等各种分析对象的引用与被引用的现象和规律进行分析,以便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文献计量分析方法[2]。因此,相关人员利用已有的引文索引数据库对期刊进行引文分析,是评估该刊载文质量、传播特点等,进一步为作者、读者和编辑等提供参考的重要方法。

文章基于此,利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的数据,对《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期望找到民族高校学报的发文特点、关注热点、理论前沿等,并探求民族高校学报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一、既有研究综述和存在问题

利用已有的引文索引数据库对期刊进行引文分析,是学术界分析问题的主要方式之一。按照分析对象的不同,我们将利用引文索引数据库分析的内容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利用各种数据库分析特定期刊的发文和引文数据;二是利用各种数据库分析某学科的发文和引文数据。

(一)分析特定期刊

相关人员利用各种数据库分析特定期刊的发文和引文数据,能评估该刊的载文质量、传播特点等,进一步为作者、读者和编辑等提供参考。使用这种方法进行研究并取得成果的学者有:唐旭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9—2018年《中国卫生工程学》发文及引文情况进行分析,认为该刊要“不断提高期刊编辑出版质量,进一步扩大学术交流范围,吸收更多省份的优秀文章”[3]。金愉等结合2018—2020年《中國实验诊断学》发文及引文情况,统计分析了该刊的数据,认为该刊整体载文质量得到提高,学术影响力逐步提升,其主要特点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相联系的纽带,为实验诊断学和检验医学紧密结合提供平台”[4]。

(二)分析某学科

相关人员利用各种数据库分析某学科的发文和引文数据,评估学科现状,能找到该学科发展趋势,进而找准期刊收稿方向等。通过对相关学科内高被引论文的分析,梳理出其使用方法、研究重点、内容概况、引用情况等,我们可以发现该学科的关注热点,为该学科作者和期刊编辑在选题制订、稿件遴选等方面提供参考。运用此方法进行研究并获得成果的学者有:苏瑞竹等对2017—2019年被科学引文索引(Web of Science)核心库收录的14种图书馆学、情报学类期刊进行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进而发现该领域研究热点和趋势[5]。张俊珍等对2014—2018年体育核心期刊论文的引文进行分析,进而发现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知识结构及演变趋势[6]。

由上述内容可知,既有的研究在利用引文索引数据库分析期刊和学科上已经具有很成熟的学科范式,并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这为本研究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笔者也发现,目前既有研究在研究对象方面,对民族高校学报的关注点较少,尤其是对高校综合性学报转向专业化民族学类期刊的分析更少;在研究方法方面,采用定量方法的研究内容多,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方法的研究内容少,把期刊数据与作者群、读者群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内容更少。针对以上既有研究的不足,本文以《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将CSSCI数据库的数据与该刊的读者群、作者群结合起来分析,期望找到民族高校学报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为读者、作者和期刊编辑提供参考。

二、《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及该刊2020年CSSCI数据的基本情况

(一)《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基本情况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湖北民族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本着“立足于土,涵泳自然,走向世界”的办刊理念,经过几代编辑和学者的努力,已成为全国比较知名的优秀学术期刊。《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倡导立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实证研究,重视基于田野调查事实和数据的理论成果,回应国家战略需求,重点关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突出民族学(人类学)学科特色,培育交叉学科,追踪学术前沿,推动理论创新,搭建展示民族学及跨学科优秀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致力于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做出应有贡献。《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设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实践、民族地区治理、民族区域发展、民族民间文化等重点特色栏目,提倡相关领域的跨学科研究。

(二)该刊2020年CSSCI数据的基本情况

文章使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的数据,数据查阅时间截至2021年4月24日。经过整理,笔者发现《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数据库历年总计被引篇次数量逐年增加,到2020年被引篇次已达到167篇次。

通过对《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在1992—2020年期间的刊载文章进行整理,笔者发现,2017—2020年4年间该刊刊载的文章被引用108篇次,占比为64.7%;1992—2016年25年间该刊刊载的文章被引用59篇次,占比为35.3%。两组数据彰显该刊良好的发展势头,也因为如此,该刊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第9版)民族学、人类文化学类核心期刊;被《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目录(2021-2022)》收录。文章以该刊为研究对象,具有典型性,可以详细地分析民族高校学报的发展策略等问题。

三、CSSCI数据库数据分析启示

通过对《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CSSCI数据库被引数据中的被引文作者和引文作者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找到《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作者群和读者群,进而对作者群和读者群的专业和地域进行分析,找到该刊的专业和地域特色,分析该刊的发展策略。

(一)服务校内学科建设,形成“学术命运共同体”

通过整理分析相关数据笔者发现,《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刊文被引第一作者为本校作者的引文只有12篇次、共11篇文章,占被引总篇数的7.2%,占比较小。

从被引文文献类型来看,首先,《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引用的文章主要是民族学大类文章,共计8篇,占被引用总数的73%。具体而言,主要被引文文献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是武陵山地区有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研究,诸如土家族、苗族的相关研究,文章发表的时间主要在2010年之前;二是与民族地区相关的政治学类文章,尤其是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相关的研究,文章发表的时间主要在2017年之后。

其次,该刊引文文献主要集中在民族学及其相关学科,其中民族学类文献有8篇次、5篇文献;政治学类文献有3篇次、2篇文献。引文文献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是武陵山地区有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研究;二是民族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诸如民族学与政治学交叉、民族学与宗教学交叉、民族学与文学交叉的研究。该刊中引文文献作者是本校作者的引文文献有7篇次,占到了2020年被引總篇次(12篇次)的58%。结合被引文作者来看,引文作者和发文作者有一定的重合。

民族学是湖北民族大学的优势学科,民族学下设有两个重点方向:一是民族学,二是民族地区治理。湖北民族大学在这两个方向上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学术团队,并将产生学术成果发表在《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展现本校的学术成果、服务本校科研是高校学报的一个重要使命,拥有优质校内稿件的高校学报也往往以校内稿件为主要刊载文章,形成以校内特色学科为支撑的格局。比如《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助力和服务于西藏民族大学教学、科研,形成了以藏学为主要特色的民族学研究事业[7]。这也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高校学报一定要服务于校内学科建设,校内学科建设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给学报强有力的支持,形成“学术命运共同体”,达到良性互动的效果。

(二)构建符合期刊特色的作者群和读者群

在被引文数据中,从专业角度来看,《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刊文被引第一作者单位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和民族类高校、研究机构的引文一共有55篇次,占到所有被引篇次的33%。其中引文数量排名前八的分别是湖北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内蒙古大学、广西民族大学。从地域角度来看,《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刊文被引第一作者单位为湖北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引文一共70篇次,占到所有被引篇次的42%。其中引文数量排名前八的分别是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民族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三峡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黄冈师范学院。可见,在被引文数据中,高被引的文章多来自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院校和该刊所在的省内高校,作者群具有明显的专业和地域特色。

在引文数据中,从专业角度来看,《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引文第一作者单位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和民族类高校、研究机构的引文一共有45篇次,占到所有被引篇次的27%。其中引文数量排名前八的分别是湖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宁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从地域角度来看,《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引文第一作者单位为湖北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引文一共35篇次,占到所有被引篇次的21%。其中引文数量排名前六的分别是湖北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三峡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中南民族大学。可见,在引文数据中,引用该刊文章的读者多来自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院校和该刊所在的省内高校,读者群具有明显的专业和地域特色。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知,《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作者和读者的主要来源有两类:一是民族地区高校和民族类高校、研究机构;二是省内高校。这充分体现了该刊的专业和地域特色。李跃平等分析了2015—2019年《四川民族学院学报》的数据,认为该刊要“突出区域特色”“保持民族特色”,走民族学类期刊专业化道路[8]。从数据分析结果可知,《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也是如此,该刊的《征稿启事》上面就写道:“本刊已经成为专家学者广泛关注、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比较鲜明的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期刊”。可见,该刊历来走的是专业化、区域化特色之路。

四、结语

本文以《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把CSSCI数据库的数据与该刊的读者群、作者群结合起来分析,认为民族高校学报要服务校内特色学科建设,形成“学术命运共同体”,达到良性互动的效果;构建符合期刊特色的作者群和读者群,走专业化、区域化的特色发展

之路。

[参考文献]

[1]王鑫.地学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9.

[2]邱均平.信息计量学(九)第九讲 文献信息引证规律和引文分析法[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1(03):236-240.

[3]唐旭.《中国卫生工程学》杂志2009—2018年刊文分析[J].中国卫生工程学,2020(06):894-895.

[4]金愉,王萃,赵峰,等.2018—2020年《中国实验诊断学》载文及引文情况统计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1(07):1047-1048.

[5]苏瑞竹,张悦,闫静雅.2017—2019年国外图书情报学研究热点与前沿可视化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1(04):56-63.

[6]张俊珍,许治平,郭伟,等.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知识结构及演变趋势—基于2014—2018年体育核心期刊论文的引文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12):69-79.

[7]赵海静,崔红叶.秉持初心,立足西藏,创办高质量民族类期刊—《西藏民族大学学报》40年回顾[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6):12-16.

[8]李跃平,裴光兰.《四川民族学院学报》近五年影响因子分析—以《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15~2019年数据为依据[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20(02):101-108.

猜你喜欢

读者群专业化发展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两译本翻译策略比较研究
农村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浅谈
认真开展教研活动提升英语教师水平
学科教学知识对培养体育教师专业化途径的研究影响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通过研培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现阶段科技类报纸如何为农村读者服务
编辑如何挖掘特殊读者群?
浅论《新青年》作者群与读者群
儿童文学读者群特点再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