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径
2021-10-12黄秋凤
黄秋凤
摘要:为了能够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小学阶段不仅仅要为基础的数学框架留下知识体系,更要注重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为以后的学习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对以后学习十分重要。本文以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导向,重点阐述了结合多种教学手段来突破现有数学学科教学局限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育路径
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对于核心素养的培育还不够重视,很多教师还是更注重学生对教材中知识点的掌握,这也就导致数学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难以摆脱的局限。对于小学的课堂来讲,这种方式不仅制约着教学质量,更制约了学生对于数学的认识,也没办法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兴趣,让学生难以建立起思维基础。为了能够让学生打牢基础关,要引导学生建立起自身的思维模式和知识体系内容,改变当前的教学方式和课堂的模式,利用核心素养理念,打造富有内涵和价值的小学数学课堂,从而发挥出引导学生学习的意义,提高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以后能够更深入研究和学习数学提供有力的保障[1]。
一、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还未成熟,判断力和理性思考能力还处于养成阶段,所以在学习时常常会陷入误区,极易混淆学习的内容和知识点,对于数学科目来讲,这样会制约培育宗旨和人的发展。目前国家更需要全面型人才,为了提高人才的能力,保证全面发展,就一定要夯实基础打下牢固的科学素养,通过实践的方式,让学生不仅掌握教材上的知识点,也能够学习更多文化知识实现文化拓展,提高动手能力,逐渐满足全面发展。数学是一门全面性科目,不仅要有数字化教育,更要有家国情怀教育,这要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作为一项长远而艰难的教学任务来讲,这也使得需要小学的数学老师有更高的能力,真正做到为小学生的学习打下基础,为未来的发展铺下最结实的路,在这样的时期,有助于核心素养理念的灌输,学生们也易于接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开辟出一条培育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捷径[2]。
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目前小学数学存在的问题而言,老师习惯于采用传统的固定的教学模式,缺乏教学方法的创新,在课程准备时没有计划和安排,没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因此导致了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所以要求教师要积极创新,改变思路[3]。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说,小学生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缺少耐心,对于数学,他们可能一开始充满兴趣,但在老师固定的教学模式下可能会逐渐失去热情,产生逆反心理。许多孩子在小学阶段喜欢好奇探索一切新兴事物,所以要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鲜,多让孩子自己接触、自己动手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这样知识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巩固。在此前提到过,在课程讲授中传统的老师喜欢灌输式教育,老师干巴巴的讲课,学生机械的听从,学生被动的学习这样会造成学生无法真正掌握知识的要点,学习效果低下,并且没有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会让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所以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主动学、自己发现数学的奥妙,另外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学课,教师应在课程设计中加入社会生活元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这样可以极大提高教学效果[4]。
三、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路径
(一)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
小学的那个阶段,孩子对外界保持着好奇之心,充满了无数种可能,课堂教学要设置多种教学环节和情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知识的补充和精神状态的满足,融入到学习之中,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在上课时的专注度,也能够让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学习数学知识。其次,教师在设置教学情境时要符合学生的状态,贴近生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有趣的环境,更好的融入到这种学习氛围中来,这样才能在有趣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方式和价值,充分理解数学的魅力。
比如,在对面积计算等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方式和单位,以及图形的计算方法,换算进率等等,可以利用学校的结构和生活中简单的情景来引入,设置合理的环节,比如可以让学生通过直尺测量桌子长宽,利用公式计算课桌的面积,把计算公式融入生活,在学生的测量和计算过程中,会初步接触到公式和计算方法,形成一个基本的思维结构,同时,教师进一步指引学生,讓学生通过课桌算出教室面积,教师以米尺的米数为单位,计算出教室的面积,同时也可以教导学生进率的转换,再让学生自己计算出教室的总体面积,引导学生完成面积的计算,这样学生在生活中就能过了解数学的魅力,也能够学到如何计算面积,对于面积的知识也会因此掌握的更加牢固,有着更深刻的理解。还能培育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精神,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快速发展。
(二)注重对学生的提问环节
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提问,通过课堂引入提出趣味性问题,让学生产生对数学的思考和求知欲望。在设置问题时要坚持一学生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适当的分层次分阶段的数学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思考深入,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和教学工作,逐步培养学生的正确学习思维模式,通过思考来分析解决一个问题,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是学习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核心内容,教师要注重这方面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提问环节通过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开拓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为使学生理解平行与垂直两种特殊的直线关系,可以在教学环节设置一些问题,也可以通过教具来展示平行和垂直的关系,并且让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工具来操作,如何才能实现平行和垂直的关系,什么情况下会处于这样的关系,如何才能在不相交的情况下操作等等问题,这样学生就会陷入思考,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并提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知识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逐渐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学生基本理解概念后,教师对这方面的知识充分的进行一个讲解和说明,让学生巩固思考成果,充分理解相关概念。
(三)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
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让课堂气氛保持高热,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的去融入到学习中去,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随着科技发展,可以引入更多的科学技术,无论是多媒体,投影,虚拟现实技术都可以在课堂使用,营造出声音画面的学习氛围,刺激感官,让学生去感受学习的魅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活跃思维,通过活跃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图形的运动这一课时,教师通过电脑展示等方式,展示不同情况下图形的运动状态,并让学生观察,在移动,转动过程中,图形的运动方式有何不同,及时解释其中含义和内容,通过数学语言来描述图形的运动过程。
(四)以高度的数学意识夯实核心素养根基
数学思维必须在小的时候就养成,对于小学生来说,智力和思维都处于发育阶段,抓住这一阶段的可塑性,及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意识。除了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习到知识以外,更应该鼓励学生走向世界走近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从简单的加减法到三维空间再到数学的分析应用,逐步的观察生活中的有关内容和数学问题,在培养的过程中,多种方法相结合,解决数学问题,比如较为常见的是列举归纳法,横向分析法,比较法等等,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及时的完成数学思维的养成。
培养数学意识这是对日后的数学学习的铺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于养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大有裨益。有些小学生在解数学难题时常常望而却步,畏首畏尾,最后就会导致慢慢的对数学失去了兴趣。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做好引导,从小问题逐步解决,以小引大,逐渐引导学生正确着手解决问题,从基础开始,一步一步走向深入问题,同时也要帮助学生思考分析问题,何为问题表象,何為问题引申,对于基础不够扎实的学生要从表象问题开始引入,比如重量的认知,时间的的改变,长度的计算等等,而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通过引申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位置与方向,面积的计算改变等等,不一样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教学方式,准确定位学生的学习基础,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加深对于相关内容的理解。
四、结语
综上,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情境,并且向学生抛出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有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鸿琳.在"真实"的课堂中经历"有效"的数学学习——例谈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施策略[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7(01):84-85.
[2]薛艳.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建构数学校本课程——"小学数学学科实践活动资源包"的开发和实施[J].辽宁教育,2019(1):31-35.
[3]马云鹏,殷春阳.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策略——《高中课标2017》的启示[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8.
[4]胡生宏.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探赜[J].新课程研究:中旬,2019,000(006):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