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创舞剧《陪伴》空间的应用与功能研究

2021-10-12邹卷云

锦绣·下旬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舞蹈创作陪伴

摘要:空间作为舞蹈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往往被视为舞剧创作的决定性因素。既可以体现人物情感与关系,又可以体现故事情节与矛盾冲突,从而揭示特定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现实。同时,不同的空间应用有着不同的功能。鉴于此,本文以原创舞剧《陪伴》为例,详细地阐述了“虚实空间”在舞剧创作中的应用与功能。

关键词:舞蹈空间;空间运用;舞蹈创作

对空间类型的划分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最基本地来说,我们可以将空间划分为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主空间与副空间。在不同的领域对空间的描述与划分都是各不相同的,在舞蹈编创中,最常运用的空间为虚实空间,即:现实空间、心理空间。原创舞剧《陪伴》是由邹卷云、逯超智创作的,该舞剧于2020年作为毕业舞剧在东北师范大学校内展出,主要是围绕亲情展开,讲述了从陪伴到忽略再到陪伴的故事。

一、现实空间的运用

舞蹈空间主要是由现实空间构建而成,现实空间作为舞蹈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承载现实效果。要想将现实空间搬到舞台上,就需要我们从生活中提取材料,并将现实的生活进行再现与放大,同时,我们又是带有主观色彩的,呈现的也往往是个体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认知,但艺术作品又服务于艺术鉴赏者,因此我们需要将对现实生活空间的主观认识转换为客观现实。要展现一个即具有个人色彩又同时符合大众理解的现实空间,不仅要有创造力,还必须有一双善于观察生活的眼睛,正所谓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是呈现一个现实空间必须遵循的重点。在原创舞剧作品《陪伴》中,女主人公挽着袖子、擦着桌子、拧着抹布的动作,以及看着门外焦急等待的状态,都是提取于现实生活中的行为状态,这就是舞剧所要展现的现实空间。

(一)以单、双、三人对比营造的现实空间

在作品的序幕中,主要讲述的是作品的每一段的重点,并且将其都进行了简单的展现,编导采用了同一条斜线,通过人物的流动去讲故事。舞剧展现了现实空间的场景,采用了割裂化、片段式的三条线性流动,通过对比来构建了现实空间,在留白的同时,也体现出了一个作品的整体框架。

在序幕中,首先,第一条线展现的是一家三口玩耍的幸福场景,父亲母亲拿着象征着他们幸福生活的玩具小熊在和女儿玩耍,他们不停嬉戏打闹,女儿拿着玩具小熊,父亲背着女儿,母亲在旁边护着女儿,一家人其乐融融,三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然后,第二条线是母亲拿着工作文件不断向前走,女儿拿着玩具小熊在后面跟随又不断地上前打断母亲的脚步,不断想要引起母亲注意,而母亲一次又一次绕开女儿,女儿的打扰让工作中的母亲变得烦躁,她的脚步也越来越快,直到最后甩开女儿,女儿又拿着玩具小熊追着母亲跑下去的场景;最后,第三条线是母亲独自一人在这条他们曾经走过的路上不断找寻女儿的身影、不断追逐的场景。编导在这三条线中都还原了现实场景、强调了现实空间,并将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既独立又完整的整体。在作品第四幕中,我们重新回到了序幕中的现实场景,并讲述最后未完成的第三条线。还是从母亲一个人不断找寻开始,不同的是这次她最终找回了女儿,母女团聚,给予了序幕中的开放式结局一个完美的句号。

(二)以单、双与群体对比营造的现实空间

在作品第一幕中,我们强调了现实空间中的人物塑造。最开始女主人公拿着生活中最常见的洗衣盆,小跑着出现在舞台上,紧接着一群同样打扮的女子也出现在了舞台上,她们嬉笑着,打闹着,画面中满是一幅欢乐、和谐的情景。我们的女主人公也正在认真的洗着衣服,她一会儿用力的搓、一会挽起下滑的袖子、一会站起来擦擦头上的汗水、一会又双脚踩进了盆子里,虽然辛苦但是她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愉快的笑容,而群舞部分也同样重复着女主人公这一系列动作,通过单人和群体的对比,共同营造出了现实生活中的场景。紧接着画面一转,在由群舞演员所铺就的灯海小路上,女主人公和男主人公正徐徐走來,一个挺着大肚子,一个拿着玩具小熊,幸福而甜蜜。怀有身孕的女主人公,以及拿着玩具小熊正在学习如何当父亲的男主人公,还原了现实中的人物形象。群舞演员手中拿着闪着暖黄色光芒的灯球随着演员的动作左右、上下移动着,好似山间的萤火虫。当女主人公突然感觉到肚子中的小生命正在捣蛋时,男主人公立即紧张起来,男女主人公做出的一系列反应真实的还原了现实中的行为。这时“萤火虫”们也好似感应到了什么慢慢的从地上站了起来,愉快的围绕着我们的男女主人公,好似在翩翩起舞,又好似在预示着新生命的到来。编导在创作作品前,曾观看过大量的电影,并从中提取素材,又结合自身对现实生活的所见以及生活经验,在刻画现实空间中鲜明的人物特征的同时,强调了在某特定情境中人物的真实行为反应,并将其进行了戏剧化的处理,用以在现实空间中呈现。以塑造人物为主的现实空间,能够使观者更快地进入到那个情境之中,更清晰、准确的理解到人物关系,作品会因此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使观众更加能产生的共鸣。

在舞剧中,编导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将人物情感利用对比的手段灌满整个空间。在现实空间里,无论是第一幕中男女主人公和谐美满的生活场景,还是第四幕中母亲独自一人苦苦寻找的场景,都是编导在构建一个完整的现实空间。编导将现实空间应用并覆盖了整部舞剧作品,无论是单人双人三人的对比,还是单人、双人与群体的对比,都是在呈现现实空间的运用,通过对比的手法使整个作品更加真实与完整。舞剧《陪伴》就如同千千万万个小家一样,有欢乐、有幸福、有痛苦、有矛盾,正是这些看似普普通通的一桩桩、一件件,才能构成一个现实的、鲜活的、完整的家。

二、心理空间的运用

如果将现实空间比作大树的树干,它构成了舞蹈空间的主要框架,那么心理空间就好比是树的枝桠,它构成了舞蹈空间的重要分支。作为舞蹈空间的重要分支,心理空间在舞蹈叙事中也是占有重要地位的,它常常被用来体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心理空间往往具有高度主观化的的特点,是以人物的某种心理状态或内在情感来进行架构的。心理空间的出现会使得作品更加具有戏剧化效果,在心里空间中编导可以加入很多独特的创意又或者是加入一些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事物,去扩大故事情节、推动作品内容继续发展。在舞剧《陪伴》中,编导赋予了主人公丰富且强烈的心理空间,并与现实空间形成鲜明对比,以此来突出人物情感表达。同样,在心理空间上,无论是第二幕中女儿拿着象征着“爱”的玩具小熊陷入沉默与悲伤,还是第三幕中母亲进入工作后的压力与挣扎,都是在编导构架的整体框架之中,有了可以进行情感抒发的心理空间。

(一)以道具“床”所呈现的心理空间

在作品的第二幕中,女儿独舞部分,女儿看着手里曾经象征着“爱”的玩具小熊陷入沉思,从而从一种现实状态转向心理空间。画面中女儿沉浸在属于自己的悲伤之中,将自己封锁在里面,似挣扎似痛苦,整个心理空间都充斥着一种浓浓的悲伤之感。因为有了前一段母亲的不断拒绝,才有了这一段女儿内心的宣泄,编导构建了这样一系列的特定环境,才有了此处心理空间的整体框架的成立。之后,女儿拿着玩具小熊失落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慢慢的走向了自己的床,然后靠在床角处睡着了。注意,这里的床和我们现实中理解的床不一样,在这部作品里的“床”是立起来的,在舞台中央仿佛一面屏风,而白色的“床”看起来又好似幽灵一般。当时钟“滴答滴答”走向十二点后,床下的鬼魅开始登场了,它们呲牙咧嘴、张牙舞爪的出现在了女儿的梦境中。先是从床单上映出的一张张鬼脸和手印,然后又是从床两侧出现了手、腿,最后从床头出现了整个上身。这时女儿惊醒了而“床”也开始旋转了,这里编导用了四面可以推动的屏风去展现了“床”,四张“床”的不断移动、包围、压迫,都体呈现出了女儿的内心世界,是她心理空间的外放。舞台上四张“床”的出现更加能突出了心理空间,也扩大了女儿内心的恐惧。表达出了女儿内心的无助,因为母亲的不理睬,让她内心也更加的充满了恐惧。在这一舞段中,编导采用了心理空间来建构整个片段,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空间环境。

(二)以道具“文件夹”所呈现的心理空间

在作品的第三幕中,母亲工作舞段。当母亲拿着“文件夹”匆匆走上台后,坐在了导演给她规定的凳子上,然后开始疯狂的工作。紧接着一群同样拿着“文件夹”的男男女女也走了上来,他们开始不停的穿梭、忙碌着。逐渐的人群开始逼近母亲,不断地牵引着她工作,不断地包围住她,并将文件夹一次次的给到母亲手里迫使她不停地工作,利用这种不停的叠加增加视觉冲击。编导利用道具“文件夹”和“人群”的不断叠加、包围,体现了工作带给母亲的压力以及束缚。编导将“人群”化为符号,把工作环境中的无形压力变得具象化,这里的“人群”就成为了母亲工作中的压力,亦是心理空间的外化形态。以此来为后面突出主人公挣脱其束缚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基础。在这一舞段中,“文件夹”体现的既是责任上的壓力,又是对亲情的束缚。一方面,母亲想要逃离出来去选择亲情;另一方面,母亲又不得不为了生活而选择工作,编导利用对比的手法,强调了戏剧冲突以及矛盾情绪,从而体现出了母亲内心的挣扎。而后母亲的情绪终于达到一个顶点的爆发,此时拿着“文件夹”的工作人群不断弱化,母亲的情绪不断强化,形成一个强弱空间的对比,母亲从忙碌的工作环境中挣脱了出来,转向了内心情绪的宣泄。这一段中,编导采用双重心理空间去刻画人物,一是母亲挣扎的内心,二是母亲挣脱的内心,以双重心理空间的应用,将人物的内心情感推向了高潮。

在作品的第四幕中,编导将母亲复杂的内心进行了一个放大的外化处理。一开始以群舞切入,人群就像她的内心一样一点一点不断加强,以递进式的手法体现了母亲翻滚着的、涌动着的内心情感。编导利用群舞展现了母亲疯狂且痛苦的内心情感,在来来往往的人潮中,唯独有那么一人在孤身寻找着什么,她不断地穿梭、奔跑、跌倒,却没有人去帮助他,冷漠的人群突显了她内心的崩溃,同时也体现出一个失去女儿的母亲的痛苦与绝望。

三、结语

空间应用作为舞剧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丰富性、多样性、能动性的特点,可以起到揭示主旨大意、突出人物关系、显示人物内心的作用。在编创中合理的运用虚实空间,不但可以有效的呈现出空间的层次感,还可以清楚的反映出编导的创作意图。虚实空间的应用可以使故事内容更加丰富,人物情感产生强烈的碰撞,突出人物个性,从而取得更好的艺术效果。虚实空间作为舞剧编创中编导常使用的的空间处理方式之一,我们在很多作品中都能看到。在原创舞剧《陪伴》中编导利用现实空间和心理空间的对比式手法,将两个空间的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心理空间和现实空间的穿插与交织,最终将主人公们或丰富、或内敛的情感得以放大和突出。情节内容把控清晰,将人物情感由现实化转为虚拟化,虚拟化转回现实化,化实为虚,转虚为实,虚实相融,完整的构建了人物关系与人物情感之间连接的桥梁,对故事的发展起到了推动性作用。最终呈现出变幻莫测、虚虚实实、明明灭灭、如梦如幻的人生,在追求意象的制高点的同时,又体现出人生百态的真、善、美。

参考文献

专著:

[1]吕艺生.舞蹈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2]张守和.舞蹈编导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金秋.舞蹈编导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王玫.舞蹈调度的王玫研究[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4.

期刊文章:

[1]张泉.论舞蹈编导中空间的表现及运用[J].艺术百家.2016(2)

[2]陈乐.浅谈舞蹈编创中的“空间”转化问题[J].艺术教育.2018(17)

[3]张天贻、王廷辉.构成与呈现—“空间切割”在舞蹈编创中的运用[J].艺术金海岸.2018(02)

猜你喜欢

舞蹈创作陪伴
陪伴
朱丽仙:用爱陪伴,一路成长
一只狗的终生陪伴
“陪伴”等十二则
陪伴
陪伴,是我能给你最好的礼物
朝鲜民族传统舞蹈类型划分下的创作分析研究
大众舞蹈与舞蹈创作的融合研究
音乐表现手段对舞蹈作品创作的作用
浅议舞蹈中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