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开展劳动育人的策略探究
2021-10-12冼柳静
[摘要] 小学是人生的启蒙阶段,是培养劳动意识与习惯的最好阶段。可在一线的工作中,我们能看到“重视劳动教育”更多停留在意识上,缺乏实践行动,没有系统指引。本文意在探究以班级为单位,如何有效地开展“劳动育人”,注重“劳动教育的现状分析”和“劳动教育的策略探究”。
[关键词] 小学班级;劳动教育;策略探究
2020年7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发布最新版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劳动教育的新浪潮,呼之欲出。但是,在一线的工作中,我们却看到“劳动教育”更多停留在意识上,缺乏实践行动,也没有系统指导。劳动教育大纲,并没有落实到位。小学是人生的启蒙阶段,是培养劳动意识与习惯的最好阶段。为此,笔者意在探究以小学班级为单位有效开展劳动育人的策略。
一、小学劳动育人现状分析
为了了解本年级学生的日常劳动情况,我制作了“小学生劳动情况调查表”,请全年级的家长给予反馈。最后收到了198份反馈表,值得关注的信息有:
1. 51%的学生一周在家劳动次数为1—2次,基本不做的学生为21%,只有7.7%的学生一周中有五天做过家务活。
2.家庭劳动内容,“收拾书桌、整理书包、书架”所占比例最高,是75%,取快递所占比例是58%,倒垃圾约占43%,比例超过30%的依次是帮忙开饭、叠衣服被子、洗碗和晾衣服。
3. 90%的家长认为学校应该布置劳动作业,并认为做劳动作业不会挤压学习的时间。
从以上信息我们得出结论:对于学生来说,生活中力所能及的劳动,大部分同学会做并且做过,但参与的频率很低,超过70%的同学一周只象征性地做一点,超过70%的同学需要家长提醒才去参与家务劳动。绝大部分家长希望学校能在劳动教育上承担主导角色。
为此,笔者对如何开展劳动育人做了一些思考:
1.抓常规,重视家校合作,督促学生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坚持劳动。
2.劳动教育开展的形式要丰富多彩,适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如竞赛、展示等,让学生乐于劳动。
3.把劳动教育落实到课程上,又渗透在各个学科里。
4.对活动及时总结。通过总结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给予学生“劳动最光荣”的成就感。
二、开展劳动育人的策略探究
1.促进家校达成劳动共育意识
针对调查的结果,首先我们在家长会上对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与意义进行了宣讲,促使家长与老师在思想上达成一致。劳动教育要从小抓起,家庭是主体,学校是助手,两手都要抓。这为今后老师在班级里开展各项劳动育人的活动打下了基础。
2.开展班级劳动育人实践活动
从习惯养成入手,在班级里开展专门的劳动教育活动,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这些是我们主要的劳动教育实施方式。
(1)在传统节日里渗透劳动教育
我们结合传统节日,发掘能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内容,让学生既享受过节的欢乐,也能参与其中,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在节日里渗透劳动教育时,我们还注意结合学生年龄段特点开展主题活动。如端午节,我们在低年级中开展制作龙舟手工作品、亲子合作缝制艾草香包、粽子挂包等活动,在中高年级开展穿针引线缝制特色艾草香囊、包粽子等活动。
(2)在班级日常打卡中实现劳动教育
二年级时,我们开始在微信打卡小程序里进行劳动打卡,每个月进行打卡总结,给劳动积极的孩子颁发自制的小奖状。期末借用学校的阶梯教室进行“劳动打卡”颁奖仪式,邀请劳动积极分子的家长出席颁奖仪式并与孩子合影。让大家形成劳动最光荣的意识,同时让家长乐于配合老师进行劳动教育。三年级时,学生具备了书写、记录的能力后,我们开始用表格记录代替微信打卡,这样可以减少孩子使用手机,以免影响视力,也减轻了家长的负担。四年级时,除了使用“月记录”表来进行劳动打卡外,我们还开展了“劳动小视频”活动。
寒暑假,我们会重新启用微信小程序来进行“假期劳动打卡”,并用美篇APP编辑同学们劳动时的图片进行劳动展示,让同学们的假期过得更丰富、更有意义。“劳动打卡”活动,提高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也增进了亲子关系。
(3)在小技能比拼中渗透劳动教育
我们在低年级开展整理书包、收拾书桌、穿衣比赛,在中高年级开展缝纽扣、收拾房间、厨艺展示活动等。
2017年春季,南山区教育局首次举办“学生生活技能大赛”,我们根据学校的安排,积极开展劳动技能比赛。低年段开展“穿冬季校服外套”“戴红领巾”比赛,比赛规则:5名选手站在起点,比赛开始后,第1位选手在起点将冬季校服外套穿好,戴好红领巾后向前跑10米,绕标志桶跑回起点,与下一位选手击掌,下一位选手击掌后继续完成以上任务。中高年级开展“缝缝补补我在行”比赛,比赛规则:比赛开始后,选手需自行选取适当长度的线,然后穿针将5颗纽扣缝在布的同一面上,完成后将线剪断,将布料抖3下,纽扣依旧稳固即可停止计时。
从第二届生活技能大赛开始,我们还增加了“垃圾分类我在行”这个贴近时代生活主题的项目。形式多样的比赛活动普及了基本的劳动技能,让劳动意识逐漸深入学生们的心灵。
(4)在学科教学活动中体现劳动教育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除了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在各学科的课程里有许多教学内容能渗透劳动教育。我们充分落实与劳动相关的教学内容,制定计划,开展活动分享与总结。从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的劳动实践,结合学生的家庭生活,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建立学生的劳动意识,让学生从各个层面认识到劳动的价值。
如语文课程里,让学生写观察植物生长过程的日记。学生在栽种植物中,学会一点种植知识,观察植物生长过程,体会劳动的乐趣。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小学语文课本里有许多歌颂劳动人民、弘扬劳动精神的文本,可以供有心人做渗透劳动教育的实践。比如,在耕作文化里学习中华民族勤劳的优良传统。部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宋朝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描写了古代农人的劳动生活,热情赞颂了农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除了古诗,现代文同样有劳动教育的切入点。
《道德与法治》新部编教材里的教学主题有许多与劳动教育相关。如家庭劳动习惯的养成,一年级下册有“我们爱整洁”“让我来整理”与“干点家务活”,从简易的劳动技能入手,开启低年段的劳动训练。老师授课后,要坚持给予关注和鼓励,与家长配合促成学生家庭劳动习惯的养成。五年级有“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培养学生参与家庭建设的荣誉感,感悟劳动付出的深刻意义。
陶行知先生主张“教学做合一”。在各个学科课程中挖掘“知”,切入劳动教育的知识点,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在“行”中让劳动教育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5)在校本课程实施中凸显劳动教育
一是定期开展劳动主题班会,把班级大扫除常规化,对班级的劳动情况进行总结与分享。
二是制作劳动微课,开设具有班级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如“采购食材”“收拾房间”“今日我当家”“烹调能手系列”等。
在活动课程中,教师授课的内容重在激趣以及宣扬同龄榜样的作用。如“烹调能手系列”激趣课引导同学们重新认识各种厨具,鼓励学生走进厨房;“收拾房间”激趣课通过观看“整理小能手”的劳动视频,听小能手讲述自己的收纳方法与感受,号召大家自己动手整理房间;在多肉种植课上,让多肉小能手展示平日的劳动与多肉知识,在班上开展多肉种植挑战的课后拓展活动。各主题劳动课程的后续环节,大多以“劳动作业的展示”与“劳动心得分享会”的形式去推进劳动教育,保证劳动教育的成果。
三、总结与反思
劳动素养是人在劳动过程中的劳动观念、劳动心态和劳动技能的综合体现。劳动教育,是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一系列的劳动实践中,学生们收获自信、收获技能,改变了懒散的精神面貌,良好的班风得以形成。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父母的不易,感恩父母的付出。“劳动最光荣”的意识深入人心。
反观我们的探究活动,成效良好,在劳动教育中我们累并快乐着,学生也一样。但是如果能有自上而下系统的劳动教育课程,教师开展劳动教育就能更科学、更轻松,劳动教育的效果会更好。社会如果能够提供更多的劳动实践机会,如农耕基地、工厂生产线参观等,劳动教育会更贴近社会生活。另外,各学校少年队的主题教育活动,能否有劳动教育的一席之地?能否出台系统的劳动教育家庭指南,以更好地落实劳动育人?
劳动教育是孩子幸福人生的一块奠基石。我们要把劳动育人的教育活动,渗透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在学校各式活动中,为劳动育人提供具体的参考路径,为此方向的研究抛砖引玉。“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会在劳动育人的路上砥砺前行。
[參考文献]
[1] [苏]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等译.教育科学
出版社,2009.
[2]郑蓓.小学班级管理组织劳动教育的可行方法[J].清风,2020
(14).
[3]代云.新时代小学生劳动教育问题及策略研究——以淮南市D小学为例. 安庆师范大学,2020(06).
冼柳静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实验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