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国有企业政工工作的创新探讨

2021-10-12李萌

管理学家 2021年18期
关键词:政工工作新时代国有企业

李萌

[摘 要] 新时代政工工作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发展、完善治理的重要基础。因此,对新时代国有企业政工工作的创新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新时代国有企业政工工作的重要性;其次对新时代国有企业政工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新时代国有企业政工工作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所学习的知识,提出新时代国有企业政工工作创新策略,以期推动国有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 新时代;国有企业;政工工作

中图分类号: 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1)18-0010-03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但是在新时代、新媒体以及经济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其面临着严重的危机。经济全球化增加了对外资企业的需求,这对我国国有企业的日常经营产生了重大影响[1]。改革开放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经济创新和体制改革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也可以强有力地支持我国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队伍建设是经济工作改革的重要内容。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国有企业核心工作的生命线和关键就是政工工作。国有企业需要明确落实政工工作,加强思想培训工作。国有企业要进行改革,就要从一开始夯实基础,只有这样才是国有企业转型的首要任务[2]。

一、新时代国有企业政工工作的重要性

(一)是推动国有企业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立足点

国家在新时代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对人民生活影响深远。国有企业必须完全适应深化改革的新要求,抛弃落后的发展模式,使企业的发展方向与复杂深化改革的具体要求同步,创建现代经济发展体系[3]。国有企业要从改革的角度来看待企业发展的现实,要深入理解“项目”的发展。而要促进这一过程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一个坚实的动态环境。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强化政治阵地、把个人发展同党和国家的政治路线联系起来,有效引导员工提高深化改革意识;同时,用创新的理念武装自己的企业。管理者的这种心态,增强了全面推進和深化改革的决心,形成了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在企业的实际发展中,必须充分利用先进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性,有效化解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面临的各种矛盾,防止改革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充分调动全体职工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大的国内支撑[4]。

(二)是促进国有企业经营发展的内在动力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政工工作能够有效地把党和政府的政策落到实处,推动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第一,国有企业要明确自身未来的定位,将党和政府的指导方针作为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并注意政策和方针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5]。第二,政治工作是贯彻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主要窗口;在国有企业党政工作中不断深化党的建设,要不断增强政治工作在国有企业党政工作中的承载力。在新的发展形势和市场经济环境下,要求国有企业在聚焦中央经济工作的同时,继续贯彻党的各项政策和方针。

(三)是国有企业落实党政方针的基本平台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国有企业能否有效贯彻党的主要方针,以党的领导精神指导新时期的改革发展,直接体现了新时期我国国有经济是否走在先进的道路上。第一,通过明确国有企业职能定位,使公司形成清晰的责任意识,在全面深化公司改革中实现自己的责任和为之贡献的合力,使国有企业的生产和工作过程始终反映党的政策方向。第二,政工工作是国有企业职工直接接触党政政策的主要平台[6]。政工工作者要把党的总方针转化为与公司实际发展有关的具体内容。能够在政治上考虑周全、立场坚定,能够充分运用具体方针和政策的指导原则。最后,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的开放程度在不断提高,员工有更多的机会影响外部因素。在新时期,这些外部因素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国有企业的质量。因此,国有企业应认真贯彻落实政工制度,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切实履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

二、新时代下国有企业政工工作现状

在我国改革开放前的这一阶段,国有企业的政工工作活动始终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被国有企业视为“权力部门”。趋势是国有企业引进现代公司治理制度,企业工作的重点逐渐向企业生产转移。在这一过程中,国有企业政工工作的职能和定位发生了变化。政工工作进入“二线”,地位开始逐渐下降。最终,国有企业的政工工作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企业政工工作部门规模逐渐缩小,一人多管的现象更加突出。改制后,国有企业政工工作的管理范围开始逐渐缩小,政工工作的多职现象越来越突出,这一现象也导致员工对企业政工工作的兴趣降低,使得原来的政工工作部门的员工开始逐渐转岗。

三、新时代下国有企业政工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政工干部编制落实不到位

新时期,国有企业以经济效益为第一要务,优化人员配置,而忽视了政治管理工作模式与流程的更新。在保证国有企业持续蓬勃发展的传统工作流程中,忽略了国有企业工作环境的改善。政工人员建设的目的是增值国有企业,而不是给政治人物温暖。这一现象,导致了政工干部的错误思想取向,使国有企业的工作气氛越来越压抑。与此同时,也导致国有企业越来越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跳槽,给国有企业的经营带来一系列难题。

(二)政工工作方式落后

采用先进、科学的政治管理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政企管理的效率。但是,在实践中,大部分国有企业忽视了政工管理的重要性。有些国有企业虽然意识到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但却经常采用落后的管理方法来管理政治工作。同时,为应对新时代的严峻挑战,国有企业纷纷加大力度进行产品研发,聘请临时工管理政工。他们既缺乏管理经验,又缺乏凝聚力,这给国有企业政工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另外,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一种洗脑工作,这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对政工工作者个人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的提高。

(三)政工工作后备人才管理缺失

第一,管理者自身知识有限。很多国有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往往不会专门聘请专业人员,而是用内部人员来补充政工管理岗位。他们本身并不从事政治、思想工作,专业知识匮乏,不利于管理工作和公司政工工作水平的提高。第二,管理人才严重缺乏。因为政工工作者的就业选择不多,很多学生在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很少选择政工专业,这就造成了政工行业人才严重短缺。另外,政工专业的毕业生大多选择民营企业就业,这给国有企业招聘政工带来了困难。与此同时,社会某些教育机构对职业政工培训重视不够,许多政工工作者不能继续提供自己的工作标准和知识储备,导致国有企业思想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低下。

(四)政工工作队伍建设力度不够

政工工作人才队伍是直接影响国有企业经营绩效的关键。当前,一些国有企业政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严重阻碍了党的路线方针的贯彻执行和新时期的政治工作。其表现是:一是企业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忽视内部设计。政工人才队伍建设缺乏足够的人力、财力支持,使政工工作队伍陷入“边缘化”和普遍缺乏人员的困境。职业素质较强,缺乏对党在新时期政策主导权的深刻认识,更难把它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工作;二是集体表现出“老龄”的特点。考虑到国有企业发展的特殊性,在政工队伍中,有一大批老龄人员从一线退休,整个队伍的活力不够;三是国有企业对政工人员的培训和激励不够,而其他培训往往建立在短期工作会议上。与此同时,政工工资与公司第一批生产管理人员的工资不同步,“双轨制”的情况也随之出现,政工的积极性难以提高。

四、新时期国有企业政工工作的创新策略

为应对新时期国有企业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创新策略和对策,具体如下。

(一)加强落实政工干部编制

国有企业要重视政工工作,优化政工工作人员配置。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党组织中的模范领导作用,强调工会干部对基层工作的影响。国有企业管理者要重视政工工作者,特别是基层政工工作者的分配。他们不仅要严格坚持人事管理的基本要求,配备充足的人员,还要在政工工作者的日常工作中,提供必要的支持。公共企业可以将政工制度与行政制度相关联,使政工制度与行政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齐头并进,成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创新政工工作方式

政工工作者的传统工作方式经常引起他们的逆反情绪。为此,国有企业必须不断创新政工工作者的工作方式,由传统的“主导”政府体制向多元渗透的体制转变。政府管理人员要加强情感投入,通过双向互动,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意识。国有企业要定期组织政工工作者学习最新的管理技巧,提高政工工作者的管理水平。与此同时,国有企业政工干部要充分发挥领导模范作用,积极投身政工管理工作,用实际行动指导普通职工做好政工工作和思想教育培训工作,以提高政治工作质量。此外,还应将政工工作者的个人价值与国有企业的价值相结合,为员工的智慧、才能、人格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同时,尊重人性,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在工作任务分配方面,应根据政工人员的能力和业务保留程度进行合理分配,消除一些政工人员对工作任务的焦虑,如业务量大、工作压力大,不能及时完成工作任务,从而影响工作绩效。

(三)加强政工工作后备人才管理

首先,完善工作机制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国有企业可以在政工工作的过程中实行岗位责任制,更加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客观评价政工工作者的具体工作。政工工作能力突出着,国有企业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以此来提高国有企业政工工作者的积极性。其次,国有企业应创新、完善和优化现有的政工管理体系。国有企业必须优化企业政工队伍,加强对企业政工队伍的管理,尤其要建立可靠的企业政工工作制度。通过公开选聘和竞争诱导机制,为企业选拔优秀的政工工作者,并建设一支高素质、高素质的政工队伍。与此同时,可定期对国有企业政工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多渠道提高政工工作者的整体素质。还可积极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宣传政工工作者的工作内容,为国有企业政工工作者提供更具人性化的培训平台,以达到培养更多政工领导人才的目的。

(四)推进政工工作队伍的建设

新时期,应推动国有企业政治工作小组的形成,确保政治工作有序开展。因此,第一,要克服“老龄”和“就业不足”的不利局面,可通过聘用高素质的政工人员或提高工资来解决这个难题;第二,要加强对政治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其思想意识、业务技能与党的领导高度一致,符合全面深化企业改革的实际要求。国有企业应建立明确的政工培训制度,规范政工日常培训与教育;加强政工队伍的创新,把高度专业化的思想政工工作者作为政治工作的主体参与政治工作。招募积极参与国有企业前沿工作、有较强政治地位的人员,是政治工作的有力补充,是党的先进精神与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度融合。

五、结语

现如今,尽管国有企业的政工工作管理受到了一定的重视。然而,由于公司体制的限制和政工工作治理理念落后,导致许多国有企业的政工工作都面临着诸多挑战。为此,应从政工干部配备、政工工作方式、政工后备人才管理等方面分析新时期国有企业面临的困难,并针对这些困境,结合所学的知识,提出一一对应的解决对策,包括加强政工干部编制、创新政工工作方式、加强政工工作后备人才管理、加强政工工作队伍建设等,以促进国有企业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旭峰.企业政工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20,(S2):40-42.

[2] 陈爱凤.新媒体时代国有企业政工管理方法传承与创新[J].东方企业文化,2020,(S1):45-46.

[3] 姚尧.实现国有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的共同发展策略探析[J].轻工科技,2020,36(06):153-154.

[4] 黄艳.浅析新时代国有企业政工工作及创新的有机结合[J].四川水泥,2019,(10):322.

[5] 孙学京.新时期国有企业政工工作创新与发展[J].中国市场,2019,(22):172-173.

[6] 陈锟.新时代国有企业政工工作创新策略[J].管理观察,2018,(16):41-42.

猜你喜欢

政工工作新时代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基于人本理念背景下的事业单位政工工作的开展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