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的广西碳会计初探
2021-10-12林丽赵序海林乔青
林丽 赵序海 林乔青
【关键词】碳会计;应用;体系
【中图分类号】F233;X1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1)09-0159-03
1 案例企业简介
GT公司是广西重要的投融资主体和国有资产经营实体,当前纳入碳交易市场的排放行业有电解铝、电力、化工和建材行业,企业坚持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和低碳产业体系[1]。随着首笔全国碳交易于2021年7月16日在上海撮合成功,碳交易市场在全国的实践也促使GT公司以创新驱动改革财务管理体系,推动传统会计核算变革,以促进业财融合,对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提升企業价值、构建和完善碳会计核算体系是非常必要的。2020年,GT公司排放总量纳入碳交易体系的主营产品排放量占比接近九成,从社会发展、政府要求、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角度考虑,企业都需要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在财务体系上进行创新与改革,建立和完善碳会计体系。
2 推动碳会计应用的必要性
(1)实现“双碳”目标,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意志,碳排放管理已经刻不容缓,进行碳会计核算和碳管理是企业响应国家政策、顺应政府监管要求的行为[2]。国家下发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广西政府也颁布了《广西“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企业在追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在“双碳”的国家战略下,政府引领、市场驱动,GT公司建立碳会计体系、实施碳会计是必要和可行的,顺应了政府碳监管要求。
(2)随着国家碳排放达标行动方案的制订和落实,环保、节能业务等将会获得更多的税收、金融支持,实施碳会计也将更好地助力企业实现价值创造目标。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必然会对所处环境的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GT公司的运营规模和社会地位决定了企业对其规模巨大的低碳经济业务必须重视,并加强碳交易管理及碳会计体系建设。从企业发展战略角度看,环保是企业能否生存的底线,低碳环保往往意味着更低的能耗、更低的生产成本,有利于提升企业价值,符合企业利益,企业管理者重视碳会计和碳交易实践,期望尽到更大的社会和环境责任,也就在情理之中。
3 碳会计应用现状
(1)碳会计理论研究和实践设计滞后,使得具体业务、财务和碳活动的实施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2]。虽然我国出台了《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指导碳会计核算,但是缺乏细化的碳核算指南,碳研究呈分散化,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碳会计的具体确认时点、计量标准、记录和报告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的意见。
(2)碳会计的政策法规有待完善,包括广西低碳技术推广目录、减碳技术、低碳产品等领域的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低碳产业标准体系构建,碳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
(3)碳会计监管体系和相关监督机制急需完善,尚未建立能源消费双控制度。信息不对称使得与企业碳会计信息关联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投资者、普通公众等很难及时得到充分、真实、可靠的碳信息。此外,当前我国碳监管体系不完善,也会使得部分不良企业可能为了暂时利益在碳会计核算过程中提供虚假的碳信息蒙蔽碳信息利益相关者。
(4)碳会计作为把会计管理理论与环境管理理论结合起来的一个新课题,要求相关碳会计从业人员既要掌握扎实的会计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职业判断能力,也要对环境管理理论及相关环境经济学等学科有了解和掌握,并且可熟练运用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碳会计实践和理论研究目前还有待加强,因为实务中很少运用,碳会计师资建设和具体实施的专业人才队伍培养远不能适应现实需求,碳会计培训的师资缺乏,相关学习和培训也不足。
(5)对低碳意识宣传不够,员工普遍存在低碳意识理念不强,对低碳经济的内涵理解不深,对低碳知识、低碳经济、碳会计的学习和培训不够,不利于碳会计的发展。
(6)碳会计信息披露规则尚未统一,披露的具体时间、内容、标准、范围、形式等细节尚需明确。碳会计信息披露当前还是依托于传统会计报表,或者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作简单说明,无法及时、全面、完整、准确、客观、清晰地反映企业的碳会计信息,这对碳会计体系的发展是不利的。
4 碳会计体系的构建
在碳交易开展的现实背景下,应该如何构建碳会计核算体系,结合哈贝马斯的沟通行为理论,我们将GT公司碳会计发展体系分为4个步骤。
4.1 积极应对碳市场的合规与履约
碳会计是在进行碳交易的基础上诞生的会计,碳会计体系的构建要服务于碳市场的合规和履约工作[3]。对于参与碳交易的企业而言,核查机构、交易机构都是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所以在履约的准备阶段需要完成3项工作:一是按时完成上年度的碳排放核算与报告;二是配合被政府授权的独立第三方机构完成核查与抽查;三是及时提交足够的碳排放权及相关支持性材料。在履约与合规阶段,集团建立了碳排放数据监测的系统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与及时性,并且对履约账户和交易账户的管理制定了相关规定,要求履约管理人员明确配额分配方法、履约工作流程与时间节点、做好成本测算和财务预算、明确处罚机制,要求财务部门指派专人管理交易账户。
4.2 建立碳管理和运营体系
碳会计是运用会计工具,遵循会计准则,立足于法定碳排放权配额的经济实质[4],对碳资产进行核算、监督和管理的会计。首先,制定碳交易制度与策略,在集团层面设置一个委员会,集团安环部增设领导小组负责相关决策,将有关工作分解下达到各排放单位;组织成立碳管理团队,制定计划报告,上报审批后直接进行操作;开发数据信息化平台,监控月度碳排放信息,出具分析报告至排放单位,汇总至决策小组和交易团队;各单位按月度严格报送数据至信息平台,结合下放的考核目标和分析报告挖掘节能降碳潜力,降低履约成本。其次,考虑国家核证碳减排量(CCER)的开发。一般来说,CCER的价格比配额价格要低,应优先并最大限度地采用符合履约规定的CCER进行履约,结合对应的方法学,推进集团清洁能源发展,整合水电、核电、天然气、清洁煤电等产业组成的清洁能源资产,开发CCER项目。
4.3 构建低碳发展管理制度体系
碳会计的相关工作的开展要在国家政策和广西政府指导下,根据集团的安排统一实施。设立企业碳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集团公司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和二级企业领导组成,形成三级管理结构。碳管理团队负责制订所有重大决策的建议方案,报总部最高决策层批准后,负责具体执行,并定期向决策层报告工作进度。碳管理团队根据其成立职能和权限,制定内部决策机制和管理制度,并作为碳交易业务对内对外统一的窗口单位,负责统一组织开展业务。
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每一级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在集团层面统一碳排放相关数据的采集和統计要求,确保集团数据统计口径及质量保持一致。在对碳资产的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将职能落实到具体部门和职位,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
同时,应当将碳排放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年度KPI考核。首先,要建立多维度、多层次、可计量、可考核的碳排放绩效考核目标;其次,完善碳排放绩效考核目标的制定,通过上下结合的方式分解目标,以下级自主上报的目标为基础,根据自上而下制定的总目标进行调整,使汇总后的目标与总体保持一致;再次,确保对碳排放进行绩效考核全过程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最后,不断优化排放目标考核体系,在考评结束后组织有效的诊断,使考核目标体系在下一个循环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4 完善碳会计核算
企业必须将依法获得的法定碳排放权配额及与之相对应的遵从法定配额进行碳排放的义务,分别确认为资产和负债。通过逐期核销、核算,按碳排放权配额的取得、持有、交易、清缴和结余等,进一步完善碳会计信息披露。
碳排放权收入一般应计入营业外收入,倘若碳排放权以出售获利为持有目的企业,碳排放权核算不宜以历史成本计量,以充分体现该资产风险收益或损失,避免造成相关核算和报表失真。随着全国统一碳交易监管体系和市场的陆续建立和运行,让及时获取公开价格信息并合理估计碳资产和碳负债的公允价值成为可能,公允价值更能客观地计量和反映用于投资目的的碳排放权在不同时点下的市场价格波动状态。
当碳资产交易具有金融衍生品的投资形式特征时,参照当前会计准则下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业务处理方法,更能反映碳经济业务的实质,在一级科目“碳排放权资产”下设置“成本”和“公允价值变动”两个二级明细科目。
碳排放权信息和节能减排措施披露有助于报表使用者和投资者了解企业节能减排措施的成果。不同行业的减排难度并不相同,企业除与自身以前年度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控排技术研发投入、人力资本、控排设备等)比较外,还可以总结企业所处行业碳排放量的情况,在消除企业规模大小等因素的影响后,将企业的碳排放量与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
可靠的碳信息披露有赖于企业和相关独立鉴证机构的共同努力,因此内部和外部的碳审计质量需要得到保障。一方面,企业需要制定内部碳审计的政策、审计流程架构和人员安排等信息,对碳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面,上市公司需要聘请专业的第三方鉴证机构,针对披露的碳排放和节能减排措施等方面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做出系统核查,通过出具的碳信息鉴证报告提高企业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事项的真实性,提升公众信心。碳排放权交易有利于鼓励重点排放企业减少碳排放量,并帮助这些企业减少因控排技术投入而增加的成本,实现环保和企业利益的双重最大化,从根本上激励了重点排放企业的减排行动。因此,在此背景下对《碳排放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的内容提出完善的建议,希望能够进一步规范以后阶段的碳排放权交易需求的会计核算工作,提高重点排放企业的减排积极性,建立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快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碳会计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全国碳市场交易已在2021年7月启动,可以预计的是将纳入更多行业。为了更好地践行青山绿水、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推动企业低碳技术的运用和转型升级,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企业粗放的规模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模式,把企业生产经营中对环境影响的相关活动纳入碳会计核算管理的范畴,构建碳会计体系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阐述了碳会计的含义、相关理论,并以GT公司为例,进行案例研究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应用策略,对碳会计体系的建立有一定意义上的启示,以期更好地指导广西企业的碳会计实践,为双碳目标做贡献。
5.2 建议
首先,为应对全国碳排放控制和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广西重点控排企业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碳排放权管理系统和碳交易应对机制,实现以制度流程管业务,积极主动地应对碳市场的合规与履约,建立碳管理运营体系和碳会计核算体系。其次,在碳排放控制不断强化和碳排放权交易不断发展的趋势下,广西有关部门的行业发展与监管角色不能缺位,做好规划、政策和法律法规支撑。发改部门、生态环境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和骨干企业应积极努力,尽快启动广西碳交易市场,主导广西碳交易话语权。只有这样,才能既服务好广西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又规范区内企业碳排放管理,保证广西碳排放交易服从全国一盘棋的统一化,有利于保证广西的本地企业利益最大化。再次,推进碳会计相关的核算和披露准则落地,以适应企业的内部碳会计管理需要和外部信息需求。最后,要加大对碳经济政策、业务、理念宣传,鼓励管理会计理念在碳实践中的运用,提升碳业务、财务和碳活动融合水平。
参 考 文 献
[1]彭小玉,吕旷,史绍亮.广西开展碳强度考核的背景与意义分析[J].大众科技,2019,21(6):14-15.
[2]万彩云.企业低碳会计问题研究:以西山煤电集团为例[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4.
[3]熊沐银.北京市碳会计实施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会计规范及典型案例的分析[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4]涂建明,迟颖颖,石羽珊,等.基于法定碳排放权配额经济实质的碳会计构想[J].会计研究,2019(9):8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