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有灵犀 点石成趣
——论紫砂壶“灵石”的创意设计和艺术审美

2021-10-12葛洪杰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6期
关键词:心有灵犀太湖石宜兴

葛洪杰

我们国家是最为古老的茶叶产区之一,也是最早饮用茶叶的地域。在过去,茶叶的功能主要是从药用的角度去考虑,经过人们的不断尝试和实践之后,逐渐地成为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饮品,茶文化也成为了我们国家非常具有特点和人文内涵的一种艺术形式,而紫砂壶作为“世间茶具称为首”的雅器,也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千百年来,宜兴的紫砂艺人把紫砂演绎成了各种各样的造型,赋予了其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过程中,也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古人的智慧之中汲取灵感,创作出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作品。

我的这件紫砂作品《灵石》采用了一种抽象和具象相结合的方式,以紫砂为载体,把我们江南的代表元素太湖石融入其中,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艺术效果。此壶壶身并不是平整的传统设计,而是凹凸不平的创意,但是并不影响其使用的功能,壶嘴小巧可人,出水也非常爽利,与之遥相呼应的壶把和壶身的设计也融为一体,端握舒适,共同构成了写意的设计空间。壶盖压合壶口,严丝合缝,气密性良好,上面的太湖石钮恰到好处地把江南的独特韵味凸显出来,同时也让我们能够认识到紫砂和太湖石的关联。以紫砂为材质的太湖石雕塑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见到,但是把它灵活地应用于壶身之上,可谓是非常的具有想象力和创作性,起到了以小见大的作用。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灵石壶》,采用了一种比较新颖的艺术设计手法和创意思想,把太湖石和紫砂壶独具匠心地结合在一起,带给我们无与伦比的视觉体验和艺术享受,在工艺的运用方面也是炉火纯青,更好地把紫砂浑然天成的特点呈现出来,让我们徜徉在江南文化之中流连忘返。

太湖石作为著名的观赏石,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和太湖的密切关系,紫砂的故里宜兴就在太湖的西岸,历史上著名的范蠡西施泛舟太湖,曾经还在宜兴居住过一段时间,所以太湖和宜兴具有天然的密切关系。太湖石的特点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瘦、透、漏、皱等四个方面。所谓的“瘦”不仅仅是形态方面,更多的是体现出一种中国文人的审美和态度;“透”则是把水滴石穿的那种感觉和我们国人做人做事透明敞亮的特点表现出来;“漏”则是把融会贯通的感觉呈现出来;而“皱”的形态特点更多地突出了一种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沧桑质感。在江南园林的设计和搭配之中,太湖石也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景观,还有在文人雅士的案桌上,也会放置一些,让我们在创作的过程中有一种心有灵犀的感觉,非常的通透自然,一气呵成,具有浓郁的自然韵味和人文气息。在紫砂艺术的作品之中,近年来许多的紫砂艺人注重于把江南元素和紫砂结合得更为紧密,于是以太湖石为题材的作品也逐渐地增多,折射出我们对江南文化的喜爱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我的这件紫砂作品《灵石壶》正是从紫砂的造型艺术方面加以诠释,再结合太湖石的捏塑来彰显主题,灵石除了天然的形态特征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我们欣赏和懂得,能够体会到其中的绝妙之处,心有灵犀,点石成趣,我们宜兴的紫砂艺人不正是把紫砂点化成为精神的象征和情感的寄托么?让我们感受到其中的异曲同工之妙。

结语:对于最开始接触紫砂的朋友来说,紫砂的造型非常的至关重要,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把玩之后,就可以明白,其实紫砂到最后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文化的支撑才能够薪火相传、行稳致远。我们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包罗万象的传统文化,紫砂艺术正是从其中汲取了大量的灵感和题材,反映出我们常见的自然景观和生活实践,从而能够更加深入地打动人心,引起我们内心深处强烈的共鸣。

猜你喜欢

心有灵犀太湖石宜兴
李卫平作品
青铜器·羊
李卫平作品
宜兴釉陶
今生夙愿陌上花开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心有灵犀一本书”
洱海太湖石
圆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