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紫砂套组“卷覆三古”的造型设计和文化内涵

2021-10-12赵俊波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6期
关键词:书卷宜兴紫砂壶

赵俊波

江南宜兴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山明水秀的地方,吸引着众多的文人雅士前来游玩观赏。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就在好友的邀请下几次登临宜兴,结果被这里的金沙寺泉水、紫笋茶和紫砂壶深深地吸引了,留下了许多的传说和故事。在今天“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的名句还是宜兴最广为流传的推广名片,“东坡提梁壶”也在宜兴紫砂匠人的传承演绎之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从简单的一把紫砂壶到一套的组合设计,从光素器到陶刻、泥绘等等工艺装饰,紫砂茶具从实用的器型逐渐升华成为了一种精神的寄托和艺术的呈现,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汲取养分,引起我们心灵深处的情感共鸣。

我的这组紫砂作品《卷覆三古》属于原创的套壶,由一壶、一公道杯和两个小杯共四件作品组合而成,造型的设计非常巧妙,运用了许多的工艺技巧来彰显作者的创意灵感。此壶壶身宛如不规则的书卷拼接卷合而成,壶底平整,端庄稳重,壶嘴微微弯曲,向上昂扬,出水非常的爽利,壶盖嵌入壶口,严丝合缝,气密性良好,上面的壶钮则采用了书卷的形态,拿捏也非常称手。此壶提梁的设计也是充满了创意,两条丝带一般的提梁从两端延伸到空中,在交汇之处形成卷合,飘逸灵动,充满了想象力,同时巧妙地融合了现代艺术作品的设计潮流。公道杯的设计也是延续了同样的想法和造型,拼接的手法一脉相承,把紫砂良好的可塑性展示得淋漓尽致。同样两个小杯子也是自然的拼合,边缘的处理也随性而为,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匠心独运和胸有成竹。从整体上来看这组紫砂作品《卷覆三古》,可谓是紫砂造型艺术的一次大胆尝试和勇敢突破,把书卷的历史厚重感和人文气息用紫砂巧妙地展示出来,具有学院派设计的浓郁风格,同时又把提梁壶的虚实结合与营造的完美空间感带给我们,这样的一套茶具,无论是喝茶品茗,还是陈列观赏,都是非常具有意义和价值的。

北齐魏收在《为侯景叛移梁朝文》中写道:“皇帝垂旒华土,则天而动,卷覆三古,怀佩百王。”其中的意思就是覆盖、压过过去的历史,具有强烈的历史韵味和文化内涵。我的这件作品以此为主题,就是希望能够营造出一种在紫砂历史上还没有的表现手法,希望把历史的厚重和紫砂的造型设计结合起来,在不断的尝试和融合之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卷,就是我们寻常所说的书卷,在古代可以理解为竹简,具有记录、书写的功能,在历史上用紫砂的造型来表现的经典作品也有过,我参考了古代匠人们的表现手法,更加抽象地演绎出现代的风格,符合我们当下的艺术审美。“覆”,就是覆盖、压过的意思,“三古”,则是泛指古代,结合起来,则表现出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浓郁的人文韵味。紫砂这种蕴藏于大地之下的宝藏,看起来灰头土脸,但是经过紫砂艺人巧夺天工的双手和无穷的创意,再加上文人雅士们的锦上添花之后,成为了记录历史、描绘历史最好的载体。我的这组紫砂作品《卷覆三古》正是以书卷的形式铺展开来,向我们展示了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程,然后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紫砂技法全手工打造而成,和谐自然的直抒胸襟,表达出年轻一代在紫砂艺术方面新的思索和艺术审美,从而更好地把其中的文化内涵表达出来,使其更加的发扬光大。

结语:紫砂艺术经过千百年的薪火相传,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系和文化,特别是随着人们对紫砂壶的需求越来越多,除了在延续传统的经典之外,还要在造型的创新、组合的设计等等方面都要有所突破,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关注紫砂、欣赏紫砂材质的各种艺术作品,感悟到中国传统手艺的匠心独运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也是紫砂壶带给我们最大的体会。

猜你喜欢

书卷宜兴紫砂壶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宜兴釉陶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窗外
购买紫砂壶4忌
购买紫砂壶忌4
圆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