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无胜有:论过渡环节中的“留白”艺术

2021-10-12侯敬文

好家长 2021年6期
关键词:留白环节内容

文 侯敬文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包括生活、学习、游戏、运动等环节。这些环节之间存在的过渡时间被称为过渡环节。过渡环节在一日生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能够更好地优化过渡环节,减少不必要的等待,很多一线教师经常会开展集体听音乐、听故事、唱儿歌、玩手指游戏等活动。但纵观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作息,从“以幼儿为本”的角度出发,活动安排太过紧凑会导致幼儿自由、自主的时间相对较少。因此,就像国画中的“留白”一样,好的过渡环节也是需要“留白”的,给幼儿相对自由的时间、空间,让幼儿去思考、体验、成长,以达到“以无胜有”的效果,在释放心理积压能量的同时,满足幼儿自身的发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教育是从生活中来,从生活中展开。”我们在提高过渡环节的教育价值的同时,必须先让过渡环节生活化,这样才会达到好的教育效果。下面,我以过渡环节中时间相对较长的餐后活动为例,从教师角色、时间、空间和内容四个方面谈谈过渡环节的“留白”艺术。

一、问题呈现——乱花渐欲迷人眼

过渡环节是幼儿一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为了了解教师对过渡环节的安排,我在全园范围内发放了调查问卷。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教师们对一日活动中的过渡环节非常清晰,在过渡环节的安排上,时间相对较短的,多以幼儿分组小便、喝水等生活活动为主;而时间相对较长的过渡环节,如餐前餐后时间,教师们多以听音乐、听故事、玩手指游戏、绘画等相对安静的活动为主。从对过渡环节的安排上可以看出,教师们非常重视过渡环节,也在想方设法地优化过渡环节,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一)过渡环节约等于不必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文简称《纲要》)中指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活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的等待现象。”而许多教师将其错误地理解为过渡环节是不必要的,是要被减少或者压缩的。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教师就减少了过渡环节或者压缩了过渡环节的时长。

(二)过渡环节被安排得太满

教师太过重视过渡环节,或者出于安全考虑,常常采取统一式的管理。在区级幼儿园常规调研时,我发现了这样的问题:教师为了体现对过渡环节的重视,避免出现幼儿等待的现象,常常是边玩手指游戏、念儿歌,边组织幼儿分组如厕、喝水,每个活动之间都是无缝衔接,一日活动下来,教师和幼儿都很疲惫。

(三)过渡环节太过自由、散漫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大家普遍关注的是集体教学活动,因此过渡环节也常常被忽略,或者放任不管,任由幼儿毫无目的地自由活动。

二、“留白”艺术——风物长宜放眼量

(一)教师角色“留白”

在新课改的背景要求下,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和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但是由于过渡环节的闲散、自由以及非正式性等特点,需要教师改变角色,减少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让教师角色“留白”。胡华在《给童年“留白”》一书中说过:“我理想中的幼儿园,孩子一定是自由的。但自由不意味着放纵,自由是‘自由的意志’。对儿童而言,‘自由的意志’意味着在和另一个人相处的时候,生命的能力不被控制,不受限制。”不管教师在活动中担任何种角色,一旦介入幼儿的游戏,必然会给幼儿造成一定的压力,打破幼儿自由的状态。为了让幼儿在自由的氛围中游戏,教师角色“留白”显然很重要。教师角色“留白”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爱。爱是教师角色“留白”的灵魂。爱幼儿就是在幼儿自由游戏时,不刻意介入,耐心等待。爱是相互的,教师的爱让幼儿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中感受并享受这份美好的情感,当幼儿获得“爱”的能力后,也会学着去“传递”这种爱。教师的这种爱就是要保留住生命的本性,让它变得更丰富、更饱满。

尊重。教师角色的“留白”应以尊重幼儿为前提,我们要认真倾听幼儿的发言,不随意打断;我们应该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而不妄加评论;幼儿对事物有独特的判断时,我们也要尊重他们的感受,不用成人的思维干涉幼儿。幼儿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们的纯真,我们要尊重幼儿的这份纯真。

忘我。有了爱和尊重,教师还需要有“忘我”的精神。教师们有一个共同的职业问题——喜欢说教。角色“留白”就是要教师忘记教育者的身份,做一个安静的倾听者、细心的观察者,抑或是旁观者,给幼儿创造轻松、愉悦的精神氛围,这样他们才会敢想、敢说、敢做、敢玩。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的生活应该是美好的生活。

(二)活动时间“留白”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拥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是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孩子的素质和天资只有当他每天都有时间从事自行选择的喜爱的活动时才能得到发挥。因此,帮助幼儿有效利用空余时间就是创造宝贵财富。”每个幼儿园都有自己的一日生活流程表,尽管现在很多幼儿园都实行大时间段的弹性管理,但可以留给幼儿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少,只剩下相对较长的晨间入园、餐前餐后活动时间,所以时间的“留白”很有必要。例如,晨间入园时,由于幼儿来园时间不同,来得早的幼儿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做:三五成群地聊感兴趣的话题;或者边聊天边参加晨间劳动;再或者是到自然角观察一下动植物的生长情况,顺便照顾一下花草。餐后时间幼儿也是可以自由支配的,只要有幼儿的地方就有学习,教师只要给时间“留白”,让幼儿有施展的空间。

(三)活动空间“留白”

这里活动场所的“留白”是指过渡环节中的场所,可以是教室里的各个区角,也可以是户外的每一个角落。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电子产品的日益盛行,幼儿们走出房间、走进户外的时间越来越少。如果有条件的话,建议教师利用餐前餐后的过渡时间多带幼儿走出教室。

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它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在自然中,不用预设场地,不用特定内容,一片树叶、一片花瓣就能引发一个个课程故事。春天,万物复苏,利用餐后时间带领幼儿走进自然,寻找野菜、捡花瓣,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对幼儿来说是幸福的。秋天,采摘蔬果、户外捡落叶,又是一番风味。即使是寒冷的冬天,也可以利用晴好天气,带领幼儿坐在草地上晒太阳,幼儿们就能在草地上找到“宝贝”。这些“宝贝”是幼儿们的快乐和收获。这些收获不是教师教授的,是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发生的。这样的空间“留白”可以让过渡环节更有教育价值。

(四)餐后环节“留白”

在幼儿园里,幼儿学习的知识应该是他们感兴趣的、乐于学习的,而不是成人认为有价值的。反观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多数活动都是幼儿园固定安排好的,能让幼儿选择的并不多。而餐后的过渡环节不一样,它是相对自由的,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内容。比如,关于选择餐后活动的内容,教师可以先征求幼儿的意见,根据幼儿的兴趣进行安排。活动内容可根据幼儿的兴趣或应季内容定期更换。从实施情况看,幼儿喜欢的内容基本有绘画、玩纸黏土或者橡皮泥、桌面建构、看图书、动画片等。有时候内容太多,不能全部安排时,就固定一天“留白”,由先吃完饭的幼儿决定当天的游戏内容。由于内容是幼儿自己选择的,又可以和好朋友一起游戏,餐后时间就是他们最喜欢的时刻。

有段时间,幼儿对制作翻翻书的兴趣浓厚,每天都会选择这个内容。活动主题会追随班级近期进行的主题,故事中的主角有时是自己,有时是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等。例如,一名幼儿的连环故事书从《树叶宝宝过万圣节》到《枫叶宝宝出门玩高尔夫球》,再到《淘气的银杏叶宝宝》等。“留白”的内容、轻松的氛围不仅有利于幼儿自由创作,还有利于幼儿之间的互相学习。

总之,过渡环节中的“留白”既是一种策略,也是一门艺术,它的本质就是让教师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是指过渡环节中教师更应该尊重幼儿,注重培养幼儿自主、自由、自律的能力,有所不为是不过多介入幼儿的活动,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释放积压的心理能量。过渡环节中的“留白”既是教师对幼儿爱和尊重的表现,更是人性化、专业性、有温度的教育体现。教师在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和“生活即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智慧“留白”,和幼儿一起创造合理、舒适的生活,让更好的教育发生,看似无为,却胜有为。

猜你喜欢

留白环节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全宅影音集成系统中最温馨的环节 室内光线控制系统
谚语趣画
“留白”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主要内容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