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教学策略,实现小学数学创新教学

2021-10-11周芳敏

天府数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创新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周芳敏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黄金时期,学好数学有利于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同时,数学也是小学生学习最为吃力的课程,由由儿童的认知能力较弱,其理解力、逻辑思维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数学老师应根据学生学情,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基于此,本文对优化数学策略,实现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创新

伴随新课改思想的深化,对小学各科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学老师应积极地更新教学思想,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课本,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生,充分突出其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一、多媒体教学

近年来,多媒体已越来越多地融入课堂教学,数学老师结合教材内容,在课堂上引入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易于学生理解,将抽象的内容以图片的方式形象地展示,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堂上集中精神听讲,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周长的认识”一课时,在新课导入环节,老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一段有关“栅栏栅栏围起来”的动画,其中,两个王子走到草原,看到两个牧人在争吵。“你的羊吃我的草了!”瘦子喊道:胖子也不示弱:“是羊自己吃的,我有什么办法?”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在收看动画时集中精神,在老师的提问下展开思考,进入学习状态。接下来,再播放下一段:大王子对瘦子说:“你可以把这块地用栅栏围起来”。瘦子照做。但第二天,胖子的羊又来了,原因是他在栅栏上留下一个出口。这时,二王子说:“栅栏不封闭是没用的,门也要关严。”老师提示:封闭草地的栅栏长度就是周长。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周长的认识》。利用多媒体对重点知识进行辅助教学,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增添了课堂活力,让他们真正理解周长的概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1]。

二、自主探究式教学

新课标要求数学老师在课堂上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引发其主动探究新的知识,在自主探究下学习。在教学中,数学老师可展开自主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开发,充分发挥了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从“已知”探索“未知”的学习能力,深化对数学知识的认识。

例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中讲几分之一的内容时,老师先向学生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卡片,将学生分成几个合作小组,老师提问:谁能用这些图形创造出新的分数呢?引导小组展开主自学习与探究,经过交流互动后,要求各组现全班学生展示。学生汇报并说明理由:如1/3、1/4、1/6、1/8……然后老师进行板书设计,在运用探究式教学法过程中,数学老师要给学生留充分的时间,自己要充当一个指导者身份,当学生出现学习问题时,及时进行纠正,并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体验学习知识的快乐,喜欢数学知识。在探究学习中,老师要正确指导学生探究方法,让其在自主探究中敢于质疑和猜想,提高数学学习能力[2]。

三、分层式教学法

分层教学指的是老师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展开教学活动。根据学生学习态度、成绩、能力等对其进行评价,并将学生划分不同的层次,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能力存在较大差异,老师应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分层教学法,让每位学生均能学好数学。

例如:在讲“计算经过的时间”知识时,老师可按从简到难的次序备课,在课堂上,对能力强的学生,要求其掌握经过的时间几种计算方法,对于普通的学生只要理解60进制的含义,学会整时整分的时间计算即可。同时,对于不同学生,教师布置作业也要分层进行,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题目和题量,分情况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有利于整体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3]。

四、进行生活化教学

处于小学学习阶段的学生,都具有年纪小、社会认知差、考虑问题简单、思维不成熟等特点,同时,大部分小学生在思考问题时,都是利用形象思维对问题进行思考,所以,如果在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的特点讲述数学知识,把学生的思维特点、生活、与教学三者进行有效结合,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讲解数学知识,不仅可以把小学数学知识变得简单化,也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探寻数学知识,这对学生学习数学成绩与学习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作用[4]。

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师讲解《图形的拼组》这一章节内容时,首先,数学教师可以利用有趣的提问方式作为课程的开端,如教师可以问学生:“同学们在玩玩具的时,有没有发现玩具的外形都很独特呢?”在学生回答完教师提出的问题之后,教师可以选在再次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进入到本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点中,“同学们想要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玩的玩具有哪些图形组成吗?”,数学教师利用学生生活中比较喜欢事物对学生进行提问,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主动加入到问题的讨论中,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其次,小学数学教师在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图形的拼组》内容学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些常年的图形,并告知学生可以把不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本章节内容。这样既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所画的图形进行展示与分享,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内容,也可以讓学生看到图形拼组形式的多样化,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认知到数学是一个很有趣的科目。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因素传授学生数学知识,不仅把数学与学生的关系进一步拉近,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这对数学教师日后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

五、利用教学氛围的创设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小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如果小学数学在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上数学知识,有主动探索的数学知识的欲望,那么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对数学教师的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升也具有重要作用。想要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就需要教师对课程进行合理设计,切实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利用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使小学生积极主动的加入到数学知识研究中。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讲解《位置》这一章节內容时,首先,数学教师想要利用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改变自身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方式,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轻松与愉悦[5]。其次,可以班级内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且利用游戏的方式创设课堂氛围,如数学教师主动站在班级的某一位置,让学生对教师所在的位置进行讨论。当学生们说出教师所在位置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参与到游戏当中,让学生选择自己选择一个位置,并且小组同学对这一位置进行猜测。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放松自我,也可以让学生更加喜欢上数学课程,喜欢数学知识。最后,数学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说出自己在这一游戏中学习到了什么知识,引导学生学习与位置有关的知识,在教师说完后,数学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用举手的方式说出自己在这一堂数学课程中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这不仅可以让引发班级内其他学生的思考,也可以通过分享的方式考验学生是否真正学会这一课的知识内容。课堂氛围的创设,让教师与学生在班级中的关系平等,这样既有利于增进师生感情,也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

六、通过鼓励法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课改中,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所以,数学教师可以利用鼓励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助学知识,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师讲解《认识钟表》这一章节内容时,首先,数学教师可以让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与钟表有关的图片,并且告知学生这些都是钟表,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好奇心[6]。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寻找生活中的钟表,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也可以让学生在自主研究中提高学习意识与能力。

结束语:

总之,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数学老师必须重视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灵活运用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教材为根本,利用一些教具展开多媒体教学、自主探究式教学、分层教学等,实现小学数学的创新教学。

参考文献:

[1] 徐艳辉. 探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教育科学:全文版, 2016(12):00113-00113.

[2] 孙莉. 优化教学策略,实现小学数学教学创新[J]. 情感读本, 2019, 000(009):26.

[3] 周善花.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分析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优化策略[J]. 中华少年, 2017.

[4]刘晓华. 优化教学策略实现小学数学创新教学[J]. 小作家选刊, 2017, 000(011):30.

[5]任小苹. 优化教学策略,实现小学数学创新教学[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 000(034):P.1-1.

[6]戴正汪. 优化教学策略实现小学数学创新教学[J]. 最漫画·学校体音美, 2018, 000(032):P.1-1.

猜你喜欢

创新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