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类改变了的动物世界
2021-10-11
说到动物,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天空中飞过的鸟儿,花丛中鸣叫的昆虫,动物园里饲养的猛兽,在家里陪伴我们的猫狗,以及我们自己,都是动物。只不过,在我们的日常表达中,“动物”通常是指除了人类以外的其他动物。在我们的生活中,动物可以说无处不在,我们的周围处处都有动物的身影。
而在人类历史上,动物更是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们的肉、蛋、奶一直是人类重要的蛋白质来源;皮和毛则被用来取暖、制作衣物;还有一些动物被驯化为家禽、家畜和宠物,为我们提供食物,为我们耕作农田,成为我们的交通工具。
在人類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动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不少神话故事中,动物作为主角,成为了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些动物很可爱,我们一见就喜欢,例如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有些动物则让人畏惧,不敢靠近,例如眼冒寒光的毒蛇;还有些动物甚至让人心生厌恶,例如那些传播疾病的蚊蝇。然而,动物本身是没有所谓的好与坏的,它们的存在都是大自然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演化的结果,它们都在为自己的生命延续而努力生存着。
动物被人类划分为外观特征明显的陆生脊椎动物类群和往往不引人注意的各种无脊椎动物及水生脊椎动物。
陆生脊椎动物是大众眼里的动物世界的主体和明星,甚至各种各样的动物故事中的主人公也是它们。鸟类、哺乳类、两栖类和爬行类都属于陆生脊椎动物。
而无脊椎动物和水生脊椎动物却常常在我们讨论“动物”这一话题时被选择性忽略。实际上,它们包罗万象——水体中有大量的鱼类、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陆地上有种类繁多的昆虫和蜘蛛等节肢动物,甚至在地面以下还有数目庞大的土壤动物,它们同样是动物世界的主人。
如果我问你,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种动物,你的答案是什么呢?几万种?十几万种?还是几百万种?其实,按照最新的研究统计,目前人类已经认知的动物大约是152万种。这里所说的“认知”,指的是经过科学的研究,发表了科学论文,完成了对这种动物的分类,并用拉丁文为其命名,让它拥有了唯一有效的科学名称——学名。
在这152万种动物的庞大家族中,最主要的动物就是那些陆生脊椎动物以外的、不起眼的动物,它们在地球上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中都是基石。而我们最熟悉的陆生脊椎动物只有大约3.3万种而已。
无论是哪类动物,生活在哪里,它们都受到了人类的极大影响。我想,你或多或少都听到过关于濒临灭绝的动物的新闻吧,大熊猫、东北虎、丹顶鹤就是其中的代表。
其实,自从人类拥有改变自然的能力开始,大自然中的物种兴衰就不只是依存于自然本身了。在许多情况下,动物已经或者正在因人类而灭绝。这样的历史有多久?答案一定超乎你的想象。这个过程自我们这个物种——智人,在6万年前左右走出非洲之时就已经开始了。
踏足澳洲大陸
首先,智人从非洲开始沿着海岸线迁徙,一路沿着阿拉伯半岛、印度次大陆、中南半岛,最终来到了如今的印度尼西亚。
这是6万年至5万年前的事。当时的地球尚处于第四纪冰期的末次小冰期中,全球气温偏低,北半球的大陆北部广布有巨大的冰盖,当时的海平面比现在要低100多米,很多如今岛屿之间的海域在当时或者是连成一体的陆地,或者是浅海。对于当时的智人而言,继续南下不成问题。于是,智人在仅仅离开非洲大陆1万年后就到达了澳洲大陆。
接着,在短短1万年的时间里,这些智人扩散到了整个澳大利亚。人类通过直接捕杀、焚烧植被等手段不断改变着澳大利亚的原始环境,甚至造成局部气候的变化,最终击垮了体重至少可达3吨、历史上最大的有袋类动物——双门齿兽。
与双门齿兽在同一时段消失的还有史上最大的袋鼠——身高2—3米、体重约230千克的巨型短面袋鼠;身高可达2.5米、体重超过200千克的不飞鸟类——牛顿巨鸟;体长近7米、体重超过600 千克的史上最大的蜥蜴——古巨蜥……有研究表明,在这个时间点,澳大利亚的24种体重超过50 千克的大型动物灭绝了23种。
“攻陷”美洲
当智人于1.6万年前踏上北美洲的土地后,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大型野生动物们也重蹈了澳洲动物的覆辙。
以哺乳动物为例,研究者分析了众多美洲大型哺乳动物的化石,并对最晚出现的化石进行了年份测定。结果显示,大型哺乳动物首先在1.33万年至1.5万年前的阿拉斯加等地灭绝,然后于1.29万年至1.32万年前在如今美国所属的区域灭绝。最终的结果是,在北美洲的大型哺乳动物中,北美的47个属灭绝了34个属。
象鸟
恐鸟
在1.26万年至1.39万年前,南美大型哺乳动物中的60个属灭绝了50个。这个时间,正是智人跨越巴拿巴路桥最终来到南美洲的时间,他们的到来进一步加速了南美洲土著动物的消亡。这些时间节点正好与人类到达和扩散的时间相吻合。导致这些动物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依旧是人类的狩猎和对其栖息地的改变。
“征服”海洋
除了这些大洲,人类对海洋的征服也随之展开。
在印度洋,智人于2300年前,也就是公元前3世纪登陆马达加斯加;在太平洋,智人于公元前1200年左右来到萨摩亚和汤加;在公元500年左右来到复活节岛、库克群岛和夏威夷;最后,在公元1200年左右来到新西兰。至此,整个太平洋范围内,除了遗世独立的加拉帕戈斯群岛,其他岛屿几乎无一幸免。马达加斯加的象鸟、新西兰的恐鸟……那些我们所熟知的悲惨故事依次上演……
征服之旅与灭绝深渊
有一项研究统计了13.2万年至1000年前,全球范围内体重超过10千克的陆地动物的消失情况。在人类的兴起之地——非洲,有18种大型动物灭绝;在人类随后到达的亚欧大陆,欧洲有19种大型动物消失,亚洲则消失了38种。这些灭绝事件几乎覆盖了所有大陆。在澳大利亚和周围地区则消失了26个物种,北美洲消失了43个物种,而南美洲消失了62个物种。
许多科学研究的结果显示,动物灭绝与人类扩张的历史存在强相关性。大型动物的生育率通常很低,很难迅速繁殖出众多后代来补充种群数量。所以,即使人类只捕杀大型动物的少部分成年个体,也会加速其种群衰退,使之最终走向灭绝的深渊。
当然,为了生存,数万年前智人祖先的所作所为,我们尚且可以理解。但当近几百年,人类已经进入文明社会后,野生动物因人类而灭绝的案例依旧举不胜举——1681年的渡渡鸟、1768年的巨儒艮(gèn)、1844 年的大海雀、1914年的旅鸽、1936年的袋狼,只是其中几个著名的案例而已。在过去的100年中,灭绝的脊椎动物的数量已经超过400 种,如果在正常的自然演化进程中,400 个物种的灭绝,通常所需的时间是1万年以上。所以,许多科学家认为,我们正在经历由人类自己所造成的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联合国环境署地球卫士青年奖中国区选拔赛获奖项目
自然科普童话《安迪历险记》
小男孩安迪被龙卷风带到了天空岛,一段奇幻之旅由此开始。在天空岛,安迪不仅和渡渡鸟、猛犸象、座头鲸成为了朋友,还被赋予了聆听动物语言的超能力。安迪肩负着什么使命?敲响那口可以拯救世界的大钟,真的会发生奇迹吗?安迪经历了水族大战、丛林冒险后,收获了哪些成长的感悟呢?《安迪历险记》,帮助每一个孩子用科学的眼光认识自然和生命。
这次大灭绝事件开始于数万年之前——人类文明的萌芽阶段,并在最近的数百年乃至数十年愈演愈烈。这次大灭绝的元凶不再是天外来客或者地质变动,而是人类这一单一物种的行为,我们人类直接捕杀野生动物、破坏自然栖息地、改变气候,最终酿成苦果,很多动物正在人类的巨大影响下艰难求生。
事实上,在我们的眼中,这个世界看起来依然是缤纷多彩的,尤其是众多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名字,我们每个人都能说出很多。
但最近的一项研究告诉我们,如果将地球上现存的所有鸟类加在一起称重的话,那么1 万多种野生鸟类只能占到全部鸟类重量的30%,而剩下的那70% 的重量都是养殖的家禽,这些鸡、鸭、鹅才是鸟类世界的主体;如果将现存的所有哺乳动物加在一起称重,那么猪、牛、羊等各种家畜将占总重量的60%,36%的重量被数量接近76亿的人类所占据,而剩下的所有哺乳动物,大到鲸类,小到蝙蝠,总共重量只占区区4%而已。
仅仅从这个数字,也能清晰无比地看出人类对于动物世界的重大改变和重要影响了。
地球上到底还能容纳多少人? 资源枯竭的那一天会不会到来? 今天,似乎没人可以回答这些疑问。但是,作为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一员,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尽可能地节约地球资源,保护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