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
2021-10-11邓垒
邓垒
摘 要:生物实验是生物学科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高中生获得生物知识的有效途径。通过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知识,使他们建立起完善的生物知识体系,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核心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核心能力;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
高中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科学探究、科学思维、创新思维、实验设计及数据处理等能力。但是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更注重的是学生解答试题的能力,只是一味地讲解知识,让学生对重点、考点进行死记硬背,这种方式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不但毫无帮助,还会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降低。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实践等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科学思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科学探究能力主要的培养方式就是生物实验。要想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只靠对书上的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需要进行大量科学、合理的实验,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发现生命的真谛和本质。
一、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生物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进行生物实验操作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通过独立实验,在失败和成功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品质,真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是步入高中后第一个生物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一方面可以复习初中所学习的显微镜的操作方法;另一方面,通过亲手操作,可以对实验现象进行仔细观察,激发对高中生物课程的兴趣。在实验的过程中,书本上有详细的准备工作和实验步骤,教师应该让学生根据书本内容及课堂所学知识点独立完成。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使学生规范实验行为,掌握科学实验的步骤,充分了解实验内容及理论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探究理念与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及协作能力。
二、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生物课中包含许多实验,学生在实验中并不会进行独立的思考和探索,关注的只是实验结果,对于实验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步骤只是“依葫芦画瓢”,这种情况下,根本无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在生物实验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要不断思考、勇于探索,不要为了实验而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实验的结果逐渐转移到过程和方案中,逐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如在“探究酶活性”的这一实验中,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影响因素主要有温度等,但是当学生探究温度的影响时,学生就会有设置哪几个温度、如何将溶液温度保持在特定温度等疑问。这时就需要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让他们在探究中寻找答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由于生物实验的特殊性,有些实验所需时间较长,课堂上无法完成,只能依靠课后的探索。但课后实验不会有准备好的实验材料,学生需要自己主动寻找合适实验对象,这就需要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如“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枝条生根的作用”这个课堂上无法进行的实验,课堂上教师只能为学生讲解实验所需材料、理论知识、处理方法及部位、操作步骤等。学生要想完全理解,就需要在课后进行延伸实验。在课后进行实验时,学生会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思考添加的生长调节剂浓度是多少,多添加点会怎么样。而且,在学生选择材料时,可以启发学生将不同的枝条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培养,看它是否会生根发芽。通过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是极大的培养。
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及数据处理能力
合理的实验设计非常重要。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验情景,积极地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如在“生长素”这一节,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设计试验方案,让学生设计出一个在不使用生长素的情况下植物弯向一侧的实验,并让学生在家动手操作。
除了设计实验,得到实验数据后如何进行快速正确的处理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特别是在实验失败的时候,有效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找到失败的原因。所以教师在平时的实验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处理情况,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总之,生物实验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教师应积极利用好生物实验这一“法宝”。
参考文献:
[1]郑秀海.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128.
[2]陳永生.常见的生物实验基本操作及易错点归纳[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8,35(9):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