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逻辑和特征研究
2021-10-11吴立忠王玉香
吴立忠 王玉香
摘 要: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需遵循其内在的逻辑,表现出相应特征。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培养目标行业导向性不强、课程体系定位忽视专业能力、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备、师资队伍实务能力不足等问题,表现出与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逻辑不相符的现实状态。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逻辑是以社会工作行业要求以及职业胜任力为原点来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并据此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教育教学的组织实施与评估,形成反向设计、正向实施的闭环培养系统。基于此逻辑,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活动呈现:培养宗旨的双重服务性、培养主体的多元共生性、培养场域的惯习养成性、培养方式的真操实练性、培养过程的自我反思性等特征。只有把握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逻辑和特征,才能真正培养符合社会治理创新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社会工作人才。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逻辑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7640(2021)04-0071-09
■ 基金课题:山东省重点教学改革项目“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5Z076);山东省面上教学改革项目“社区治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社会工作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M2020227)。
近年来,为适应社会治理变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正在发生着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战略改革。教育部出台了系列文件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如相应高校向应用型转型,深化产教融合,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等,以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模与质量。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特点、模式、路径等问题的探索,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作为实践性很强的社会工作专业理应涵盖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范畴之内,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从规模化转型至内涵式发展”[1] 的必然选择。笔者认为,提升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需要进一步厘清人才培养的逻辑问题,把握其表现特征,从而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真正培养符合社会治理创新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社会工作人才。把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逻辑是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及其教学改革的基础与前提。本文主要针对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来探讨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
一、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
2004年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公布的《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标准》标志着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从制度上予以确立。从2008年开始实施全国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到2019年开始实施高级社会工作师考试,标志着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由职业化向专业化发展推进。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要建立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目标。2011年国家18部委《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2012年19部委《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等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不仅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工作行业市场的进一步构建,而且更加明确了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目标,其任务更加明晰。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以及加强与深化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社会工作成为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主体与专业力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尤其需要培养大批能够扎根基层服务民生、解决现实复杂矛盾、处理突发事件与问题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然而相较于如火如荼的社会工作实践,社会工作教育却面临着发展滞后、边缘和异化的困境,[2] 自2010年以来,社会工作教育与实践基本脱节,[3] 在当前政府大力推动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工作人才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无疑将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瓶颈之一。[4] 目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张力,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教学面临需要进一步调整与改革的现实问题。
(一) 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目标的行业导向性问题
应用型本科人才,除了高等教育的基本定位之外,更应该有亲近行业的“应用”特征,更应突出强调为产业发展服务的专业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更应该具有将创新思维转化为创新成果、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5] 就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回应现实需求而言,存在先天不足的情况。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具有“教育先行”的特点,专业化社会工作起步之初,行业市场发育不充分,专门的社会工作机构较少,民众服务需求意识不强,受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难以有充分的行业岗位作参照、呼应,导致培养目标行业导向性不强。随着社会工作岗位的不断开发、社会工作事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回应现实需求的能力逐渐增强,尤其是相关社会工作服务国家标准的出台,社会工作行业的规范化不断增强,但还是存在明显的社会工作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的现实问题,有关本土社会工作行业标准仍然需要进一步开发。尽管人才培养的行业导向性逐渐增强,但还是不同程度存在着没有很好地聚焦行业发展的现实问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缺乏行业精准性导向,甚至还存在着一定空泛倾向。
(二) 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定位问题
由于培养目标的行業导向性不足,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往往缺乏对社会工作行业要求、现实服务的有效回应,加之中国高校社会工作教育体系的设立,更多的是采用“拿来即用”的方式,即在基本价值体系、理论依据及工作技巧等方面采用西方社会工作的基本模式,[6] 导致课程体系偏重于按照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体系设计,重视理论的系统性、完备性,教学之中缺乏对中国社会工作实践发展的正确认识。[7] 由于缺乏足够的本土化改造,导致课程体系与现实社会工作发展的实际结合不足,缺少需求导向与学生专业能力发展关照的设计;课程目标的实践导向较为模糊,对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聚焦不足,缺乏学生专业能力与课程设置间的逻辑对应,往往忽略了学生专业能力成长规律的遵循。
(三)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其落实的问题
社会工作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开展“实务导向”的社会工作教学具有理论与现实的必要性,[8]但是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实践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实践。[9] 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初始阶段,缺乏现实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场域,专业实践平台与资源明显不足,导致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安排受限,实习实训呈现零散、不系统的状态;实务训练主要依赖课堂案例分析与实验室模拟演练,简单模拟化特征明显,与现实社会工作服务的真实情景性相差较大,学生的现实专业应变能力培养受到一定的限制。尽管多年来不少社会工作专业教师领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以解决学生专业实习的现实问题,使得相关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仍然不同程度地受到过去惯性的影响,存在是否能够真正落到实处的问题,甚至“机构实习失灵”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10]这些情况均说明我国社会工作教育模式依然滞后,实践教育制度建设依然薄弱。[11]
(四) 师资队伍专业实务及研究能力的问题
缺乏师资、缺乏合格的师资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面临的第一位困难。[12] 从专业发展角度而言,社会工作教育主要由受过社会工作系统严格训练(拥有认可社工学位等或豁免资格)的师资承担,[13] 然而,自社会工作专业开设以来,在相当长时间内,专业师资大都是从其他专业转来的,他们缺乏专业教育与训练背景,导致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尤其是实务能力比较缺乏,双师双能型师资比例不足,这直接造成了社會工作课程教学中重理论、轻实务的问题。尽管随着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培养力度的加大,以及社会学博士点社会工作专业方向的增加,科班出身的青年教师不断进入到师资队伍中来,加上高校对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的要求,不少教师都考取了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但是仍然有相当多的教师参与社会工作服务实践与督导不足,对实务问题开展研究的能力不足,直接影响了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教师的社会工作研究水平还不高,社会工作知识生产远落后于专业发展和实践的要求。[14]
这些现实问题是在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现实情境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通过反思,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值得格外关注的原因,就是对社会工作专业实务本性的理解不足,以及人才培养逻辑的忽视。
二、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逻辑
人才培养逻辑是关于培养什么人才、如何培养人才的培养理念与基本的培养理路,其要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要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与人才培养的规律。如何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如何根据目标定位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如何聚焦应用型人才能力提升的需求进行课程设计与实施,从而有效地提升应用人才的能力,这些问题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逻辑进路,也是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一) 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逻辑原点
应用型人才是基于社会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侧的要求而培养的专业人才,其要具有较强的理论应用实际的能力,尤其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实务能力。行业要求与岗位胜任力是建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开展培养活动的原点,其在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能力的要求方面,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 复合型的实务能力
社会工作实务能力是社会工作专业性的本然要求,是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功。社会工作实务能力是专业理论、实务技能、价值观念相互作用、融合的结果,其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与政策等方面的专业技能技巧而外化展现出来,并且相互间可以有机融合生成综融性服务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是可以简单复制、随意模仿的刻板套路,其背后是有着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来作基本支撑并进行策动创生的,因而蕴含理论与思想的厚度;社会工作实务技能技巧也并非冷冰冰的工具与技术、呈现技术为王的霸权,其背后有着伦理价值观念作根本性的导引,透着人性关怀的温暖。社会工作是一个涵盖哲学基础、专业伦理、理论基础、专业方法、实务模式和技巧的科学体系,[15] 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应具有包含技术、理论、价值观在内的三位一体、深度复合的高品质实务能力,才会在专业服务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 跨岗位的综合服务能力
跨岗位的综合服务能力是社会工作行业发展、就业岗位多元化的现实需要。随着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不同领域都出现了社会工作岗位与服务项目的需求,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很大挑战。它要求社会工作专业所培养的人才不仅能够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群体进行一线具体服务,而且能够从事社会事业管理、社会组织运营、慈善基金运作等工作。即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要具备进行跨岗位工作的“实务+”的能力,包括政策能力、管理能力、运营能力、组织能力、服务能力等多种能力,要具备一专多能的素质、综合服务能力,以适应社会工作岗位流动、岗位合作、项目运行的需要。
3. 服务基层治理的能力
服务基层治理是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赋予社会工作的责任与使命。社会工作是以服务的方式参与社会问题解决和良好社会秩序建构,从而实践着服务型治理。[16] 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应能积极主动参与到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之中,具有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能够依据共建共治共享要求,培育和发展各种社会组织,增强社会民众的社会治理参与能力;能够进行政策倡导,畅通政策上传下达渠道,积极开展政策服务;能够协调政府、社会、居民等多元治理主体的关系,促进相互间沟通协商、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能够扎根基层、服务民生,助力人们解决现实困难、摆脱个体困境、恢复自身社会功能、协调个人与社会关系;能够践行尊重、接纳、个别化等专业价值观念,保障社会民众权益,维护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4. 积极创新的意识与能力
积极创新的意识与能力是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不断完善自我专业素养、促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品质持续提升的要求。社会需求对应用型人才的定位不是机械刻板、墨守成规的,而是能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积极开拓创新的个性品质。对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的创新性要求主要表现为三方面。第一,人的问题的复杂性、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社会工作者不能简单套用理论、方法模板去解决,而是要能够依靠自身的实践智慧、针对问题的境遇性而机智灵活地予以应对处理;第二,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在中国传统文化境遇中、当前社会治理国情下需加以本土化改造,社会工作者要能够不断推进本土社会工作理论及服务经验的创新;第三,当前社会治理形势下,需要社会工作者有足够的胆识、担当、智慧去扩大社会工作行业规模、拓宽社会工作服务市场、促进社会工作事业繁荣。
(二) 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逻辑进路
基于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如何构建与实践培养目标行业导向性明晰、培养过程实践性突出、培养成效验证性严密为主要特征的培养体系,以便能培养出具有真才实学、能够切实从事一线服务与管理的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产出导向的教育”(OBE)可给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OBE是一种专业教育体系化理念和行动框架的综合体,包含了高等教育专业教育的核心思想、运行机制和結果要求,[17] 其核心思想及策略是产出导向、学生中心和持续改进,目前已在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活动中广泛运用。基于OBE理念并结合社会工作专业特征、使得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逻辑进路总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以产出导向为核心,对应社会工作人才的社会需求与岗位胜任力要求,构建行业能力导向的培养目标系统,清晰明确人才培养方向;以学生能力提升为中心,以培养目标为统领,构建与实施充分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并促进其主动成长的课程教学系统,实现培养资源平台的坚实搭建;以持续改进为抓手,全面、全程、全员评价与反馈,实现培养过程与成效的不断改造与优化,最终达成人才培养目标。从系统性角度来看,这一进程的实现主要是要开发、设计、构建人才培养的目标系统、课程系统、教学系统和评价反馈系统。
1. 培养目标系统的构建生成
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必然要求重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体系重构的逻辑起点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18] 培养目标在整个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导向、调控、评估等作用,需要科学地确证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规格并加以具体化地厘定培养指标。依据OBE产出导向理念,应以社会工作行业岗位需求来作为衡量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学业结果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准,这就决定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一定是要坚持岗位需求导向、与岗位胜任力相一致。所以,培养目标的制定根本上要进行充分的行业调研,把握社会和市场的人才需求情况。在目前的社会治理形势下,参与基层社区治理是社会工作服务的主要职责与任务,基层社区及其事务是社会工作服务的主要场域、内容,与之相应的职业岗位是社会工作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应当充分了解国家关于基层社区治理的体系、机制、格局等战略要求下基层社会工作职业岗位的分布、职能、人员素质要求等情况,以此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人才产出规格定位的主要依据。同时,还要积极向社会工作学术专家、民政干部、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一线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机构负责人、社会工作督导等业界人士咨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见与建议,为人才目标定位提供多渠道、专业性的依据。也要充分了解毕业生对人才培养的相关建议,对现有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性分析,从而增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理性、现实性。在此基础上,确定培养规格与素质要求相结合的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进而结合社会工作专业特性建立知识、能力、素质三个向度上的具体化、层级化的目标系统,并以此为据,为进一步进行课程设置并对应形成培养目标矩阵打下基础。
2. 课程系统的开发设计
课程资源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与保障,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是依据人才培养目标而组织构建教育教学内容体系的过程。要培养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必须变革传统的以系统理论知识学习为中心的学科课程体系,依据OBE理念,遵循反向设计的原则,以对应行业岗位胜任力的学业最终产出结果为依据来选择、确定课程及内容。体现当前社会工作服务、社区治理现实需求和岗位胜任力标准,开发设计实践导向与问题导向突出,综合性、应用性、前沿性特征明显,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应成为课程开发设计的重点,具体表现为六个方面。
第一,要对现有课程进行整合,形成综合化样态的课程。例如,目前社会工作课程体系中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方法课程分别设置,这有利于学生把握不同方法的本质,但是对学生的整合性运用方法能力的锻炼不足,有必要围绕某一服务领域、某一服务问题来整合方法类课程。第二,要依据社会工作实务能力的渐进性、阶段性形成规律,加强课程间的承继性、衔接性,实现课程内容的逻辑顺序与学生能力发展的心理顺序的有机匹配。例如,可对课程进行模块化设计,如基础理论模块、能力训练模块、专业方向模块等。第三,要加强与当前社会工作服务、社会治理密切相关的前沿性课程,例如“基层党团组织与社会工作”“基层社区治理理论与实践”“社会服务机构管理与运营”“志愿服务与管理”“历奇训练”等。第四,要压缩理论课程与课时,尤其要删减、合并一些在多门课程中重复出现的知识点;增大实践课程、实践课时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切实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实务能力训练的机会与时间。第五,要根据行业岗位集群样态下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需求,开设跨专业课程。例如,根据基层社会治理的要求,学生学习政治学、管理学等跨专业课程,增强综合理论素养、多元化问题视角以及岗位就业的竞争力和适应力。第六,要依据社会工作职业岗位、服务领域的不同以及学生兴趣、志向的差异,以选修课的形式设置相应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以满足人才培养的差异性需求。同时,要在构建行业需求导向的课程体系过程中,充分链接、凝聚行业师资、实训平台、实践教学基地等多方面的课程资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充分的、多样化的保障条件。
3. 教学活动系统的组织实施
教学活动系统的组织实施是课程体系在实践层面的具体落实。OBE的学生中心理念在教学活动中突出地表现为学生能够有充分的时间、机会以积极的心向、态度、实践性行动投入教学过程。所以要摆脱传统的一味课堂授受模式,形成学生中心、能力训练导向的教学活动体系,使教学过程融入现实的社会工作服务元素与方式,拉近教学活动与社会工作一线服务活动的距离,实现二者的有机契合。具体来说有五个方面。第一,构建学生主体的教学体系。通过分组教学、翻转课堂、混合教学等方式,更好地发挥教师主导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在提高学习成效的同时,使学生切身领悟到社会工作服务中充分对服务对象进行赋权增能的重要性。第二,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以课堂实务模拟训练、校园生活服务、基层社区服务为依托的联动式、延展性、广域化实践教学体系,指导学生于自身所处遇的校园生活、现实社会中对专业理论加之运用,解决身边问题,使学生在不断习得专业惯习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自己专业能力的提升及专业方法的日常性应用。第三,构建项目化学习体系。依托综合化课程以及教学实践、实习,以项目为抓手来统合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的训练,强化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在提高项目设计、实施、评估能力的同时,使学生熟识目前以项目化来推进社会工作服务、开展社区治理的行业发展态势。第四,推行学用结合的教学方式。如借鉴个案工作的方法来做好学生的个别辅导、小组工作的方法来加强分组教学、社区工作的方法来创设良好的班级教学环境、营造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社会工作服务方法的现实价值作用。第五,推行信息化教学方式。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方法制作实务训练教学软件,创设虚拟仿真教学场景、情境,实现教学过程中对一线服务情况的还原、再现,更好地把学生带入教学情境当中,增强学生实务训练的投入感。
4. 评价反馈系统的建立运行
OBE持续改进理念下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判定及持续提升、人才培养闭环系统的完成要依靠全面、全程、全员化评价反馈系统的建立运行。在此可发挥社会工作服务在评估方面的优势,将社会工作评估的技术方法创造性地移植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来。在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对服务对象的需求评估、服务过程的阶段评估、服务结果的成效评估、服务对象的回访评估等方面环环相扣,同时整个服务过程贯穿着对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督导及其自我反思,从而有力地保障了社会工作服务的质量和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借鉴这些评估举措,可建立多元、全程的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评估反馈系统。其中,从评价主体看,教师、一线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机构、基层社区以及学生自身均要成为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主体,各方面评价主体对学生行为、培养情况表现进行把脉评价,其中既会有共性评价,也会有出于不同视角、不同立场的差异性、特色性评价,这有助于全面提供人才培养的反馈意见;从评价过程看,要形成包括学生入学之初的专业需求评估、学习过程中的专业认同评估、学业结束时的专业素质合格评估、毕业之后的就业情况追踪评估在内的持续、连贯性评估模式,以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寻求改进、螺旋式发展;从评价内容看,要增大学生的项目化学习、服务学习、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实践实训特点鲜明的学习活动在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比重。总之,此种样态评估系统不仅可以全程化地保障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也为学生掌握与运用社会工作服务评估方式技术提供了切身实践、体验的机会。
总之,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逻辑是以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毕业时的职业胜任力与社会需求为原点来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根据应用型人才的能力要求进行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教育教学的组织实施与评估,形成反向设计、正向实施的闭环培养系统。
三、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征
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逻辑应该贯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始终,表现出应该具有的实务性的特点与表征,体现培养活动的实践本质,呈现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体系与风貌。
(一) 培养宗旨的双重服务性
双重服务性是指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既具有教育的服务性,又具有职业的服务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旨在更好地实现人才的对口就业,使所培养的人才更具有适应行业发展的胜任力以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感,这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社会服务宗旨,即教育的服务性。从教育服务性角度而言,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综合应用能力。从行业角度来考量,社会工作具有职业服务性特征,即社会工作自身就是一种直接以具体的专业方法来帮助他人走出困境、恢复社会功能、调整社会关系的服务活动。从价值意义角度来看,任何正当职业均对社会有贡献,都会具有职业服务性,但社会工作的职业服务性具有独特性,其是把对人的服务直接作为自身的工作。正是这种天然的职业服务性催生了社会工作助人自助、追求公平正义为核心的专业价值观,使得社会工作職业于平凡中显现出崇高。
在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如果能够加强社会工作职业服务性的教育,使其与专业的教育服务性有机结合起来,则培养活动便具有了双重服务性特征。这两种服务性的塑造,分别从普遍性与特殊性角度来强化学生服务社会的意愿、情感和能力,从而有效地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服务性旨归,使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更有效地服务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它要求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做到两个方面。一方面,需要一以贯之地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教学,不断强化学生的专业认知、专业认同、专业情感;另一方面,需要把社会工作职业服务过程有机地融入专业教学过程,使亲自体验、参与、运作社会工作服务成为学生常态化的学习活动。
(二) 培养主体的多元共生性
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行业、职业的密切相关性,使其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形成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特点。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要深入相应的行业与岗位接受实地教育,这种教育教学的开放性决定了培养的过程不只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而是多主体共同影响的过程。即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特性决定了职业场域中多个培养主体的共同参与,构建起应用型人才培养共同体,通过建立相关体制、体系来联动相关部门、组织、人员,实现资源的有机调配、流动、创生,不仅建立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也为实现多主体的育人合作提供基础与条件。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尤其需要强化多元主体在实践教学中作用的发挥,因为在现实的社会工作服务场域与岗位中,学生的学习与受教育的互动关系远比校内课堂复杂,实习场域的行政人员、专业社会工作者、社区领袖等都会对他们产生直接影响,都应该是直接的育人者。一般而言,专业社会工作实习及其评价要求必须实现双督导制,即专业教师与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同时督导与评价,以保证专业实习的专业性与实效性。同时在专业实习过程中,整合其他主体及相关资源介入到学生社会工作专业实务能力提高的教育活动中,也应该是专业教师与学生共同关注的重要方面。于其中,形成学生实务能力锻炼与提高的主体性,注重培养主体间性的作用亦非常重要。
(三) 培养场域的惯习养成性
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在一定培养资源、条件所构成的实践平台、阵地等培养空间及场域之中进行,使学生能够身处其中展开日常的学习与训练,从而通过日常的、持续的、充分的及潜移默化的浸入式活动,养成同应用型人才相契合的观念、心向和素质,形成自觉的专业惯习。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活动具有依托一定的场域进行惯习养成的特征。
场域和惯习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在阐述其实践社会学理论时提出的两个重要概念。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惯习是行动者所形成的“性情倾向系统”。就二者关系而言,“场域形塑着惯习,惯习成了某个场域”,“惯习有助于把场域建构成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一个被赋予了感觉和价值,值得你去投入、去尽力的世界”。[19] 场域和惯习所表征的是人所处遇的客观世界与其主观世界在时间维度上的互动互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但作为行动结果的外部场域不断发生改变,而且作为行动的主体的人的性情、观念、思维等主观精神世界也发生着自觉、不自觉的变化与提升。这种互动互构的特点反映在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就是通过培养资源的不断凝聚、培养条件的不断完善、培养活动的不断丰富,培养场域不断得以建构,学生于其中自然而然去习得相应素质并使之成为一种思想与行为上的习惯,专业惯习不断得以强化、熏染与养成。这要求从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与社会工作服务相结合的角度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环境进行有意识的场域化构建,指导学生从专业服务的角度来理解、运作日常生活中与周围人的交往活动,自觉将专业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以解决自己身边的问题,从而产生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地内化与外化的实践学习结果,形成一种自觉践行、展现专业素养的性情及行为系统,即形成专业惯习。换言之,专业素养在学生身上的存在是一种内化的、稳固的、持久的状态,无须特别强调也会高度自觉地持守与实践的无意识状态。
(四) 培养方式的真操实练性
强化实务能力培养是贯穿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活动的主线,因为实务能力是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能力的核心部分,实务能力的实践训练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活动鲜明的外显形式。只有强化真操实练为根本特征的实务能力训练,才能切实内化与外化学生的实务能力,使学生将来毕业时能与一线服务尽可能实现零距离对接。所谓真操实练的真,是切真、合乎原貌之意,重在追求训练内容方式与现实社会工作一线服务之间的吻合性,使实务能力训练更加贴近真实的社会工作服务的生活场景和服务状况;真操实练的实,是扎实有效之意,重在保证实务训练的时间投入、应有强度以及行之有效的训练方式,使实务能力训练切实成为教学活动的核心。真操实练即要求在社会工作服务一线以真实服务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专业实践,应用所学到的理论与方法去真实地体验、行动与反思,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真操实练的培养方式会最大程度地拉近人才培养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间的距离,增强实践实训的专业服务品质,使学生能真实地将所学到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内在的知识结构与外在的专业行为,从而具备满足一线社会工作服务需求的胜任力。为此,需要把真操实练的教学方式贯穿并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包括加强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的实务取向,实施能力训练为本的教学过程,加大实训实习力度,提供满足实现真操实练的资源条件,构建重视实务能力培养成效导向的学业质量评价体系。
(五) 培养过程的自我反思性
社会工作职业胜任力要求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注重职业基本素养及实务能力的提高,体现出职业发展的可持续力量。而促使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形成职业胜任力的一项重要手段就是自我反思,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与能力。而且,自我反思也是社会工作固有的专业服务特性与服务过程的组成部分,自然成为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内容。在培养过程中,创设条件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或仿真模拟,或深入现实的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指导学生对服务过程的规范科学性、服务目标达成度、服务对象与自身专业关系的适切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考量,透过专业服务过程来对自身专业成长、专业素质方面進行剖析审视,不断进行自我接纳、自我批评、自我激励与自我调整,从而在这样的专业自我反思精神与行动的作用下,使学生能够循社会专业价值观、专业能力的发展道路而不断成长。同时,社会工作服务参与过程中的自我反思特性,可以被迁移到对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活动本身的思考与行动当中,指导学生对置身其中关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时代变革、教育变局进行自我反思,积极认识、深刻理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价值意义,检视学习活动中的行为尺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之间的匹配情况怎样,剖析学习活动成效、自身素质水平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指标的吻合度如何,自觉对照应用型人才标准对自身学习行为作出检视并持续改进。在以上两种自我反思行为的相互作用下,不仅学生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深度地去处理服务问题的能力会有效得到提升,而且应用型人才所需求的自主、超越的精神品质也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培植。
四、结束语
随着国家社会治理的不断深化,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体系中的作用愈发明显。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20],进一步强调了社会工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应有的角色与担当。如何在短时间内培养国家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实务模式迫在眉睫。[21] 只有深入探究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质与内涵,紧密围绕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能力尤其是职业胜任力的提升,遵循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律与逻辑,加大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力度,激发社会工作专业在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变革浪潮中展现的应有生机与活力,才能保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造就更多具有职业胜任力的优秀社会工作人才,以真正担负起助力深化社会治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责任与使命。
Cultivation Logic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pplication-Oriented Social Work Talents
WU Lizhong, WANG Yuxiang
(College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Shandong Youth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Jinan, Shandong, 250103, China)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ated social work talents should follow its inherent logic and display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However, its current development and logic do not match, which is exposed in problems such as unclear orientation of cultivation, curriculum system in disregard of professional ability, incomplet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and insufficiency of facultys practical ability. In fact, the cultivation logic of application-oriented social work talents is set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al work profession and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That aim serves as a guide for the closed-loop cultivation system with reversed design and sequenced implementation, which is formed by the system design of curriculum and the organiz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ourse instruction. Therefore, the cultivation of the application-orientated social work talents should show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serving for the double aims, multiple symbiosis of subjects, a habit-developing domain, a practical cultivation modeand self-reflection in the cultivation process. Only by grasping the logic and characteristics can we cultivate social work talents that truly meet the needs from social governanceinnovation and high-quality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social work; application-oriented social work talents; cultivation log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