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菖蒲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2021-10-11钟光驰田晓庆陈雪梅

南方农业·上旬 2021年9期
关键词:防治技术病虫害

钟光驰 田晓庆 陈雪梅

摘 要 唐菖蒲属鸢尾科多年生球根花卉,是花篮、花束和插瓶等装饰品的原材料,市场需求量大,种植经济效益高,被誉为世界“四大鲜切花”之一。在唐菖蒲的栽培生产管理过程中,病虫害经常发生,影响唐菖蒲植株的正常生长,引起切花质量下降,甚至造成产量大幅度降低。对唐菖蒲常见病虫害的形态特征、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唐菖蒲;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682.2+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5.010

唐菖蒲(Gladiolus × gandavensis Van Houtte)为鸢尾科唐菖蒲属多年生球根花卉,原产南非和地中海地区,喜温暖湿润的生长环境,忌高温酷暑,不耐严寒[1]。在我国又称作十样锦兰、剑兰、扁竹莲、十三太保,花语为欢乐、喜庆、和睦,整株可用于盆栽、各种花境和花坛,切花可用于花篮、花束、插瓶,其应用广泛、寓意美好,因此市场需求量大,种植经济效益高,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鲜切花,与切花月季、康乃馨和非洲菊同被誉为世界“四大鲜切花”之一。在唐菖蒲的生产管理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可能遭受到病虫害的威胁,不仅影响了唐菖蒲的正常生长,同样也会使切花的品质和观赏性降低,而且当病虫害严重的时候还会带来毁灭性的影响。因此,对唐菖蒲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1  唐菖蒲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1.1  灰霉病

1.1.1  发病情况

病原物为唐菖蒲球腐葡萄孢盘菌,属于真菌病害。在潮湿阴冷的露天种植环境,或者在种植密度过大、通风条件不好的温室种植易感病。发病部位主要为叶片、花瓣、球茎。叶片受害状为:感病初期出现黄色或黄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红褐色病斑。花瓣受害状为:感病初期出现水渍状褐色斑点,后逐渐扩展,直至整个花瓣枯萎下垂。球茎受害状为:感病初期,干燥时,外表出现不规则黑斑,潮湿条件下,黑斑处产生一层灰色霉层,即唐菖蒲球腐葡萄孢盘菌病征,发病末期,叶鞘内、球茎表面、土壤中产生黑色菌核,可周年发生。

1.1.2  防治措施

因唐菖蒲球腐葡萄孢盘菌菌核常在种球表面、土壤中越冬,在种植前应使用90%的恶霉灵1 500~2 000倍液对种球和种植的土壤进行消毒,而且避免连作。栽培管理过程中,应合理密植,通风透光。适量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雨季注意排水,保持适当温湿度。拔除病株,防止未感病植株受到感染。在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洒,隔7~10 d喷1次,连续喷3次。

1.2  干腐病

1.2.1  发病情况

病原物为唐菖蒲尖孢镰刀菌,属于真菌土传病害。病原物可长期存在于土壤中和球茎表面,在条件适宜时,也可借流水、园艺操作等自植株伤口侵入,侵染整个植株。栽种带病球茎、施氮肥过多、雨天挖掘球茎等都会增加感染几率。该病在唐菖蒲的任何部位都可以发生,叶片感染后会变黄、干枯;花苞感染后会出现深褐色;球茎感染后,表面产生水渍状不规则小斑,随后扩展形成浅褐色到茶褐色大斑,病部稍显凹陷,呈环形皱缩,病情严重时,整个球茎腐烂,皱缩而变干[2]。

1.2.2  防治措施

晴天挖掘種球,选择健康完好的球茎进行表面消毒、干燥后储藏。贮藏环境通风干燥。播种之前球茎处理:用抗菌剂“401”的1 000倍液喷洒球茎表面,然后用清水冲洗,晾干后种植。避免连作,在种植之前可使用三氯异氰尿酸40%可湿性粉剂对土壤进行消毒,土壤表层喷雾或拌土撒施均可。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25%的瑞毒霉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

1.3  根腐病

1.3.1  发病情况

立枯菌、线虫等病原物感染所致。病球、病土是该病的初侵染源,整个生长周期均可感病。叶感病后,叶柄弯曲皱缩,叶片枯黄,严重时不能抽出花葶,最后整株黄化枯死。球茎感染后,先出现水渍状不规则小斑点,后扩散为淡褐色或黄褐色大斑,最终扩展到整个球茎。

1.3.2  防治措施

采收时选择健壮饱满、表面无病虫痕迹的球茎作为种球,贮藏环境通风干燥。尽量采取轮作种植方式,有条件的话采取水旱轮作,如不具备轮作条件,种植前可使用三氯异氰尿酸40%可湿性粉剂对土壤进行消毒,土壤表层喷雾或拌土撒施均可。种植前对球茎进行消毒,可使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抗菌剂“401”的1 000倍液或0.5%波尔多液浸泡30 min,用清水冲洗晾干后种植。发病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进行防治。

1.4  病毒病

1.4.1  发病情况

唐菖蒲病毒病是世界性病害,在唐菖蒲种植地区普遍发生。病原物主要为菜豆黄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3],侵染叶片和花器,发病时呈现植株矮小,叶片褪绿黄化,叶片皱缩扭曲变形,花穗变小,花朵变小、变少、变形,花瓣碎锦等症状,病原物也可存在于种球中,造成种球退化,影响甚至失去观赏价值。这两种病毒的寄主范围很广,很多蔬菜和杂草是它的中间寄主,并可通过汁液传染和蚜虫为代表的传毒昆虫传播。

1.4.2  防治措施

病毒病是一种系统性侵染病害,植株一旦发病则整株带毒,因此,应当选择健康植株的种球作为繁殖材料。定期检查,及时拔出并销毁发病植株。清除种植地附近的杂草,避免病毒发生转主寄生,减少侵染源。蚜虫是重要的病毒传播昆虫,可喷施吡虫啉等杀虫剂防治蚜虫。花农进行农事操作时,切花刀具随时消毒。还可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苗。

2  常见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2.1  蛴螬

2.1.1  生活习性

蛴螬属鞘翅目金龟甲科,是金龟甲的幼虫,春秋两季最为活跃,喜居温暖湿润土壤,喜食刚播种的唐菖蒲种球,影响种球的发芽和生长,最终造成植株的枯死。

2.1.2  防治措施

蛴螬对未腐熟的粪肥有很强的趋性,因此在使用厩肥作为底肥时,应将肥料完全腐熟后再施用。清除田间杂草,结合翻耕土壤捕杀虫体[4]。药剂处理土壤。每667 m2用50%辛硫磷乳油200~250 g,加水10倍喷洒25~30 kg细土拌匀制成毒土撤于或混入厩肥中施用;每667 m2用2%甲基异柳磷粉2~3 g拌细土25~30 kg制成毒土;每667 m2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3%呋喃丹颗粒剂、5%辛硫磷颗粒剂2.5~3 kg处理土壤。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减少蛴螬的发生数量。

2.2  梨剑纹夜蛾

2.2.1  生活习性

梨剑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该虫普遍分布,昼伏夜出,常隐匿于田间杂草中,可为害多种林木、蔬菜及花卉。主要以幼虫取食唐菖蒲叶片和花器,造成叶片和花器的残缺不全,影响切花品质,严重时可将叶肉吃光,影响唐菖蒲正常生长。

2.2.2  防治措施

保持种植地的环境清洁,清除杂草。田间设置高压黑光灯诱杀梨剑纹夜蛾成虫。可按糖、醋、水、酒之比为3∶4∶2∶1的比例配置糖醋液,加入适量90%晶体敌百虫,用木棒搅拌均匀后,装入小塑料盆或其他敞口容器中,置于田间诱杀梨剑纹夜蛾成虫。田间幼虫密度较高时,及时喷施农药进行防治,如50%辛硫磷乳油1 000~1 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1 000~1 5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 000~3 000倍液。

2.3  红蜘蛛

2.3.1  生活习性

红蜘蛛属蛛形纲叶螨科,分布广泛,可为害多种植物,通过口器吸食唐菖蒲叶片的汁液,受害后叶片失绿呈现出大量灰白色小斑点,影响植物光合作用。严重时叶片呈现黄褐色并干枯脱落,植株生长停滞。该虫害可造成唐菖蒲鲜切花产量和质量的大幅度下降。

2.3.2  防治措施

清洁田园,防止初侵染源。加强栽培管理,促进植株健壮,增强抗虫害能力。在螨虫害始发期用1%灭虫灵2 500~3 0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5%尼索朗乳油1 500~2 500倍液,或40%炔螨特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20%螨克乳油1 000~2 000倍液,或10%瀏阳霉素乳油2 000~3 000倍液,分别掺加3 000~6 000倍有机硅喷雾防治,每7 d左右1次,连续喷洒2次。

2.4  花蓟马

2.4.1  生活习性

花蓟马属于缨翅目蓟马总科。雌虫通常在叶片裂缝处或叶鞘间产卵,幼虫多聚集在叶鞘的下方,受害植株叶片有白色斑点[5]。抽出花葶后常发现若虫或成虫群聚于花器内,通过锉吸式口器吸食花的汁液,并在花器或花瓣上造成灰白色的斑点和产卵的痕迹,引起花瓣卷缩,严重时会导致花朵的萎蔫,影响观赏性。

2.4.2  防治措施

清除田园杂草和枯枝败叶,减少虫源。还可采取悬挂白色或蓝色粘板的方式诱杀花蓟马,当粘板数量上捕获的虫口密度较大时,应采用农药喷雾的方式进行防治。药剂可使用2.5%鱼藤精乳油500~800倍液,或15%哒嗪酮乳油1 000~2 000倍液,或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1 000~2 000倍液喷雾防治,可连用2~3次,间隔7~10 d。

参考文献:

[1]  王嘉祥.唐菖蒲主要病虫害防治[J].江西园艺,2005(3):38-39.

[2]  杨文成.唐菖蒲干腐病综合防治研究[J].江西农业科技,2001(6):36-37.

[3]  赵琛.唐菖蒲主要病虫害及其优化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6(21):87,91.

[4]  刘与明.唐菖蒲的园林应用和栽培管理技术[J].现代园艺.2017(23):97-98,29.

[5]  刘峰.唐菖蒲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及其防治[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8(2):51-52.

(责任编辑:敬廷桃)

猜你喜欢

防治技术病虫害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浅谈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
核桃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