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高校体育课教学的本源回归、价值塑造与路径思考
2021-10-11赵晶闫育东高江航
赵晶 闫育东 高江航
摘 要:以立德树人为培养人的核心命题,课程思政已成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体育课教学中将课程思政与技能学习有机融合,达到同向同行的教学效果,是高校体育课教学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研究在对高校体育课教学本源回归、价值塑造进行解析的基础上,以篮球项目技术课教学为例,提出课程思政融入篮球技术课教学的思考:以强化教材建设、课程设计、课堂教学、考核评价、师德师风为操作平台,在技能学习的同时,强化思政引导、知识学习、技能掌握、文化传承等。
关 键 词:学校体育;体育教学;课程思政;篮球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1)05-0089-05
Origin return, value formation and path thought of the integration for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to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ZHAO Jing,YAN Yu-dong,GAO Jiang-ha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Tianjin 301617,China)
Abstract: With “Lide Shuren” as the core proposition for cultivating peopl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curriculum teaching.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and skill learn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to achieve the same teaching effect is a problem that requires in-depth thought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origin return and value form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colleges, this paper takes basketball project technology teaching as an example, and proposes the relevant thought of integrating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to basketball technical teaching: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curriculum design, classroom teaching, examination and assessment, and ethics and behaviors of teachers are the operating platforms; while learning skills, strengthe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guidance, knowledge learning, skills mastery,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so on.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basketball
2018年6月教育部召開“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的新要求[1]。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如何让课程思政成为有情有义、有温度、有爱的教育过程等进行了战略部署[2]。2018年9月习近平[3]在全国教育大会中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现阶段,体育课不仅是体育高等院校重要的专业课、专项课,也是各类高校不可或缺的公共课、必修课、选修课等。立足于新时代本科教育改革与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如何融入高校体育课教学、如何发挥体育的思想育人价值、如何设计课堂教学元素等,是体育课教学必须探讨的问题。
1 课程思政融入高校体育课教学的本源回归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大师生座谈会”的讲话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高等教育要培养又红又专的精英人才,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不仅是学识的增加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成为有理想抱负、有能力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人才[4]。为更好践行立德树人,落实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在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时提出,要回归大学的本质职能,即把培养人作为根本任务,并提出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四个回归”的要求[1],为高校本科教育指明方向。
第一,体育课教学应“回归初心”。体育课教学中通过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塑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成人与成才的相互关系及重要性,不仅要锻炼身体、强健体魄、掌握技能,还要以体育优秀人物为榜样,明确爱国、励志、求真、立行的奋斗目标。促进体育专业知识学习、技能形成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第二,体育课教学应“回归常识”。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以知促行、以行求知、脚踏实地,通过对学生体育专业技能的培养,强化教学质量,将在体育课上学到什么、学会什么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标准。
第三,体育课教学应“回归本分”。引导教师爱岗敬业,潜心教书育人。使体育教师树立使命感、责任感、职业感,引导教师执着、倾心、钻研体育课教学,提高政治素养、业务能力、潜心教学,更好担当起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师德师风的践行者。
第四,体育课教学应“回归梦想”。引导学生倾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的梦想。体育强国梦、教育强国梦,都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体育课教学,引导学生教育报国、教育强国、传承家国情怀。
通过将课程思政融入体育课教学“四个回归”的思考,进一步明确体育课应该教什么、做什么、怎样教、怎样做?体育课教学目标不应仅是锻炼身体与技能学习,“以体育人”应是体育课教学的重要使命,教师的课程设计、为人师表,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等,均已成为体育课教学的核心要素。为此,在体育课教学环节设计上应与“四个回归”有机融合,理清课程思政与体育课教学同向同行的关系,把“四个回归”的要求真正落实到每一堂体育课的教学之中。
2 课程思政融入高校体育课教学的价值塑造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1]指出: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第一因素是专业课教师。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所有高校、所有专业全面推进。习近平[3]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从而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指明了发展目标与方向。体育课作为高校“以体育人”的实践平台,是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学校体育观”的重要环节,抓住体质健康、技能培养、锻炼体魄、健全人格的教育理念,将使体育课成为高校开展课程思政的有效渠道,搭建立德树人的重要平台。《纲要》中提出“体育类课程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奋斗有我的信念,激发学生提升全民族身体素质的责任感”。将“体育课+课程思政”进行有机融合,其价值塑造依据为:
第一,體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我国体育事业取得可喜的进步与发展。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5]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体育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高度概括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体育所肩负的新使命、新定位、新功能。2020年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体育工作提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倡导全民健身,使全社会充满活力、向上向善[6],进而为体育在社会发展中担当的促进作用指明方向。北京现已成为世界上首个既承办过夏奥会,又将承办冬奥会的双奥之城,体育强国建设有序推进,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等蓬勃发展,既为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发展提供了战略平台,也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路径需求,更为高校体育课开展提供了动力保障,展现新时代体育课的重要价值。
第二,体育在健康中国战略中的责任担当。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我国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观、大卫生观提出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战略导向。以从人民群众愿望和需求出发,为加快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指明方向。2019年8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对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给予重点部署与统筹推进。围绕“主动健康”概念,推动“被动医疗”走向“主动健康”,“体医融合”受到高度关注。在“全民健身、全民健康”战略背景下,高等院校如何通过体育课教学使学生达到树立健康意识、养成健康习惯、掌握健康手段的目标,是体育价值塑造的重要体现。
第三,体育在“五育”中的重要地位。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是我国高校发展的重要使命,体育作为“五育”组成要素之一,对于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健康中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高校加快推进学校体育改革,积极推进体教融合,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全面落实、认真践行开齐开足体育课,对于大学生强筋健体、强壮体魄、强化品质等人体与人格的塑造与培养具体深远影响。现阶段,我国各高校均对体育课程建设给予高度关注,强化体育在“五育”中的重要作用,将课程思政融入体育课教学正当时、正当势、正当行,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第四,体育在思政育人中的多元价值。体育运动具有的对抗性、竞争性、趣味性、娱乐性及协同性、整体性、团队性等特点,可以培养学生形成集体主义精神、团结互助、拼搏向上、勇攀高峰、为国争光、文化传承、坚定信仰、健康体魄及规则意识、法制观念、意志品质与心理适应等。由于体育运动具有多元价值,决定体育课教学在高校教学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对于培养思想过硬、技术过硬、能力过硬的高校人才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是对体育价值的再认识及体育功效再诠释。
3 课程思政融入高校体育课教学的路径思考
3.1 课程思政融入体育课教学的思路
新时代体育课教学应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教学质量提升为引导,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使思想教育与技能学习有机融合,同向同行。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课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在教学目标上,过度重视技术动作的规范化、专业化,忽视运动项目的人文价值、精神内涵与育人功能;在教学内容上,过度重视技术动作的讲解与示范,忽视技术运用过程中的德艺表现与品格形成;在评价方式上,过度重视考核成绩的达标化,忽视学习过程中人格塑造、团结合作、竞争精神等评价。此种课程教学与评价导向,将不利于学习掌握与挖掘运动项目的精神价值、人文内涵,不利于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提升。为此,以“篮球项目”技术课教学为案例,提出将课程思政融入篮球技术课教学的实施设想,即通过抓教学文件设计、抓教学过程管理、抓师德师风建设、抓考核评价环节等,不断提高篮球技术课教学质量。
3.2 课程思政融入体育课教学的路径设计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3]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以讲话精神为引领,课程思政应贯穿篮球技术课教学全过程。张柏铭[7]提到高校体育课程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课堂教学改革和提升教师素养等角度进行教学设计。朱宁等[8]从评价体系、教师思政素养、课程设计和融合教育渠道方面对思政教育工作提出建议。冯莉[9]从教学文件、教师德育能力、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方面诠释在思政教育改革中“怎么教”。据此,对课程思政融入高校篮球技术课教学的路径进行设计。
1)课程思政融入篮球项目教材建设。
教材是供教学用的资料,如课本、讲义等,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材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比如课本、练习册、活动册、故事书等。狭义的教材即教科书,教科书是一门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体育课教材是教师对教学文件设计与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学习的依据,在教学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体育专业教材建设是体育教学过程开展思政育人的重要渠道,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均以教材为依托。以篮球项目为例,其特点可以概括为:集体性、协同性、对抗性、竞争性、趣味性、观赏性等。围绕篮球运动的主要特点,应通过理论讲授、思政引導、案例分析等,使学生了解篮球运动内涵、价值、精神与文化等。在《篮球》专业教材建设过程中,应进一步从思政育人角度,对篮球运动的功能与价值进行全面深入介绍、说明与解析。
2)课程思政融入篮球项目课程建设。
体育课程建设即以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案为依托,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课程设计,形成环环相扣的育人体系。
第一,教学大纲的制定。篮球课教学大纲是根据学校专业教学计划而设定的纲领性文件,是篮球课教师进行课程教学的依据。篮球课教学目标是以“学生获得什么”为出发点,一般包括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育人目标。通过对体育院校篮球课育人目标汇总,归纳第1~7篮球课教学目标的排名顺序为:集体主义、规矩意识、顽强意志、吃苦耐劳、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和爱国主义。培养学生意志品质主要集中在团队意识、规矩意识、顽强意志等方面,对爱国主义、创新意识等方面涉及较少。由此可见,课程思政融入篮球课教学目标尚不完善,这也是影响体育课思政协同育人效果的因素之一。分析发现,篮球课程教学大纲与思政育人相关内容较多表述在教学目标设置上,基本表述为“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结合运动项目特点,培养学生团队精神、顽强拼搏作风、竞争合作意识”。在“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知识点、基本要求与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较少涉及到思想教育内容。由此可见,将立德树人思想融入篮球课教学全过程,应以教学大纲为根本,在教学目标上突出思想教育,强化思政引导;在教学内容上精心设计课程思政,融入知识传授;在考核评价上科学制定考核标准,强化育德与育技、德育与技艺全面协调发展。
第二,教学计划的制定。篮球课程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是篮球课教学内容的总体规划,是课程教学的主要遵循,是依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内容和学时,把教学的具体内容分配到每次课的文件。通过对体育院校42名篮球课教师问卷调查统计,有5名教师在教学进度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占总人数的11.90%,未融入课程思政内容的教师有37名,占总人数的88.10%。究其原因(采用多选项),认为学校管理不到位的有9人,占总人数的24.32%;认为教研室监督不到位的有15人,占40.54%;认为是教师个人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意识不足的有22人,占59.46%。为此,在教学进度设计时融入课程思政的目标与形式,不仅使任课教师在思想上提高重视度,而且在教学内容安排与设计上提高融入度。体育课上什么内容,磨炼学生怎样意志品质,应使课程思政融入体育课教学形成常态化,使教师逐步形成自身独特的思政育人风格,在突出思政育人目标的同时,避免思政教学组织形式的单一化。
第三,教案的制定。篮球课教案是篮球课教学的设计支撑,是每次课程执行的教学依据。完善教学环节,应在教案设计上突出思政融入,强化操作性、应用性与有效性。通过对体育院校42名篮球课教师“教案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调查中发现,有27人在教案中融入思政元素,占总人数的64.29%,教案中未融入的有15人,占总人数的35.71%。从融入途径看(采用多选项),教学任务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有23人,占总人数的85.19%;教学方法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有7人,占25.93%;运动负荷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有5人,占18.52%;场地设施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有2人,占总人数的7.41%,课后小结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有9人,占33.33%。由此可见,篮球课教师在教案中对学生的思政教育主要体现在教学任务中,对在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运动负荷以及课后小节的思政元素融入还需要不断完善。为此,应以教学内容为依托,围绕新授课内容与复习课内容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练习形式进行组织设计,落实思政育人与技术学习的双轨制,使课程思政达到有效推进效果。教案设计上,使师生在教学互动中,发挥课堂育人功能,摒弃被动知识传授,强化实践创新、挖掘思政内涵、体现德技并重。将思政育人内容融入到篮球课教学设计的全过程,即课程教学内容(新授课、复习课)、教学环节(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等,精心设计,找契合点、找融入点,走出篮球课传统教案设计的常规模式,不仅在教学任务中体现课程思政理念,也要在教学组织模式、教学方法以及课后小结等设计方面加以融入。
第四,课堂教学组织。篮球课教学通常有两种形式:实践课和理论课,实践课在课时分配中所占比重较大。实践课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融合施教与施德,使教学活动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可以使思政育人理念贯穿教学始终。在此,以篮球项目“防守脚步移动技术”教学为例,在课的开始部分,通过教学任务介绍,了解防守脚步移动在篮球技术应用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及学习该技术所应具备的个人精神风貌与团队协作要求等;在课的基本部分,结合新授课内容,教学中详细讲解防守脚步移动的动作方法与要领,动作示范上采用教师示范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的方法,形象生动地展示防守技术;组织练习中,防守队员全力以赴,积极移动,防守队员相互配合,加强协防,攻守队员相互鼓励,团队竞技。练习提示中,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对存在问题予以纠正。通过动作讲解、示范、分析与组织练习等方式,全程贯穿思政育人理念。指出成功的防守技术对比赛的重要性,优秀的防守队员同样可以成为球队的主力队员等。培养学生勇于拼搏、团结互助、精益求精的精神风貌。在课的结束部分,通过教学总结,点评防守脚步移动技术学习情况;布置课后作业“以积极的防守脚步移动技术所表现出运动员精神、品质与价值”为题,写一篇学习体会,开展班内讨论或小组交流等。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在课的开始部分、基本部分与结束部分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将案例分析、情景分析、事件分析、内容分析等融入教学设计,可以达到思想启迪与技能学习有机融合的教学效果。结合新授课内容,采用多种教学形式,通过发挥骨干带头、党员模范、教师引导、团队合作等方式使学生在技术课练习过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融入品德培养、意志锻炼、团结协作、创先争优等灵活的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使课程思政与课堂教学融合互动,学生在学习运动技术的过程中,参与思考,实现技能掌握与情感、行为的同步发展,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德育”的提升。
3)课程思政融入篮球项目课程考核评价。
体育课教学考核与评价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体育院校篮球课考核内容调查可知,主要包括以下两项考核,即理论技能考核、平时表现考核。理论技能考核内容包括个人技术和战术基础配合,理论知识、教学比赛、裁判实习等;平时表现考核内容包括课后作业、出勤率和学习态度等。篮球课思政育人标准与专业技能标准应是课程学习目标考核的基本遵循,应将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与技能学习水平等作为教学评价的基本准则,打破常规技术考核测试与技评方法,将考核比例予以调整。考核内容和评定方式要充分融入课程思政理念,构建科学的考核和评价体系。遵循思政育人目标要求,在教学内容中应增设思想素质模块,调整考核内容比重,丰富教学考核评价方式。为此,应改变传统的“技术考试+平时成绩”的考核评价内容,采用“思想品德+团队合作+课程学习+技能展示+讲解示范”等多内容维度综合评价。在评价方式上,由教师单一评价方式,改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渠道评价方式。通过课程学习全过程评价、思想表现多角度评价、综合素质全面性展示,使学生德育、智育与技能等得到全面评价,使课堂教学在教会学生技能的同时,达到培养人、塑造人、影响人全面发展的目的。
4)课程思政融入师德师风建设。
习近平[10]指出:“人民教师无上光荣,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育人能力与育人意识将取决于课程思政的融入效果。教师应从思想与行动上转变重传授专业知识,忽视思想育人的作法,要做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寓专业技能学习于学生品德、品行、品质能力的提升。为此,应在强化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提高的同时,加强教师知识储备的厚重度与更新度,将师德师风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进行管理。方法上,采取多指标评价方式,重视对教师为人师表、育人效果的评价,通过“教学督导、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价”等方式,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德、能、勤、绩、廉”等进行综合评价。
以立德树人为培养人的核心命题,课程思政将成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运动项目绝不仅仅是一项技能表现,它更是锻炼人、培养人、塑造人的重要载体,高校培养学生的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教师从教的根本遵循是教书育人,只有深刻并全面认识到体育课的核心价值,在技能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思政育人等,才能更好地践行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理念。
参考文献:
[1] 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EB/OL]. (2018-02-06)[2020-10-20]. 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176/201802/t20180206_326931.html.
[2] 吳岩. 让课程思政成为有情有义、有温度、有爱的教育过程[EB/OL]. (2020-06-08)[2020-10-20]. http://education. news.cn/ 2017talk/20200608b-no-portrait.htm.
[3] 习近平.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EB/OL]. (2018-09-10)[2020-10-20].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 2018-09/10/c_1123408400.htm.
[4]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2018-05-03)[2020-10-20]. http://cpc.people.com.cn/n1/ 2018/0503/c64094-29961631.html.
[5] 习近平.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2017-10-27)[2020-10-20]. http://www.gov.cn/ 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6]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EB/OL]. (2020-05-28)[2020-10-20].
http://www.gov.cn/xinwen/2020-05/28/content_5515748.htm.
[7] 张柏铭.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高教学刊,2018(15):129-131+134.
[8] 朱宁,都希. “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德育价值探究[J]. 教育现代化,2019,6(67):200-201.
[9] 冯莉.“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体育课程的途径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8,8(29):78-79.
[10] 习近平. 人民教师无上光荣[EB/OL]. (2020-09-10) [2020-10-08]. https://www.sohu.com/a/253059294_508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