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展人物风采 亮生命态度

2021-10-11王丽华

作文·初中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爷爷精神

王丽华

中考真題

“箪食瓢饮,贫居陋巷,而能不改其乐”,是颜回的精神;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精神;

“一世忠贞兴故国,满腔热血沃中华”,是赵一曼的精神;

“攻城不怕艰,攻书莫畏难”,是叶剑英元帅提倡的精神;

……

古往今来,那些优秀人物的精神常常令人感动、向往,然而一旦遇到具体问题需要作出选择时,人们往往又会犹豫,甚至畏难不前。请结合你自己的生活经历、感受和思考,以“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①不少于6 0 0字;②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解析与指导

苏州市2 0 2 1年的中考作文,仍沿袭了前几年的命题风格,采用了“引导语+命题”的形式。引导语诠释文题,提示立意和写作方向,命题简洁,一目了然。

在今年的作文题中,“精神”是题眼。何为“精神”?它既指人的思维活动、心理状态,也指人有活力、有生气。说得通俗一点,“精神”就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一种追求,一种血性和品节,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引导语列举了四个人物,分别暗示了四种精神,即安贫乐道、忧国忧民、热爱祖国、不怕艰难。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列举出其他精神,比如爱岗敬业、坚持不懈、顽强拼搏、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刻苦钻研等。这些都可以作为立意的方向。

题目中的“人”,泛指所有人。“一点”本来是量词,用在这个题目中,显然是在强调“无论是谁,不能一点精神都没有”,强调“精神对一个人的重要性”。题目明确了两种具体文体,并且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感受和思考来写,因此,无论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议论文,一定都要有自己的“影子”在里面。

综上所述,这道中考作文题要求考生紧扣“精神”,或讲述一个故事,展现人物风采;或议论一个话题,亮明生命态度,最终突出“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一主题。文题既紧密联系考生生活,又充满时代气息,还与课本作文训练(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的精神”)遥相呼应,非常有利于考生的临场发挥。

那么,如何来写“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篇作文呢?

先看记叙文的写作。

一、选人物,定“精神”。既可以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可以记叙家人、邻居、同学、老师等身边人的精彩故事,还可把目光投向那些令人敬佩的古今中外的名人,包括艺术作品中的人物,比如:岳飞、袁隆平、霍金、保尔等,叙述他们不平凡的人生。有了写作对象,人物“精神”的具体内涵就基本明朗,后面的选材、写作就可有的放矢。当然,也可先确定写人物精神的哪个方面,然后再挑选合适的人物。

为了让自己的作文与众不同,无论是选“人物”还是定“精神”,都应力求新颖独特。比如不写容易“撞车”的名人,而写个性独特的普通人;不写拼搏进取、吃苦耐劳等常见品格,而写刚正不阿、宁折不弯等个性,这样就能引人注目。

二、选素材,理情节。要想在记事中突出人物精神,借此表达“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一主题,选材应典型,这个大家都知道。但选好素材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不仅要对素材进行梳理,全面把握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更应有意识地去设计一些波澜,力求让故事情节曲折多变,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比如你准备写村里的老支书,他有一种敢闯敢干、永不服输的精神,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把一个落后村建成了全国文明村。行文过程中,就可以把老支书在创业过程中遭受的多次失败呈现出来,扣住读者的心弦。

三、选方法,塑形象。这篇记叙文写作,任务是通过展现单个人或一组人物的精神风貌,来反映“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一主题。因此,行文过程中,刻画人物、塑造形象,就显得非常重要。描写人物时,既可正面着笔,进行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描写;也可侧面着笔,通过他人的表现,以及环境描写来进行烘托。

最后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在结构上,最好采用“首尾呼应式”,开篇点题——“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中间写人记事;最后有感而发,点出人的精神特征,强调“人还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一主题,呼应文首,结束全文。

再看议论文的写作。

一、选择合适的中心论点。既可以将“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作为文章的中心论点,然后围绕这一论点,摆事实讲道理,论述“有一点精神”对人的重要性。也可以由“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一观点延伸,重新确定论证的话题,比如“怎样才能做一个有精神的人”“我们需要怎样的精神”等。

二、选择合适的论证思路。一般情况下,议论文写作都是先提出观点,然后运用多种论证方式展开论证,最后得出结论,结束全文。在论证过程中,可以采用并列式,即根据中心论点,从不同角度列出几个分论点,然后进行论述。比如论证“怎样才能做一个有精神的人”,就可从“做一个有精神的人需要胸怀大志”“做一个有精神的人需要脚踏实地”“做一个有精神的人需要勇于奉献和牺牲”等角度进行论证。

也可以采用递进式,逐层深入,环环相扣。比如论证“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一观点,就可先论述“精神对人成长的重要性”,再论述“人需要有哪些精神”,接着论述“一个人该怎样培养自己的精神”,最后论述“要把个人精神与国家民族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此层层递进,自然令人信服。论述过程中,在举例的同时,也可运用正反论证、类比论证等,使论证方式更丰富,说服力更强。

佳作展示一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苏州 一考生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是今年7 0岁的爷爷接受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的一句话。

爷爷年轻时特别肯吃苦,积极上进,1 9岁就入了党,当上了大队的干部。那个时候,爷爷身强力壮,带领生产队的队员们,将汗水洒遍每一块庄稼地,为国家生产了许多棉花和粮食,拿回了一张又一张大红的奖状。

后来,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地分到了各家各户,村里的男劳动力被“解放”了,纷纷外出打工,就连不少村干部都辞了职。望着村子里不断冒出的新瓦房,奶奶也不停地怂恿爷爷外出打工。爷爷念过农中,头脑灵活,如果跟着村子里的施工队出去,肯定能挣大钱。可是,大家都出去了,村子里的事谁管?那些日子,爷爷的眉头一直紧锁着。

爷爷还是留了下来,他在处理好村里事务的同时,琢磨着如何利用自家的土地发家致富。他拿出2亩地开始试种蔬菜,由于管理不当,产量并不高,也没销路,根本卖不出去,第一年赔了本。但爷爷并不气馁,第二年接着种,这一回,他吸取了教训,先去城里的农贸市场了解哪些蔬菜畅销,并和商贩达成口头销售协议,然后找乡农科站的领导“搭桥”,请城里的专家当技术指导。这一回爷爷把7亩责任田全赌上了,先后种了1 0多种蔬菜,轮番采摘,结果大获丰收,一年的收入抵得上好几个人外出打工挣的钱。爷爷、奶奶脸上笑开了花。第三年,爷爷就开始建蔬菜大棚了,并且动员几家亲戚跟着他一起干。

几年下来,爷爷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大户。面对村里人羡慕的目光,爷爷作出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决定:本村农户想种蔬菜的,爷爷免费提供技术支持,免费帮忙寻找销路,资金有困难的,也可提供支持。原来,爷爷心里有一个梦,他想先出一条致富路,然后带领村民们共同致富。

在爷爷的带领下,经过2 0多年的发展,现在,我们村已经成为著名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产品全部销往上海、杭州、苏州的大超市。爷爷现在虽说已不再担任村干部了,但他仍然每天都像上足了发条的钟,忙碌在蔬菜生产、销售的第一线。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 0 0周年。记者前来采访有着5 1年党龄的爷爷,爷爷满怀深情地说:“毛主席曾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些年,我一直把这句话刻在心里,勤奋劳动,敢闯敢干,不怕失败,带领村民们共同致富,我认为我还是有点精神的……”

爷爷的话给了我很多启发。我决定像爷爷那样,也把这句话刻进心里,把它当作一生的座右铭!

简评

这篇佳作主要有以下亮点值得大家借鉴:

一、选材独特,立意深刻。与许多考场作文争选名人事例不同,该文作者写了自己的爷爺——一个有着5 1年党龄的农村老党员,通过讲述他扎根家乡、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奋斗故事,塑造了一位有理想、有担当、肯吃苦、不怕失败、致富不忘乡邻的基层村干部形象,讴歌了党的富民政策,巧妙切合建党1 0 0周年的主题。独特的选材,典型的事例,深刻的立意,令人耳目一新。

二、构思精巧,全文浑然一体。文章采用了倒叙式结构,开篇引用爷爷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的话来点题,激发读者的兴趣;然后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爷爷从1 9岁入党,到7 0岁了仍在忙碌的经历;最后回到爷爷的话,写“我”从中获得启示,表明了“我”要向爷爷学习的决心,在呼应文首的同时,升华文章主旨。全文结构精巧,浑然一体。

三、描写生动,形象鲜明。该文以记叙为主,描写不多,但非常生动传神。从“爷爷的眉头一直紧锁着”,到“爷爷、奶奶脸上笑开了花”;从“他仍然每天都像上足了发条的钟”,到爷爷接受记者采访时饱含深情所说的那段话,生动的描写让人物形象呼之欲出,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佳作展示二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苏州 一考生

人生在世,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从文天祥到赵一曼,从范仲淹到焦裕禄,从万户到邓稼先……他们用自己的人生经历,生动地诠释了这一点。

这里的精神指什么?它指心怀国家,愿为民族利益牺牲一切的崇高品德;它指情系百姓,愿为苍生谋幸福的奉献精神;它指刻苦钻研,敢于探索进取的敬业热情;它指矢志不渝,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追求;它指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的纯正品节;它指除暴安良,绝不负天下人的男儿血性……

一个人有“精神”,方能成就一番事业。“精神”不仅是品性,是追求,是生命的态度,更是人生的“动力源”。正因为有着“精神”的指引和激励,我们才能沿着属于自己的道路坚定向前,义无反顾,最后达成既定的目标。“神舟”之所以能翱翔太空,“北斗”之所以能星耀全球,不正是因为它们背后的科研团队,有着敢于创新、顽强拼搏的精神吗?

一个人有“精神”,方能不走弯路和错路。正因为心中有“精神”,我们才能眼前有明灯,朝着远方前进,而不至于迷路;也正因为有崇高的精神追求,我们才能处处严以律己,不让小错坏了自己的大业。古往今来,那些遗臭万年的叛国者、贪污犯,不就是因为缺少最起码的精神追求吗?如果汪精卫有最基本的民族操守,有最起码的廉耻心,他还会投靠日本侵略者吗?

一个人有“精神”,方能为后人树一处路标。人只不过是时光隧道里的匆匆过客,要想清名留世,唯一能做的就是有精神追求,让自己的品行操守、人生态度,给后人以启示。否则,你就会在百年之后,消失得无声无息。

看来,能有一点“精神”,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是多么重要。然而,这种种“精神”,绝不是与生俱来的。我们需要向先贤学习,需要一点点培养,需要主动去接受考验,需要去努力坚守,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但愿我们每个人,都去做一个有“精神”的人!

简评

这篇佳作主要有以下亮点:

一、开宗明义,主旨鲜明。作者开篇亮明观点:“人生在世,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接着,列举六个大家所熟悉的古今人物来佐证这一点。随后的论述过程中,不时强调“人要有精神”。最后,希望每个人都做一个有“精神”的人。全文主旨鲜明突出,令人过目难忘。

二、层层推进,论述有力。论述时,作者先解释什么是“精神”;接着从一个人有“精神”,“方能成就一番事业”“方能不走弯路和错路”“方能为后人树一处路标”三个层面展开论述,既有正面事例,又有反面事例;最后分析一个人怎样才能有“精神”。文章层层推进,论证充分,令人信服。

三、多用排比,语言生动。比如第二节在阐述“精神”的内涵时,连用六个排比句,形成声势,直击人心。再如结尾部分,连用四个“需要”,形成排比,强调人拥有“精神”的不易,令人久久回味。

猜你喜欢

爷爷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以钉钉子的精神打好环保持久战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