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2021-10-11高琛妮潘晓霞谢静远陈伟红陈晓农

上海医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管型轻链病理学

高琛妮 史 浩 李 晓 徐 静 潘晓霞 任 红 张 文 谢静远 陈伟红 陈晓农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单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殖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增高,以老年患者较为多见。肾脏是MM常见的受累靶器官之一,在初诊或病程不同时期,发生肾损伤的比例高达20%~50%,约2%~12%的患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需行肾脏替代治疗[1]。如肾脏病患者出现与肾功能受损程度不匹配的贫血,合并高钙血症、骨痛,尿常规蛋白阴性而24 h尿蛋白定量升高,应考虑MM肾损伤可能。MM肾损伤需要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兼顾对受累的肾脏进行诊治。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70例初诊的MM肾损伤患者的临床情况,总结此类患者特点,以期进一步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治水平。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2015年1月—2020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内科住院的首次确诊为MM,并伴肾损伤的患者。纳入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①符合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nternational Myeloma Working Group,IMWG)对于MM的诊断标准[2];②首次诊断为MM;③尿液分析或肾功能检查发现异常;④知情并同意进入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同时并发其他恶性肿瘤;②已在外院进行MM相关治疗;③在确诊为MM前已有明确CKD病史。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和批准(编号:2016临伦审第15号),所有入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人口学信息,实验室检查、骨髓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肾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以及治疗方法等。根据骨髓瘤的国际分期体系(International staging system,ISS)[3]进行MM分期。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指南[4],结合患者入院前的病程及住院期间肌酐水平、尿量将患者分为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组与非AKI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非AKI患者根据KDIGO指南[5]进行CKD分期。如病程中出现由MM导致在CKD基础上进一步发生AKI,纳入AKI组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纳入70例患者,其中男39例、女31例,男女比例1.26∶1;年龄为(61.4±10.4)岁(范围35.0~86.0岁)。ISS分期为1期的患者11例(15.7%),2期16例(22.9%),3期43例(61.4%)。根据M蛋白分型,免疫球蛋白(Ig)G型21例(30.0%),IgA型14例(20.0%),IgD型1例(1.4%);根据轻链类型分型,κ轻链26例(37.1%),λ轻链43例(61.4%)。34例患者未在免疫固定电泳中检测到单克隆Ig,1例患者未检测到单克隆游离轻链。

2.2 贫血情况 根据我国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6],定义男性血红蛋白(hemoglobin,Hb)<130 g/L、女性<120 g/L为贫血。本研究中,67例(95.7%)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其中轻度贫血(Hb>90 g/L)22例(32.8%),中度贫血(Hb>60~90 g/L)40例(59.7%),重度贫血(Hb>30~60 g/L)5例(7.5%)。男性与女性患者Hb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4.9±19.9)比(81.4±21.9) g/L,P=0.483]。

2.3 肾损伤及肾脏病理学检查结果 70例患者中,14例(20.0%)患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37例(52.9%)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4 g,15例(21.4%)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8 g。70例患者中,34例(48.6%)患者合并AKI;36例为CKD患者,其中CKD 1期患者9例(25.0%),CKD 2期5例(13.9%),CKD 3期6例(16.7%),CKD 4期8例(22.2%),CKD 5期8例(22.2%)。

共29例患者接受了肾穿刺活检,获得明确的肾脏病理学结果。其中管型肾病9例(31.0%),肾小管坏死7例(24.1%),轻链或轻链合并重链沉积6例(20.7%),淀粉样变2例(6.9%),管型肾病合并轻链沉积病、管型肾病合并淀粉样变各2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3.4%)。

34例AKI患者中,有14例接受了肾穿刺活检,其中10例为管型肾病;36例非AKI患者中,有15例接受了肾穿刺活组织检查,其中3例为管型肾病。AKI组患者中管型肾病的比例显著高于非AKI组(χ2=7.744,P=0.005)。

2.4 实验室检查结果与ISS分期 AKI组与非AKI组的一般情况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见表1。与非AKI组相比,AKI组患者的年龄更大,Hb水平更低,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

表1 AKI组与非AKI组一般情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AKI组中ISS分期为1、2、3期的患者分别为2、6、26例;非AKI组分别为9、10、17例。AKI组ISS 1期的患者比例低于非AKI组(5.9%比25.0%,P=0.028),ISS 3期的患者比例高于非AKI组(76.5%比47.2%,P=0.012)。

2.5 治疗 MM是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因此所有的治疗方案均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治疗意愿的基础上,由血液科医师会诊后共同制订。60例(85.7%)患者使用以硼替佐米为主的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方案,其他患者使用以沙利度胺为主的免疫调节剂进行治疗。31例(44.3%)患者因高钾血症、容量负荷过重、酸中毒等原因进行血液透析治疗;24例(34.3%)患者因高黏滞综合征等进行血浆置换治疗。

2.6 AKI的危险因素分析 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b水平与AKI发生呈负相关;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水平、ISS分期与AKI发生呈正相关(P值均<0.01)。而年龄、乳酸脱氢酶水平与AKI发生无线性相关关系(P值均>0.05)。见表2。将以上相关因素代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初诊时血肌酐水平(OR=1.004,95%CI为1.002~1.007,P=0.001)是AKI发生的危险因素。

表2 MM患者发生AKI相关因素分析

3 讨 论

MM是一种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在血液系统肿瘤中居第2位[7],发病率可达2.1/10万人[8]。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发和检测手段的不断提高,MM的诊断和治疗都取得了很大进展。肾脏受累是MM的常见表现,本研究中,48.6%的MM患者在发病时合并AKI,未合并AKI的患者中44.4%为CKD 4和5期患者。因此,正确识别MM肾损伤是血液科和肾脏科医师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以上,本研究对MM肾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以期进一步提高该疾病诊治水平。

AKI可以是MM的首发表现,也可以在疾病进展或复发时出现。约有15%~30%的MM患者在诊断时合并AKI[9]。AKI的最常见病理学类型为管型肾病,MM患者的高尿酸、高钙血症、感染、肾前性容量不足等因素均可诱发或加重管型肾病。在本研究中,合并AKI患者的比例为48.6%,高于文献报道,可能是由于样本量较小、来源存在偏倚等原因所致;且合并AKI的患者肾脏病理学类型以管型肾病最为常见。另有部分临床表现为典型的管型肾病患者,未进行肾活检。如MM患者出现下述情况,建议进行肾活检[10]:①以肾小球损伤为主,24 h尿蛋白定量>1 g;②血液学平稳(血清M蛋白阴性)或缓解的MM患者发生AKI;③同时存在多种因素导致肾衰竭,为评估肾损伤程度和预测肾衰竭是否可逆。

本研究中,AKI组患者的β2微球蛋白水平和乳酸脱氢酶水平显著高于非AKI组,β2微球蛋白与AKI发生呈正相关。β2微球蛋白是ISS分期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MM的独立预后因素之一[11]。β2微球蛋白和乳酸脱氢酶反映了肿瘤负荷情况,提示肿瘤负荷高的MM患者容易并发AKI。

治疗方面,大部分入组患者使用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硼替佐米是MM肾损伤治疗的核心。一项纳入26例初诊MM肾损伤患者的研究[12]发现,使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和沙利度胺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76.9%,完全反应率为19.2%。邹茂权等[13]对比了硼替佐米与传统的VAD方案(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对于MM肾损伤患者的疗效,使用硼替佐米的患者除了治疗有效率较高外,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评分也显著高于VAD组,提示硼替佐米有助于改善MM肾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达雷妥尤单抗为CD38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是首个在MM中具有单药临床疗效的单抗。对于复发或难治的MM,联合达雷妥尤单抗的化疗方案可将总缓解率提升至82.9%~92.9%[14-15]。但目前,我国尚未批准达雷妥尤单抗作为MM的一线治疗用药,达雷妥尤单抗对于MM肾损伤患者的疗效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加以证实。

综上,本研究分析了70例初诊MM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现MM肾损伤形式多样,AKI是其常见表现,肾脏病理学改变以管型肾病为主。

猜你喜欢

管型轻链病理学
轻链检测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评估
骨髓瘤相关性肾轻链淀粉样变1例
绝缘管型母线改半绝缘管型母线的工程应用
尿沉渣中蜡样管型与不同类型肾小球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管型结构物维修摩擦叠焊设备研制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高糖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通透性及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的影响
低射频下管型线圈感应耦合探究
WST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