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研究
2021-10-11汪先丽张鹏唐倩倩
汪先丽 张鹏 唐倩倩
(贵州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4)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5000 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个不一样的传统文化,但是目前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民族团结、民族和谐,很多的少数民族都被汉化了。在贵州省,1980 年后出生的人已经很少接触到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了,1970 年代或者是更早出生的人对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才知道更多些。基于这种现状,本文对于贵州省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性发展的研究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对于贵州省少数民族文化开展深入、系统性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现状分析
(一)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面临危机
2021 年4 月,研究小组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南贵村西江千户苗寨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肇兴侗寨分别进行了实地调研活动,问卷内容包括了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与对当地发展的看法两部分,在当地居民的协助下,共发放问卷165 份,回收有效问卷150 份,其中105 份是当地的从事本地传统技艺人,45 份是技艺不纯熟的学徒,得到的数据如下:
表1:被调查者的年龄分布
表2:被调查者所从事工作的经济收入分布
表3:被调查者的技艺传承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冲击,传统文化发展艰难,尤其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包括了传统技艺、舞蹈、音乐、美术、戏剧、杂艺、习俗、医药等方面,[2]主要传承的方法是是口口相传、祖传、师传、自学且多数只有本地区的居民才具有被传承的资格,一般外来者很少;青年人从事相关职业的积极性不高,偏向中老年化,在少数民族地区,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现代化教育,对传统的文化教育程度减少,且在教育中,多数学生从小学至义务教育完成阶段会呈现“在外留宿求学”的现状,极不利于对自身文化的传承,安顺屯堡地戏、面具脸谱、侗族大歌等经典传统文化现在的青年人懂得越来越少,有部分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由于没有转变为可观的经济利益,而被人们丢弃,出现了传承危机。
(二)少数民族文化知识产权保护欠缺
贵州少数民族村落一般历史悠久,大部分相对闭塞,各种产业规模相对较小,多数呈现为个体户,很难代表本地特色被外界所认知,地理标志性弱,出现该现象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当地缺乏维权意识,导致许多优良的特色美食配方、医药处方、技艺手法、传统设计等被一些个人或企业所侵占,权利人利益得不到保障、严重打击了当地人的积极性,黔西南肇兴侗寨的侗族大歌,在2016 年至2018 年期间,相继被外地人改编创造,开发了《DONG1》包含了6 首歌曲,《DONG2》六首歌曲;纳西民族医药业“丽江玉龙雪山下本草诊所”事件,优良药方相继被盗,这都反映了当地居民缺乏维权意识的现状。
(三)少数民族文化不合理开发
少数民族文化整体具备一定的特殊性,集中表现为脆弱和不稳定,第一传统文化走向大众化时难以保持原汁原味,很容易偏离其文化内涵。为了迎合游客,偏向于商业化,大批量假货充斥着本地市场,传统手工产品难以立足,第二,生态环境利用不合理性,很多少数民族地区通常会发展成为旅游胜地,需要接纳大批量的游客,产生大量的垃圾,对当地存在一定的破坏行为,同时许多开发商,为了扩大旅游范围,增加旅游项目,扩大经济效益,会对当地进行扩建,照搬照套不属于当地的一些项目,规划抄袭,形成“少数民族文化潮流现象”开发不合理的项目,破坏生态旅游资源。由于贵州少数民族多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现象,通常一个省市里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在开发时会出现许多问题,尤其是对国家级和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集中开发要避免过度商业化、乱开发、不合理开发、雷同性开发等问题。
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地理标志缺乏
据统计我国地理标志产品的相关值已经突破1 万亿元,截止2021 年底,我国累计批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394 个,地理标志商标6116 个,核准专用市场标志主体10015 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24 个,[3]其中少数民族地区最高占比为1.6%,造成经济定位低,不全面,严重缺乏,意识浅薄,对当地特色文化发展不注重,保护力度不够,从根本上来说,是不注重地理标志,其次是对本地产品的宣传力度小,范围窄、传播方法单一,导致产品辨识度低。需要加强当地的地理标志建设,开展专项项目,真实为消费者提供真实可信赖的产品,提升知名度。2016 年贵州省地理标志产品仅仅169 件,占比小:2020 年《第四次全国地理标志数量调研报告》显示,全国省市区的地理标志平均数量为271.65 个,在平均数以上的有12 个,平均数以下的有19个。全国地理标志注册登记数量贵州省298个,占比3.54%。
(二)管理片面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丹寨小院、万达小镇、安顺屯堡、西江千户苗寨等贵州少数民族景区表现出共同特征,趋同现象严重,全民皆商,过于商业化,宰客行为频繁发生,市场价格多样化,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人次超饱和等。其中主要的原因有,第一相关部门对旅游地没有进行全面化的管理,市场秩序混乱,第二是基层民众缺乏相应的管理理念,自发的民间组织缺乏管理经验。
(三)拓展性弱
贵州少数民族相关产品与服务难以迁出本地,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产品拓展性弱,局限于本地发展,区域集中性较强,黔西南“牛瘪火锅”“凯里酸汤鱼”等特色美食在当地非常火爆,而在省外则无人问津,甚至无人知晓,究其原因,一是对产品的传播不够,宣传力度小,二是地理标志不明显,没有标识和符号,让人们难以确定是否购买到真正的产品,体会不到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同时部分产品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少数民族医药是我国医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从事贵州少数民族医药业的多是个体户,大部分没有行医资格也没有办理营业执照,仅凭靠经验行医,其知识和技术难以得到专家认可,存在“非法行医”的法律风险,导致了很多特色文化只能在本地发展而不能向外扩展;
三、传承与发展策略
(一)设计、开发地方性IP 形象
2021 年贵州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围绕“一品一业,百业富贵”,创新发展乡村特色,创造有活力、有形象的产品。例如安顺屯堡的脸谱地成了屯堡地区最显著的地理标志,近年来成为了旅游胜地。打造高质量的IP 形象是一种更直接、更接地气的发展模式,IP 形象能够准确反映产品信息,是产品地理标志的集中体现,让游客更清楚、更清晰地认识到产品价值。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 年至2019 年上半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89257 亿元,比上年增长8.2%。在文化及相关产业9 个行业中,增速较快的新闻信息服务(24%)、创意设计服务(16.5%)、文化传播渠道(12%)、内容创作生产(8.1%)[4],涵盖了大多数文化新业态,为文化IP的更好发展创造了非常好的产业链支持,一个强大的IP 能让游客提升对品牌的忠诚度,开发IP 形象对少数民族地区更是尤为重要:作为旅游胜地,游客都希望能够购买一些带有少数民族标记的产品,满足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人同和文化共鸣。它不仅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并且它可以跨媒体、跨行业、跨时间是产品信息的一个重要载体,对于宣传、发展经济都有不可忽略的作用。
(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民族创新发展要有兴旺发达的产业支撑,利用知识产权保护品牌产业是关键,截至目前已累计对贵州省多个市区的国家级和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000 余个产品进行了保护,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保护需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展优势,建设品牌代表,从人们的衣食住行方面考虑,保护相关产业,少数民族蜡染产业、苗绣产业、食品配方、水族端节和卯节、优良药方等是本土特色文化代表,需要相关部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高当地居民的维权意识。以知识产权拉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
(三)建立相关机构
1.建立健全监管体系。主要对内部监管;内部监管可以设立投诉通道,方便游客及时反馈,同时制定奖惩制度,对本地企业或个人不合理的行为进行管制,对优化市场价格机制,减少宰客行为等提供保障。
2.建立服务培训机构,提高服务营销。建立服务培训机构,培养各方面的服务人员,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优良的服务,留给游客良好的体验,
3.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建立宣传机构,加强与国际合作交流。充分利用抖音、快手、小红书、MONO 等短视频平台宣传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积极构建宣传途径,突破地域性发展局限,由传统路径向新媒体网络路径过渡,不断培育特色品牌,加强国际合作。
4.优化管理模式,注重生态建设。把经济管理与生态管理结合起来,管理模式由单一向全面化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共同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风景线,推动“旅游+”扩大产业链条,打造“农香”“农乐”“农行”的产业链条,农香即是特色餐饮的推出、农乐即旅游的发展、农行即少数民族产业自发向外扩展,不断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转型发展,以新型管理模式推动创新发展模式。
结论
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探究是一个不断实践和创新,在实践和在创新的过程,从历史的发展到文化内涵的丰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都是一个不断创造与探索的过程。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发展中也存在些许问题。该研究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被调查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交流,得出文化的传承出现了危机,并且侵权的现象和文化不合理的开发与运用极大的影响当地地方经济的发展;其次是对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的困难进行着重探讨,最后制定出“一对一”的模式进行完善,使其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承。总之,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需要结合时代背景,消费心理展现出创造性和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