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运行研究
2021-10-11□周平渠涛邵波
□周 平 渠 涛 邵 波
[内容提要]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为科学评价山东省的振兴效果,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十分重要。对此,在遵循构建的理论和应用原则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的逆向归纳法,通过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对照过程,设定评价体系的层级和指标,可以建立5项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31项三级指标构成的三层级评价指标体系。为保证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运行,可创新建立基于大数据的监测运行管理模式,并在组建省级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强化体系运行管理的组织建设、加强摸底调研等方面制定应对策略。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战略总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根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规定的阶段性目标,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各地区各部门乡村振兴的思路举措得以确立;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准确把握战略目标,建立科学有效的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客观评价战略实施成效,进一步完善乡村发展模式,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评价战略效果的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十分重要,而评价系统是否科学的关键取决于其层级和指标的设定。为此,本研究在梳理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以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山东省为例,提出构建原则,利用文献资料和数据资料,应用扎根理论的逆向归纳法,设定体系指标,建立评价体系以及大数据导向下的体系运行模式,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文献述评
早期,关于乡村发展评价体系研究,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例如,以2005年颁布实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为研究对象,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评价分析战略效果,代表性的成果有李树德等(2006)[1]、李立清等(2007)[2]、张磊(2009)[3]、王富喜(2009)[4]等。另外,李秀霞等(2006)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生态文明和地域特色等方面建立“4+x”的评价体系[5];郭翔宇等(2008)从新型农民、发达农业和和谐农村等方面建立包括3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和17项三级指标构成的评价体系[6];王学军等(2009)则从农村投入水平、政府效能发挥和新农村建设绩效等方面构建相关评价体系[7]。
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之后,各个省市出台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都建立了各自的乡村振兴评价体系,如山东、广东、江苏、浙江、河南、湖北等。学术性文献中也有相应研究成果,例如,贾晋等(2018)从五大目标入手,理论解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体系,建立适用于全国的“六化四率三治三风三维”的评价体系[8];韦家华等(2018)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等5个维度的目标,构建28项指标的省级评价体系[9];张挺等(2018)进一步将对五大目标筛选细化,构建了包含15项三级指标、44项四级指标的评价体系[10];徐海丽(2019)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使用5项一级指标、30项二级指标,建立了广西省评价体系,并分析评价效果[11];还有郑兴明(2019)[12]的振兴潜力评价体系、闫周府等(2019)[13]的动态评价指标体系等。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在相关研究上已积累一定的研究成果,这为乡村发展研究以及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重要借鉴参考。另一方面,现有成果中,评价体系中的指标来源过于倚重于文件性文献资料,在指标甄别选定上偏于主观性,体系构建方法简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指标及评价体系的代表性和科学性。有鉴于此,通过本研究试图弥补上述不足。
三、评价体系构建
(一)构建原则
构建山东省乡村振兴评价体系应遵循以下理论原则。(1)科学性和普适性相结合。在战略目标结构基础上,评价体系要遵循科学理论指导,符合乡村理论要求,科学反映乡村振兴发展现状和发展水平,并适用于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2)导向性和综合性相结合。评价体系具有导向性,通过动态监测评价,引导乡村发展始终保持于科学轨道上,并通过指标之间的联结,使之形成多层次的综合性系统。(3)历史性和创新性相结合。尊重乡村的历史和传统性的同时,面对全新战略,需要不断尝试,大胆创新。(4)硬指标和软指标相结合。指标构成既有刚性的量化指标,又要有参与度、信任度等定性的质化指标。(5)可操作性和可应用性相结合。指标构成来源清楚、简明具体,权威性统计资料与实践性监测数据并重,确保体系的可操作性和结果的可应用性。
同时,评价体系还应遵循以下应用原则。(1)对接国家战略。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发展新农业、建设新农村的必然要求。遵循乡村发展新方向,充分发挥山东农业大省优势,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2)符合山东实际。山东省常住人口超过1亿人,即使未来城镇化率达到70%,依然有3000万人为农业人口,其中蕴含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关注社会的实际需求以及乡村发展的现实主题,科学评价发展效果,不断提升乡村发展的现实水平。(3)借鉴经验做法。广东、江苏、浙江等省市是全国省级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上游地区是打造共富乡村、宜居乡村、人文乡村、乐活乡村、善治乡村的标杆[14],充分借鉴他们的经验,围绕乡村建设和发展,积极探索符合自身资源享赋和实际状况的振兴评价体系。
(二)评价指标来源
指标主要来源于文件性文献资料和学术性文献资料,这是体系构建的主要依据(见表1)。
表1 评价指标主要来源
学术性文献资料利用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CNKI),对社科类相关文献做“乡村振兴and评价”的精确主题检索后,共检出2018-2019年公开文献124篇。其中,中度相关为66篇,强相关为39篇。对此,按照被引频数排序,选择100篇文献做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从CNKI网络图谱可看出,以“乡村振兴and评价”做精确主题检索时,相关研究形成以“乡村发展”和“指标体系”为核心关键词组成的组群,两个核心关键词与“战略背景”、“乡村地区”、“层次分析法”、“熵权法”、“乡村治理”、“乡村治理”、“生态宜居”及“指标评价”等关键词之间连线较多较粗,关联强。检索时间为2019年10月11-12日。
文件性文献资料中,除国家和山东省政府发展战略规划、工作方案之外,还选择部分先进省市的政府规划,选择标准根据2019年4月发布的《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7-2018)》[15]。全国31个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处于上游区(1-11位)的依次为广东省、江苏省、上海市、北京市、浙江省、山东省、天津市、福建省、重庆市、河南省和湖北省,从中选取对山东省省情最具参考价值的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河南省和湖北省等5省。
(三)体系构建方法及指标设定
本研究以扎根理论的逆向归纳法作为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方法[15]。扎根理论是以广泛和多层面反映研究现象资料为样本的质性研究方法,其可以对有效基础资料进行编码研究,得到一个基于文献资料的主要构念集合,并推衍构念之间关系。与扎根理论通常的研究方法不同,由于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目标预设,因此,研究方法中采用逆向归纳法,即文献分析过程的选择性编码中,事先给定对照用中央型核心概念。具体而言,评价指标体系的总目标为乡村振兴,其分项目标分别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等5个维度,其为选择性编码核心概念的固定对照,通过对照后,反向推演选择扎根理论分析结果中核心概念的初始概念来源,确定相应应用层指标。使用分析工具为Nvivo11.0,分析过程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编码过程及编码结果
1.开放性编码分析
对上述文献资料进行编码,为保证编码准确性,对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和归类后,转化软件无法识别的文本格式,初步阅读和提炼资料,主要通过指认现象、界定概念、发现范畴等聚敛处理。在进行开放性编码时,将文件性文献资料整理归纳成为57550字的逐字稿,合并124篇学术性文献资料进行相应编码过程,编码结果为抽象归纳完成73项初始概念。
2.主轴编码分析
借助译码典范(条件、脉络、行动策略等),联系范畴与其副范畴,把数据重新整合,发展主要范畴,即为主轴编码。其主要目的是发现和寻找范畴之间的关联。通过对初始概念进行二次编码,本研究对开放式编码过程得到的初级概念和概念关系进行轴线整合,直到初始概念的整体范畴全部饱和,最终将73个初始概念,整合编码为23个主轴概念,并将其整合到个主范畴内。
3.选择性编码对照分析
选择性编码分析的目的在于发展核心范畴,即其他所有的范畴都能以之为中心而结合在一起的概念,核心范畴具有中央性,存在有意义连结。因此,通常做法是将主轴编码过程中得到的主轴概念与已有文献资料进行反复比较,不断将概念抽象化,并寻求概念所属范畴之间的联系,归纳产生更加核心的概念——核心概念。但如前述,由于已存在给定的5个归属范畴(核心概念),因此,需要按此反向推演其主轴概念来源。结果上,在23个主轴概念中有16个主轴概念相对应,其包含31项对应型初始概念。
(四)体系确立
根据评价体系构建原则和扎根理论分析结果,建立山东省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见表3)。体系总目标为乡村振兴,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等5个核心概念(一级指标)组成分项目标层(A类项),再分为源于核心概念的16个系统层即二级指标(B类项),共包含31项应用指标(对应型初始概念)即三级指标(C类项)。
表3 山东省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
四、体系运行
(一)确定指标含义
1.产业兴旺目标
分为4项系统指标,包含8项应用指标。(1)农业劳动生产率指一个地区的第一产业增加值与相应从业人数之比;(2)土地生产率指一个地区的第一产业增加值与耕地总面积之比;(3)节水灌溉面积按照山东省规定的节水灌溉定义实施灌溉的农田面积来反映;(4)农作物耕作种收综合机械化率:(0.4×机耕面积占播种总面积比率+0.3×机播面积占播种总面积比率+0.3×机收面积占播种总面积比率;(5)亩均农业机械动力指一个地区的农机总动力与其总耕地面积之比;(6)农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一个地区的农业研发投入/GDP×100%;(7)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总产值增长率-物质费用产出弹性×物质费用增长率-劳动力产出弹性×劳动力增长率-耕地产出弹性×耕地增长率;(8)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指一个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其农业总产值之比。
2.生态宜居目标
分为3项系统指标,包含6项应用指标。(1)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65×100%;(2)化肥施用控制指一个地区的化肥施用量与其耕地面积之比;(3)农药施用控制指一个地区的农药施用量与其耕地面积之比;(4)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行政村比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行政村/行政村总数量×100%;(5)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使用无害化卫生厕所户数/总户数×100%;(6)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比例:生活污水处理行政村/行政村总数量×100%。
3.乡风文明目标
分为3项系统指标,包含5项应用指标。(1)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本科以上教师数量/教师总数量×100%;(2)小学教师与学生数量之比:小学教师数量/小学学生数量;(3)中学教师与学生数量之比:中学教师数量/中学学生数量;(4)村级综合文化中心覆盖率:村级综合文化中心数量/村庄总数量×100%;(5)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比: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总支出×100%。
4.治理有效目标
分为3项系统指标,包含6项应用指标。(1)“雪亮工程”入户数指一个地区雪亮工程覆盖的农村居民户数;(2)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的村占比: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的村庄数量/村庄总数量×100%;(3)村级综合治理中心建设达标率:村级综合治理中心建设达标数量/村庄总数量×100%;(4)民主自主参与度:当年村委会参与投票人数/当年完成村委会选举的选民登记人数×100%;(5)农村居民治安满意度指通过对农村居民在所居住乡村治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后获得的满意程度;(6)村社邻里相互信任度指通过对农村居民在所居住乡村邻里之间相互信任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后获得的满意程度。
5.生活富裕目标
分为3项系统指标,包含6项应用指标。(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财产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家庭常住人口;(2)城乡居民收入比:城市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收入;(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家庭中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消费支出总额×100%;(4)每百户汽车拥有量:农村居民汽车拥有量/农村居民户数×100;(5)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人均消费支出之比: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农村居民人均衣食住行消费支出×100%;(6)农村道路“户户通”的村庄占比:农村道路“户户通”的村庄数量/村庄总数量×100%。
(二)监测运行模式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公报首次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大数据正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和行动纲要,该举措也为我国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的活力。学界认为,大数据是一种数据集合,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它无法借用常规软件工具对其进行相应捕捉以及数据管理和数据处理,4V是其特定的数据属性,即数据规模大(Volume)、数据种类多(Variety)、数据增长和处理速度快(Velocity)、数据内含价值大(Value)。其中,数据规模大和种类多是大数据的基本属性。由于大数据的价值会呈现出稀疏性的特点,其真实性利于建立一种信任机制,有利于决策层进行相应的决策。与传统数据的数据处理属性相比,大数据的处理更加注重在线特性[16]。
根据上述大数据特性,对于数据规模大、类型多样、领域分散的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而言,有效利用大数据技术是重要的应用选择。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既要注重数据资源的结构,又要注重借助多样化的数据资源源泉,有关乡村振兴的指标评价数据可以是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资源,其采集可来自于计算机、移动终端、监测平台、抽样调查、常规报表等多种渠道,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的运用和分析,探索乡村发展和乡村治理等方面在其运行过程中呈现的规律和趋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决策指导部门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决策和科学决策,在战略决策的实施跟踪阶段,决策部门可以利用大数据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测和控制,并根据征询结果反馈及时调整决策方向以及运行模式。
对此,山东省政府在鲁政办字〔2018〕117号文件中明确指出,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在乡村振兴战略监测方面,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等5大振兴目标,选择可以引导各级各部门聚焦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各项举措全面落地见效。从2019年开始,国家统计局贯彻党和国家战略部署,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系统梳理现行农村统计调查制度,组织全国统计系统涉农处室开展“乡村振兴之路”调研,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开展试填试报基础上,初步构建了适应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的指标监测运行体系,包括乡村社会经济基本情况年报制度、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统计报表制度等,并将其纳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的主要评价指标,通过县乡村三级指标客观反映乡村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同时,选取乡村振兴统计指标体系中的核心指标,对县及县以上区域乡村振兴发展指数和实施进程进行测算,查找不足和短板,对乡村振兴的实践活动进行统计监测和评价。
理论上,在充分理解省情基础上,山东省乡村振兴评价体系运行中,可以将相关云数据、社情民意调查数据、农村经济资料和人口资料等为主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以及互联网数据运用其中,运用大数据对乡村振兴实施情况进行监测,这是乡村振兴评价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和保障。因此,首先,需要从战略高度做好大数据发展的顶层设计;其次,探索从法律制度层面上建立大数据共享机制的可能性,依靠完整的规章制度,推动乡村振兴监测资源的整合,打破数据壁垒,解决数据共享中无法可依等问题;最后,建立政府各职能部门信息资源目录体系规范,由相关行政指导和业务部门根据信息主动共享类、协议共享类以及不予共享类来对相关信息源进行分类编制。
具体而言,在监测体系用户与监测任务决策执行机构之间,监测运行系统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村-乡镇-县-市等多级数据源层,乡村产业、乡村生态、乡村乡风、乡村治理和乡村生活组成的数据资源层,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管理的数据处理层。评价体系作为一种优化任务管理的手段,在应用中,既要表现为物质形态即组织机构系统,这是运行其功能的物质载体,又要表现为非物质形态,主要包括制度系统、数据处理与信息分析方法系统、收集数据和信息供加工处理的指标系统等,这些系统密切配合以保证评价体系运行结果的有效性。基于大数据的评价体系运行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大数据导向下评价体系运行管理模式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价战略效果是战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本研究在遵循构建评价体系的理论原则和应用原则基础上,利用相关文献资料,采用扎根理论的逆向归纳法,通过开放性编码获取73项初始概念,通过主轴编码获取23项主轴概念,并与给定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等5项核心概念对照,反向推演出16项新主轴概念,从中获取对应型初始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最终建立由5项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31项三级指标构成的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在运行上,运用大数据,创新建立相应的监测评价体系运行模式。
(二)政策建议
1.尽快组建省级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明确指出,乡村振兴要建立“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因此,乡村振兴需要从省级层面负起总责,按照各地乡村振兴发展实际,在全省范围内进行统筹规划。目前,有些省份已建立起省级的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建议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行政业务指导部门遴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尽快组建省级乡村振兴潜力评价的专家顾问组织,针对战略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对评价体系进行微调和完善,有效地对乡村发展与振兴进程进行有效跟踪和评价,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展振兴。
2.强化评价体系运行管理的组织建设。山东乡村振兴评价体系共包含31项具体指标,涉及农业、旅游、林业、环保、教育、公安、民政、人力资源、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财政、金融、交通等多个对口部门,需要建立相关的统一组织,各部门在开展本职工作的同时,在收集、录入、核实、更新本系统符合评价体系规定的监测信息等方面,创新工作体制机制,既有分工,又要统筹和协调各项工作,使评价体系发挥应有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3.加强乡村振兴工作的摸底调研。调查研究工作要真正“下沉”乡村,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加强基层调研,对乡村发展方向和可用的资源进行摸底调查。同时,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当地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阻力、问题和制约瓶颈以及乡村群众的主要关注点,评价体系在指导乡村发展的同时,得到自下而上的反馈,并将其应用于评价体系的指标甄选及其权重设计之中,作为制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的主要依据,保证评价体系可以充分体现乡村的真实意愿及利益诉求,保证体系运用结果利于农民权益保护、利于分类推进方案顺利实施,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