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语境下的研究生循证医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
2021-10-11周旭
周 旭
(江西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教研室,江西 南昌 330004)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是一门临床科研方法指导学科,要求做出“最优医疗决策”需考虑“当前可得最佳证据、医生技能和临床环境及患者价值观”[1]。目前循证医学证据主要载体是科研论文,尤其是高影响期刊上的英文论文。本研究前期调查显示:我国作者发表的循证医学英文论文数量虽快速增长但整体水平偏低;以最高级证据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类论文为例,近10年发表数达38 812篇,但仅5.9%影响因子>5。
英语能力不足是发表质量难以提升的主因之一[2]。现阶段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缺乏英语写作课程和训练,仅能依靠少量文献阅读获取零散词句,无法转换成写作论文时可灵活应用的积极语料[3]。非专业直译、中式英语等现象不仅会降低论文可读性,也会影响论文科学性,导致难以发表高水平论文。
语料库(corpus)是一种由海量真实文本构建的数据库,经计算机自动化技术采集、转换和标注,实现词频、词性、语块等检索和统计功能[4]。利用语料库的大数据语境,可准确获得专业、地道的目标语料,增强论文语言表达[5]。目前COCA、BNC等大型通用英语语料库达到了数亿词量级,规模虽大但全而不精,难以满足医学等专业领域科研论文的写作需求[6]。
为提高研究生的循证医学英文写作能力,笔者在省级社科项目支持下采集权威循证医学期刊、书籍和专业网站的真实文本,于2020年建成了首个500万词规模的循证医学专业英语语料库,并形成了配套的教改方案[7]。以我校2020-2021年学习《循证医学》课程的研究生为对象,开展了语料库大数据语境下的研究生循证医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现将教学效果报告如下,以期成为研究生循证医学创证能力培养的教学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问题
按照循证医学PICO要素将本研究问题表述为:
P(Participant,研究对象):本校学习《循证医学》课程的研究生;I(Intervention,教改教学法):2020年班级为教改班(30名研究生),实施大数据语境下的循证医学英文论文写作教学;C(Control,对照教学法):2021年班级为对照班(43名研究生);常规讲解循证医学英文论文写作方法,不涉及本次教改内容;O(Outcome,教改效果指标):将1篇中文系统评价论文译为英文,根据英译写作质量评价教学效果。
1.2 语料库内容和功能
大数据语料主体取自5种顶级循证医学英文期刊(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Lancet、JAMA、BMJ和AnnalsofInternalMedicine),辅以国际顶尖方法学家编撰的循证医学教材/论著和权威证据网站内容,经生语料提取、降噪和词性标注制成熟语料,容量为517万词。
语料库通过AntConc 3.5.9软件实现检索和统计功能,如:①单词/词块检索。检索结果提供单词/词块所在上下文,可进行结果排序和链接查看对应语篇全文;②词性搭配。指定单词/词块前后任意词性搭配(如形容词、副词、冠词、介词等),根据熟语料词性标注匹配出检索结果;③频率统计。基于大数据汇总统计,显示词频、搭配频率和每个文档中关键词密度。此外,通过通配符和正则表达式等高级检索功能,还可实现更复杂和精确的检索策略。
1.3 教改方案
1.3.1 教学模式构建
《循证医学》课程教学目标要求研究生掌握循证医学基本方法学理论,并完成一篇英文系统评价论文写作(中译英)。构建本次教改课程时,教师首先针对研究生英文写作中最常出现的语法错误和写作障碍,在深度统计大数据语料基础上,汇编真实权威语境中的写作教学案例;再制定语料库检索教学方案,以实例演示贯穿始终,分析英文系统评价写作所需词汇、语法、语篇3个层面疑难问题,总结行文规则规律。教学模式构建贯彻3个原则:①以语料库大数据语境为核心;②以真实权威案例教学为引导;③强调研究生应用语料库探索、领会和归纳论文写作规律的自主学习能力。
1.3.2 课时设置
课程共32课时。前26课时讲授循证医学方法学理论课,包括循证医学基本方法和技能、循证医学文献检索、流行病学与统计学基础、系统评价制作流程、meta分析原理等,该部分课时教改班和对照班的教师配置和教学方法相同。随后,对教改班开展6课时“大数据语境下的循证医学英语写作”教改课程,对照班则以常规精读论文方式讲授论文写作课程。
1.3.3 教改内容
教改课程具体内容包括:①语料库功能介绍(1课时)。教师操作软件演示,学生跟随练习,熟悉导入语料、编写检索策略、检索和排序、词频统计等基本操作;②查询术语词汇准确性(1课时)。讲解如何在语料库查询循证医学专业术语和词组的准确英译,在一词多译时选择地道表达;③检查语法正确性(2课时)。针对主谓一致、冠词、介词、时态、语态等易错语法点,讲解如何制定检索策略和根据结果评估正确选择;④(2课时)构建符合论文语境的语篇。讲解如何利用大数据词频统计丰富关键词前后修辞搭配,构建更有逻辑的句间衔接(从句、非谓语动词、连词等)和书面化行文。部分教学案例见表1。
1.4 效果评价
布置1篇精简后1 500字的系统评价论文作为课程考试内容,学生在结课后规定时间内完成全文中译英。从词汇、语法、语篇3个维度设置考察点评价英译写作质量,词汇维度有专业术语、词组2个分项,语法维度涉及主谓一致、冠词、介词、时态、语态5个分项,语篇维度包括修辞、句间衔接、书面化3个分项。每个分项最低得0分、最高得10分。整体质量得分为所有分项分数相加,范围0~100分。同时,对教改班进行了教学满意度调查,学生对熟练度、课程辅助作用、授课情况等方面做出评价,设置“不满意”至“满意”5级评分。
表1 大数据语境下的循证医学英文写作教学案例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线情况比较
参与本研究的研究生人数为教改班30名,对照班43名。经卡方检验,两班性别比例(P=0.809)和基线英语水平(P=0.765)均无显著差异,可比性较好,详见表2。
表2 教改班与对照班学生特征比较[n(%)]
2.2 写作质量评价结果
写作整体质量评价结果教改班平均(67.8±7.4)分,对照班平均(60.2±5.4)分,教改班显著高于对照班(MD 7.65,95%CI 4.67~10.62,P<0.001)。对于每一维度,教改班得分也显著优于对照班(词汇维度:MD 1.19,95%CI 0.26~2.12,P=0.013;语法维度:MD 4.90,95%CI 3.28~6.53,P<0.001;语篇维度:MD 1.55,95%CI 0.15~2.95,P=0.030),详见表3。
表3 教改班与对照班整体写作质量和各维度质量得分比较
如表4所示:各分项中,教改班在词汇维度下的“术语”分项、语法维度下的“时态”“冠词”“介词”分项及语篇维度下的“修辞”分项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班(均P<0.05)。虽然其余分项得分教改班也略高于对照班,但t检验未显示显著差异(均P>0.05)。
表4 教改班与对照班各分项写作质量得分比较
2.3 课程学习满意度评价结果
以选择“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学生比例之和统计总满意度,结果显示:学生对课程辅助作用和授课情况各问题的总满意率均超过80%;对熟练度评价中,学生对语料库功能模块熟练度总满意率达90%,但“编写检索策略解决疑难问题”“起草循证医学英文论文”“精修循证医学英文论文”3项总满意度较低,分别为50.0%、56.7%和76.7%,其中大多数不满意者认为熟练度“一般”,详见表5。
表5 教改班英文论文写作课程学习满意度评价结果[n(%)]
3 讨论
语料库建设早期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但发展相对缓慢,缺乏针对医学专业的英语语料库[8]。近年,得益于互联网迅速发展和软件技术进步,从开源期刊、书籍和网站批量获取专业英语语料大数据变得可行,为建设专业英语语料库、开展专业英语教学提供了必要条件[9-10]。大数据语境下的英语写作教学可融入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数据驱动等教学方法,让研究生学会举一反三、自主学习,灵活利用语料库功能高效解决写作难题,增加积极语料输入,最终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11]。
为全面评价教改效果,本研究从词汇、语法、语篇3个维度构建了评价体系,通过自拟论文考察内容,覆盖英文写作过程中常见和棘手问题,能较客观地反映学生论文写作水平。评价结果显示:在基线英语水平相当的情况下,通过实施大数据语境下的循证医学英语写作教学,教改班整体论文质量较对照班提高7.65分,词汇、语法和语篇维度得分均得到显著提高。各考察分项中,教改班优势体现在术语规范性、时态/冠词/介词语法正确性和修辞丰富性,但词组、语态、主谓一致、句间逻辑和书面语分项上的提升不明显。基于上述结果,可认为本次教改达到了预期效果,但学生写作能力提升主要集中于有具体查询目标(如术语、冠词、介词、修辞)的情况,对于抽象或宏观程度较高的语言问题改善不明显。
除客观评价外,本研究还调查了教改班学习满意度。其中,大多数学生认为语料库教学课程可帮助巩固循证医学理论知识、积累更多专业术语和词汇、理解系统评价论文结构和内容,且对课堂氛围、讲授方法和课程安排普遍满意,但部分学生对利用语料库编写检索策略解决具体问题及起草和精修论文的能力尚不自信。这可能是因课时数所限,教师讲解教学案例时直接给出了检索策略,学生未在课堂上参与编制检索策略,课后也未加以练习,故实际应用时可能出现障碍;加之循证医学英文论文写作难度本身较大,导致部分英语基础差的学生无法灵活利用语料库辅助起草和精修论文。结合客观评价发现的薄弱环节,可考虑通过强化课堂操作练习、布置典型例句作业和增设课前集中答疑等方法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根据本次教改实施经验,笔者总结出以下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和解决方案:①同一班级学生基线英语水平存在差异,如何平衡教学内容难度是一大难点。笔者通过分析往届学生循证医学英文论文作业和实投论文初稿,统计高频错误,设计由浅及深的教学案例,有利于基础较差学生跟上进度,基础好的学生也能学有所获。②受疫情影响,教改班的课程采用了线上直播教学,有时出现学生断网、远程演示网络延迟等问题。为此,教师在每次课后均将课程录像进行剪辑,缩短时长后上传至学习通等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回看,问题基本得以解决(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反馈结果可作为印证)。未来在此基础上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也能预期获得更佳效果。③循证医学英语写作教学的专业性很强,对教师专业背景和知识积累提出了更高要求(如需掌握临床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等基础学科、通晓临床医学知识),但教学内容编写(如总结语法规律、挑选教学案例)需得到英语教师帮助,故此类教改课程可由从事一线循证医学和英语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共同建设和讲授。
4 结语
大数据语境下的循证医学英语写作课程实现了快速转换积极语料、帮助掌握循证医学理论知识的教学效果,显著提升了研究生的专业英语写作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未来,可在更新扩大语料规模、基于大数据提炼更多教学案例和写作规律及加强学生实践训练等角度进一步深化教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