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羟考酮术前用药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及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2021-10-11姚莺
姚莺
(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麻醉科,上海 20009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胆道外科常见的一种手术方式,该手术是在电视腹腔镜监视下,通过腔镜器械行胆囊切除术,有着切口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患者在手术后其切口的疼痛比较明显,尤其对于痛闺值比较低的患者,必须采用镇痛剂来缓解患者的疼痛[1]。羟考酮是属于阿片类药物,为阿片受体的激动药,主要药理部位为中枢神经系统、平滑肌,主要为镇痛、抗焦虑、止咳以及镇静作用,可用于缓解中度及重度疼痛,对于内脏痛有很好的镇痛作用[2]。羟考酮应用于术后镇痛已较多见于文献报道,但自控单次何种剂量最佳,尚缺乏研究报道。本文主要探讨不同剂量羟考酮术前用药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及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40例,A组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8.27±4.36)岁,平均体重(25.37±0.28)kg,ASA分级:Ⅰ级28例、Ⅱ级12例; B组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48.31±4.42)岁,平均体重(25.42±0.31)kg,ASA分级:Ⅰ级27例、Ⅱ级13例; C组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48.37±4.46)岁,平均体重(25.45±0.33)kg,ASA分级:Ⅰ级29例、Ⅱ级13例。纳入患者均经上腹部彩超及术后病理诊断确诊为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术前15 d内没有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等疾病,且无其他重要脏器功能受损。已排除肥胖、重大心脑血管以及精神疾病者;手术禁忌证者;手术不耐受者。各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有由同一麻醉师进行麻醉,术前常规禁饮禁食。A、B、C三组给予英国Hamol Limited公司提供的羟考酮(1 mL∶10 mg;国药准字J20130142)+0.3 mg/kg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依托咪酯(10 mL∶20 mg;国药准字H32022379)+0.6 mg/kg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罗库溴铵(5 mL∶50 mg;国药准字H20093186)复合麻醉。麻醉维持:各组均给予持续泵注丙泊酚,50~150 μg/(kg·min)+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瑞芬太尼(规格:2 mg/支;批号:国药准字H20030199)0.1~0.3μg/(kg·min)维持麻醉。
1.3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5 min,1、4、8、12 h疼痛情况,VAS满分10分,分值与疼痛呈正比。分别于麻醉前和术后24 h采集患者清晨5 mL空腹静脉血,离心后取上清液,低温保存待测。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的血清IL-6和IL-10的水平。观察研究对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嗜睡、恶心呕吐、头晕、呛咳、围术期高血压等。
2 结 果
2.1VAS评分 术后5 min,1、4 h的VAS评分上,C组显著比A、B两组低(P>0.05),而在术后8 h的VAS评分上,B、C两组均比A组低(P<0.05),但B组与C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术后12 h的VAS评分上,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三组术后VAS评分的比较分,n=40]
2.2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三组麻醉前、术后24 h的IL-6、IL-10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相比麻醉前,三组术后24 h的IL-6、IL-10指标均显著上升(P<0.05),但C组IL-6、IL-10指标显著比A组、B组低(P<0.05)。见表2。
表2 三组手术前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
2.3不良反应 三组的嗜睡、恶心呕吐、头晕、呛咳、围术期高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别为,A组0例、1例、1例、2例、9例;B组1例、2例、1例、3例、8例;C组1例、2例、1例、1例、0例。A、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50%、37.50%,显著高于C组的12.50%(χ2=7.022,P<0.05)。
3 讨 论
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胆囊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案,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因其创伤小、康复快、切口疼痛轻、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等特点,已经成为治疗有症状的胆囊良性病变的金标准[3-4]。虽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创伤较小,但因腹腔镜腹壁穿孔以及术中的内脏牵拉等因素会导致患者出现术后出现较为严重的疼痛,导致患者产生明显的应激反应,引起机体内炎性细胞因子大量释放,从而影响患者术后康复效果。
临床上常使用舒芬太尼、吗啡等阿片类药物缓解术后疼痛,术后易引起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副作用[5-6]。羟考酮是一种μ、κ受体激动剂,镇痛作用显著,可抑制组胺及P物质释放,降低皮质醇水平,减轻应激反应,具有更好的抑制内脏性疼痛的作用[7-8]。与舒芬太尼的镇痛效能比为10∶0.01,且半衰期较舒芬太尼延长75%,加之κ受体具有较好的激动作用,所以用药后对内脏痛有较好的效果,并且该药不会对呼吸循环产生抑制,也不会引起患者精神激动,所以对食管膨胀的镇痛作用明显强于吗啡[9-10]。0.10 mg/kg、0.15 mg/kg羟考酮由于剂量较小,药物作用相对较低,无法有效减少患者术后疼痛感,无法有效患者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导致术后不良反应相对较高,而0.25 mg/kg则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感,减少应激反应,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本文结果显示,在术后5 min,术后1、4 h的VAS评分上,C组显著比A、B两组低(P>0.05),而在术后8 h,B、C两组均比A组低(P<0.05),但B组与C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术后12 h的VAS评分上,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麻醉前、术后24 h的IL-6、IL-10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相比麻醉前,三组术后24 h的IL-6、IL-10指标均显著上升(P<0.05),但C组IL-6、IL-10指标显著比A组、B组低(P<0.05);A、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C组(P<0.05)。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0.25 mg/kg 羟考酮后,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感,减少应激反应,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此方法可广泛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