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0-11李志伟

科技视界 2021年26期
关键词:后勤工作高校后勤后勤

李志伟

(三亚学院,海南 三亚 572000)

0 引言

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具体是指将高校后勤工作进行划分,面向社会公开招标,选择社会上在管理较好并且具有专业资质的公司经营管理,融入校企合作模式。当前,我国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虽然有一定成效,但是存在问题日益增多,部分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存在与后勤实权无关、管理体制不明确等问题,而这些都需要及时解决。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类问题,将会制约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模式发展。

1 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1.1 高校与后勤实体产权关系不明确

在实施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模式后,大多需要组织成立后勤服务集团(实体、公司、中心),为高校后勤实施有效、专业化、企业化服务保障。因此需要将高校和后勤二者进行分离,对后勤服务实施现代化管理模式进行运作。但是在二者分离后资产仍然是后勤所持有,在这样的背景下,就会使得后勤实体与高校的产权出现不明确问题。也就是高校垄断后勤实体的资金来源与资源使用,又使得后勤资产不能掌握在自身手中,后勤实体就会出现自负盈亏现象,同时与高校之间的关系也会出现问题。

但大多民办高校较少存在此种情况。他们依据自身校情,采取产权清晰运行机制进行社会化改革,部分高校取得不错的效果。

1.2 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不健全

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由于其特殊性,就会造成高校后勤管理脱离市场竞争机制,逐渐缺乏有关部门管辖,从而导致后勤实体管理体制出现不健全问题。总体来说首先体现在经营管理体制方面的不健全,突出性问题表现为后勤实体在认识自身定位时出现偏差,认为其自身是管理部门,经营过程中就会导致服务理念加入行政化因素,同时过度关注成本问题和收益问题,从而降低了员工工作积极性,与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目的背道而驰。

1.3 高校后勤管理理念落后

高校后勤管理在理念上仍然使用传统思想,认为管理工作是权属工作,是上下级的指挥工作。同时后勤管理社会化的体制改革不完善,从而导致新旧理念产生动力降低、员工缺乏创新精神,对于工作度热情和积极性降低,造成忽略高校后勤管理质量只是被动敷衍性完成工作。长此以往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就会出现变革、管理不当问题。

1.4 高校后勤管理人员普遍性专业能力低下

从事后勤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存在文化程度较低因素,他们通常很难适应社会化管理,这就会导致后勤工作在实施管理期间比较困难,而大部分高校管理部门对于后勤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后勤工作人员个人素养和职业素养也没有特别要求,这就导致出现一些负面形象,不利于后勤管理,并且后勤工作人员缺乏有组织的培训,对于一些基本管理模式并不了解,就会导致后勤管理人员疏于学习,只是单纯性地完成工作。

2 针对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策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改革,高校后勤管理工作逐渐被推动,首先就需要打破原有模式,将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移交到社会中,充分的投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构建新型服务机构,完善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从而加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2.1 明确高校与后勤实体产权关系

在实施后勤管理社会化模式后,高校需要与后勤服务集团进行沟通,确保后勤服务保障。高校要将归属于后勤集团资产移交给后勤管理人员,确保后勤工作没有后顾之忧,稳住后勤管理资金往来,确保存在收益到账问题。明确资产使用权问题,明确资产保值问题。高校与后勤二者实行分离是为了更好的管理高校后勤工作,明确高校管理人员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构建完善现代经济市场,逐步提高后勤管理工作所属地位。因此高校需要在与后勤集团分离后及时与后勤管理人员沟通工作情况,达到适应新的体系。另一方面,是否一定要采取设立后勤集团的管理模式,高校需要根据自身校情和发展需要进行确定。部分民办高校在这些方面有一些创新实践,值得探讨、思考、借鉴。

2.2 加强高校后勤管理模式,提高竞争机制

加强高校后勤管理机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发展趋势,只有将现代新型企业制度和意识融入后勤管理中,不断提高并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才能使得企业发展健康。首先,高校要积极引进新型设备,重视人才培养,实行合理分配制度和用人制度。其次,要注重高校后勤经济实体的具体选择,加强经营模式的改善,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建立完整管理体系,让高校后勤管理存在企业危机感,促进后勤管理稳健发展。同时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模式必须要将市场化、专业化、企业化相结合,适当的改变后勤管理模式,现代企业制度与高校管理模式结合后妥善改善后勤集团的自负盈亏状况。通过高质量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提高后勤集团的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提供丰富多样化的特色服务,构建高校后勤管理一体化的新型模式,打破老旧管理模式,实行自主经营管理,维护市场运行机制。

2.3 提升高校后勤管理人员素质水平

首先需要提高从事后勤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综合素质较为稳定的工作人员是便于管理的,同时也是高高效工作效率的保障,要想使得后勤经营方面的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就必须加强对员工的培养,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因此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不能仅仅只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要专注于全方面培训,帮助员工形成新型后勤理念意识,从而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同时要提高后勤管理工作人员队伍的素质,招聘过程中要综合考量应聘者的知识水平、实操技能,提高他们的福利待遇,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通过培训学习不断提高管理层人员的业务水平。

2.4 加强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管理意识

后勤工作人员管理意识是十分重要的,他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管理发展。为此想要让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妥善进行,就需加强对后勤管理工作人员意识的更新,传统老旧的管理意识会造成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停滞不前,先进的理念意识是行动的方向,而后勤管理人员是与学校和后勤集团相互联系的,为此转变传统老旧管理意识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就需要学校充分重视校园后勤保障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在架构制度上做好顶层设计,不再认为后勤工作是无关重要的事情;其次要让后勤工作人员思想认识进行转化,从传统的“后勤工作变为后勤服务”,更新员工的思想意识,从“无偿工作服务”更新为“有偿工作服务”,将现代新型企业理念融入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

2.5 加强后勤管理监督制度

高校后勤在进行社会化管理后,就不仅仅是高校管理行政模式,因此就需要加强监督。而高校后勤管理的服务质量、服务价格就可能难以通过高校的行政指令被监督,就会转化为让师生进行监督。但是消费者监督具有分散性、个体性、局部性等特点,因而监督效果无法得到真实反馈,就会导致后勤管理监督不到位。同时为防止后勤工作出现弊端,高校需要建立有秩序、有组织的监督部门,强化师生监督效果。因此加强高校后勤管理就必须要有组织、有体系进行,优化运行市场环境,做到公开透明,严格控制垄断经济,形成良好服务氛围,营造公正公平的竞争局面。

3 结语

现如今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在改革后,从很大程度上降低后勤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从而提高高校在办学方面的层次。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存在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为此要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后勤管理竞争力。打破高校改革前后勤管理的封闭模式,将高校后勤管理交到社会中,得到充分的监督,从而促进学校全面发展。一方面要积极把握高校的教育性质和非营利目的;另一方面要制定有效管理机制,完善高校后勤管理体系。

猜你喜欢

后勤工作高校后勤后勤
高校后勤管理内部关系研究
后勤服务
浅谈国有企业后勤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后勤服务
浅析高校后勤装备的新进展
新形势下高校后勤服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精细管理后勤工作
《当代中国军队的后勤工作》一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