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曲剧音乐的衍变及发展
2021-10-11高云飞
高云飞
(昆明市盘龙区文化馆,云南昆明 650021)
一、昆明曲剧音乐的渊源
昆明曲剧是云南独有的地方戏剧种,形成于民国年间,流传于昆明主城区和周边地区。是云南地方戏较为年轻的一个剧种。昆明曲剧主要受昆明曲艺扬琴说唱的影响,从民间艺人的街头说唱发展而成。过去扬琴演唱与伴奏是一体的,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昆明扬琴艺人开始将演唱同伴奏分开来,形成了一个新的演唱形式。为此,当地文化部门在昆明祥云街设大众游艺场,为昆明扬琴艺人提供固定演出场所。在这个演出场所中,开创了扬琴戏,扬琴艺人将扬琴表演戏剧化,迈出了曲艺向戏曲过渡发展的第一步。
初期的扬琴戏《韩梅梅》在音乐上设置唱腔,在乐队里加入了打击乐,在表演上注重人物刻画,对昆明曲剧的形成起到了决定作用,在后面的剧目中,如《祥林嫂》,把零散的扬琴曲调变为了成套的演唱曲调,完成了昆明曲剧,一个新兴的剧种。
昆明曲剧的音乐,源于昆明扬琴。这个从曲艺音乐向戏曲音乐的衍变发展,是伴随着昆明曲剧本身戏曲性的不断强化和表现内容不断丰富而逐渐完善的。
二、昆明曲剧音乐的衍变及发展
(一)昆明扬琴音乐的特征
昆明扬琴是一种说唱性强,曲调丰富的曲艺形式,其形成于清代,它吸收云南各地的民间小调和洞经音乐、花灯、滇剧曲调而成为一种自奏自唱、代言与叙述相结合的民间说唱艺术。
扬琴这一原流行于波斯、伊拉克等阿拉伯国家的击弦乐器,自明末清初传入中国广东沿海一带,继而流行全国后,便与中国民间的说唱艺术相融结合,形成了覆盖面很广的全国性曲艺曲种,并以流行地区划分为“四川扬琴”“昆明扬琴”“保山扬琴”“腾冲扬琴”“大理扬琴”“蒙自扬琴”“昭通扬琴”,等等。
作为昆明地区民间说唱艺术的昆明扬琴,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曲调从鲁、苏、浙、川、黔所流传的入滇的琴书、道情、明清小曲、民间小调、宝卷说唱、洞经吹打曲牌以及本地小曲合流发展而成,分为:古曲类、书腔类、大调类、小调类四大类。从曲目又上分为“花、经、书”三类,其唱腔音乐曲牌则分为“大八套”“小八套”“古曲”“书腔”四类。
昆明曲剧音乐就是在昆明扬琴说唱音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昆明扬琴音乐的衍变
1957年夏天成立的昆明人民曲剧团,结束了新中国成立前扬琴瞽目艺人三五相邀,在城镇乡村走街串巷的流浪生活,让昆明扬琴开始从坐唱走向了化妆演唱,从民间曲艺走向了戏曲变革的新生。原来的“扬琴戏”“曲艺剧”正式更名为“昆明曲剧”。
1979年昆明人民曲剧团恢复以来,上演了《啼笑姻缘》《高山下的花环》《弹吉他的姑娘》《十五的月亮》《张三丰》《珍珠塔》等不同题材的剧目,音乐在塑造人物形象、渲染剧情等方面是成功的,在刻画人物性格、抒发内在情感、场景的描写等方面是可圈可点。
昆明曲剧音乐在扬琴音乐基础上不断地改革发展,从曲牌沿用到选择了以板腔化为主并同时广泛吸收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的路子,在一个又一个剧目音乐创作和各种不同人物音乐形象塑造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板腔体与曲牌相融,最终发展成为“套曲”。并且根据不同的剧情、唱词、场景的需要,在原有的曲牌、板式上创新唱腔,使之更好地为演出服务。
(三)昆明曲剧音乐的形成
昆明曲剧音乐是在扬琴音乐的古曲类、书腔类、大调类、小调类的基础上建立了【扬调】【扬调三板】【道情三板】【三簧】【数西】等以大调类曲调为主、小调类曲调为辅的唱腔体系。同时,还借鉴了戏剧的音乐结构,如滇剧、花灯等。使昆明曲剧的音乐表现形式趋于多样化。【扬调三板】【道情三板】的尾腔、句尾、拖腔和独伴奏,则为昆明曲剧音乐的特色唱腔。
其中昆明扬琴中的书腔,因是说唱性曲调,字多腔少、亦说亦唱在昆明曲剧中的逐渐弱化。经过几十年不断衍变发展和积累,昆明曲剧音乐已具有相当丰富的色彩变化和表现功能,唱腔与其他一些地方戏曲相比,更多地保留了说唱叙事的功能和风格。
昆明曲剧中的大调类曲调主要有【扬调腔】【道情腔】【律簧腔】和它们的变体,属于四句体和二句体结构的板腔体。多使用五声音阶。以擅长表现叙事的功能,常用于剧中的叙事。每个曲目通常采用一种曲调和二、三种同属变体曲调。【扬调腔】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能适应不同的人物和情绪的多种需要,是昆明曲剧中最常使用的腔调。【道情腔】与昆明扬琴并无血缘关系,但其调式和定弦相同,其中的快速板式在发展过程中也和扬琴调腔一样,出现上下句结构。但【扬调腔】【道情腔】因调式和定弦不同而不能在同一曲目中同时使用。【律簧腔】还分为“扬调律簧”和“数西律簧”,“扬调律簧”有慢板、三板、二板、散板,慢板专用于悲伤和惆怅的情绪。大调类曲调在不同乐段中,其旋律因唱词不同而变化不同,但每个乐句的句尾拖腔和句式落音及曲式结构稳定不变。同一曲调还可以因表现不同内容而灵活变化,自成腔调,以适应各种人物不同情绪变化的需要。
如曲剧《少奶奶的扇子》剧中人物金曼萍和刘曼萍演唱的成套唱腔,就成功地运用了大调类如:【扬调急板】【扬调二板】【扬调垛板】【扬调清板】【数西二板】等不同的扬调腔和不同的板式变化,吸收借鉴板腔体音乐板式变化和旋律发展手法,使这段十五分钟的唱腔从头至尾连绵不断一气呵成,塑造了剧中人物多种情感色彩,大起大落的板腔体成套唱腔和灵活自如曲牌联接段落交相辉映,使整段唱腔张弛自如,有力地增强了声腔艺术的感染力。在曲剧《啼笑姻缘》中“歌不成声泪涟涟”的唱腔里,也运用了擅长表现叙事的大调类如:【阴调】【阴调慢板】【阴调二板】【道情书篇】等道情腔,板式节奏运用了散板、慢板、清板、急板、紧打慢唱和尾句帮腔、伴唱、合唱等演唱形式,使剧中人物悲痛欲绝的情绪和错综复杂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三、昆明曲剧音乐的特征
(一)板腔体系
昆明曲剧中的小调类音乐,类似分节歌,多用同一曲调反复演唱不同唱词,字随腔走,具有旋律简洁、结构规整,易于传唱的特点。小调类曲调多属于单曲体结构形式,绝大多数为五声音阶,以四句体和二句体结构最为多见,由原昆明扬琴音乐中的古曲、书腔中的部分曲调组成,其曲调约百首。常用于表现较简单的情节和短小的唱词,以及某些情绪及场景音乐。如【银纽丝】【南叠落】【正描花】【孝顺歌】【虞美人】【比翼鸟】等小调类曲目,旋律优美动听,抒情性强,色彩丰富,既能刻画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又能根据剧情要求的特定环境生动地塑造人物形象,作为曲剧的辅助性唱腔,以大调唱腔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如《啼笑因缘》中的【春季里艳阳天】(虞美人),【我今天好容易见到了你】(闹五更),《少奶奶的扇子》中的【羽毛扇上画玫瑰】(正描花),【他俩情投意合来看中】(五上板)等不少唱段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在原有的曲牌、板式上创新唱腔,一直是曲剧音乐创作不倦的探索追求。如《红石岩》中维留妮的唱腔,就是在基本曲牌上按剧情和人物需要加以发展变化的创新唱腔。再则是保留扬琴说唱的原始曲牌形式,吸收其他地方剧种的音乐元素加以创新,如《茶花姐妹》《十五的月亮》等。而《秋海棠》《诗美伊与阿塞薇》的唱腔,已解决了从民间说唱音乐衍变成为地方戏曲音乐的矛盾,在抒发人物的性格、情感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昆明曲剧建团六十多年来,已经在一百六十六个大小剧目中,从传统的曲剧音乐中发展创新了不少唱腔,以其优美的的旋律、地方风味醇浓的音乐声腔,展示了曲剧音乐独有的韵味风采,即在吸收借鉴京剧、滇剧、花灯等演唱方法同时,突破以往的常规演唱演奏,对曲调进行适当调整,形成了独立的板腔系列。
(二)唱腔体系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昆明曲剧音乐确立了以大调为主、小调为辅的唱腔体系。而以传统曲牌、改编曲牌、创作乐曲作为过场、人物对话使用的器乐曲,已呈现曲艺音乐向戏曲音乐发展的鲜明的特点。戏曲化发展的伴奏音乐,从单一的扬琴主奏乐器加入拉弦乐器高胡、弹拨乐器琵琶作为主奏乐器,到加上二胡、中胡、大阮、月琴、竹笛、笙、唢呐以及京剧锣鼓打击乐。为了丰富表现力,还加入了包括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单簧管等西洋乐器,伴奏也从原来的大齐奏转变为分声部的领奏、轮奏,并应用和声、对位的西洋作曲手法,增加副旋律并加强低音乐器的和声伴奏功能,使音乐更加丰满,在“托腔保调”上起到很好的渲染作用。这让昆明曲剧更具时代感,更有感染力,成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四、昆明曲剧的濒危状况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革,市场经济及各种娱乐形式的冲击,昆明曲剧处于濒危状况,昆明曲剧团以于2006年撤销。所幸的是,2005年,经昆明市人民政府批准,昆明曲剧被列为昆明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退下来的老团员仍然以多种形式积极传承传播昆明曲剧,如将一些经典的剧目改编成庭院剧,广泛地传播一些剧目片段,参加各类展演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非遗”部门也在认真组织传承培训和演出展演活动,通过这些措施传习着昆明曲剧的一招一式、一腔一板,为昆明曲剧培养着后继人才。
昆明曲剧这一云南独一无二的剧种,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措施中,得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