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河坳陷磴口构造带古近系断砂耦合特征及其控藏作用

2021-10-10宋新新

油气·石油与天然气科学 2021年9期

宋新新

摘要:临河坳陷是中—新生代坳陷—断陷盆地,磴口构造带位于临河坳陷南部,是临河坳陷的有利构造带之一。本文在断裂和砂体分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磴口构造带断裂和砂体的耦合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磴口构造带断砂耦合特征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对认识油气分布规律及指导下步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临河坳陷;磴口构造带;断砂耦合;控藏作用

磴口构造带自下而上发育前寒武基底、白垩系固阳组和毕克齐组、古近系乌拉特组和临河组、新近系五原组。其中固阳组和临河组是主要勘探目的层系,烃源岩发育于固阳组一段和临一段,与其临近的砂岩储层形成了两套主要的成藏组合。油气在平面上的分布不仅受到断裂的控制,而且受到砂体分布的控制,不同的断砂组合控制形成了磴口构造带不同的油气成藏类型。

1 断裂构造特征

临河坳陷断裂活动强烈,可分为三期[1]:早白垩世拱张断陷阶段,在北西-南东向挤压应力持续作用下,在三叠-侏罗纪大型隆起的拱顶位置,发生了局部的拱张断陷,形成暗色泥岩、油页岩等,而在其它地方,则形成红色碎屑岩沉积。晚白垩世-始新世早期,临河坳陷发生了区域性隆升;第三纪拉张断陷阶段,始新世晚期,在北西-南东向拉张应力作用下,盆地内断裂性质以剪切拉张为主,断裂活動在上新世达到高潮,盆地发生了大规模沉降,接受了巨厚的第三纪沉积,并在渐新统沉积了暗色泥岩;第四纪整体下沉阶段:第四纪以来,临河坳陷仍保持了前期不均衡沉降的总趋势,除边界断裂外,坳陷内部的断裂活动显著减弱或者停止。

磴口构造带位于临河坳陷南部,整体呈西北低东南高的构造格局。以S5井东西两侧2条掉向相反的北北东向断裂F1及F2,以及西侧延伸至基底的花状构造主干断层F3为界分为四个分区:西部深凹带、中部断阶带、中部断垒带、东部断阶带(图1)。在临河组沉积时期,F1与F2断层两侧显现出明显的同沉积特征。总体分析认为磴口构造带的中部断垒带是一个继承性发育的古构造高点,两侧断层在古近系晚期受拉张作用影响活动明显增强,使其形成明显的东西分带构造格局。

2、砂体特征

磴口构造带以南侧远距离物源输入为主,中部断垒带上沉积相带具有典型的缓坡带沉积特征,储层多以中厚和厚层为主,砂地比约50%-60%,以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河道砂及滨浅湖滩坝砂为主;中部断阶带依然以浅水环境为主,砂地比约40%,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及滨浅湖亚相,由于前期研究已证实F1断层为油源断层,且西部深凹带和东部断阶带目前没有钻井,因此本次研究主要针对中部两个带开展,对垒上3口井及垒下1口井的临河组储层进行了分析,储层孔隙度为6.7%~28.1%,平均17.5%,渗透率为0.05~468.3mD,平均70mD,表现为中孔中渗型储层,最大单层厚度均超过10m,表明储层发育较好,可为油气聚集提供有利储集空间。

3、断砂耦合特征

由于磴口构造带南北分带差异演化的特征,中部两个构造带呈现不同的断砂耦合特征,其中,中部断阶带的断层起到分割砂体的作用,断砂耦合形成构造—岩性圈闭,中部断垒带为断裂控砂,断砂耦合控制圈闭类型。

中部断阶带发育多条顺向断层,断裂作为主要的油气运移通道[2],与砂体形成了阶梯式的断—砂组合样式。井资料证实磴口构造带有辫状河三角洲砂体注入,由缓坡带输送的三角洲砂体经过湖水的冲刷改造,形成沿岸分布的滩坝砂体,晚期构造活动变强,在断层下降盘形成足够的可容空间。

中部断垒带是由两条北东走向正断层夹持而成的地垒,地垒自南西向北东倾伏,宽度最大5km,长度29km,段垒带以西及以北两侧靠近油源,临河组中晚期河流—三角洲砂体延伸距离远,砂体铺开面积大,中孔中渗的三角洲前缘砂体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

沉积旋回分析表明,临河组从底部到中部,呈现进积特征,碎屑物质快速推进,砂体越来越厚,储层分布范围越广,且油气显示层段位于临河组中部,分布相对集中,储层品质好且与油源连通,说明砂体和断层的发育不仅提供了良好的运移通道,还决定了油气的富集程度。

4、控制成藏作用

通过对磴口构造带断裂体系、沉积特征、断砂耦合特征的综合研究,认为中部两个带的成藏主控因素有明显差别,中部断阶带具有自生自储相带控藏特征,控制成藏的主要因素是砂体优势相带与烃源岩的分布,油气顺着油源断层F1充注,形成岩性—构造油气藏;中部断垒带具备断砂耦合控藏特征,控制成藏的关键因素为供烃断层的发育与断块圈闭构造,运移通道以断层和砂体为主,形成构造—岩性油气藏,具备断砂耦合控藏特征。

5、结论

通过对磴口构造带古近系断裂和砂体特征的研究,认为在中部断阶带,油源断裂与砂体优势相匹配,共同控制油气藏的分布;在中部断垒带,断砂耦合共同控制油气疏导,控制成藏的关键因素为供烃断层与断块圈闭构造,对油气聚集有利。

参考文献

[1]沈华,刘震,史原鹏,等. 河套盆地临河坳陷油气成藏过程解剖及勘探潜力分析[J]. 现代地质, 2021, 35(03): 871-878.

[2] 刘子藏,周育文,杨朋,等. 断陷盆地继承性斜坡断砂耦合控藏机制-以沧东凹陷南皮斜坡孔二段为例[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2020,47(06): 645-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