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中学生的“三生教育”研究

2021-10-09徐君悦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31期
关键词:三生教育中学德育新课程理念

徐君悦

摘要:所谓“三生教育”的理念,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三生教育”理念是在研究社会现状和反思现代教育弊端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在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生活,使他们能够安全、有爱地生活,以适应未来的社会。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高中德育教育及日常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理念的实践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三生教育;新课程理念;中学德育;实践策略

引言

“三生教育”以生命教育为核心,以生存教育为关键,以生活教育为目标。在中学日常课堂教学和德育教育中,教师要将“三生教育”融入其中,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体悟生命,感知生活,强化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为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对立德树人与“三生教育”的理解

我们认为“立德”就是立足思想道德,坚持德育为先,用正面教育引导、唤醒、启发学生;“树人”是树身心健康的人的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坚持以人为本,通过适当的教育改变和发展学生。以核心素养为基础,以“生命·生存·生活”教育为实施立德树人的具体行动,树立“尊重生命、懂得感恩、会生存、遵守规则、热爱生活、并尊重生命”的德育教育目标。德育的目的是达到教育育人的目标,进一步培养有明确的人生方向、较强的生存能力和健康生活质量的优质人才。

二、构建“三生教育”课程体系

在玉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为例,我们将“三生教育”融入日常德育工作中,并寻找“点位”突破,初次构建“三生教育”教育项目体系。

每年的一、四、五、十月,我们在学校德育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教育内容包括:敬畏生命,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懂得感恩,感恩父母给予生命,感恩支持青春期成长的老师。传承红色基因,祭奠先烈,讲述英雄故事,明白人的精神生活高于自然生活。每年六月和十一月,德育教育重点是生存教育。课程内容包括“五个一”,即:安全讲座、安全主题会议、安全知识竞赛、安全逃生培训、安全交通值班。每年十一月开展研学活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舞台。还教授学生掌握心肺复苏、安全逃生等技能,同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使学生敬畏规则,遵守法规,学会与他人、社会和自然和谐相处。每年的二月、三月、七月、八月、九月和十二月,以生活教育为重点。课程涵盖历史、地理、科技、文学等内容。同时,在寒暑假期间提供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走出去,在课堂外接受“三生”实践教育,体验校园外的实践生活。

三、拓展课堂时空,拓宽“三生教育”渠道

中学德育教育是“三生教育”的重要阵地,但不是唯一的阵地。“三生教育”应该是一种教育形式和行为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在心中实现,更要在行为上进行外化,引导学生实现知行合一。“三生教育”不能囿于课堂,要进入广阔的自然和社会,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接受洗礼和约束自己的意志。

例如,保护和珍惜自然环境是生存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态环境方面的教育,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之中,担承起保护自然,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因此,教师应增加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开辟“三生教育”渠道。为帮助学生充分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危害,提高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能力,笔者引导学生研究家里的塑料产品情况,并引导学生参观垃圾废物处理站,参观塑料制品的处理过程。学生们了解了白色污染及其危害后,提出了“减塑”计划,制定了环保规划。于是,生活和社会成为了生存教育的第二个课堂,让课堂学习得以拓展,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四、“三生教育”阶段性研究成果

以玉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为例,通过实施“三生育人”计划,学生正在从仪容仪表、言语行到品格、学习成绩等方面都在发生转变。在生命教育方面,学生学会了善待自己和他人,懂得了尊敬师长、孝敬父母,认识到了生命的价值。在生存教育方面,95%的学生学会了几项自救与他救技能,同时在守法守规及生存能力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在生活教育方面,98%的学生参加了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爱好娱乐方面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每个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读50本经典名作,会唱40首健康歌曲,还学会了劳动技能,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高雅的兴趣爱好和娱乐方式,为社会培育了优质的全面性人才。

五、“以人为本”育新人

为适应教育发展之需,玉林師范学院附属中学秉承校训精神,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践行“三生教育”于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具有会做人、能健身、善学习、懂感恩、负责任、有担当的附中人,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始终相信,最高质量的教育是为国家和社会培育全面性人才,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人获得幸福。对学校而言,实施“三生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核心功能,其重点是培养适应国家和社会所需人才。实施“三生教育”的目的是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这也是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终级目标。

玉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高度重视“三生教育”,将其与课堂教育、德育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校外实践体验相结合的重要性,从科学设计、学校教育、教学体验、教材开发、教育考核制度、深入研讨等方面为着力点,从点滴做起,让“三生教育”之花开满校园。

首先,学校德育处和团委精心组织开展了“我很重要”的集体班会、“让生命之花绽放”研讨会、体育艺术节、华狮社表演活动以及“热爱生活,创意生活”设计大赛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发现生活中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事情,让他们体会到现在的生活的不易,学会热爱生活、珍惜生活。

其次,学校开设了《三生教育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生教育之交通安全教育》、《三生教育之挫折教育》等教育主题班会及讲座,强化新生入学的心理教育及安全教育,通过校园文化板报及消防培训、抗灾防疫应急疏散演练等活动,教育学生学会爱自己和他人,学会生存及生活技能。

三是学校通过建设校园文化,推动“三生教育”体制,开设传统文化知识长廊及国学经典书画展演、师生风采展览、设立社会公益展等方式,长期推进“生生教育”方针,完善校园内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开僻“心灵港湾”,并改善校园各项服务。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校成立了疫情期间心理工作领导小组,整合资源,以心理学专业知识为基础,推出了《防疫心理指南》;向全校师生推动中小学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教育,为全体师生实施全方位的心理健康。后疫情时期,生命至上是我们教育首先要遵守的基本原则,通过心理危机干预在保证学生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去教育、感化学生,让学生能够重拾信心,战胜病魔,完成学业,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同时,在教学中将抗疫卫士钟南山、李兰娟等诸多“最美逆行者”的优秀事迹进行渗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感恩奉献的精神品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三生教育”是与学校的教育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的,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要将“三生教育”理念巧妙地融入日常教学和德育教育中,向学生传达“三生教育”的真谛,讲事实,用真实案例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通过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引领学生认识生命,学会生存,感受生活,为社会培育全面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罗石生.“三生教育”思想政治课教学新视角[J].学理论, 2020, (24) :278-279.

[2]闫彩红.基于三生教育的德育实践模式初探[J].社科纵横, 2020, 26 (03) :136-138.

猜你喜欢

三生教育中学德育新课程理念
大学生“三生教育”的性别差异分析
中学德育工作形成合力探析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中学德育工作形成合力探析
评价机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