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江苏省港航供应链的转型升级策略
2021-10-09李上康
李上康
【摘 要】 为促进江苏港航供应链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转型升级,运用逻辑演绎法提出江苏港航供应链转型升级的经济效益与生态价值并重、双链耦合与价值升级协同、市场力量与政府作用平衡等3个原则,从东西互济、陆海联动、三大产业分类施策方面提出江苏港航供应链转型升级路径,最后提出港航供应链转型升级策略:权责共担,开展行业集群式投资;需求驱动,紧抓生态示范区建设;陆海联动,促进港口平台化升级;深化互信,拓展绿色港航链合作。
【关键词】 港航供应链;全球价值链;转型升级;“一带一路”
1 江苏港航供应链转型升级原则
1.1 经济效益与生态价值并重原则
当前,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作为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大户”,港航业的节能减排、低碳营运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港航业被要求承担更多环境保护责任;因此,对于我国港航业而言,摆脱传统的粗放型“黑色发展”路径,贯彻执行“经济效益与生态价值并重”的基本原则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不二选择。
1.2 双链耦合与价值升级协同原则
当今世界,原来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已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区域之间、国家之间的竞争也以供应链集群之间的竞争体现。例如:韩国的造船工业、班轮船队、国际航运中心(釜山与光阳双枢纽港)三者之间紧密耦合,协同打造了具有世界一流竞争力的东北亚港航供应链集群。因此,江苏省必须抓住機遇,将港航供应链与全球价值链良性耦合、互动并进、协同升级。
1.3 市场力量与政府作用平衡原则
市场与政府的有效结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市场注重效率,以绩效为导向,与供应链以客户为中心的要求高度吻合,但也存在失灵的诸多风险隐患;政府懂规划、重公平,但也可能导致资源错误配置或低效配置。我国港航业长期以国企为主角,在港航供应链网络建设中存在一些政府过度干预的情况,甚至还有计划经济的痕迹。这与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严重不符。因此,有效、合理地平衡市场力量与政府作用,充分发挥两者的互补、互促作用,理应成为江苏港航供应链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实现绿色转型升级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2 江苏港航供应链的转型升级路径
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江苏港航供应链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转型升级,既要向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秉持“新丝路”精神,全面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简称“五通”)进程,尤其是设施联通的绿色化进程,又要向西与长江经济带其他省市共同践行“一江水理念”,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发展理念,尤其是绿色发展理念,做到东西互济、陆海联动。基于这些要求,笔者提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江苏港航供应链转型升级路径(见图1)。
在港航供应链的主业和辅业方面,已整合了全省大部分优质港航资源的江苏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港口集团”)宜联合具备区域优势和特色的产业伙伴,完善产业链,其服务链和价值链也能因此得到拓展和提升。港航产业链的支持产业,大多是涉及国家软实力的行业,或者是敏感度较高的行业,目前除了海运保险行业开放度较高外,其余产业对外开放度总体不高,更需以政府主导、互信合作为支柱。“一带一路”作为我国向世界提供的最重要公共产品,其落地实施依赖于我国与沿线国家的政策支持与平台搭建,亟待形成长期有效、良性互动的合作机制,港航供应链的转型升级也不例外。
3 江苏港航供应链的转型升级策略
3.1 权责共担,开展行业集群式投资
港航供应链涵盖港航相关企业及海关、检验、海事、边防等相关监管部门,与船舶产业集群、海工产业集群和物流产业集群紧密关联,以海事金融、法律、保险、期货等行业为支撑,是集成度高、覆盖面广的功能性社会网络。由于港航供应链具有投资大且回收期长、周期性波动明显、受国际政治影响大等特点,对港航供应链投以巨资时必须寻找可靠的合作伙伴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对于江苏港航供应链而言,可以江苏港口集团为主体实施集群式投资战略,结伴省内优势制造业、基建业的经济实体以及国内外潜在的合作伙伴,借鉴世界先进码头物流运营商经验,全面贯彻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理念,为“一带一路”沿海国家提供全产业链集群式投资方案。
3.2 需求驱动,紧抓生态示范区建设
截至2020年11月17日,我国已与138个国家和31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1份共建“一带一路”文件,合作国家遍及四大洲。作为区域供应链或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类型,港航供应链具有复杂性、动态性、交叉性等特征,而作为服务型供应链,目标用户的需求拉动是其运作的基本驱动力,这一点对于江苏港航供应链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货主作为主要目标用户既向其传递终端用户(消费者)的多品种、小批量、及时性等苛刻要求,又向其传递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等巨大压力。目前,江苏省正在进行产业的转型升级,包括港航业在内的诸多传统过剩产能正在转移、转化中,如能联合船海、电子、石油、化工、钢材、基建等优势产业,借鉴融合人文、教育的现代产业园区建设特色经验,江苏港航供应链就可在“一带一路”沿线合作密切地区以生态型产业合作示范区的形式率先取得突破,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江苏港航供应链主要目标客户是大宗散货货主,这些货主的货物大多来自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这为双向共赢合作提供了坚实基础。
3.3 陆海联动,促进港口平台化升级
在“一带一路”沿线港航供应链绿色化进程中,建议根据合作意愿、资产状况、政策支持、政府信用、腹地经济、发展潜力等方面分层次、分阶段推进合作(见表1),并且做好做足风险防范与化解预案,全力争取供应链运营的市场化、风险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
港口平台化发展及其效能发挥是落实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江苏港航供应链“东西互济、陆海联动”转型升级思路的关键举措。江苏省港产城联动度不强,直接原因在于港口集成化、智能化、平台化效能发挥不够,直观表现在与经济活力紧密关联的集装箱吞吐量规模相对较小,对经济产业发展升级的带动力不足。江苏全省13个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之和虽已由2000年的87.9万TEU增至2020年的万TEU,但仅达上海港同期集装箱吞吐量的44%。港口是水陆衔接的界面,是各种集疏运方式的分布空间和客货集散平台,但根据港口代际划分理论,第四代港口是港航供应链的核心平台与后勤基地,也是供需结合点与物流价值链枢纽,其突出功能已升级为对港航全产业链的资源整合与赋能增值;因此,应当双向出击、东西互济,在动态打造“绿色”海上新丝路的同时,积极共建生态长江经济带,以产业合作、无水港建设、通关便利化等措施拓展货源,减少区域市场障碍,助力新发展格局的形成。
3.4 深化互信,拓展绿色港航链合作
“互信”是“新丝路”的精神内核,是“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的必然要求,也是区域港航供应链乃至全球港航供应链顺畅运作、行稳致远的基石。这是因为:供应链成员之间是一种紧密的、长期的合作关系,港航供应链的稳定可靠对于和平发展或战时保障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价值;“五通”中最容易产生显著效益的就是设施联通,港航供应链则是“一带一路”沿海国家设施联通的优先领域。同时,港航供应链的高端支持产业往往涉及国家安全甚至主权利益,在“绿色”渐成国际产业合作“通行证”的时代背景下,江苏省港航业若想在“一带一路”区域拓展绿色供应链合作领域和空间范围,必须秉持先进理念,深化互信基础,审慎评估供应链当地风险和区域风险,全面权衡长短期风险与收益,做细做实风险预案。当然,首要的是“办好自己的事”,即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全面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与供应链上下游伙伴密切合作不断提升全产业链的绿色竞争力(见表2),以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绿色航运服务,使自己成为让客户信赖的企业,努力实现节能减排低碳营运,严格履行世界公民的责任,倾力打造基于绿色发展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