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母乳的口腔护理在新生儿院感中的预防作用分析
2021-10-09申琳
申琳
【摘 要】目的:分析基于母乳的口腔护理在新生儿院感中的預防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94例,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47例,为常规护理,观察组47例为基于母乳的口腔护理,对比患儿院感概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口腔和气管致病菌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观察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病菌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为新生儿接受母乳基础上的口腔护理时可有效降低院感概率,以及口腔和气管致病菌检出率。
【关键词】母乳护理;口腔护理;新生儿;院内感染
新生儿由于口腔黏膜并未发育成熟,常会由于护理操作、气管插管等引发院内感染,影响小儿健康成长。有学者提出母乳不仅为新生儿最佳食物,同时也可促进新生儿口腔和胃肠道功能发育,有效提升新生儿免疫力,增强抵抗功能[1]。为降低院内感染概率,现选取我院新生儿,对比各种护理方式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94例新生儿,对照组47例,男23例,女24例,出生时间0h~48h,平均出生时间(12.24±0.45)h,出生时体质量2kg~3.4kg,平均体质量(2.41±0.16)kg;观察组47例,男22例,女25例,出生时间0h~46h,平均出生时间(12.19±0.37)h,出生时体质量2kg~3.6kg,平均体质量(2.32±0.18)kg,基础信息差异小(P>0.05)。纳入标准:①新生儿均接受胃管插管,②新生儿并无传染性感染,③新生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需长时间禁食或者禁饮新生儿,②合并口腔疾病新生儿,③患儿家属无法正常沟通者。
1.2 方法
所有新生儿均需接受基础性护理,并密切观察新生儿生命体征。对照组为氯化钠溶液口腔护理。在口腔护理之前准备好氯化钠溶液(浓度为0.9%)和无菌棉签,护理人员口腔操作前进行手部消毒,之后进行新生儿口腔检查,清理淤积分泌物。观察组则为母乳口腔护理。护理人员收集母乳之后使用无菌棉签进行母乳蘸取,之后为新生儿进行口腔、嘴唇清洁,每隔4h进行一次护理。
1.3 观察指标
(1)对比新生儿口腔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状况。其中主要对比:口腔致病菌、气管致病菌检出率。(2)对比新生儿各种病菌检出率。其中主要对比: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鲍曼氏不动杆菌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新生儿气管和口腔感染状况
观察组新生儿口腔和气管致病菌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
2.2 对比各种病菌检出率
观察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病菌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
3 讨论
人体唾液内含有大量溶菌酶、淀粉酶,可有效起到杀菌效果,使得口腔维持平衡状态,但新生儿由于口腔黏膜薄、唾液分泌量低,便会引发各种问题。当致病菌进入新生儿口腔之后即可引发感染,直接威胁其身体健康[2]。为保证新生儿口腔卫生便需为其进行口腔护理,使用氯化钠溶液进行干预时虽然可有效清除口腔内致病菌但对于新生儿口腔发育,自身免疫力提升却并无效果。使用母乳护理时,由于母乳内含有大量益细菌株、多种免疫成分,因此可有效保护新生儿身体健康[3-5]。当母乳内含有双歧杆菌时可通过口腔护理便会在口腔黏膜内定植,有效阻断致病菌定植,帮助新生儿进食功能提升。母乳也内含有的大量益生菌,因此可有效阻断致病菌于胃肠道黏膜、呼吸道黏膜上黏附,对于微生物也可有效起到杀伤作用。对比各种干预方式下效果时发现,观察组新生儿口腔和气管致病菌检出率更低(P<0.05)。此种情况和母乳护理时使得口腔致病菌极大减少、免疫力极大提升有关,因此口腔和气管致病菌更少。
综上所述,基于母乳的口腔护理为新生儿进行干预时可有效降低病菌感染率,有效预防院内感染。
参考文献
[1] 潘关凤,王平蓝,谭建平,等.母乳在管饲喂养早产儿口腔护理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12):181-182.
[2] 温景莲,张春丽,陈彩云,等.母乳护理口腔防治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J].哈尔滨医药,2018,38(3):292-293.
[3] 张学颖,张晓翠,何彩云,周坤鹏.母乳联合碳酸氢钠口腔护理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效果观察[J].天津护理,2020,28(5):605-608.
[4] 张瑞芳,陈静,冀萍.母乳口腔护理预防早产儿感染的临床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3):305.
[5] 周静.2%碳酸氢钠口腔护理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新生儿VAP发生率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2):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