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途径

2021-10-09圣建峰

文理导航 2021年26期
关键词:操作能力初中学生培养途径

圣建峰

【摘 要】物理是学生到了初中时期才开始正式学习的一门科目,理科性质较强,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然而,在初中时期,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完善的过程之中,学习物理课程难免会有比较吃力的现象,尤其是女生,这是很正常的。初中是学生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时期,教师要在这个阶段为学生奠定良好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鍛炼学生的各项技能。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能够让学生亲身体会知识的产出过程,对物理学科性质有更深入的了解。教师除了要为学生演示,还应该让学生亲身操作。有鉴于此,本文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途径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初中学生;操作能力;培养途径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操作能力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课堂上,学生通常只会被动的听,却不会主动的思考、主动的做。在新课改中,对教学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重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要多向学生传递学科核心素养的知识,不再是以理论知识的传输为主。在开展物理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涉及到实验操作的相关内容,教师不能再向从前那样给学生演示、展示,让学生观察和看,最后再机械地记住实验结论。相反,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去动手操作,去用心思考。在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道路上,仍然有许多问题,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统筹学生的发展。

一、营造学习情境,打开学生的思路

在新课改环境下,如何改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以打造高效课堂,俨然成为了相关教育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综合以往的教学经验不难发现,学生的学习思路通常处于一种被禁锢的状态,在很多情况下,都得不到释放。除此之外,学生的天性也是同样如此的。本身初中学生这个群体应该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但是单就课堂表现来说,确实显得“苍老”了一些。在课堂中,教师只顾着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虽然从表现上看,可能是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学生的思维没有紧跟着进行运转,对于物理这种学科的学习十分不利。因此,教师可以营造学习情境,打开学生的思路。

例如,在教学《会跳舞的小人》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先通过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来播放视频,给学生展示相应的景象,借此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章节知识主要是让学生对物理这门课程有一个了解,认识物理世界中一些奇妙的现象,打开对物理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就视频中的现象对学生进行启发,让学生去思考诸如“为什么‘小人会跳舞?”等的问题。这样一来,通过营造学习情境,有利于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内容产生兴趣。

二、传递学习理念,激发学生的思考

在实际的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过程当中,由于物理内容具有较高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学生往往很难彻底地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还必须要能够通过对立面来证实物理理论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这就需要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对教师来讲,要向学生介绍这种学习理念,意识到进行实验操作的重要性,不要忽视它,认为其没有多大的作用。作为教师的教学后盾,学校也应该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保障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为学生和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教学条件。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做到传递学习理念,激发学生的思考。

教师要经常的向学生进行理论的洗礼,提高实验在学生心中的重要地位,让他们重视自己操作能力的发展,不仅仅依赖教师做出演示,而是要经过自己亲身操作得出结论,这样才更有意义。一旦让学生体会到了实验操作的乐趣,那么他们便更喜欢研究、探索,而不再只是看书、做题。那么学生最终会发现,原来物理学习这么有乐趣,从此在他们心中就会埋下一颗种子。这样一来,通过传递学习理念,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发挥物理学科的魅力所在。

三、利用微课教学,抓准学习的重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领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教学课堂中,呈现出了全新的面貌,使得教育现代化的步伐迈进了一大步。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探索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东风”,实现课堂的改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校内的实验器材、设施有限,教学时间有限,学生可能无法拥有太多机会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对一些步骤的了解也不够清晰,所以,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利用好实验操作的时间,教师可以对学生实施微课教学,提前将实验步骤教给学生,帮助学生抓准学习的重点。

例如,在教学《小孔成像实验》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来向学生传递实验操作的步骤。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视频,让学生观察视频中的任务是如何进行实验的,对实验步骤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掌握。紧接着,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顾实验过程,趁热打铁,锻炼学生的思维。最后,教师可以再让学生观看一次实验步骤,观察实验结果。这样一来,通过利用微课教学,有利于让学生抓准学习的重点,督促学生认真学习,与此同时,解决了校内基础设施存在的一些缺陷。

四、学生亲身参与,体会实验的过程

众所周知,理论知识为实验提供基础,具体的实验教学能够升华学生们的理论知识,还能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由此可见,理论知识与操作能力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他们共同为实验教学而服务,同时又得益于实验教学。为了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实验过程,教师就需要给与学生相应的机会,而不要让学生总是坐在讲台下,听教师的讲述。教师要让学生试着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来、走出去,去探寻物理世界的新天地。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体会实验操作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练习使用电流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来进行动手操作,学会电流的测量方法。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了有关电流、电荷、电路的相关知识,为他们的实验操作奠定了基础。关于电流表的使用,一定要让学生根据说明来进行操作,以此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教师可以让学生记录下每次测量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这样一来,通过鼓励学生亲身参与,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实验的过程,将自己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化。

猜你喜欢

操作能力初中学生培养途径
高中生物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探微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让科学制作成为容养学生科学能力的有效载体
重视科学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操作能力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