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OMO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究与实践策略

2021-10-09高天霍笑敏

体育教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泛在学习混合式教学体育教学

高天 霍笑敏

摘  要:线上与线下体育教学融合凸显了未来体育教学的多样化需求,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思辨法等对疫情期间大中小学在线体育教学进行反思。OMO体育教学模式是从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和泛在学习论等理论基础进行探究,提出OMO体育教学模式的实践策略主要包括:线上学习是线下教学的预习与延伸、线下教学是线上学习的强化与拓展、教学评价的个性化与多元化、体育教师角色重新定位与升级。

关键词:OMO模式;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泛在学习;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1)08-0038-03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迫使各大中小学、各类各级学校的春季开学按下了暂定键,教育部紧急颁布了《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体育教师在“停课不停学”的精神指导下积极推进学生近视防控和体育锻炼工作。在疫情期间大力推进线上体育教学,不但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体质,还有利于调节学生心理,缓解情绪。“互联网+”教育是互联网时代教育的大变革,随着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网课的普及,在线教育成为当下教育行业的主流模式,各类线上课程产品纷纷上线,也在无形中催生了OMO体育教学模式。

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在2017年《经济学人杂志》上首次提出OMO(Online Merge Offline)概念,他提出OMO模式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给教育行业带来的新的发展模式,未来世界即将迎来OMO,且将对经济与消费生活带来深刻影响。OMO教学模式可以帮助教育领域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大规模、快速的传播与普及,实现“互联网+”与大数据浪潮下大规模的因材施教。OMO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程度取决于我们对其理论基础的理解深度。OMO模式教学热潮也是探索未来教育的创新途径,它需要体育教学不盲目跟风,而在于找准体育教学的定位,即如何在适合的体育教学场景中,通过数据和技术能力,打通线上与线下的壁垒,实现线上与线下优质教学内容的融合。

一、线上与线下体育教学融合的困境

(一)理论与实践密切融合的困境

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体育教学活动,常常演变成大型“翻车”现场,主要原因是体育教师长期进行线下课堂教学,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线上直播课培训,无法真正实现有效的学习场景的转化。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近年来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体育教学领域的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教学时间和空间维度上依然存在着理论与实践、学习过程与评价、知识与技能等脱节的现实问题。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过程融合的困境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互联网+”教育模式改革下,线上与线下融合的体育教学模式目的是提升教与学的时间、空间与成果产出的整体教学效能,如果缺失了对学生学习成果与产出目标的评价,那么线上与线下融合的体育教学模式创新必然被历史淘汰。线上与线下融合的体育教学模式只有在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过程的科学融合下,才能有效提升体育课程教学质量,服务于学生学习成果。

(三)学习过程与学习评价融合的困境

疫情期间大中小学体育教学借助各类在线平台及资源大力开展教学活动,使得很多网络体育教学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线上平台得到大力开发,但学生在线上学习中获得知识及技能如何进行学习成果评价是一个客观问题,因为实操是体育教学的本质属性。虽然线下课堂体育教学的评价在不断优化中,但其评价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如何对在线体育教学进行考核,对线上线下融合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综合评价,是体育教育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二、OMO体育教学模式的基础理论

(一)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将传统教学的“知识学习在课堂内”与“知识内化在课外”进行时空翻转,教师重新调整课堂内与课堂外的教学目标、内容与时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互联时代学习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与探究性学习、混合式学习等教学方法在内涵上有所重叠,引发了教师角色、课程模式、课程领导等一系列教学变革。

(二)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学习是指在教学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通常指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模式的混合使用,“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实现在线与线下教学的优势互补,教育部提出“金课”建设思路也是这一教学理念的实践。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把线下教学的优势与线上教学的优势有机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引导、监控等主导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更多的主动性与创造性。[1]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可以突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开展教学,释放更大的教学能量空间,更有利于增进师生的交流与互动。

(三)泛在学习

泛在学习(U-Learning)是指“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学生使用手边可以取得的科技工具,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进行的4A(Anyone、Anytime、Anywhere、Anydevice)学习。[2]伴随着认知科学、脑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泛在学习催生了学习者可以“人人、时时、处处”学习方式的转变。泛在性学习的需求、行为与支持的学习环境都是开放的,学习者在泛在的信息与物理融合的空间里学习,适应性和接受度都更强。

三、OMO体育教学模式的实践策略

(一)线上学习是线下教学的预习与延伸

体育教师利用线上学习的开放性环境,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从被动复制走向主动建构进行学习,促进学生的个体学习与群体协作共存的学习生态。体育教师在OMO体育教学模式中要充分发挥线上学习的优势,来弥补传统体育教学中的不足。线上平台学习的优势主要包括:

1.知识预习:体育教师利用线上教学内容丰富与结构新颖的特点,科学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學内容,将线下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以视频、文字或图片等丰富的教学素材制作成课件,还可以拓展健身理论、体育新闻、赛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答疑互动:学生在线上平台留言与提问,体育教师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还可以在线上平台记录学习锻炼心得,展示学习效果,或者与同学、教师在线上交流讨论。

3.家庭作业:体育教师课前在线发布与教学主题密切相关的学习资源,学生利用线上平台自主学习和完成知识探究,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锻炼方法。体育教师布置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家庭作业,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和意识。

(二)线下教学是线上学习的强化与拓展

线上与线下体育教学之间相对独立,但二者又是互补、熔接与支撑的可持续的教学过程范式。[3]传统体育教学的预习不等于OMO体育教学模式中的线上自学,传统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内容是泛泛的,有时与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相脱节,但OMO体育教学模式中,体育教师布置线上预习内容是根据线下课堂教学内容细节而定的。学生在OMO体育教学模式线上学习中可以明确线下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学习目标,学生线下学习是对线上学习主题相关的知识预习和疑问的升华,学生是有备而来,真正意义上参与到线下体育学习中来,有效地提升线下体育教学时间的价值。体育教师根据课前OMO平台上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中“困惑与建议”的留言内容,可以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及困惑,在线下教学时体育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延伸知识和提高教学质量。

线下课堂教学实施中,体育教师已经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就可以进行差异化与个性化教学,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与引导深度学习,强化学生练习的主体性,促进高效率练习。体育教师根据课前学生在线学习程度及反馈的问题,更有针对性地突出讲解教材内容的重点与难点,这样线下课堂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有针对性与互动性。在课堂上体育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点示范讲解,体育教师在线下课堂教学可以集中解答学生线上学习的疑问,尽可能利用少的时间讲解知识要点,利用更多的时间进行纠错与指导练习,学生才能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练习、巩固和提高。体育教师尽可能将线下课堂变为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热烈的学习氛围使得教学的时间得以充分的利用与发挥,学生更主动地去学习并成为学习的主人,大大地提升了线下教学的价值。

(三)教学評价的个性化与多元化

“线上”并非辅助教学的方法,而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OMO体育教学模式是线下与线上教学的融合与优势互补,既弥补了线下课堂体育教学形式单一的劣势,还激活了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并且拓展了学生学习评价的新思路。OMO体育教学模式不但重视线上理论知识的考核,学生线上作业成绩和测试结果作为学习过程性评价依据,还重视线下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考核,并依据学生在线学习与线下表现进行个性化与多元化的综合评价。

首先,线上学习评价要凸显个性化。线上学习评价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功能,体育教师充分挖掘学生在线学习痕迹,进行大数据分析。体育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大数据信息反馈先将学生进行能力分层,然后按照分层设计难度适宜的个性化评价指标。课前体育教师通过OMO平台发布每节课的教学资源,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导航进行预习并提问,体育教师定时集中在线答疑,并对学生自主学习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

其次,线下学习评价要实现主体多元化,兼顾内部自我反思和外部评价。学生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的结合,是将学生自我反思与教学目标相结合的过程。自我评价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判断和教育,同学评价和教师评价都可以促进学生之间在互动中获得积极的反馈。评价学生线下学习的多元化,就是要将多元化评价贯穿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以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认知建构。多元化评价集体育课程与学习目标、预设与结果、教与学活动等于一身,凸显评价的人文性。线下多元化评价,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性,以差异性的方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进而推动体育课程的可持续性开发。

(四)体育教师角色重新定位与升级

利用在线平台及网络教育资源开展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课上课时间不灵活、教学内容不可回看、学生被动接受等不足的“灌输式”教学。[4]OMO体育教学模式是体育教师开拓“互联网+”教育思维的有益的教学革新,是重构线上与线下各个教学环节有机融合的教学探索。体育教师依据学生在线学习进度、点击率、跟帖数量、互动频次等数据反思体育在线教学内容、设计、过程和策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深入地反思和优化升级教学的各个要素。

体育教师在实施OMO体育教学模式时需对自身教学角色重新进行定位,线上线下教学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伴随着教学理念发生改变,体育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改变。OMO体育教学模式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转变的尝试,在OMO体育教学模式中体育教师是教学总导演,是学生课前线上自主学习的设计师。体育教师是在线教学活动的“促进者”,帮助学生发挥主体学习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建构。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操场是体育教师教学的主要场所,OMO体育教学模式中线上则成为教学场景的新拓展,体育教师通过使用平台中的调查功能,对学生在线学习的大数据进行调研与研究工作,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创新。OMO体育教学模式对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尤其是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

四、结论

OMO体育教学模式是以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与泛在学习等理论为指导,借助互联网技术平台,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等对体育教学进行的一次革新探索。线上与线下体育教学的有机融合能够为学生提供全场景、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是对传统线下课堂体育教学的一次重构,是探索未来体育教学的创新途径。OMO体育教学模式是对线下课堂教学与线上学习进行有机的、深度的、密切的融合。OMO体育教学模式不但可以突破线上与线下教学各自不足的瓶颈,还可以促进线下与线上教学优势的强有力互补,是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范式。OMO体育教学模式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提升体育教师的创新力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未来体育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09):37-48.

[2]刘婷,丘丰.论未来终身教育新模式——泛在学习[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106-108.

[3]丁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在大学体育健美操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9.

[4]朱美军,夏玉玲.基于移动端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J].现代化教育,2020(02):54-56.

猜你喜欢

泛在学习混合式教学体育教学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区域历史文化泛在学习内容设计研究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大学英语互动反馈教学模式研究
泛在学习资源的类型与应用研究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泛在学习中学习评价网络效用模型的构建与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