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讯
2021-10-09
绘画 PAINTING
乔纳斯·博格特:绽放和谎言
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
2021年7月31日-10月10日
德国艺术家乔纳斯·博格特(Jonas Burgert)生于1969年,其作品汲取了许多古典主义的元素。此外,他也从欧洲宗教文化中的神话故事得到了许多灵感。这次展览呈现了博格特的26件绘画和3件女性雕塑作品。他的画作展现身着古怪服饰的人类形象、经过粉饰的面孔和晦暗不明的物体,还参考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和佛兰德画派大师的作品,如博斯。每一幅画作都如同一座舞台,上演着无止境的戏剧,演出他认为人类存在的意义:理解自身的人生目标。
万年长春:上海历代书画艺术特展
上海博物馆
2021年6月22日-9月21日
该展系首次从学术视角对上海历代书画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与研究,遴选相关书画146件(组),时间跨度从三国起至现当代逾千余年。展览通过“艺脉/艺术成就”“人文/地区互动”“鉴藏/艺术影响”及“潮头/海上风华”4个部分予以呈现。一方面,展览旨在较为全面系统地纵向回顾与总结上海历代书画成就,考察其美术史地位及影响;另一方面,探究海上千年书画发展中所呈现的底蕴深厚、艺脉醇正、兼容并蓄和勇于创新的艺术特色与精神,更有助于理解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精神脉络及其传统人文底色。
妙笔传神——中国美术馆藏任伯年人物画特展
北京|中国美术馆
2021年5月13日-8月22日
任伯年的人物、花鸟、山水、走兽、虫鱼无所不精,其艺术表现手法多样,融双勾、点厾、没骨、写意、青绿设色等诸多技法为一体。该展遴选中国美术馆藏精品近70件(套),对任伯年的人物画进行相对全面、有针对性地展示与研究。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和馆藏作品类型,特设3个展览板块:“源·流——任伯年人物画之承变影响”“古·今——历史故实与写真纪实”和“雅·俗——风雅生活与民俗祥瑞”。
刘小东:你的朋友
上海|UCCA Edge
2021年8月8日-10月10日
该展是上海UCCA Edge开馆后首位艺术家个展,呈现了艺术家刘小东近10余年的艺术实践与创作发展脉络。展览汇集包括艺术家最新系列“你的朋友”在内的120余件作品,以及创作手稿、日记和最新拍摄的纪录片。展览共分为“匿名的行走者”“再回故里”“你的朋友”3个章节,从对东北小镇普通人生活的记录开始,到足迹遍及国内外众多城市“行动的绘画”,再到疫情后回国创作“你的朋友”系列。刘小东始终以现实主义为基点,聚焦关注新的现实下普通人的真实生活与精神状态。
摄影&影像 PHOTOGRAPHY & VEDIO ART
黎晓亮:三个展——摄影与人的三种距离
北京|UCCA Lab
2021年8月7日-9月12日
艺术家黎晓亮的影像创作主要包括摄影、动态影像和多媒介实践。该展以3种距离为切入点,呈现了其3组不同距离下的影像作品——近距離凝视下的荧幕形象、私人空间内的时尚拟像和远处窥视下的群体肖像。通过《回到黑色》《北京公寓》和《孤独星球》这3组作品的并列呈现,也引出3个关于距离的艺术思考——“摄影师与拍摄对象的距离”“拍摄中个体与真实人格的距离”“影像旁观者与图像的距离”。
有光有影子 所以我存在——马良摄影作品展
南京|江苏省美术馆
2021年7月16日-9月12日
艺术家马良出生于一个戏剧之家,2003年开始从事视觉艺术创作,主要以摄影为媒介,也有绘画、木偶戏剧、诗歌、装置等创作。摄影作品是艺术家马良和世界的交流方式,他并不记录真实,而是通过虚构的场景来营造一个戏剧化的空间。马良用数码照相机或胶片进行创作,然后再进行手工着色、刀刻痕迹或刮擦,经数字化进入电脑,后期还会在电脑上着色,以营造画面的效果,而无手段的限制。
侯登科摄影回顾展1978-2002
武汉美术馆
2021年8月3日-9月2日
人工智能的兑现:卑弃
上海|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2021年7月3日-10月17日
该展含蓄地指出人工智能在认识论上的局限,同时暗示在当下深陷人工智能浸淫的世界中不断涌现的亢奋与落魄。展览中的作品揭示了神经网络的脆弱性,以及人工智能试图把握现实的复杂性与纷乱时所呈现出的无助。一方面机器学习的算法演绎出看似可笑的浪漫聊天,另一方面人类的狡黠使得“人工”变得饶有趣味,“智能”则出演一折荒诞戏。“谷歌深梦”(Deep Dream)算法所生成的花哨的视觉迷幻在此被去势;观众通过插拔电缆,亦可人为地解构与重建“神经网络”的死亡与新生。我们由此目睹连线生活的技术底层在最感性的意义上被兑现、剥夺以及复活。
不准停电
上海|明当代美术馆
2021年8月28日-10月7日
该展是新型艺术机构“雷电所”成立以来筹办的首次大型展览。面对技术的迭代与艺术生态的转变,“雷电所”寄希望于通过对现实与社会语境的关注,为跨学科的艺术实践提供孵化、展示和传播的平台。展览涵盖了第一季“青年科技艺术扶持计划”大赛的20件晋级作品,同时特邀10余位新媒体与跨学科艺术家进行创作。此外,展览还设置了“虚拟视窗”模块呈现NFT艺术作品,是一次对于当下“科技艺术”实践的回应。展出作品跨越生物、生态、社会、网络、数据、游戏VR等不同学科和艺术形式。
陈抱阳:算法速成斑
杭州|浙江美术馆
2021年8月1日-9月5日
将AI、算法作为媒介,通过艺术语言对当下生活经验进行转录,一直是艺术家陈抱阳主要的创作特征之一。有趣的是,艺术与科技的跨界学习经历又促使他的作品催生出一种特有的、建立在理性之上的戏剧性张力与诗意化表现。该展是艺术家对近年来艺术创作的一次阶段性提炼,他通过数字绘画影像、数字交互装置、AI视频等多种数字媒体艺术形式,与观众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和人的多维度联系,进而引发出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背后的思考和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启迪。
古代美术 ANCIENT ART
中原瑰宝——河南出土夏商周文物特展
天津博物馆
2021年5月18日-8月18日
中原地区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夏、商、周三代先后在此建都,并逐步确立了以礼乐文化为核心的华夏文明的基本特质。该展展出的180件文物中,无论是庄重典雅的青铜器还是莹润精美的玉器,都彰显着华夏礼乐文明的精神特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展览还呈现了安阳殷墟遗址出土的丰富的祭祀遗迹和卜骨、卜甲等遗物,卜辞内容丰富,是研究商代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
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
北京|首都博物馆
2021年5月18日-8月17日
该展汇集10个省市、23 家文博单位的 50 余件(套)文物及相关辅助展品,其中不乏国之重器,也有近年来重要的考古发现,还有通过科学研究复原的精美复原件,分为“万年”“慧眼”“巧手”“芳华”“永宝”5个章节展示。展览全面梳理了中国馆藏文物保护的发展历程,深入介绍馆藏文物的科学认知方法与保护修复技术,全面展示我国馆藏文物保护的最新成果,充分展现文物保护的中国理念和中国实践。
千年敦煌——石窟壁画中的营造之美
北京|中国园林博物馆
2021年5月16日-8月31日
该展首开敦煌石窟壁画建筑展先例,共呈现展品81件(套),通过敦煌壁画中的建筑形制和园林意境,以壁画图像、建筑模型、3D打印数字科技产物、多媒体手段等呈现方式,使观众多途径领略敦煌壁画中的建筑和园林之美。展览以敦煌石窟四大色系来区分展陈区域,分别以土黄、土红、石绿和石青为主色调打造了“丝路敦煌”“千壁净土”“营造有方”“大美不言”四大板块,并运用敦煌石窟崖体结构、洞窟空间布局的营造理念,集中展示了敦煌壁画中最为宏大磅礴的古代建筑图像物例和壁画中的青绿山水、庭院花树等。
不朽不滅:中国文物中的儒释道
深圳博物馆
2020年12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