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安徽开发区4.0模式
2021-10-09田皓洁张贝尔
田皓洁 张贝尔
开发区是我国对外开放主阵地和创新发展主引擎,多年来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5G、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规模应用,生产组织方式加快重构。而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和“逆全球化”趋势抬头,对传统产业发展模式带来双重冲击。内外因素交织下,开发区发展模式和产业生态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十四五”期间,安徽省开发区必须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丰富企业多样性、提升产业多样性、打造运营和功能多样性,着力释放园区新发展动力,实现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迈入4.0时代
从功能特点看,开发区可以分为4个发展阶段:劳动密集型、产业聚集型、功能复合型和数字赋能型。“十四五”期间,我国开发区将陆续迈入4.0时代,向数字化、生态化、品牌化发展,产业集聚形态、运营管理模式、服务模式及基础设施将发生多层次变革。总体看,4.0时代的开发区有三大特点:
园区发展更加依托数字技术。4.0园区依托“数字基建”,构建虚实结合的实体园区和数字园区,形成事前控制、多级协同的“细胞级”精细化治理模式,园区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将得到大幅提升。
产业组织迈进产业生态时期。4.0园区将园区及入驻企业组建为生态系统,通过强化园区内产业配套,完善生产性服务支撑(融资服务平台、公共中试平台等),增强园区间产业协作,导入和嫁接园区外部产业资源,构建广泛联系的产业生态圈和生态体系。
园区运营更加突出品牌效应。园区4.0将从大而全向小而精方向发展,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打造园区运营品牌并对外输出已成为必然趋势。园区采取直营式、兼并式、合作式等模式加强优化组合,可扩大空间范围,突破土地資源制约。
安徽省开发区要围绕“多样性”主题,在长三角一体化、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走出开发区改革转型的安徽之路,打造开发区4.0安徽模式。
“头小腰细尾大”
经过三十多年发展,安徽省开发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已成长为全省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和驱动源。截至2020年底,安徽共有省级以上开发区131家,贡献了全省60%以上的规上工业增加值,90%以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90%以上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70%以上的实际利用外资,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其中,经营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开发区达8个,500亿元以上开发区17个。但从整体状况看,安徽开发区尚有不足:
首先,企业结构有待优化。目前,安徽开发区共有“四上”企业20485家,高新技术企业7220家,高新企业占比35.2%,企业整体生态较好。但企业分布状态呈“头小腰细尾大”结构,80%以上企业属于为“腰部”企业做配套的“尾部”企业。当前市场、资本和要素等加速向“头部”企业汇集,“腰部”企业被“头部”企业挤压,“尾部”中小企业经营存在困难,安徽现有企业结构易受市场大环境影响。
其次,产业结构有待提升。全省开发区主导产业主要集中于机械装备制造、电器及电子信息、农副产品加工、汽车及零部件等领域,主导产业同质化。部分园区产业定位层次不高,缺乏牵动性龙头企业,整体处于价值链中低端,难以形成具有知名度的优势园区品牌。
第三,园区市场化运营不足。安徽目前70%以上的开发区管理模式是政府(管委会)主导型,44%的开发区未交付市场化运行的职能。50%以上开发区承担管辖区域内全部社会事务管理职能,仅有不到25%的开发区剥离了全部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开发区管理机构中直接服务“双招双引”和产业发展的部门和人员不足,尤其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多停留在行政编制、工资待遇等方面,触及市场化运行管理机制的改革探索相对较少。
第四,招商引资政策未触及“痛点”。部分园区招商重数量增长轻质量效益,产业孵化和融资助力等配套政策相对不足,只能吸引少数成本敏感型产业,缺少吸引高成长性企业的亮点,不利于园区产业结构升级和质量效益提升。另一方面,园区间产业趋同与政策趋同叠加导致园区招商引资过度竞争,各地争相加大“价格”筹码,一些企业为优惠政策频繁地在不同开发区间搬迁,形成“候鸟企业”,导致开发区产业延续性和稳定性不足。
第五,产城融合相对滞后。部分市县园区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不匹配。产业发展缺乏城市功能支撑只能“空转”,另一方面开发区与居民生活区空间分离,特别是一些偏离县城的县域开发区,产城融合度较低,形成人口的“潮汐流动”现象,导致开发区引才留才困难,缺乏发展后劲。
国家级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排名位居全国前列,图为合肥创新产业园。
最后,空间利用不充分。部分开发区发展初期,对园区主导产业和整体空间布局缺少精细规划和前瞻性思考。园区四至边界未优化到位,与基本农田控制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控制线重合,核准面积中适宜开发的土地无法充分利用。此外,部分园区标准化厂房与园区主导产业不匹配、闲置率高,长期处于停产、半停产的“僵尸企业”退出机制尚不健全。
以“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个良好发展的生态群落,与生物多样性密不可分,开发区的健康发展亦然,应鼓励开发区多样性发展,丰富开发区产业生态的维度、宽度和跨度,加快探索向开发区4.0转型路径,促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分类施策,丰富企业多样性。一是丰富市场主体多样性。要加强开发区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吸引各类主体入驻,丰富完善园区产业生态。对一些非盈利或微盈利的小微机构,要加大减免支持力度,提高存活率和存留量。二是丰富企业结构多样性。分类施策,培育发展“头部”企业,引领发展方向,鼓励“腰部”企业抢占生态位,在细分行业领域提升竞争力,引导“尾部”企业向“头部”企业集中,拉近空间距离,增加合作维度,加强产业联系。大力培育研发型企业,引导更多企业向更具有科技含量、更重视创新导向的方向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加快创新步伐,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支撑技术迭代升级和前沿引领技术战略布局。鼓励龙头企业依托共性技术平台,加强与中小企业的紧密联系,实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的快速扩散。三是丰富企业合作多样性。围绕开发区首位产业或主导产业,通过产业链的纵向闭合、横向耦合和系统整合,在企业之间利用副产品、信息等资源的交流建立共生关系。构建企业间产业共生网络和绿色供应链、产业链,加强资源、物料的循环利用和梯级利用。优化园区产业布局,挖掘园区企业间的清洁生产潜力,实现废物资源化、循环化。通过生态产业链(网)上下游企业间形成的交易行为,以副产品价格和供应的双边约束方式,实现合作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聚焦全景,提升产业多样性
多样性有利于分散外部冲击,避免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对产业间正外部性影响的削弱;有利于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和区域协调发展,避免地区经济发展被“锁定”于部分或单一产业;有利于保持经济稳定性,避免关键产业受外部冲击下出现连锁反应。
首先,提升产业特色多样性。开发区应加快主导产业转型升级,聚焦产业链和供应链关键环节,以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为突破口,完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全产业链集聚发展模式。利用新一代数字技术,建立大产业运营线上平台,形成多个企业的集聚,形成“线上产业生态集群”。立足自身优势,聚焦新兴产业,选择1—2项重点领域和细分产业链,打造特色产业园。合理优化同一地区和相邻地区开发区的产业布局,优化配置资源,实现全省开发区的特色发展、差异发展、错位发展。
其次,提升产业结构多样性。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突破空间制约,以中尺度生态学理念跨区域规划,围绕产业链,成立产业联盟,建立跨区域的合作机制。建立多样合作共生的园区结构,以国家级开发区、市属开发区为研发型产业主平台,以县域开发区为生产制造业主阵地,畅通联动机制,打造跨区域产研一体综合性开发平台。同时,聚焦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要谋划培育梯度替代接续型产业。
最后,提升业态多样性。调整产业发展业态,打通线上线下渠道,突破空间限制,打造“多维园区”。鼓励采取“科创飞地”等方式,综合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建设创新型智慧园区,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帮助不同行业企业实现业务交叉、数据共享和运营协同,通过网络效应降低各类主体的交易费用,从而使整个园区生态的效率达到最优。同时,开发区招商引资理念要加快从传统的R-选择模式(机会主义)切换成K-选择模式(战略主义),更加注重项目竞争力和对园区产业生态系统整体价值的提升。充分利用资本的催化和杠杆作用,借助资本手段促进产业落地进入园区,形成在市场冲击下更灵活、更高效运转、稳定可信赖的内部循环的区域价值环。
模式创新,打造系统多样性。一是建设多样性运营模式。借鉴“链长制”,探索开展“园长制”,鼓励发展水平高的开发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开展跨区域托管开发区,发挥“1+1>2”的效应。探索跨省市迁移的财税分成制度和跨市、县的统计财税共享机制,支持省际产业合作园区落实已经签訂的利益分享协议,引导企业按照产业链环节与资源价值区段相匹配的原则跨区域迁移。积极推广浙江山海协作模式,探索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低、发展空间较大的园区向发达地区“飞出”开发建设用地指标、耕地占补平衡指标。
二是构建多样性投融资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地方专项债份额。支持金融机构在园区开展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支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促进各项银政、银企、银担战略合作,完善多种银园合作新模式,建立健全与金融机构沟通协调机制,大力发展创新金融产品。整合现有资金,由省、市共同出资设立省级股权投资母基金,直接投资或参与设立各类子基金。鼓励园区运营商将融资渠道从原来的地产融资渠道中剥离,以自持资产的精细化运作为基础,实现资产证券化,筹集开发区建设资金。
三是打造多样性功能区。立足理念重塑、功能融合,加快推动开发区从单一的“产业”功能向多维的“产业、自然、社会”功能方向转变,构建起以产业生态为基础、自然生态为保障、社会生态为支撑的“三维一体”园区生态系统。根据开发区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区域特色,因地制宜采取管委会模式、政区合一模式、“管委会+”模式、企业型模式。在此基础上,打造各具特色的产城融合一体的产业新城、“工业区+特色小镇”的卫星城、产业城市副中心。
安徽省开发区要围绕“多样性”主题,大力求变、求新、求异,在长三角一体化、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走出开发区改革转型的安徽之路,打造开发区4.0安徽模式。
(作者单位:安徽省发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