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壳上刺绣作画:“宣南巧娘”赵伟的指尖艺术
2021-10-09王丽
王丽
向父亲学习彩绘蛋壳绝技
一个小小的鸡蛋壳,对于普通人来说除了扔掉毫无用处,但是,对于家住北京的非遗传承人赵伟来说,却是个无限大的“舞台”。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人们原本正常的生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69岁的赵伟也加入了“抗疫作战”中。因每天都被英雄们的事迹感动,她发挥自己的特长,把医护人员的感人事迹,用画笔记录下来,为英雄们加油鼓劲!赵伟一共画了65枚彩蛋作品,这些小小的彩蛋,却将抗疫期间的温暖和感动定格。
比如作品《加油》,只见一枚绘有身穿写着“加油”字样厚重防护服的医务工作者,正在商量工作;另一枚绘有医务工作者肩并肩站在一起,手搭手高喊“加油”。后来,她还创作了《北京支援湖北医疗队,向白衣天使致敬》《有你们我放心》等主题的彩蛋作品,绘制了160张抗疫明信片。这些作品因画面栩栩如生,在网上一出现,就有百万网友点赞!“北京彩蛋”艺术,也引起人们关注。
赵伟解释说,彩蛋是北京传统民间手工艺品,是在鸡、鸭、鹅以及鸽、驼鸟等的蛋壳上,以民族传统技法或西洋画等技法,亦可以刀代笔、以针线代笔表现各种图案。通过彩蛋传递情感和思想,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
由于蛋壳本身质地细腻、莹洁如玉,越发显得画面简洁凝重、清秀俏丽,小中见大、别具一格。彩蛋绘制历史悠久,清末民初,其工艺已极为成熟。20世纪50年代,民间高手赵国良将传统的绘画技法和杨柳青年画的吉祥图案画在蛋壳上,提高了彩蛋画的艺术水平,因颜色鲜丽颇受人们喜爱。当时彩蛋画品种也逐渐增多,并销往国外。
有趣的是,赵国良就是赵伟的父亲。她5岁时就常看爸爸在蛋上作画,觉得非常漂亮,虽然母亲总在一旁揶揄父亲:净干男人不该干的事儿。但在赵伟眼里,父亲此举却如山呼海啸般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决定要将这门手艺发扬光大,便开始跟着父亲学习,自己动手画。
她说,制作蛋画其實很复杂。首先要挑选一个纯白色的蛋,洗净蛋壳表面,用针筒插入蛋壳压进空气,将蛋清蛋黄挤出,注入消毒液清洗,待蛋壳充分晾干后,再用砂纸轻揉磨光蛋壳表面,才开始绘制图案。
赵国良是个非常严格的人,任何事情只说一遍但要求必须记住。在爸爸的言传身教下,赵伟慢慢掌握了许多技法,也深深地爱上了这门艺术。
即使在做知青时去黑龙江小兴安岭,赵伟也没丢下过画笔,白天下地,晚上在油灯继续画彩蛋,凛冽的寒风透着窗户也没让她停下画笔。毛笔冻硬了,她就用嘴哈口气;手被冻裂,血流到蛋上,她擦干净继续画。因为这个技艺,别的知青都要下地干活儿,赵伟却被分配做了文书,也因此结识了一个做统计工作的北京小伙。
渐渐的,大伙都知道了“有个会画彩蛋的姑娘”。甚至附近十里八村的老乡,都拿着鸡蛋登门请赵伟绘画。那时候,对知青们来说,鸡蛋简直是“奢侈品”,赵伟取出的蛋黄和蛋清,经常让这个多才多艺的北京小伙吃。后来他成了赵伟的爱人,也算成就了一段“以蛋为媒”的佳话。
“一蛋三绝”惊艳世人
1978年10月,赵伟随爱人从北大荒回到北京,在天桥办事处一干就是十年,后被调到区人大工作。那些年里,她终没有放弃钟爱的彩蛋绘制。
赵伟继承了父亲将传统绘画技法和杨柳青年画的吉祥图案画在蛋壳上的画法,使彩蛋花色品种大幅度增加。不仅有飞鸟走兽、花卉鱼虫等国画传统景物,甚至还有消失已久的“天桥八大怪”和传统的老北京民俗。
就连敦煌壁画也被赵伟画到了蛋壳上。立于手掌之上的鸡蛋,在她的细腻入刻和精心描摹下,从内到外散发着晶莹剔透的夺目光彩。
一次有朋友问她:“你能画一对一模一样的彩蛋吗?”赵伟笑答:“除非这只鸡下了两颗一模一样的蛋。”后来她突然有了灵感,如果把蛋壳从中间劈开,不就能画出两个完全相同的彩蛋了吗?她越想越兴奋,拿起小刀开始实验。但是,蛋壳又薄又脆,她不是劈碎了就是劈得不对称。赵伟劈了一万多颗蛋壳后,终于练成了一手绝活,她能将一个整蛋均匀地切割成两半。从此,她创作出的“一蛋双画”就成了一绝。
传承不是死守,不久赵伟又有了新的想法,进行蛋壳雕刻。其实在脆弱的蛋壳上进行雕刻,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绝技,早在唐、宋时期就有了,但由于无人继承,几乎已经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她发现薄薄的蛋壳其实有好几层,最外面是红皮,中间是白粉,最里面是薄膜,如果力度把握不好,膜破了,整个蛋壳就碎了。经过反复实验,不知雕碎了多少个蛋壳后,赵伟终于成功了。其作品有雕花式彩蛋、镂空式彩蛋、刮刻式彩蛋等。“一蛋双雕”从此也成了她的绝技。2007年,赵伟的半壳蛋雕作品《十二生肖》荣获第四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媒体称她为“宣南巧娘”。
之后,赵伟又尝试难度更高的“蛋壳刺绣”。一枚蛋壳的厚度,约等于发丝直径的5倍。要在薄如蝉翼的蛋壳上来回穿透几百针,既要表现出精美的图案,还要保证蛋壳不裂,谈何容易。
所以每一件作品都必须潜下心来制作,一针一针把握好,要表现精美图案还要使蛋壳不裂,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后来赵老师经过苦练,用细若发丝的针在薄脆的蛋壳上穿过千针,通过各色彩线的穿入,终于能刺绣出玲珑精巧的手绣彩蛋艺术品。
其中的技巧是,“力不可使尽,势不可用绝”。她笑称:“蛋也是有性子的。”每个蛋壳上要穿针千百次,若次次都按预定的图案,精打细算、分毫不差的话,结果往往是蛋破图毁的下场。“这就得发扬包容精神,遇到特别硬的地方,就要换针下地。”
就这样,又薄又小的鸡蛋壳,在她的手中竟然成了绣布,喜庆的福字、秀美的梅花、羽毛斑斓的小鸟等图案,都被栩栩如生地绣在了上面。真是巧夺天工,出神入化,令人拍手叫绝!
一次趙伟从史书记载中看到,唐代有宫廷女子存发刺绣,拆一发为四,精细入神,不见针线迹,宛如绘画。可是宫女们用发丝的刺绣是在布料上,而她却要在蛋壳上试试。
2008年4月,北京大观园举办了“宣南巧娘赵伟蛋壳艺术作品展”,妹妹和赵伟开玩笑:“你能拿头发绣吗?”“你把辫子剪下来给我,我就能绣!”没想到,妹妹真的剪下了长辫子。
发丝易断,蛋壳易碎,这两样东西“碰撞”到一起,怎么想都觉得难以实现。事实也确实如此,发丝太细,不易显色,需来回穿针6次,蛋壳上才能有清淡的黑色。稍微大力拉扯,不是头发断了,就是蛋壳裂了。要做到分毫之间千针而过,对于力度的掌握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必须做到手不抖、气不喘。
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赵伟用妹妹剪下的长发当作“绣线”,绣出了“喜迎奥运爱我中华”八个大字。发丝刺绣,是赵伟对非遗进行的一项创新,她也因此受到了无数人的认可与追捧,并被授予“北京民间工艺大师”称号。
赵伟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并创造奇迹。她独创的“一蛋双画、一蛋双雕、一蛋双绣”,被业界誉为彩蛋绘制艺术的“三绝”。从工艺上大大丰富了蛋壳艺术的表现力,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令多国艺术家叹为观止。
将非遗带进学生课堂
除了单个蛋壳,赵伟还绘制了成套作品。如《金陵十二钗》《水浒人物108将》《十二生肖》等等,都能在蛋壳上演绎出一番色彩。
赵伟在组合形式上也有不少创新,有的排列成方、成圆、成宝塔、灯挂、堆山等形式,还有立体画彩蛋,即在蛋壳内装有亭台楼阁、山石树木、英男秀女等,再装进一只小灯泡,电路一通,宛如月宫再现,精彩绝伦。
赵伟将彩蛋与绘画、书法、刺绣、手工艺等多种文化艺术融合为一体,成为独特的手工艺术品。如山水花鸟、古今人物,将万千世界在蛋壳上表现得栩栩如生。每一件作品都以奇特的方式,传播着中国古典文学、书法、传统手工艺术。2009年,彩蛋艺术被列入北京市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之后,赵伟还代表中国出访了20多个国家,展示彩蛋作品,传播中国非遗文化。当地市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仔细地观看制作过程,不时还亲手试试。这小小的蛋壳,已经成为了宣传大使,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极具创造力的优秀文化。她的系列彩蛋《金陵十二钗》被荷兰鹿特丹市政府收藏,《欢天喜地》被欧盟议长收藏,《中国风》赠与曼谷市长收藏。
2016年,赵伟还应邀远赴美国洛杉矶,向当地青少年进行演讲。她说,文化交流是一种软实力,彩蛋绘制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北京彩蛋具有艺术、人文和民俗价值,其工笔精细、画艺精湛,不变质不霉烂,是一种可供摆设、鉴赏的工艺品。不仅在国内,在国外也颇受欢迎,尤其最近这几年,不少欧美艺术家争相收藏赵伟的作品。日本著名刺绣大师大冢彩子,对赵伟的“一蛋双绣”更是视若珍宝,给予了高度评价。
赵伟的作品被列入《中国当代民间工艺名家名作选粹》,她本人也被写入《中国民间文艺家大辞典》。很多人说,这么宝贵的非遗文化,一定要传承下去!其实从十几年前退休后开始,赵伟就在丈夫帮助下,创建了“天桥民俗工艺坊”,免费教授彩蛋绘制爱好者。如今,来这里参观和向她请教的人络绎不绝。期间她先后“授徒”1000多人,学员中年龄最小的4岁,最大的74岁。
就连当地中小学校也找上门来,希望赵伟能够让师生们有所体验。能将非遗带进孩子们的课堂,这让她十分高兴。赵伟便开始到全市各所学校讲课,坚持每周一次。她的民俗工作坊也成了青少年非遗传承基地。让赵伟高兴的是,很多学生对非遗文化非常感兴趣。学生家长们反映,孩子们自从学习了蛋壳彩绘,注意力集中了,记忆力增强了,学习兴趣也更浓了。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赵伟更是把一个个感动瞬间绘制在蛋壳上,用自己的独特方式抗击疫情,7月,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抗疫最美家庭”。
除此外,她还应邀参加过《非你莫属》等综艺节目,无数观众被这一绝技所惊艳!有趣的是,因为赵伟平时太忙,爱人从不让她干家务,还开玩笑地对她说:“保护好你的手,就是为国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做贡献。我虽然没你那么优秀,但是能为你服务,说明我也有一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