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好日子是干出来的”

2021-10-09职新建通讯员黄明建张久雷余浩

中国社会保障 2021年7期
关键词:遵义会议遵义市易地

■文/本刊记者 职新建 通讯员 黄明建 张久雷 余浩

在贵州遵义这片红色热土上,铭刻着一幅幅浓得化不开、烈得逼人眼的壮丽图景。1935 年1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这里召开了遵义会议,可以说,红军纵横万里,最重大的转折、最神勇的战斗、最恢宏的辞章,都成就于这片土地。

2015 年、2021 年,习近平总书记的两次贵州行,都对遵义会议和遵义会议精神作出重要论述。2015 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2021 年,习近平总书记赴贵州调研时强调,要结合即将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从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中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近日,本刊记者奔赴贵州探究人社工作特别是社保扶贫工作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兜底保障作用。

搬迁扶贫出奇迹人社政策挺给力

贫困赶不走,小康就进不来。2020年2 月10 日,贵州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誓师大会在贵阳召开,号召“大战90 天,誓夺双胜利”。

当天,贵州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潘荣庄重地在全省动员大会工作责任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会后,人社厅党组快速出台针对“9+3”县区人社工作督战帮扶方案,一张完整的工作路径图、督导作战图开始绘就。

潘荣说:“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易地扶贫搬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截至目前,贵州省有192 万人搬出深山区、石山区、自然生态条件恶劣地区,党的好政策、好声音传遍黔山大地,惠及所有易地扶贫搬迁移民。这项伟大的民心工程,凝聚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西部欠发达地区人民、对贵州群众的极大关怀。”

在贵州192 万人易地扶贫搬迁这个了不起的工程中,852 个搬迁安置点均实现申领钥匙或入住,搬迁农村条件困难家庭27.71 万户,63.92 万劳动力中有53.81万人顺利通过包括劳务输出在内的多种渠道实现就业,就业率达到84.2%,当地人社部门因势利导,抽调精兵强将在规模以上安置点建立就业创业中心、就业服务窗口610 个,为群众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服务。

社保扶贫方面,贵州以实现贫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为主要目标,织牢易地扶贫搬迁人口社会保障网是其中重要内容。

2021年4月15日,贵州省遵义市人社局社保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到遵义会议会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活动。(向鹊桥 摄)

“我们社区是个以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为主的小区。”赤水市天台镇天苑社区党支部书记贾如春说。“按照省里《关于做好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会保障衔接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我们以确保应保尽保、同等待遇、平稳衔接、服务便捷‘四个确保’为目标,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参保工作。目前天苑社区的易地搬迁群众参保率达100%,达到领取待遇条件的也100%领了养老金。”赤水市社保局局长廖寿华介绍。

贵州省人社厅副厅长谢丹青说:“我省14 个县(市、区)在政府财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为保障易地移民中的老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生活,以生活补贴或增发基础养老金的形式,为60 周岁以上易地移民中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0 元至50 元收入,老人们的获得感大大增强。”

物质精神双“脱贫”基层百姓最受益

6 月17 日,记者来到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青杠坡村。青杠坡是红军长征途中壮烈的“土城战役”主战场。如今,80 多年过去了,这片土地上的百姓生活得怎样?

75 岁的刘开英老人就是青杠坡村人,其子今年55 岁,肢体二级残疾且患有精神障碍,无劳动能力,母子俩相依为命。2013年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 年,通过社会保障兜底实现脱贫。看见我们,刘开英老人热情地招呼道:“快进屋坐坐!”

走进窗明几净的二层小楼,冰箱、电视机、饮水机等一应俱全,厨房中锅碗瓢盆摆放得井井有条,让记者吃惊的是厨房里竟然还安装了智能净水机。

“刘大娘每月都有城乡居保养老金,她儿子通过政府全额补贴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加上低保和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他们家每月的收入有1300多元,现在的住房是2015 年危房改造时修建的,他们还享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及一站式医疗服务等,基本生活保障没有问题。”土城镇人社中心负责人董安焰介绍。

“我的养老金1 个月100 多元,现在不缺钱,需要的时候就去取,去年我就取了1000 多元装了个净水机,这样嫁在外地的女儿回来就能喝上好水了!”老人脸上满是笑容。

桌子上一个泛黄微卷的笔记本引起记者的注意,翻开一看,工工整整手抄的《毛主席来到咱农庄》《桂花开放幸福来》等歌曲简谱跃入眼帘。“这些是我1963 年时抄的,现在没事就拿出来看一看、唱一唱,能有现在的好生活,都是共产党给的!”老人激动地说。

刘开英老人家的物质与精神双脱贫案例,只是贵州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取得丰硕成果的一个缩影。

贵州省社保局局长王红霞说:“2019年12 月底,我省还有30.8 万贫困人口,随后我们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对未标注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由地方财政按比例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档次参保费用,减轻困难群体的参保缴费负担,助力其精准脱贫,到2020 年我省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减贫人数、易地扶贫搬迁人数均为全国之最。”

截至2021 年5 月底,贵州省城乡居保参保人数为1914 万人,其中领取待遇人数为462 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554 万人全部参保,实现了应保尽保、应代尽代、应发尽发,在助力脱贫攻坚战中交上了满意答卷。

生态保护利千秋退捕渔民老无忧

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渔是系统工程,更是一项利生态、利民生、利长远的重大政治任务。为了落实好中央决策部署,让贵州的“一江清水送下游”,助力长江休养生息,贵州省人社部门从做好长江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入手,除了促进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开展技能培训外,还将符合参保条件的退捕渔民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范围,帮助他们参加养老保险,并由政府给予养老保险补贴,实现了退捕渔民养老保险应保尽保,确保退捕渔民无养老保障之忧。

锦屏县平略镇平略村村民张金焕曾从事渔业捕捞20 余年,退捕后,当地人社部门根据他的培训和就业意愿,组织他参加技能培训,并积极推荐就业岗位。最终他选择在家门口的库区巡逻护渔,巡逻之余,他还到镇上的竹具厂务工。通过这两份工作,张金焕每月有5000 多元的收入。

喝水不忘挖井人。“十谢共产党,养老把你想,以前抚儿来防老,现在丢心政府养,党的恩情永不忘,誓把忠心献给党……”这是湄潭县过上了小康生活的群众自发编写的《十谢共产党》歌谣。遵义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长林说:“这首歌唱出了贵州各族群众感恩党中央的最美心声。”

社保扶贫少不了工伤保险的助阵。“2019 年,全国‘工伤保险走进扶贫车间’主题活动就是在遵义市正安县启动的,这是积极探索工伤保险扶贫工作的有效举措。”遵义市社保局三级调研员贾晓红介绍。

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传承着红色基因、勇于忠诚担当的贵州人社人将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好日子是干出来的”殷殷嘱托,保持和发扬“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加快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再踏新征程,续写新辉煌。■

猜你喜欢

遵义会议遵义市易地
我为旗帜增辉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老年大学校歌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遵义市关工委:围绕示范抓巩固“五好”组织显活力
朱德在遵义会议前后
遵义会议前后的周恩来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喜迎新年
——遵义市春节联欢晚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考察
易地扶贫搬迁将投入6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