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业暗藏玄机
2021-10-09鸡西市密山市实验小学刘晶波
鸡西市密山市实验小学 刘晶波
2021年1月9日,中国教育报以《扬帆起航为建设教育强国开好局起好步——2021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新蓝图》为题,对今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行深入解读。值得关注的是,通过这篇文章,可以看到教育部将在今年推出的诸多备受关注的新举措。比如: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其中对与小学阶段中作业的要求明确指出: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我们都知道作业是巩固课堂知识、反馈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素养的有效途径,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怎样能做到作业设计精巧而又有实效?作业怎样设计能真正做到为学生减负的同时巩固好已学知识?保证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当一系列问题摆在眼前时,密山市实验小学二年组语文教师开始行动起来,结合本学年学生年龄特点,围绕“个性化、分层次、实践性”为主题进行作业提升研讨活动,设计了一套以“小”作业为基础的作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什么是“小”作业?“小”作业的概念和字面上的意思一样:就是作业少,保证完成每项作业只要五分钟时间,学生完成作业用时少,作业设计内容精巧,作业虽小内容涵盖却是方方面面,“小”作业里暗藏着玄机。可别小看这小作业,虽然内容少,但是想要达到小而精,那就要求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对教材的把握,对本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准掌握才可以。二年语文组老师以课程标准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围绕单元主题、整合教材内容,从记忆、理解、运用三个能力维度出发设计作业,充分利用课外资源,整合跨学科知识,以思维导图为抓手,设计了新颖、有趣,又具有实践性的题型,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听、说、读、写、唱、演、动手实践的能力都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小”作业设计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确定以理解和思考教材为目的的那种作业的性质,提出为此目的服务的独立作业的课题,是具有高度教学艺术的事情。”教师应当给每位学生打造“量身定做”的作业,也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要建立起为学生服务的作业观,布置作业时既要考虑作业的内容,又要考虑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把为学生服务作为布置作业的出发点。于是笔者结合几次研讨结果设计了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的作业,短小、精巧、有趣、好玩。
作业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预习,也叫作“有迹可循”作业,重点以“五部”读书法为基础,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第二部分课后作业,由三个板块构成:板块一:思维碰撞(梳理——感知——识记),板块二:创意无限(感知——实践——拓展),板块三:单元同步读(1.感知主题2.同步阅读3.读书交流)。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目标,让学生自主选择,分层完成。
第三部单元同步阅读,配合每个单元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以第一单元作业布置一览表为例:(详见下页表1)
表1
(二)目的性原则
教师布置的每道作业题都应当紧扣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结合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有目的设置练习,对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应当在作业中反复出现。练习的处理或是巩固所学知识、或是为了引出学生思考等。但作业绝对不可以给学生增加负担,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依据课题组的调查和研究,我们采用以下方式对学生的课业进行减负:
1.打造高效作业。课题组在名优教师的引领之下,全组教师积极参与、交流研讨,对作业的设计减量不减质,且关于“小”作业研讨已经进入初级成型阶段。
2.杜绝教辅资料。避免学生在众多的教辅资料中大量的重复做一些题目,从而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避免部分家长的教辅依赖心理,认为通过大量重复的做题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制定以单元为目标的知识建构。二年级下册语文书中一共八个单元,组内教师商讨出八个单元的知识建构,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知识建构各不相同,每个单元的单元目标和作业目标呈螺旋上升的建构体系。依据知识建构设计依据目标属性进行作业安排:
以二单元作业属性表和单元作业目标为例:
附表2:作业属性表(详见下页表2)
表2
附表3:单元作业目标(详见下页表3)
表3
(三)典型性原则
作业的设置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要让学生跳出“题海”,教师必须先“下海”,只有在题海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能够突出重难点的题目才有助于学生脱离“题海”,让学生在很少的题目中触类旁通,获得更大的效果。
1.优化作业设计
作业需要优化,但不能模式化。所有的作业设计都应当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课题研究,我们也找寻出了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作业设计。
例如:第一单元第一课《古诗二首》,有迹可循作业设计就是:圈字——圈词——“五步读书法”朗读,配合一张预习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本课学习完毕后,学生就可以完成课后作业部分。笔者在一年级时带领班级学生认识思维导图,并动手去画思维导图,发现画思维导图的方式特别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所以在课后作业部分中就设计了“思维碰撞”这一板块,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出现,得到组内教师的一致认可,在本学年的语文教学中尝试使用思维导图对课文进行梳理,同时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课后作业布置,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这样的形式达到了短时高效,内容轻松掌握,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真正实现“小”作业大价值的作用。
2.更新作业布置方式
在作业的布置方式上,笔者班级的学生进行布置作业,一个学生负责一个板块,这样做既丰富了作业的布置形式,又提高了学生参与的兴趣与热情。作业的完成质量也较以前有所提升。注重学生的参与,变“老师布置”为“学生布置”。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笔者班级在作业布置上设置了“课前我来安排作业”的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这样学生就会提前投入时间来为本节课设计习题,时间长了,他们往往也能设计出新颖、有创意的习题。时间长了,好多学生作业的设置竟和老师不谋而和。学生参与的过程、寻求作业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由原来的“学会知识”变为现在的“会学知识”。
3.注重作业的反馈与评价
恰当合理的作业评价是完成教师与学生沟通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评价方式上,采取“作业问题式互动”的形式,通过作业批改完成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把一些问题、疑问以评语的形式写在作业本上,学生在下次作业前完成笔者所留下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些性格内向,平时不愿意和老师沟通交流的学生,也能主动地写下自己在学习这一节知识时所面临的困惑,所出现的问题。愿意以这种“作业问题式”的互动迈出与老师沟通交流的第一步。
(四)实践性原则
能在生活实践中用到的语文就是好的语文,因此作业内容的设计应注重一些实践性的题目,既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语文又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每一课最后一个板块“创意无限”中,组内教师群策群力,设计了具有很多元素的实践性作业。例如:第一课的《古诗二首》,最后一个板块设计了发挥你的想象力选择一首古诗画一画的作业,特别符合该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在《邓小平爷爷植树》课后作业第三板块设计了结合自己情况选择在放假的时候和家人一起参与到植树活动中去,亲自种下树苗,然后把植树的经过和感受分享给小伙伴的作业。
教师把很多有趣的,像动手实践的活动,劳动教育的活动都有机结合起来,把这样一件件小事,变成“小”作业,在这样的“小”作业中,隐含着教师大大的智慧。
二、“小”阅读的思考
现在都在讲“大语文”时代,而作为一线教师却想从小事入手,完成一个小作业,养成一个小习惯,每天只要进步一点点,真正做到把小事做好,一步一个脚印地踏踏实实地完成每一个板块内容。可在优化作业的设计中,一直有个问题困扰着笔者,笔者一直觉得阅读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可不可以把教材中快乐读书吧里的拓展书目,在学生没有过大压力的情况下完成呢?于是,笔者与组内教师设计第三部分“小”阅读,也就是单元阅读。前五个单元都是带领学生去读快乐读书吧里《七色花》《愿望的实现》《神笔马良》《一起长大的玩具》《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这5个故事,在快乐读书吧中体这几个小故事,内容短小,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我们在与学生共同读书中,教会学生读书方法,为后面整本书阅读做好充分的准备。后面三个单元中,我们精心选取了《十万个为什么——宇宙》、绘本故事《十二个月》《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在前面小篇幅阅读基础上增加了整本书阅读,培养学生做一个爱阅读、懂策略、会思考的积极阅读者。在这个板块中,还有很大的空间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
能真正为学生减负,巩固好已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这是教师应该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的问题,笔者希望以“小”作业为基础,绽放更多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