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释意理论下商务英语口译中文化意象翻译策略

2021-10-09罗晓语

关键词:口译范式商务英语

罗晓语,吴 斐

(1.湖南工商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2.湖南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4)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环境的改善,商务英语的工具性作用逐渐凸现出来。作为连接中国和英语国家交流的纽带,商务英语口译质量至关重要。目前相关研究逐渐增加,但大多数关注语言本身,而忽视了文化意象,由于中西文化意象上的差异,口译要从跨文化语境的角度着手,采取相应的理论和策略,关注文化意象,处理好文化意象。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口译过程中内容的及时传达。基于此,在回顾跨文化语境下商务英语口译现状,明确商务英语口译的基本要求及其文化意象基础上,结合释意理论,来探讨商务英语口译中文化意象翻译策略,以期促进国际贸易活动的发展。

一 跨文化交际语境下国内外商务英语口译研究现状

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商务口译研究最早兴起于国外,相关研究集中在The Interpreters’Newsletter 、Linguistica Antverpiensia、New Series 等重要SSCI 期刊。早在1985 年,法国翻译理论家贝尔曼(Antoine Berman)在当年出版的《翻译及对异的考验》中,首次提出翻译要重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文化要素。1994 年,马克.埃利斯和克里斯汀·约翰逊编纂的《商务英语教学》虽然没有专门介绍商务英语口译,但较完善的总结了商务英语的特征。其中很多观点对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商务口译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目前,跨文化交际语境下,国外存在五种口译研究范式,分别是基于认知处理范式的口译、神经语言学口译范式、目标文本产出范式、对话语篇互动范式及释意理论范式的口译研究。[1]认知处理范式的口译以翻译专家Gile 在1995 年提出的口译认知负荷模型假设为代表,核心观点认为口译要以译员的认知能力为基础,如果超出了负荷,就会导致误译、漏译等问题,并根据认知心理学信息处理理论提供可参照的模型。神经语言学口译范式则用神经科学方法来研究口译的神经和心理机制,主要用神经语言学和神经生理学来探讨口译的认知处理过程。目标文本产出范式来源于德国功能主义的目的论,主要从译者和译文目的分析口译过程。而对话语篇互动范式则类似于目标文本产出范式,但更关注口译的语篇层面,从交际、社会、文化语境来分析口译过程中话语互动关系。在这五种理论范式中,释意理论影响力最大,处于主流地位。该理论本身就是口译的产物,它是由法国著名口译实践者达妮卡·塞莱斯科维奇(Danica Seleskovitch)于20 世纪60 年代提出来的,被广泛应用于学术、政治、军事等口译场所,也非常适合商务英语口译。和前面几种理论相比,由于关注文化本身,释意理论在文化意象处理方面更具优势。

中国的商务口译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中国翻译界才开始涉及口译的理论研究,但对商务口译关注不多。21 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外贸口译活动频繁,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商务口译研究被提上日程。国内商务口译研究最早都是模仿国外研究为主,认知处理范式的口译、神经语言学口译范式、目标文本产出范式、对话语篇互动范式及释意理论范式的口译研究分别被介绍到国内,刘绍龙、王非、梅德明、鲍刚、刘和平等为该领域领军人物。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本土化研究成果,《中国翻译》《上海翻译》《外国语》等国内CSSCI 核心期刊发表了系列论文。刘绍龙汲取了国外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成果,认为口译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传播方式,涉及神经机制的内部活动。王非、梅德明的《不同方向的口译过程信息加工与工作记忆的关系》构建了具体的非对称有限并行口译模型,使其能够更加全面地考量翻译方向、工作记忆与信息加工机制之间的关系。[2]梅德明在《新编商务英语教程》中系统地介绍了商务英语口译的理论和原则。鲍刚、刘和平是国内释意理论口译研究的代表,他们编著的《口译理论概述》及《法国释意理论:评介、批评及应用》都涉及了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商务口译问题。但目前相关研究对商务英语口译中文化意象的关注度还不够。基于此,本研究将从跨文化语境下商务英语口译的基本要求入手,基于释意理论来解读和指导商务英语口译实践过程。

二 跨文化交际语境下商务英语口译的基本要求

(一)把握词汇目的性

从商务英语的本质来看,其目的性较强,涉及的内容多是不同类型的商务活动,如商务会晤、商务谈判、电话传真、Email 等等,不同类型活动的具体规则与操作流程有所差异。商务英语的词汇、语言形式、句式特点都具备较强的专业性,与商务交往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3]为此,在开展商务英语口译的过程中,需要把握词汇的目的性,以准确性为前提,避免出现词汇传达不准确而表意不清的情况。口译译员对词汇目的性的把握,关系到口译的有效性。

(二)对译员的素质要求

商务英语的口译过程,目的是要传达准确的信息,确保商务内容可以及时、有效地传递,从而最终促成商务合作。但需要注意,商务英语口译的过程,由于文化意象的存在,对商务英语口译译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4]具体包括口译员本身要具备扎实的商务英语词汇积累,对商务交往的各个环节都有着明确的了解,能够将各环节所需的专业术语烂熟于胸。同时,口译员要具备扎实的口语能力,能够准确地表达和传递商务英语内容,在较高综合素质的支撑下,持续为商务英语口译工作提供服务。[5]

(三)了解商务文化背景知识

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不同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与风俗习惯,价值取向的不同使得差异存在。商务英语口译的过程,要充分尊重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避免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对文化意象不够明确而造成理解上的偏差从而对商务谈判产生影响。口译员要对商务文化背景有着全面的了解,以此规范自己的口译过程。[6]

(四)具备扎实的口译现场操作能力

商务英语口译,核心是口译员现场操作的基本能力。扎实的基本功底、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都是口译员需要具备的。在现场口译中,要求口译者可以清晰地完成内容的传达,快速地做出口译,并达到表达通顺、连贯和流畅的基本要求。这就带给口译人员一定的压力,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快速、准确地做出反应,达到综合能力的提升目标与基本要求。

三 跨文化交际语境下商务英语口译中的文化意象

(一)商务英语、口译及文化意象三者的关系

这部分将系统梳理商务英语、口译及文化意向三者的关系,从而为探讨释意理论及其应用奠定基础。首先,来了解什么是商务英语。广义上的商务英语以适应职场生活的英语语言应用要求为目的,内容涉及商务活动的方方面面。而狭义上的商务英语仅局限在商务场景下使用的英语,它和日常生活中的英语口语有一定的区别,尤其是词汇和句式的使用。

口译是指译员以口语的方式,把源语转换为目的语的方式,即口语翻译。它也是商务英语中最常见的一种活动模式,商务英语谈判、商务英语交易会等都离不开口译。此外,从跨文化交际来看,商务英语口译是发生在不同国家语言、文化和宗教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由此可见,文化意象是跨文化语境下商务英语口译中不可回避的要素。王佐良认为,当译者在翻译词汇时,他也不可避免地涉及两种不同文化关系的处理和协调。[7]这也从侧面论证了文化意象在翻译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商务英语口译活动而言,它关系到业务的洽谈结果。

意象最初是属于文艺美学中的概念范畴,而文化意象是意象的一种类型,是和其他意象相区别而言的,文化意象大多数蕴含在谚语、古诗词等中,[8]可以将其视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意象增加了商务英语口译的难度。文化意象大多凝聚着各个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其中相当一部分文化意象还与各个民族的传说有关。在各个民族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它们不断出现在人们的寓言、文艺作品中,慢慢地形成一种文化符号,具有了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不同民族由于生存环境、文化传说、历史传统、价值取向不同,文化意象也会不同。例如中国文化赋予梅花高尚道德情操君子的意象,在商务英语口译过程中,涉及梅花的文化意象,如果译者不加以处理,西方国家客户会不知所云。如前文所及,了解商务文化背景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文化意象又是其中最重要的要素。

由此可见,以上三者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和作用的关系。文化意象成了商务英语口译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二)商务英语口译中的文化意象形式

文化意象的形式和分类众说纷纭,按照商务英语口译特征,本研究采纳巴斯奈特观点,将文化意象分为风俗意象、文字意象和思维意象三种类型。[9]

1.风俗意象。风俗意象,指的是每一个国家特有的一些风俗习惯,作为国家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个国家风俗意象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商务英语口译翻译的有效性。中国作为礼仪之邦,自古就是以独特的礼仪屹立于世界文化之中,例如,在中国古代对方的儿子称为“令郎”,别人对自己的赏识爱护称“垂爱”等等。作为一种礼貌性的用语,如果这些词语出现在商务交流中,则需要口译员对独特的风俗文化有所了解和掌握,通过通俗易懂的翻译方法,将这些内容进行口译。当然,对于其他国家的风俗意象内容,都需要具备极强的敏感性,确保内容在口译的过程中得到很好的诠释。[10]

2.文字意象。文字是一个国家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是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国文字博大精深,但对于汉字的英语翻译,通常只有一种形式。如中国所有的公司都可以用英语翻译为company,但在西方的英语国家中,公司并不是都用company 进行翻译,不同行业或者是不同类型的公司,翻译过程中都有差异,如电子企业就是Electronics。[11]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程度的加深,一些跨国企业的发展,需要重视企业名称在英文表达上的差异。对于商务英语口译者来说,更需要把握好文字意象,关注不同国家文化意象层面的差异,才能够确保商务英语口译的准确性。

3.思维意象。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在思维意象层面有着较大的差异,这是在开展商务英语口译过程中要关注的主要问题。当前,很多商务英语口译者都出现了对文化理解不充分而造成的问题,如何突破固定的思维限制非常重要。如中国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思维方式上更注重含蓄和模糊,偏重旁敲侧击,想要从另一个角度来解决问题。在遇到冲突之后,通常会避免正面的矛盾激化。所以,在针对商务英语开展口译的过程中,思维意象要彻底打破,运用多元的口译方法,确保商务活动的内容可以第一时间得到传递,准确的表达自我的立场,是每一个口译人员都需要具备的基础能力。

四 释意理论下商务英语口译文化意象处理的双重策略

在商务英语口译过程中,译者要采取措施处理好文化意象,保证商务英语口译的准确性,以便于双边国际贸易的顺利开展。释意理论为此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可行性。

(一)释意理论与商务英语口译

释意理论指出翻译即释意,这个过程的实现不是静态的语言转换,而是动态的过程,理解原文,剥离源语的语言外壳和重构译语构成了释意理论三角模型(见图1)。[12]

图1 塞莱斯科维奇的释意理论

由图1 可以看出,理解源语是实现跨文化商务英语口译的第一步。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较好的语言功底外,还要有较高的认知语境能力。[13]在跨文化语境下忽视原文语境会造成语用失误。如西方人好面子,打包食物会说给家里的狗吃,而不好意思直接表达,如果译员不具备以上文化背景知识,会对外商所提出的“doggy bag”(打包袋)造成误译。

第二个步骤,剥离源语语言外壳,要求译者不再纠结于语言符号和结构,而是在记忆所要表达的真正的思想,也有学者称之为内容记忆法,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字记忆法。[14]这是一种脱离传统语言形态的高端翻译形式,尤其是针对不同的文字文化意象。例如“The project is very ambitious”,通常“ambitious”翻译成“野心勃勃”的意思,但在该语境中,外商所要传达的意思是“该计划或项目很有前景。”剥离源语语言外壳是释意翻译理论三角中较重要的环节。

重构译语是指在前面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口译者对口译材料进行重新加工润色的过程。即在精确和全面把握源语内容基础上,用目的语的语言形式进行表述。在这个阶段,译者也要注意容易造成冲突的文化意象,如中国人在称呼年长者时一般会加“老”字,譬如“老刘”,但在西方文化“old”是比较忌讳的词语,在这种情况下,需进行译语重构,可以用“honorable”来代替。

(二)商务英语口译中文化意象翻译实践策略

这部分将释意理论的精髓和口译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来探讨商务英语文化意象口译实践策略,具体包括直译法、意译法和省译法。

1.直译法。直译就是按字面上翻译,相对于意译而言。旨在保留源语文化意象,在商务英语文化意象口译实践中,一般用于中西方意象相同或相通的事物,或是易于被理解的中国文化负载词,或有些文化意象是众所周知的,例如中国的十二生肖早就在西方国家流传,无须再进行解释。

例(1)原文:用网络语言说:我们要给优质产品“点赞”,把不良奸商“拉黑”。

译文:To use popular Internet language,we should give“thumbs-up”to quality products and“blacklist”those bad traders.

例(1)“点赞”和“拉黑”是网络流行语,也属于文字意象的范畴,是具有中国文化意象的文化负载词,“thumbs-up”在英语中表示赞同,而“blacklist”则代表不受欢迎,英汉语的文化意象相近。因此,口译者此处用了直译法。

例(2)原文:中国文化历来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希望的是和为贵。

译文:The Chinese believe that one must not do to others what one does not like to be done to himself. We always value peace.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的名言,也是具有丰富中国文化意象的语言。这句话在西方学术界和商业界已经被广泛流传,所以口译者也采用了直译的方法。

2.意译法。 意译法又被称之为归化法,指只忠实原文内容不拘泥原文结构形式与修辞手法的翻译方法。[15]它也是释意理论下商务英语文化意象口译常用的策略之一。

例(3)原文:这是一项刀刃向内、壮士断腕的改革。

译文:…exceptional courage and determination…

这是译者对政府的商业经济改革决心的描述。“壮士断腕”来自唐代窦皋的《述书赋下》:“君子弃瑕以拔才,壮士断腕以全质。”原指做事要当机立断、不可迟疑。此典故表明了中国政府在经济压力面前果断应对,从分类看,这里属于典型的风俗意象。这句话英语中没有对应的文化意象,译者应用释意理论,脱去语言外壳将“刀刃向内”和“壮士断腕”做意译处理,译为“exceptional courage and determination”并补充说明了“self-sacrifice”。

3.省译法。省译法是与增译法相对应的一种翻译方法,即删去不符合目标语思维习惯、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词,以避免译文累赘。[16]这个和释义理论的脱去语言外衣,对篇章意思进行理解并重组的观点不谋而合,常被应用于商务英语文化意象口译实践中。

例(4)原文:各类所有制企业普遍能从减税降费中受惠,而且政策效率很高,一竿子插到底,直达市场主体。

译文:The same rules will be enforced and compa⁃nies under all types of ownership will stand to benefit as equals.The policy will reach all market players directly.

句中“一竿子插到底”本身就是修饰说明“直达市场主体”,所以译者直接对其进行了省译处理。

(三)商务英语口译中文化意象翻译能力提升策略

以上从释意理论探讨了商务英语口译实践策略,但释意理论的指导意义不局限于此,其核心观点是脱去语言外壳,商务口译员要重点关注文化意象,对风俗意象、文字意象和思维意象有着明确的认知,确保口译内容符合商务英语要求。但同样,想要确保商务英语口译的价值持续发挥,则需要制定基于释意理论的商务英语口译发展策略。可以从思维意识、专业积累和实战实操三个层面加以实施。

1.思维意识层面:具有跨文化意识并尊重双方文化意象。商务英语口译过程中文化意象存在的困难,使得口译工作的质量大打折扣。为解决这一问题,口译工作者要高度尊重双方的文化意象,并处理好双方的文化意象,这就需要口译员不断通过多途径去接触和学习不同国家的文化意象内容,对以英语为主要交流语言的国家有明确的认识,从而在开展翻译的过程中把握正确的翻译方向。例如,在中国的贸易往来中,“打白条”这一词语并不陌生,指的是一种非正规的收据,英语口译为“issue IOUS to you”,如果口译者不注意或者对文化意象的理解不充分,将其口译为“issue blank paper”,这在对方看来,就会将其理解为“空头支票”,即无效的票据,而不是非正规的票据,导致在对外的贸易往来中出现问题,甚至会影响贸易谈判的结果。为避免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把握文化意象的核心要素。

2.专业积累层面:译员提升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和专业素养。商务英语口译工作作为对外商务活动开展的基本构成要素,关系到对外商务活动的开展效果。但如前文所及,由于对文化意象的了解和关注度不足,出现了一些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商务英语口译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一方面,商务英语口译工作者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在词汇、语法还有语义方面都能够做到口译的准确和高效。当然,基本功的积累需要长期的实践锻炼来达成,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商务英语口译的过程,对口译工作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只有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体系,快速的反应能力,才能够保证发挥效用。另一方面,对不同语言的国家文化要有全面的了解。充分了解双方国家文化和历史背景,能够有效把握双方的现实需要和内心所期待的理想状态。例如,在商务谈判的过程中,双方关注的焦点是商品的质量而不是价格,在口译的过程中要尽量突出和强调质量,而不是价格,这样才能够促进商务谈判的进行。

3.实战实操层面:灵活应用跨文化翻译技巧,肩负起贸易谈判促进者的角色。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张,商务英语口译备受关注。作为商务谈判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商务英语口译工作者要肩负起贸易谈判促进者的角色,即在进行口译翻译的过程中,要保持语调的平顺,并使用声情并茂的方式完成翻译过程,使对方能够感受到被尊重和开展贸易往来的诚意。以这样的方式,来促成贸易谈判,如在开展贸易谈判的过程中,出现情绪激动的情况,语言上有很多不注意的地方,需要口译工作者做好调整,避免以直译的方式来传递不良的情绪,要以平等为前提,做好本职工作。

五 结语

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下,商务英语口译工作要密切关注文化意象,并处理好文化意象。释意理论为此提供了理据和对策。本研究基于释意理论,探讨了商务英语口译中文化意象翻译策略,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随着国际贸易的开展,商务英语口译备受关注。在口译过程中,只有重视文化意象,才能够确保商务英语口译的有效进行。

猜你喜欢

口译范式商务英语
论商务英语学的研究内容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美国法庭口译制度研究及启示——以夏威夷州法庭口译为例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The Enlightenment of UK Modern Apprenticeship on Training Courses for Business English Major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对中国口译近25年来的研究综述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