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制度对包装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以湖南包装企业为例
2021-10-09刘正军
刘正军,毕 然
(湖南工业大学 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一 国内外对内部控制的研究
西方国家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基于COSO内部控制框架。Wolfe CJ 认为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会对管理层效率产生积极影响。Tommaso Palerm 认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会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Jeong-Bon K V ,Song B Y 等把企业分成内部控制健全的企业和内部控制较薄弱的企业,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健全的企业拥有较强的筹资能力。[1]Mohamed A. Elbannan 研究发现企业治理结构越完善,内部控制质量越高。[2]
相比于其他国家,我国的内部控制起步较晚,内部控制制度主要靠政府指导,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的内部控制。2008 年,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用以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推动企业持续发展。2010 年,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这是对内控政策的进一步补充,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质量。2017 年,我国财政部制定了《小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7〕21 号,以下简称《规范》),这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系统性文件。罗亚明认为我国包装企业在内部控制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对内控认识不足、产权关系不明、监督机制不健全。[3]王海峰等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衡量企业绩效,实证研究表明,内部控制的披露程度越高,企业绩效越好。[4]常荣莲把我国包装企业在内部控制上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会计内控意识不强、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会计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三个方面。[5]
以《规范》为政策指引,以我国包装企业在内部控制上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将内部控制制度划分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面性、内部控制制度的适应性、内部控制机构配置的完整性、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内部控制环境五个维度。在当前内部控制最新研究动态的基础上,以湖南省包装企业为样本,从内部控制制度各衡量维度实证探讨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为学术界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做出贡献,也为湖南省包装企业的内控工作和企业管理提供参考。
二 研究假设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面性
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面性包括全过程控制和全员控制,它贯穿于企业各项工作,也约束着企业所有人员。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首先要满足全面性原则,要对企业所有员工形成约束。如王凡林研究表明,在信息技术时代下,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面性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6]我国包装企业大多规模小,产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提高企业财务绩效,首先要从内部改进,制定一套全面、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来约束所有员工。因此,提出研究假设一:
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面性与包装企业财务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二)内部控制制度的适应性
《规范》规定:小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适应性原则,但是国家对小企业的内部控制没有强制性要求,这就造成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否、完善程度都存在差距,内部控制制度在小企业中不具备统一性。在包装行业中,大多企业属于中小企业,他们需要依据《规范》要求,根据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规模大小、风险水平等,建立、完善内控制度,并随企业的发展不断调整。如Jokipii A 运用权变理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适合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企业各项活动的有效实施,进而提高企业财务绩效。[7]因此,提出研究假设二:
内部控制制度的适应性与包装企业财务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三)内部控制机构配置的完整性
内控制度的实行需要完整的机构配置保障。内部控制机构配置不完整会阻碍内控制度的实施,使企业经营活动得不到相应的约束,影响企业财务绩效。湖南省包装企业一般规模较小,受资金成本限制,他们的经营结构和内部组织机构设置简单,要么没有内部控制机构,要么内部控制机构配置不完整,规范这些企业的内部控制,要从完善内部控制机构配置做起。因此,提出研究假设三:
内部控制机构配置的完整性与包装企业财务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四)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
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是指在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时的执行力度。内控的实行不仅仅是文字上的争辩,更要注重实际执行力。企业在内控制度中要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企业全体职员都要在工作过程中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由于国家没有对小企业内部控制做出强制性要求,所以包装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较低,即便企业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如果员工执行不到位,也不能使内部控制达到预期效果。在内控制度执行的过程中,企业的内部问题逐渐涌现,管理层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可以提高治理效率,进而提高财务绩效。如张川等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发现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能显著提高企业业绩。[8]因此,提出研究假设四:
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与包装企业财务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五)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由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组成,其中外部环境包括经济形势、国家政策、科学技术等,内部环境包括企业文化、组织架构、内部审计等。[9]我国包装企业员工整体素质不高,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包装企业大多没有为内控制度的实行提供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这为企业内部的舞弊行为创造了空间,不利于提高财务绩效。如叶陈刚等通过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实证分析,发现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财务绩效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10]《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规定,内部控制制度的要素包括完善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环境又涵盖治理结构。因此,从内部控制制度要素的角度出发,提出研究假设五:
内部控制环境与包装企业财务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三 实证研究设计
(一)变量衡量
1.被解释变量。对于财务绩效的衡量,已经从单一指标逐渐演变成综合指标,《中央企业总会计师工作职责管理暂行办法》中提出:企业可以从盈利能力、债务风险、资产质量和经营增长四个方面评价财务绩效。以政策为指导,从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中选取9 个指标为代表,采用因子分析法,以最终的因子分析综合评分衡量企业财务绩效,即被解释变量。[11]
2.解释变量。解释变量是内部控制制度。除了考虑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全面性、适应性,立足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过程,将内部控制制度划分为五个维度,针对每个维度都设置了几个衡量因素,最终衡量指标共有19 个。(1)企业是否制定内控制度,内控制度是否约束到企业所有成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面性。(2)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适应性可以通过企业规模、员工数量以及内控制度的实行成果等方面衡量。(3)内部控制机构配置的完整性可以通过内控机构是否约束到企业其他所有岗位衡量。(4)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可以从企业规章制度、内控部门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在内控工作中寻找问题的对策及内控工作人员的职能等方面衡量。(5)内部控制的环境可以通过国家政策、企业组织结构、内部控制的应用成果等方面衡量。
(二)数据来源
为了研究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设计了《关于内部控制制度与企业财务绩效的调查问卷》,并在湖南省各包装企业内部发放。调查问卷的发放形式有两种:(1)人工实地发放;(2)利用“问卷星”平台在网上以电子问卷的形式发放。
本次调查共发放300 份问卷,收回232 份,剔除无效问卷41 份,可供使用的问卷191 份,收回率为77.33%,有效使用率为63.67%。
最后,将以上两种方式获取的数据分成两组,针对问卷中的各题项分别做独立样本T 检验,从结果发现,每个题项的两组数据的sig.值均大于0.5,这说明以上两种方式获取的数据没有显著差异,可以将两组数据汇总分析。
四 探索性因子分析
利用统计软件构建财务绩效综合评价模型,对所选因子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根据问卷调查整理出相关数据,从评价财务绩效的四个方面共选取9个指标,综合评价企业的财务绩效。财务指标体系如表一所示。
表一 企业财务绩效综合评价指标汇总表
首 先,利 用 KMO (Kaiser-Meyer-Olkin) 和Bartlett 检验来判断所选数据是否有结构效度、能否进行因子分析,结果如表二所示。
表二 KMO 和Bartlett 检验表
根据KMO 和Bartlett 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KMO 的检测值为0.533,大于最低可行值0.5,Bartlett 球形检验统计量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这表明样本适合做因子分析。
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主因子,结果如表三所示,共提取4 个主因子,记为F₁、F₂、F₃、F4(即表三中的成分1、2、3、4),它们的累计贡献率达到61.722%,这说明选取的4 个因子反映了财务绩效61.722% 的信息,占所有信息的比重很大,所以因子分析的结果比较理想。
表三 总方差解释表
其次采用Kaiser 标准化最大方差方法,对成分矩阵进行旋转,结果如表四所示。从中可以看出,F₁主要包含反映营运能力的总资产周转率(TAT)和流动资产周转率(CAT),因此把F₁命名为营运能力因子;F₂主要包含反映盈利能力的成本费用利润率(CPR)和资产报酬率(ROA),因此把F₂命名为盈利能力因子;F₃主要包含反映偿债能力的现金流量比率(CFR)和营业利润率(OPR),因此把F₃命名为偿债能力因子;F4主要包含反映增长能力的总资产增长率(TAR)和净利润增长率(NPR),因此把F4命名为增长能力因子。
表四 旋转后的成分矩阵
利用SPSS 统计软件计算出分子得分矩阵,如表五所示,构建因子分析模型:
表五 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F1= 0.037ATR - 0.026CFR + 0.507CAT +0.516TAT + 0.072ROA - 0.074CPR + 0.043NPR -0.156TAR - 0.031OPR
F2= 0.207ATR + 0.185CFR - 0.027CAT +0.002TAT + 0.487ROA + 0.533CPR + 0.106NPR +0.087TAR + 0.203OPR
F3= -0.666ATR + 0.539CFR - 0.037CAT -0.062TAT + 0.114ROA - 0.128CPR - 0.176NPR +0.295TAR + 0.099OPR
F4= 0.069ATR - 0.058CFR - 0.013CAT -0.02TAT + 0.126ROA - 0.082CPR + 0.403NPR +0.564TAR - 0.689OPR
根据表三的数据,计算财务绩效综合得分,得到财务绩效综合评分模型:
最后,将各个公司的数据代入该模型,计算出每家公司的财务绩效综合得分。
五 实证数据分析
为了验证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构建模型如下:
F =β0+β1ICD1+β2ICD2+β3ICD3+β4ICD4+β5ICD5+δ
其中,F 代表财务绩效综合指标,ICD1表示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面性,ICD2表示内部控制机构配置的完整性,ICD3表示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ICD4表示内部控制环境,ICD5表示内部控制制度的适应性,δ 表示随机变量。
(一)描述性统计
为了初步了解各个指标间的关系,采用SPSS23.0 软件对个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六所示。
表六 描述统计表
对各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六所示。可以看出,在所选取的191 家企业中,内部控制各个维度的平均值都大于3,标准差都不超过1,这说明湖南省包装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情况处于中等水平。其中,财务绩效综合指标的最大值是2.692,最小值是-172.618,二者相差较大,标准差是12.613,这说明湖南省包装企业的财务绩效差异较大,而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面性的最大值是5.500,最小值是0.900,标准差是0.413,这表明所选取的企业中内控制度全面性存在差异。综上所述,所选样本财务绩效相差较大,企业规模也不尽相同,内控制度的全面性、适应性、执行力,内控环境,内控机构配置的完整性都存在着差异,因此,继续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
(二)相关性分析
采用双尾检验的方法,并采用Person 相关性来研究企业财务绩效综合指标与内控各维度之间的关系,其结果如表七所示。
表七 相关性分析表
从表七的结果可以看出,财务绩效综合指标与内控制度的全面性、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内控环境、内控制度的适应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28、0.145、0.172、0.176,显著性水平都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而内控机构配置的完整性没有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这说明内控机构配置的完整性与财务绩效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而内控制度的全面性、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内控环境、内控制度的适应性都与财务绩效综合指标显著正相关。
(三)回归分析
采用逐步法进行回归分析。表八反映了模型的拟合情况。从表八可以看出,共产生了4 个模型,模型4 调整的R2值是0.592,这表明选取的自变量对整个模型的贡献较大,并且模型4 调整的R2值0.592 大于模型3 的0.477、模型2 的0.291、模型1 的0.196,这说明本次的拟合效果比较好。表中D-W 值是1.694,接近2,这表明残差独立。
表八 模型汇总表
根据表九方差分析表的结果,可以看出模型4的F 值等于70.295,显著性概率P 为0.000,其Sig 值小于0.05,所以检验假设“H0:回归系数等于0”不成立,即财务绩效综合指标与内控制度的全面性、内控机构配置的完整性、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内控环境都存在着线性关系,回归模型显著。
表九 方差分析表
如表十所示,内控制度的全面性的系数是0.084,内控制度的执行力的系数为0.221,内控环境的系数是0.196,内控制度的适应性的系数是0.011,都是正值,这说明它们均和财务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内控各维度与自变量对应的显著性概率都小于0.05,这表明它们与财务绩效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内控制度的全面性、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内控环境、内控制度的适应性都与财务绩效显著正相关。
表十 回归系数表
六 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
以湖南省包装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内部控制制度各维度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面性、内部控制制度的适应性、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内部控制环境对包装企业的财务绩效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2)内部控制机构配置的完整性对包装企业的财务绩效没有显著影响。
(二)建议
1.包装企业必须建立全面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实施内部控制,需要以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为指引,这是提高企业财务绩效的基石。首先,包装企业要明确自身的经营目标和长短期任务,以此为依据完善组织结构。组织机构的设立、整改、完善都要有利于企业实现自身的经营目标和高效完成长短期任务。其次,包装企业要明确各个岗位的权利和相应承担的责任,明确各项经济活动的处理程序和处理办法,内控制度的执行者是企业所有员工,全面的内控制度应该使员工的每一步工作都有制度规范和约束,每一项业务活动涉及的人员都能互相牵制,每位员工都能监督他人,同时也被他人监督。最后,企业要根据业务绩效、盈利情况等建立考核机制,让消极怠工的员工产生危机意识,提高工作效率,让努力工作、创造高营业额的员工继续进步,提高工作积极性。
2.包装企业必须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包装企业应以《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规范》等文件为依据,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有缺陷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再根据实际经验制定新的内部控制措施,最终构建适合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管理者很难在理论层面判断出内控制度是否适合企业自身,因此可以增设一段试验期。在正式执行内控制度前,要经过严格的论证,然后进行测试,在测试过程中记录内控制度的可操作性、员工的配合力度和执行力度、实施时暴露出的缺陷等,对这些记录进行评价,以此为依据继续优化内控制度。在试验期实施内控制度,能够使企业及时发现内控制度存在的大问题,以最小的成本降低内控制度的实施风险。
3.包装企业必须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在建立完善、适合企业自身的内控制度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直接影响到内控制度的实施结果,内控制度的实施结果又直接影响到包装企业的财务绩效。《规范》并没有要求小企业强制实施内部控制,没有国家强制力的约束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有些包装企业虽然设立了内控制度,但是并没有有效执行,所以,首先管理层要认识到内控制度有效实行对企业的好处,建立内控意识,重视内控制度。管理层的重视会给下面的员工做出表率,全体员工的重视加上制度政策的约束,就会优化内控制度的执行力,提高内控制度的执行效率。在实施内控制度的过程中,还要重视对员工和高管的激励,可以实施薪酬激励,提供住房、子女教育保障,如果企业利益和员工个人利益挂钩,那么员工就会增强工作积极性,把这种积极性转化成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
4.包装企业必须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我国包装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易受内部环境影响。内部控制制度需要在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中实施,企业能否将内部控制转化成财务绩效也与内部控制环境息息相关。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首先需要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完善董事会制度,避免出现“内部人控制”的情况。内审部门在企业中具有独立性,能够对企业整体形成监督,但是由于成本的限制,很多包装企业没有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管理者应该从长远的角度衡量成本效益,设立内审部门。其次,还要将内部控制制度精神融入企业文化,使管理者和底层员工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为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竞争提供坚定的后备力量,助力企业高效生产运营,提高财务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