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
2021-10-09闫玉茹梁飞刚万凯超刘海月肖文峰
汤 倩,闫玉茹*,葛 松,梁飞刚,万凯超,刘 群,刘海月,肖文峰
(1.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 地球化学勘查与海洋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 南京210007;2.自然资源部 华东海岸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江苏 南通226000)
海洋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海洋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目前,我国海洋经济建设类工程数目众多,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同时海洋工程建设也带来了海洋环境污染、海岸带生态系统失衡、海洋资源逐渐退化、海岸自然景观被破坏等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周边环境和社会等产生一系列的影响[1-3]。因此,迫切需要对海洋工程的建设进行环境影响评估,但目前大多数海洋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是在工程建设前进行,评价角度比较单一、片面,没有对整个项目进行系统的评价,更缺少长期、持续的监测和研究。因而需要引入海洋工程环境后评价的概念。本文以某港双导堤工程为例,开展海洋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建立海洋工程后评价体系,对相似海洋工程的海域使用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环境影响后评价是将项目后评价的思想引入项目环境管理体系[4]。目前,有些国家在海洋工程管理中已进行了海洋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而我国仅在海洋石油钻井平台、围填海工程开展了零星的海洋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1-2,5-12],海洋工程海洋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工作还处于研究阶段[13-16],评价工作主要为单个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论证时开展的环境影响评价。作为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的延续,通过分析海洋工程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研究工程建设前后资源环境的变化特征,客观全面反映海洋工程在运营过程中对海域资源环境的实际影响,发现问题所在,对海洋工程实施前后的关键影响因子进行识别。从而为沿海地区开发活动中的海洋工程决策提供指导。因此,实施海洋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开展相关的后评价工作也是海洋工程管理的需要。
1 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
1.1 后评价指标选定原则
合理有效的指标体系是后评价质量的关键。因此,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系统性原则。对于某一海洋工程来说,往往其涉及海洋环境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建立的指标体系应具有代表性,且不遗漏重要信息,才能全面评价工程的实际海洋环境影响,保证海洋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全面性。
②实用性原则。指标设置应具有可操作性,评价的指标需反映真实情况,利于分析对比,能定性或量化评价项目。其中,定性指标不能相互交叉,应能计算分析相关的定量指标。
③独立性原则。后评价指标体系必须科学、客观、公正、规范,必须遵循在纵向上达到层次分明、在横向上达到类别清晰的准则。在相应层次上,指标评价应相互独立,缩小指标间的关联程度,避免出现评价指标间交叉评判,确保针对同一项目的评价不会出现重复评价计算。
④稳定性原则。建立海洋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时,选取的指标不能受偶然性因素影响较大,应是比较稳定的因素。
1.2 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选择
本研究中环境影响后评价根据评价原则采用对比分析法,将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个层次[17]。将自然资源环境、生态环境影响和项目管理作为目标层;细化后,形成二级类指标8项为准则层;三级类指标26项为指标层(表1)。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监测结果,分析海洋工程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表1 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Table 1 Indexes for the post-assess ment of envir on mental i mpact
1.3 指标计算方法
海洋环境影响后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各组指标数据的计量单位不同,无法进行统一分析运算,因此,需要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即指标的标准化[20],解决不同质指标值的同质化问题[21]。首先将评价指标按照一定的变化范围进行等级划分并进行赋值,赋值范围在0~1,再根据工程建设后变化值分别计算,得出指标层中各个指标值进行指标标准化,按照图1,采用专家打分法赋予其不同的权重,再将各指标值与权重相乘并相加得出一个综合得分,见表2和表3。公式如下:
表2 评价指标标准量化Table2 Quantificationoftheassessmentindexstandard
表3 评价指标权重及评价结果Table 3 The weights of the assess ment indexes and the results of t he evaluation
图1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估指标体系Fig.1 Theindexsystemofpost-assessmentofenvironmental impactinmarineengineering
式中:S为评估值;ωj为权重;Yij为指标值标准化处理的数值。计算出评估值,按照影响程度不同划分为4个级别,据此进行评价。
2 某港双?导堤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实例
2.1 某港双导堤工程简介
某港为治理河口拦门沙,实施了双导堤工程,工程主要分2期完成:2013年10月工程完工第一期,建成航道南侧6.2 k m、北侧6.3 k m的防沙挡浪双导堤,导堤间距1 200 m,堤头位于-5 m等深线处;第二期工程于2015年2月开工建设,于2016年10月完工。南北导堤分别沿一期工程端部向航道方向偏转约7°后,南北导堤长度分别延长1.6 k m,导堤口门宽度取900 m,平面布置见图2。
图2 某港双导堤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Fig.2 Plane layout of the double-break water project in a har bor
2.2 评估结果
通过分析港区环境跟踪监测报告、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以及海洋环境影响报告等资料,根据式(1)算出评估分值,按照评估值0.90≤S为轻微环境影响、0.70≤S<0.90为中等环境影响、0.45≤S<0.70为较大环境影响、0≤S<0.45为严重环境影响来划分等级[17]。
根据收集的基础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后,分别计算出本研究区自然资源环境后评价指标值为0.27、海洋生态环境指标值为0.24、项目海洋环境管理指标值为0.20(表3),最终得到某港双导堤环境影响后评估环境影响值S约为0.71,按照0.70≤S<0.90评价为中等环境影响。资源环境影响冲淤和水动力变化略超工程建设前的预测值,需要定期监测;工程建设的项目管理水平较先进,风险于海洋环境可接受范围;生态环境影响主要是底栖生物的影响,需对周边区域海域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生态修复补偿措施,把工程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控制到最低程度。
3 结论与建议
本文采用对比分析法分析了某港双导堤工程前、后附近海域的资源环境,包括水动力、地形地貌、水质环境、底质环境以及生物生态环境等的变化程度,评价了工程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建议。主要结论如下:
①某港双导堤工程的环境影响后评估按照评价原则设定了目标层为自然资源环境、生态环境、项目管理三项,准则层为8项,指标层指标26项。该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估的结果为中等环境影响,反映了导堤建设对自然环境有一定影响,以自然资源环境中的沉积物粒径和水动力变化最为明显,其次为生态环境中的底栖生物的变化,水质环境和底质环境质量没受到明显影响。项目管理情况较好,积极有效的响应措施降低了自然环境的直接影响。
②环境影响后评价可通过分析工程建设前后环境变化和环境预测变化的差异以及导致差异的原因,为同类海洋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借鉴。
环境影响后评价评价指标数量一般较多,且评价是在工程项目建设运行一段时间之后,收集的资料齐全与否直接影响评价的质量,因此建议在工程建设前海洋管理部门尽早介入到工程实施中,委托第三方机构,提前设计好后评价指标,并对监测点位进行长期动态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