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传统适度创新
——福安畲族“奶娘催罡”巫舞的现代走向
2021-10-09郑焱
郑 焱
“奶娘”指的是正月十五出生于仓山区下渡街道的陈靖姑,她的尊称颇多,如临水夫人、顺懿夫人、顺天圣母等。相传,陈靖姑出生于巫世家,家族世代为巫。15 岁的时候便前往闾山拜许真君为师学习法术,自幼聪明伶俐,学法十分专注,有一定降妖伏魔扶危济难的能力;但在陈靖姑二十四岁之时因脱胎祈雨,镇压白蛇,坠入水中,羽化升天。陈靖姑行善大爱,令众人崇拜,故当陈靖姑死后被众人称之为神;为感念陈靖姑,百姓为她建立了祠堂,每逢正月十五村民都会来供奉,举办祭祀活动,以求陈靖姑保佑来年五谷丰登、平平安安。而“奶娘催罡”巫舞又名“奶娘踩罡”“奶娘行罡”,是流传于福建闽东地区的民间祭祀舞蹈,也是福建省第一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畬族民间舞蹈。它是以男扮女装为舞蹈的主角,通过模仿“奶娘陈靖姑”的日常生活、斩妖除魔、为民除害等生平事迹,去塑造了一个刚柔相济的、赋予神性的英雄人物,通过行罡步法手段达到驱魔赶鬼、祈福求雨、保佑平安等目的。“奶娘催罡”巫舞作为畲族一项重要的民俗舞蹈,传承至今是畬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但舞蹈在传承实践的过程中不免随着时间与社会的发展,场域的变更,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文化的不断碰撞,人们审美的不断要求,从而产生一定的创新内容。笔者试图以“奶娘催罡”巫舞为研究主体,结合田野采风的实践和总结,通过分析其传统原生态的艺术形式与其创新舞台化的艺术形式,探求其传承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创新内容及其因素。
一、传统的延续:原生态的艺术形式
在过去,村民以务农为主,雨量的多寡与时机影响着庄稼收成多或少的同时也攸关着村民的生活。当时天气预报还未曾产生,祈雨是村民渴望农作物有个好收成的一个途径。相传,陈靖姑会祈雨之法,曾因脱胎祈雨不幸身亡,因而得到人们的歌颂赞扬,每当村民遇到干旱,农作物面临减产绝产等危机,村民便会请来巫师行奶娘罡法。巫师吟唱歌曲,变换不同的手诀配合着脚下行罡步斗,气势磅礴,为众人祈求风调雨顺。
(一)匠心独运的舞蹈程式
据笔者长时间的田野考察发现,“奶娘催罡”巫舞拥有固定且独特的表演程式,由3-5 人组成,一个巫师饰演“奶娘”,其余的人在旁侧共同演唱歌词和敲击乐器的演奏。表演共分三部分,时间约一至两个小时。
第一部分净坛,“净”是洒净,“坛”是醮坛,巫师通过洒法水,涤尘埃,三上香,奉请诸神降赴坛庭,达到信众消灾降福的目的。
第二部分请神,舞者运用手诀请下神灵庇佑,具有浓烈的宗教色彩。在语言文字还未产生之前,手诀是人类主要沟通的一种语言方式,而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成为原始宗教与神明之间沟通的密语。受道教文化的影响,手诀具有邀请众人坐镇,共同驱赶妖魔鬼怪的寓意。当《请神曲》响起,巫师击掌三下做出手诀,自吟法术咒语,双手从头顺至脚底,寓意调遣各路神仙诸侯存身加强法力。诸多神仙,运用诸多的手诀来表示,均由三击掌动作开始,以存身动作结束,反复循环,直至全部手诀完成,方才进行下一部分的表演。据悉,手诀常用在丧事、祈福、驱邪等仪式中,是畬巫日常行法都会使用到的;其目的就是赶走邪灵,保佑村子平安。
第三部分催罡,是“奶娘催罡”巫舞的核心部分。催罡又名“踩罡”与“行罡”根据不同人的翻译产生了不同的名词,其意思都是相同的。据传承人口述:“罡是星名,北斗星的斗柄,故称之为步罡踏斗。”在舞段中,罡步在仪式中相对独立,又紧密结合着身体的其他部位,它与其他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一样,每一个步伐并非是孤立的舞蹈元素。往往涉及到上肢上与下的动势及其动律,涉及到重心的转移等。“催罡”的起始,巫师利用脚掌前后跟弧形顺向更换,构成人体高速旋转,体现战胜邪恶,不怕困难的民族气质,其动作难度极高,非经过专业训练难以完成。紧接着开始催罡步,多样化的舞步,渲染着整个仪式空间,传递着一种文化精神。而这样的一种精神,是建立在特定的族群与祭祀活动中,起到了文化沟通的作用。不仅是人与神之间的交流,也是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娱神的同时也达到娱人的效果。
(二)形之多样的手诀
原生态的“奶娘催罡”巫舞表演,手诀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巫师通过变换不同的手诀,邀请众生上身护佑,增强法力,战胜邪恶。手诀种类繁多,不同的手诀有着不同的寓意。例如,模拟神灵的手诀有观音、鲁班、圣母、五显大帝等,模拟动物形象的蛇、鹤、狮子、龟等,用于驱邪赶鬼,进攻性的有五雷、四眼头蛇、八卦等。在“奶娘催罡”巫舞中请神部分所运用了祖师本师、闾山九郎、茅山三郎、鲁班等13 种手诀动作,以具体如以下图示:
图1 祖师本师
图2 仙师二郎
图3 茅山三郎
图4 鲁班三郎
图5 闾山九郎
图6 观音
图7 三官大帝
图8 五显大帝
图9 通天圣母
图10 狮子
图11 剑术
图12 黄斑
图13 饿虎
虽然手诀带有一定的原始宗教色彩,但通过巫师的演绎结合高涨的情绪与唱词,反映了畲族人民的纯真、质朴的性格特征。
(三)独具魅力的罡步
畬族主要是以农为本,以祖先崇拜与多神崇拜为精神内核,因此在节日里常常举行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做福”仪式。仪式内容丰富多样,由净坛发奏、杨幡褂榜、起洪楼、午供、“奶娘催罡”、召奶、头时、二时、请神、祝星、送神、扫坛、谢神等多个内容组成,其目的是为全村的族民祈福,愿来年全族人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仪式中所表演的“奶娘催罡”巫舞的罡步共十一种,分别为梳头罡、扣缠罡、洗脸罡、照镜罡、锁链罡、八步罡、养身罡、失亥罡、钓鱼罡、筛米罡、笼米罡。当号角响起,“奶娘催罡”巫舞的表演正式开始,巫师手持羚号与铃刀高速的原地旋转,成为了众人聚集的焦点。只见巫师吟唱着奶娘的英雄事迹,模仿着奶娘梳发、照镜、洗脸,营造出奶娘出征前的梳妆打扮,十分生动,展现出奶娘阴柔的一面。紧接着巫师演绎着筛米罡、笼米罡、钓鱼罡,营造畲族人民日常生活的情景,寓意着人民对人寿年丰、共享太平的期许。最后,号角再次响起,舞蹈进入高潮。巫师脚踏天门、地府、人门、鬼路四个方位,演绎八步罡、锁链罡、失亥罡,营造奶娘斩妖除魔,施法救难的情景,充分展现陈靖姑英勇的女神形象。到此,整个舞蹈环节画上圆满的句号。
如此高速旋转的技术,独具魅力的舞步,栩栩如生的艺术形态,令人印象深刻,赞叹不已。而这独具魅力的罡步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必然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沉淀,代代畲族族群的共同努力,所传承下来丰硕的果实。这是属于畲族独特的民族文化,更是属于地域的欢腾,而“奶娘催罡”巫舞则是这颗大树上的一颗闪耀的果子。
二、创新的表达:舞台化的艺术形式
“奶娘催罡”巫舞从原有的仪式场域转换为表演场域,为适应表演场域的生存环境,以及人们审美的不断要求,舞蹈的表演也有所创新。创新的核心依然是保持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适度创新;围绕陈靖姑人物题材展开,运用罡步动作为核心,丰富上肢动作,从而达到歌颂陈靖姑英勇的女神形象。传承人运用目前所拥有的文化资本在新场域中对舞蹈进行重构,创造出了新的动作套路,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与观赏性,整个语境充满了表演的气息。
(一)表演罡步由少增多
“奶娘催罡”巫舞的罡步原有36 种,但有一部分已失传。随着笔者的田野调查记录,现存的罡步有21种,其中11 种被载入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而另10 种罡步是这几年间,传承人通过翻阅早年间的文献、古籍,结合团队内成员的传承记忆,逐步恢复的。笔者将其具体内容归纳如下:
表1 原始罡步与新增罡步的名称
新增的十种罡步有的是单一步伐表演,有的融入了上肢动作,还有的以场图呈现。罡步的表演形式丰富多彩,根据其动作的特点将其分为三个类别,分别为基本步伐、特色步伐和技术步伐。
1.基本步伐
首先,以双碾步为基本步伐的有抹粉罡、存身罡、斩蛇罡。舞者以生活中女子抹粉的动作为依据,加上基础步伐,从而形成了抹粉罡,营造出奶娘陈靖姑出征前梳妆打扮的场景。存身罡以手诀与双碾步组合,寓意着以请神“观音”护体,保佑众人平安,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斩蛇罡,只见舞者双手握住长剑,左起两拍一次进行左到右8 字圆路线挥舞长剑并配合脚下两拍一次的双碾步,营造驱赶蟒蛇的情景,生动形象令人印象深刻。据《晋安逸志》记载“斩永福之白蛇,白蛇能幻为闽王后惑王,斩蛇三段,化为三女子,其首于闽清,其尾于永福,原靖姑念太上好生之德,不予杀之,闽王因蛇之危害,请靖姑斩之。”[1]畬族居住于深山中,茂密的丛林不免有蟒蛇的出现,这个动作正是通过模仿日常生活中人们驱赶蟒蛇,结合史料在加上双碾步所形成的罡步,具有一定的产生依据。
图14 笔者手绘斩蛇罡动作形态
其次,以圆场步为基本步伐的有莲花罡、鲤鱼穿沙罡、罗城罡。舞者借助圆场步的流动性,创造出多种的行径路线,进一步丰富了舞蹈的调度。其中行径路线主要以“圆”为主,分别出现了逆时针绕圆、顺时针跑圆以及八字圆等图形,表达着已布下天罗地网加持,保护村子城镇不让邪魔妖道靠近。此外,“圆”在人们心中代表着和谐、圆满,舞蹈中由线转向圆,彷佛将一个又一个的个体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一簇又一簇的集体。体现了民族凝聚力,也表现了畬族团结一心的力量。
图15 莲花罡
图16 鲤鱼穿沙罡
图17 罗城罡
2.特色步伐
踏四方罡、镇五方罡、踏九州罡这三种罡步与前者皆然不同,这三种步伐不再以单一步伐为主,而是由多种步伐结合单一上肢动作所组成的新步伐。舞者通过陈靖姑闾山学法的经历结合道教的相关行进路线,从而形成不同的动作语言,塑造出陈靖姑做法时的情景。而所产生的行径路线虽不像圆场步涉猎的范围大,但却拥有着特定的行径路线,因此笔者将它们列为特色步伐。
踏四方罡,巫师通过抬脚踏步的方式,经过天门、地府、人门、鬼路四个固定的方位,寓意着“奶娘”脚踏四方,封锁路口,驱赶妖魔,以免妖魔鬼怪在人间作祟。
镇五方罡亦是如此,它是通过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翻滚坐镇手写符咒,寓意着布下五方结界,阻止妖魔鬼怪入侵此地,以保村民健康平安。
踏九州罡,是行走方位最多的一个步伐。据悉,九州指的雍、梁、兗、揚、青、徐、豫、冀九州,由于过去人们缺乏对地理知识的了解,因而以之代表整个神州大地,寓意着巡视整个大地。再结合后天八卦图的走法,由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坤六、兑七、艮八、离九组成。步时念咒,首句点明所步方位、所属州名,末句点明行此的目的,以达到禁制外物,摄鬼入吾坛的作用。
图18 踏四方罡
图19 镇五方罡
图20 踏九州罡
3.技术步伐
脱胎罡,左手持“铃刀”,右手持“羚号”,双手向前方伸展,始终保持体前位,左手保持不动,右手一拍一次向内旋转打圈。与此同时双膝跪地,上身坐立呈90 度,固定下肢部位,通过腰部发力,向地面缓慢下板腰直至上半身完全贴到地面后在缓慢起身回到原位。这个步伐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舞者能够控制腰部的下沉速度,掌握腰部发力的方法,未经专业的训练较难独立完成。因此,笔者将其归为技术类的步伐。
图21 笔者手绘脱胎罡动作形态
《闽都别记》中曾记载:“陈靖姑的兄长陈守元九江祈雨不成,为救其兄免于被闽王处罚,虽身怀六甲,仍脱其胎为民众祈雨,虽然祈雨成功,后因长坑鬼盗陈靖姑之胎,以致于陈靖姑坠入河中。”[2]脱胎罡正是以陈靖姑“脱胎祈雨”的故事为背景下所创设的一个罡步,其中的寓意是为众人祈福生命平安,孩童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新增的十种步伐与陈靖姑信俗的文化背景及其历史息息相关。通过模拟史记中奶娘陈靖姑的日常生活、奶娘学法、奶娘行法,为观众更好的塑造陈靖姑的人物形象,凸显陈靖姑“法力无边,行善大爱”的崇高精神。因此,传统文化是核心,立足于传统文化之上的合理化创新,才是保护与传承“奶娘催罡”巫舞的有效途径。
(二)表演内容由繁至简
民族舞蹈从民间走向舞台上,有其必然的因素,其中老艺人们与传承人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对舞蹈的理解与二度创作,为民族舞蹈从民间集体祈福的工具形态转换成为了如今的艺术作品。舞台化的民族舞蹈创作,让该民族的文化外在表现通过了新的途径进行有效的传播,而其中的内容意义在当今的社会时代与文化环境的融合下,面对新的受众群体完成了新的构建。
传统的仪式活动中,无论是祭祖还是祈福,“奶娘催罡”巫舞都有固定的表演程式;而进入表演场域后,受时间、空间等场域内相应的规则限制,表演内容呈现一种简单化的趋势。由于舞台表演中为了直接凸显展演的内容,表演者会尽可能展示舞蹈的核心部分。因此产生了舞台化的艺术形式,表演者舍去净坛、请神等繁琐的程序,直接进入高速旋转的技能展示,待旋转过后众人变换队形,开始催罡段的表演。这样一种创新的舞台化艺术形式,是传承人基于自身所拥有的资本总量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从而在表演场域中实现“如鱼得水”、众人赞扬的一种表演内容。相对于传统仪式活动中的舞蹈表演内容而言,舞台表演即保留了仪式表演中最精华的部分,还融入了多种舞蹈步伐的展示。这样一种适度创新,可谓是充分满足观众更直观的欣赏体验,同时也保留了其舞蹈最为传统的核心内容。
(三)表演道具由抽象至具象
道具是中国传统舞蹈的重要特色之一,古时就有“不舞不授器”之说。道具在民间舞蹈表现主题,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了点睛之笔的作用。据《闽都别记》二五六回《头陀借宝学棍征怪七娘请奶降神收妖》中记载:“七娘头戴法额冠,身穿法衣,腰束法裙,左手执角,右手执剑,竟同大奶临水夫人金身无二,便吹动鼓角,口念真言,手摄符诀,遣值日符使捧赍疏文。”[3]从记载中我们看到看出,陈靖姑在行法之时,必将手持道具,方能降妖除魔。龙角是道坛常见的法器之一,其响亮的声音,足以震慑人心。民间相传:“龙角吹一声,五鬼头皮开裂,有脚走无路。”可见,其龙角拥有一股强大力量。通过笔者对舞蹈的深入调研,传统仪式活动中“奶娘催罡”巫舞表演所使用的是以木头制作的龙角,搭配一把铜制铃刀,体积适中,上面的铜钱随着舞者的上下摆动,发出沙沙的声响,整体给人一种古朴、庄重的感觉。然而吹响龙角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得心应手。
图22 道具龙角与铃刀 笔者拍摄
随着时间的推移,仪式场逐渐转为表演场后,“奶娘催罡”巫舞的发展不仅仅对舞蹈内容进行了创新与构建,对舞蹈表演中的道具也有所革新。在舞蹈核心催罡段落里,梳头罡、抹粉罡、照镜罡、洗脸罡,这些本就源于生活的动作元素,分别采用了梳子,粉盒、毛巾、镜子等生活化的舞蹈道具。道具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还能够帮助观众更好的理解舞蹈所展现的内容。从舞蹈自身而言,为塑造人物形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舞蹈的观赏性。
图23 表演的罡步及其对应所使用的道具 笔者拍摄
综上所述,在“奶娘催罡”巫舞的传承实践过程中,传统仪式活动中的舞蹈已然融入新的元素,从而达到舞台化的艺术形式。不管是舞蹈的动作元素,还是表演程式以及道具都有了或多或少的创新内容,表演性更加强烈。在当下社会审美观念的驱使下,舞蹈动作与道具恰当结合,舞蹈的表演形态与其歌颂的女神更加统一,成为了福安畬族强有力的民间文化符号。
三、守正创新的因素分析
(一)外在因素——国家文艺政策的推动
历史悠久的中国,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社会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传统文化作为国家文化建设的核心,其过程遭遇着现代化的“危机”,但同时又是传承与传播的“契机”。2005 年国务院为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大有关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的精神、履行中国加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义务,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意见》中提出确保“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正确开展的工作指导方针,即“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真实性和整体性,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在科学认定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4]
首先,“奶娘催罡”巫舞在2005 年被评选为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传承发展过程中一次很好的转机,是获得传承创新的一个巨大的动力。在2005 年前,“奶娘催罡”巫舞是一种祭祀舞蹈,为众人祈福是它的主要功能。每一场表演都是由村民自发筹办和组织,不受官方资助,对其的约束与限制也较少,表演场地一直在各村的祠堂里。因此,“奶娘催罡”巫舞一直没有引起社会上层的关注,而是一直作为民俗性仪式活动存在于地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由于非遗的产生,国家开始重视“奶娘催罡”巫舞的传承与保护,相应的地方文化馆开始着手培养当地会跳“奶娘催罡”巫舞的畲族巫师,将其舞蹈建立属于自己的资料库,将民间艺人、乐谱、舞蹈、道具、历史等资料进行整理和保护。
其次,地方政府在“奶娘催罡”巫舞的社会资本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地方政府所提供的资源、所开展的活动、所形成的传播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奶娘催罡”巫舞的传承与创新的步伐。如:“奶娘催罡”巫舞传承活动、香港道教日庆典交流活动、第五届澳门陈靖姑文化节、两岸同源信俗青年爱好者交流体验及展演活动。通过各种的活动展演,不仅展示了畲族舞蹈的文化魅力,还扩大了畲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深受港澳台同胞的好评与赞赏。因此,国家政策推动联合地方政府的具体实施,进一步实现了畬民从乡村走向城市再到国际化,实现了罡步从民间仪式活动中走向了舞台化的表演,实现了舞蹈形态的重构。
综上所述,国家“非遗”政策的保护与地方政府的扶植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奶娘催罡”巫舞的转变,进一步推动了畬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奶娘催罡”巫舞顺应着时代的走向,适应不同场域的建构,产生了新的惯习,在原有的舞蹈元素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创新,保持传统文化的同时发展出新的变体。
(二)内在因素——传承人的创新意识
任何一个民族,它的文化一旦形成相对稳固的系统之后,它将依据自身的规律运行。传承,是这一运行规律中的重要机制,它既有使文化纵向传递的作用,又有横向吐故纳新,不断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创新机制。雷廷木身为福建省唯一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这份头衔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奶娘催罡”巫舞之所以能顺应时代的变迁,传承至今,成为闽东畬族地方独特的舞蹈,这与传承人的努力传承与顺应新时代的创新意识是分不开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新时代,我们要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基本准则和必由之路,在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中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人们精神文化需要相契合,推动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田野调查中,“传承人并没有专业的舞蹈功底,凭借着自身的努力与不断的练习,才有了现在熟能生巧的步伐。”正是这样的不畏惧艰难、不放弃的精神,“奶娘催罡”巫舞才能得以留存至今。传承人表示:“希望在自己有限的能力范围内,丰富步伐的形式内容,无论是翻阅古籍或是回忆师傅所传授的内容,在不改变原有舞蹈风格的情况下,实现适度的创新。”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在实践传承的过程中,他们不愿改变原始的舞蹈形态,坚持维护传统,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这也进一步体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雷廷木在传授“奶娘催罡”巫舞的时候,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加入现代化的道具,丰富人物造型,使之观众更好的了解其舞蹈所表演的内容。在舞蹈内容的重构上,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与经验,将11 个罡步增加为21 个罡步,并分为奶娘生活、奶娘求学、奶娘行法三部分进行表演,严谨设计步伐和行径路线,注重步伐与上肢内容的搭配,进一步为观众营造更好的视觉效果。此外,笔者在初学“奶娘催罡”巫舞时,先要完成持续不断的转圈,以达到不晕眩、眼神不恍惚、脚下稳定后才能学习其他内容。由此可见,传承人十分注重学者基本功的训练,也通过基本功的训练,也进一步考验了学者的耐心,培养其不畏惧艰苦的信心。
综上所述,传承人为了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型,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将地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不仅体现了传承人独立的思考能力,还体现了传承人丰富的创造力。传承人作为传承场域的主体,传承人不畏艰苦的创新精神是影响其舞蹈衍变的重要因素。
注释:
[1]徐晓望:《福建民间信仰源流》,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 年,第333-334 页。
[2][3]清·何里求人:《闽都别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 年,第468-471,第419 页。
[4]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08-03/28/content_59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