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龄前儿童上呼吸道感染防治策略研究

2021-10-09吴晓璇宗义君安阳阳王旭哲贾梦凡

科学咨询 2021年38期
关键词:分餐制感染率患儿

吴晓璇 宗义君 安阳阳 王旭哲 贾梦凡 王 倩

(河北中医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95)

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感冒,是儿童常见的疾病,是指上部呼吸道的鼻、咽和喉部的呼吸道炎症,临床诊断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鼻咽炎”都属于上感,据不完全统计[1],70%及以上由各种病毒、细菌引起,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流涕、全身乏力及烦躁不安等。本研究探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学龄前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率与往年的差异。

一、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20年9月~2020年12月选取河北省5市7所学龄前儿童139人作为研究对象。在本次研究中,我院需要采用抽样分组的方式将该139名儿童进行抽样分组,其中一组患儿为疫情期组,该组中一共有69名患儿。另一组的患儿人数为70人,两组患儿的平均年龄为5岁。在进行相关研究开始前,我院以针对参与研究的患儿进行全身基本检查,排除患者患有精神类疾病、心血管疾病的情况,以提高本研究的科学性,确保实验结果的严谨性。并且,在研究开始前,我院已将研究基本流程及相关风险性对患儿监护人进行普及,并获得了相应的授权书签字。因此,结合本次实验数据选取的科学性与实验流程的规范性而言,本次研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其实验结果可直接作为临床与参考数据。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行编制的“疫情下学龄前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率的调查”进行问卷调查,该问卷内容部分结合河北省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情况进行设计,并经过了预调查,反复修改后制定而成,信效度较高,其内容涉及学龄前儿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上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和非同年同一时间段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通过该研究方式的落实,能够确保针对本次研究目的展开科学的研究,并且能够确保研究结果的相对科学,实现在有关研究目标下的科学研究。

(三)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中,产生的数据及信息,我院采用的是医院专用的统计处理软件SPSS21.0进行的数据分析与处理,并且以本资料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四)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需要结合儿童患上呼吸道系统疾病的概率与治疗效果作为判定指标。在治疗结束后的一周内,观察患儿的生命指标,并对患儿的治疗进行综合分析。基本治愈:患儿的生命体征恢复到基本正常的状态,并且其呼吸系统病理表现有着明显的消失趋向。有效:患儿的生命体征恢恢复到正常值的95%以上,并且呼吸道系统病理表现消失达95%以上。显效:患儿在接受相关治疗后,其基本生命体征能够达到正常值的99%及以上,并且患儿的呼吸道系统病理表现消失率达到99%及以上。

二、结果

共发放问卷145份,有效填报问卷139份,回收率96%,其具体的研究结果见下文分析与表格统计结果。

(一)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龄前儿童与非疫情期间呼吸道患病率分析

学龄前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率的调查显示,疫情期间学龄前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率为1.44%,非疫情期间上呼吸道感染率为6.47%,疫情期间上呼吸道感染率有所下降。出现这一明显差异的原因主要与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家属对儿童的防护措施做得更到位,更具体,能够在社会大环境下自觉提高保护呼吸系统的意识,进而能够得出该时间段儿童患上呼吸道感染人数较少的结果。因此,结合这一现象与结果可以得出,通过人为的客观行为对呼吸道系统进行保护,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儿童患上呼吸道系统疾病的概率,进而可以发现针对呼吸道系统疾病的防治中,进行刻意保护相关系统有着显著的作用。

(二)患者治疗情况分析

患儿的不同治疗方式对患儿病情恢复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能够接受更加科学的治疗,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患儿展开相关治疗,实现患儿在更短的时间内恢复健康这一目的。并且,在本次研究中还发现,患儿的既往病史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患儿的病症恢复的效率。一般情况下,患儿的既往病史时间越长,患儿恢复健康的时间也就越慢。并且,在研究的过程中,患儿的各项指标数据有着明显的差异,其统计意义明显。

表1 疫情期间与非疫情期间学龄前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情况

三、讨论

幼儿园阶段儿童年龄偏小,抵抗力较弱,其呼吸道感染的概率也增大,感染患儿主要表现为咳嗽、鼻塞等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也给其家庭带来了较大的心理负担[2]。本次学龄前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率的调研发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家长和社会更加注重学龄前儿童的上呼吸道感染情况,且在应对方面有所提高,由此,呼吸道感染发病率较往年下降,但也发现“突发事件下家长对幼儿园阶段儿童心理变化关注度不够”“就餐方式不科学”“相关疾病知识普及程度不足”“不合理的户外运动”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探讨出相关防治措施,为今后家庭及幼儿园等预防此类疾病提供可靠依据。

(一)注重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情绪和情感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它不仅是心身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更是与儿童免疫力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3]。面对突发事件,学龄前儿童在情绪上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比如焦虑、烦躁等,会严重影响到儿童抵抗力发展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患儿抵抗力下降的情况发生。因此,当儿童家属及教师发现儿童情绪与理想发育出现不正常的情况下,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引导学生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通过这种方式,其能够有效地提高儿童心理与情绪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避免儿童由于情绪与心理问题影响其身体健康。另外在任何情况下,家长与幼儿园老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能给孩子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并且,在面对学前阶段的儿童时,教师对自己的情绪进行严谨的控制,也是一个作为教师的基本要求。同样,儿童的家属也需要认识到控制自己情绪的重要性。在发现孩子可爱之处的基础上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减少对儿童发脾气的次数,给儿童构建更加温馨的生活环境。通过诸多方式的联合开展,从而保证学龄前儿童的身心理健康,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免疫力,促进他们健康发展。

(二)加大上呼吸道感染相关疾病知识普及力度

虽然儿科学在近几十年来取得了重大发展,但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时期易发疾病的事实并未改变。加之小儿气管、支气管的解剖特点与成人不同,小儿较成人抵抗力低下,幼儿园环境较为复杂,与此同时家长与幼儿园对此疾病的相关知识掌握不足或警惕性不高,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学龄前儿童患此病的机率。针对此背景,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宣传力度进行增加,能够在预防阶段内确保儿童的呼吸系统健康,降低其患上呼吸系统疾病的概率[4]。问卷调查显示,社区和幼儿园针对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知识的普及频率较低,其中疾病预防知识普及率高的仅占到30.22%。家长与幼儿园老师对相关疾病知识储备不足,一定程度上导致预防和应对学龄前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无效,从而可能会使其感染率相对上升。因此,无论是社区还是幼儿园应提高对上呼吸道感染相关疾病知识普及率。比如,社区医院定期开展相关疾病知识讲座;幼儿园采用丰富的方式向幼儿普及传染病相关知识;利用墙报、校内广播、上卫生课等多种形式进行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相关疾病知识掌握充足,做好预防,如同中医思想中的“治未病”,从而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其发病率。另外,学前儿童与家长的相处时间最多,家长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提高自身对呼吸系统疾病预防措施的知识普及,确保儿童在居家生活中有效地避开呼吸系统疾病,确保儿童的身体健康。

(三)采用科学的就餐方式

就餐方式分为共餐制与分餐制。共餐制是指传统的、多人围桌共食的就餐方式;分餐制是与共餐相对应,在用餐过程中,实现餐具、菜(饮)品等的不交叉、无混用的餐饮方式。在目前阶段下的文明建设中,也提倡分餐制、公筷就餐方式。因此,幼儿园在儿童就餐管理中,落实我国政府的提倡内容也有着一定的科学性,确保儿童在幼儿阶段就能够接受到较为健康的饮食方式,降低其患上相关疾病的概率。

共餐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体液接触,用餐者自身口、鼻腔内的细菌会通过勺、筷传播到菜品中,因此存在细菌病毒交叉感染的风险。在幼儿园中餐具集中清洗,若不能做到彻底的消毒灭菌,同样容易造成交叉感染[5]。问卷调查显示,有近30%的幼儿园不能做到餐具彻底消毒灭菌,超过一半的家庭采用共餐制。不科学的就餐方式仍广泛存在。幼儿园时期的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和饮食生活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最易助其养成分餐制的好习惯,幼儿养成分餐制习惯不仅利于按需配餐、减少浪费、均衡营养,利推行分餐制,更关系其自身健康。分餐制不仅能够有效预防儿童患上呼吸系统疾病的概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降低儿童患上甲肝、乙肝、螺门杆菌等其他传染病的概率,能够在更加科学的范畴下对儿童的健康进行保护。

(四)进行合理的户外运动

合理且适当的户外运动可以一定程度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合理的户外运动是指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选择温度适宜的天气以及空气新鲜的场所进行运动,以避免寒冷空气和污浊气体对鼻腔黏膜的刺激,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上呼吸道感染的机率。在此次调查中,近90%的学龄前儿童户外活动次数较往年有所减少,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小儿的免疫力,从而可能使上呼吸道感染率有所增高。大多数小儿通过户外运动,接触大自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加强其免疫系统的功能。因此,针对运动的诸多优势,幼儿在园内期间以及在家中生活的过程中,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需要引导孩子进行一定的运动,并通过运动的方式提高儿童的身体免疫力,进而降低儿童患上呼吸系统疾病的概率据。

(五)加强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不仅是针对教师与家长而言,儿童尚且有大部分时间需要自己单独相处。因此,结语该背景下,家长及教师需要给儿童普及相关的知识,确保儿童有着较卫生的生活习惯。在进行相关健康教育普及的过程中,可以从引导孩子勤洗手、不接触脏物等环节进行,对学生展开科学的健康教育,降低其患上相关疾病的概率。

综上所述,调查结果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幼儿园阶段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发病情况较往年有所下降。促进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加大学龄前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知识普及力度,遵守科学的就餐方式以及合理的户外运动等防治措施可有效降低学龄前儿童在家庭和幼儿园中上呼吸道感染的风险。这些防治措施可推广运用至家庭及幼儿园管理中,使其做好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防护工作,避免该疾病对于儿童造成不良影响,保障儿童的人身健康与安全,助力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分餐制感染率患儿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的心理需求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状况研究
分餐制:将“餐桌革命”进行到底
2012~2016年江苏丹阳市省级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
中国餐制的演变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我们家的“分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