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战略性重构探究
2021-10-08付溶
付溶
摘要:从政府经济职能定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当代中国政府经济职能战略性重构等方面探讨了当代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战略性重构问题,提出了当代中国政府经济职能进行战略性重构的对策。
关键词:当代中国政府;经济职能;战略性重构
中图分类号:F12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原4496(2021)01原104原03
在市场经济国家中,政府经济职能与市场经济机制之间的关系是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探讨的一大问题。我国现阶段正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迎来了经济新常态,资源配置由市场调节来决定这一现象越来越明显,所以,在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过程中,首要问题就是必须妥善处理市场经济机制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深入研究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其对政府转型的目标以及转型的方向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还没有彻底落实到位,所以,为了使我国政府经济职能以及市场经济体制均快速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在社会飞速进步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加快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速度。同时,为了能够找到政府经济职能的准确定位,促使我国经济能够稳定、健康地发展,非常有必要对当代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战略性重构的相关方式、目的进行相关分析探索。
一、政府经济职能定位
作为政府诸多职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经济职能除了对社会经济建设发挥着管理控制的作用之外,还有着对社会经济建设进行组织的职能。所以,在生产逐渐走向社会化的今天,政府自身应当具备管理经济的职能。为了使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这一进程顺利地进行[1],为了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必须对市场进行科学合理地监管、适当地调节以及有效地控制。现阶段我国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有四个:为市场提供公共的產品以及服务、对市场进行监管、对社会的管理以及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当政府履行以上这些经济职能时,要求政府应当使用一些宏观手段来对相关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例如:收入分配的相关政策、货币相关政策以及财政相关政策等,通过这些宏观手段,让其进一步完善。对国民经济进行适当地调节,使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以及持久性;政府在监督管理企业以及市场的过程中,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使市场的交易以及竞争的公平性、运行的有序性能够得到有效保障,以此来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在义务教育、交通、公共卫生以及环境等方面,政府要加大建设力度以及投入力度。同时,为了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实行科学、健康地指导,政府必须要合理地制定规划,并使这些政策得到有效实施,使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公共服务以及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够得到有效保障。除了这些之外,政府还要制定相关的法律、合理的规则及制度[2]。
二、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归根结底,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问题就是怎样将市场和政府精准定位。在市场经济里,不管是消费还是生产,都是由市场价格机制来决定产品的交易以及流动,而市场供求关系则对员工的工资、产品的价格、商铺的租金以及交易的利润等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产品的价格呈现下跌的趋势,将会刺激需求及消费,继而将各种资源供给到社会各个领域以及部门之中,而如果价格呈现上涨的趋势,则会抑制需求以及消费。市场直接决定着资源[3],那么为什么资源的配置要由市场来决定呢?是因为市场价格自身含有能够进行资源配置的三个作用:第一,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第二,对资源配置进行适当调整;第三,在资源配置中进行信号传递。但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并非是无条件的,其要满足的条件有:第一,无论是产品的生产人员还是市场的经营人员,都能够共同在市场上公平地进行良性竞争,如果不满足这一条,那么就会造成市场竞争没有公平可言,一些市场中的经营者将会出现束手束脚的情况,那么最终导致资源配置由市场决定也就只是一句空话;第二,市场主体产权要清晰明确,假如主体产权不够清晰明确,那么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就不是市场主体,从而导致市场主体不再有快速捕捉经济相关变化信息、改善市场经营和管理以及合理调整产品价格的动力,最后造成市场资源配置不再具有积极作用;第三,要求分散的生产经营者应当拥有自主权,否则,市场机制决定资源配置这一说法就无从谈起。而要满足上面三个条件,就要求政府要正确处理自身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三、当代中国政府经济职能战略性重构的目的
(一)预防及纠补“政府失灵”
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作用,从而导致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也随之产生了一些变化,最终导致发生“政府失灵”的不利状况。在这样的形势下,想要将我国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打造得更加健康良好,政府可以出台一些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使我国市场经济的整体运行秩序得到有效维持。但是就现阶段的形势而言,有许多政府机构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不能有效发挥“公平管理市场”这个职能。如果想要纠正这个角色错位的问题,就必须通过重新构建政府的职能来解决[4]。除此之外,政府进行市场调控的相关体系是由许多个机构组合而成的,而这些机构彼此之间的调节、整合以及分配都直接影响着整个市场的相关调控效率。同时,假如政府对市场经济过多干预,将会导致财政以及预算规模出现赤字的情况,紧接着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因此,为了使这些问题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政府需要对自身的经济职能进行战略性的重构。
(二)弥补及克服“市场失灵”
在进行资源配置的时候,市场机制自身也会有一些不足。而由于市场的不健康发育以及市场自身存在的不足所导致的功能缺陷,我们将其称作“市场失灵”。为了克服以及弥补这一问题,需要政府通过对自身经济职能进行战略性的重构。一方面,为了防止市场竞争朝着垄断的方向发展[5],政府必须适当地对市场主体竞争进行引导以及限制;另一方面,为了使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得到有效保障,我国政府应当采取一些有效政策措施来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及稳定性得到有效保障。例如汇率、信贷以及货币等。同时,必须引导企业投资来将我国国内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除此之外,在市场运行的时候,由于一些经济的外在因素,部分市场主体将会遭受一定的损失。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防止由于市场化的外部因素给市场主体造成的损失加剧,政府必须使用一些相关的补贴政策以及税收政策来将外部因素内化。再者,为了使我国国内的贫富差距缩小,我国政府必须调节社会的分配结构,从而有效缓解经济增长给社会协调带来的威胁。如果想要达到这些目标,则要求政府必须承担一些推进市场改革的相关职能,从而使“市场失灵”得到一定程度的克服以及解决。因此,当我国政府在深入经济体制改革时,必须重新构建自身的经济职能[6]。
四、当代中国政府经济职能进行战略性重构的对策
(一)进一步强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为了能够在为市场提供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市场的改革,政府应当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充分发挥自身的服务职能。而为了使这一目标得到实现,政府应当明确自身经济职能战略性重构的一个关键切入点,就是可以对行政审批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体现在构建一个能够适应现阶段的市场经济的审批机制,同时转换相关项目的审批行政管理方式[7],从而达到间接控制市场相关经济活动的目的。如此一来,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行政干预成本,同时,也会让社会及政府同企业之间有一个较为良好的互动,最终将政府对市场主体的管理更好地实现。
(二)精简政府机构
为了进一步实现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战略性重构,就必须精简政府的各个机构。事实上,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已经进行了许多次机构改革。但是,因为机构太过庞大,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结构层次重复过多,因此,使得人员官僚主义严重以及机构的办事效率过低这个问题难以得到有效地解决[8],继而提高了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的相关成本。在这样的形势下,为了使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就要对政府机构实行有效的精简措施。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就是把深入体制改革当作精简机构的核心目的,同时要明确对机构进行改革的目的,并且遵循相关的原则,从而使机构改革这一工作的进程得到有效促进。
(三)增强政府调控能力
为了使“市场失灵”得到弥补以及克服,要求政府增强自身的宏观调控能力。以当前的形势而言,为了方便政府对社会的经济活动进行相关的调控,政府应当对行政组织、金融以及财政政策等方面进行宏观调控。首先,在调控财政政策的过程中,政府应当规范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然后通过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调整来改善中央的财政分配情况。其次,在调控金融市场方面,为了有效提升金融市场的能力,政府应当对多个金融组织同时存在的金融体系进行重新构建[9],同时保证金融市场能够有序竞争。最后,政府应当通过制定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管束力度,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构建一个统一的行政调控体系,继而增强政府的调控能力。
总而言之,为了对当代中国政府经济职能进行战略性的重构,要求政府必须对错位的政府经济职能进行纠正及重造,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结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特点,参考西方成熟的经验,从而让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挑戰及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庆伟.论当代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战略性重构[J].商,2015(24): 34.
[2]马耀鹏.市场化制度重构过程中的“制度政府”论析[J].学术交流,2009(9):66-70.
[3]冯涛,李英东.国家、市场、产权关系重构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的新解释[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2):86-97.
[4]肖立民.动态调适: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路向———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视角[J].甘肃社会科学,2008(6):239-242.
[5]张波.我国金融市场准入监管的理念重构及功能实现[J].政法学刊,2008,25(5):27-30.
[6]于宁.政府职能重塑与政府自利性的约束机制[J].中国行政管理,2008(1):33-35.
[7]褚义景,杨丽.政府职能重构目标之经济职能[J].当代经理人,2006(17):156-157.
[8]张方华.由政策调整到制度创新———重构中央与地方利益关系的路径选择[J].南京社会科学,2000(5):27-33.
[9]宋才发.重构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机制[J].贵州社会科学,1994(4):22-25.
责任编辑院韩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