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李大钊精神及时代价值

2021-10-08刘亚男

锦绣·上旬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时代价值

刘亚男

摘要:“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今既被逮,惟有直言……”此语源自李大钊同志于狱中亲笔所写的《狱中自述》之手稿,全文2818字,回顾大钊同志壮烈革命的一生,是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历史见证。以史鉴今,可以知兴替,大钊同志作为中国共产主义先驱者以铁肩擔道义,以精神启后人,学习大钊之思想,传承革命之基因,凝聚精神力量“新造民族之生命。”

关键词:李大钊精神;时代价值;内涵与意义

李大钊,自守常,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马克思主义者。动荡的年代,备尝艰辛的大钊同志从小便形成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为“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大钊同志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留日期间,大钊同志便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爱国斗争。1916年,大钊同志“益感再造中国之不可缓”,从日本归国开始寻求救国之道。其以《新青年》、《每周评论》为主阵地宣传民主与科学精神,领导并推动五四爱国运动,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1927年4月28日,大钊同志于就义前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从这一刻起,团结、反抗、奋起、革命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信仰。

1.李大钊同志精神之时代价值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贯通历史,承载着无数革命先辈的孜孜追求与奋斗力量。弘扬大钊同志之精神,便是时刻葆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坚持道路自信,扎根民族土壤,坚定理想信念,以大钊同志之精神为思想旗帜,鼓舞自己无论从事何种岗位工作都需维护国家尊严、维护民族大义,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至上;赓续大钊同志之精神血脉,就是要避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享乐主义复辟,牢记初心、砥砺前行、坚守使命、勇于担当,才能以时代理想书写华丽篇章;传承大钊同志之精神,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路线,秉承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坚持开拓进取、敢为人先、艰苦拼搏、不畏艰难。

2.李大钊同志精神之内涵

1840年,鸦片战争惊醒了中华帝国的残梦,即使在推翻清政府后中国依然面临着内忧外患的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救亡图存是人们面对内外交困所发出的最强音,但各类救亡思想与活动层出不穷,依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困境。李大钊同志是时代的觉醒者,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者,是最彻底、最深入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在时代、社会、危机的共同作用下,李大钊救国之思逐渐形成,其英勇就义的壮举更是激荡起团结与革命精神的蓬勃力量[1]。

2.1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襁褓中即失怙恃,既无兄弟又鲜姊妹,为一垂老之祖父教养成人。”动荡的年代、水深火热的生活与民族危机,备尝生存之艰辛,历尽生活之磨难并未削减大钊同志对国家的热爱之情、敬重之情,反而使青年时期的大钊同志便形成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大钊同志强烈且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促使其远赴日本探寻救国之道,感中国再造之不可缓之时更是毅然决然地回归到贫穷、落后、备受屈辱的国家。大钊同志始终站在爱国主义立场上探寻中国独立的道路,他忠于中华民族、忠于中国革命事业、忠于自己的本心和亿万万与之同坚守的同胞。

2.2坚定不移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作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大钊同志曾寄希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但面对辛亥革命结束后所建立的中华民国,大钊同志叹言:“共和自共和,幸福何有于吾民?”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令大钊同志备受鼓舞,其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等文章与演讲,热情宣传十月革命,大钊同志也从宣传的过程中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早的传播者。大钊同志于《新青年》上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思想与精神上燃起了星星之火,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2.3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

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是大钊同志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从大钊同志了解十月革命胜利后便以辩证的观点对比法国及俄国革命之得失,在研究与推广马克思主义之时思考没有盲目信仰或一味追寻,而是结合当时中国之内忧外患与国际危机,立足国群之思想与精神严肃、认真地学习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凡事都要脚踏实地……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大钊同志站在爱国主义立场上追求真理、求真求实,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深入且科学地对比、研究,并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开辟了一条实事求是的中国发展之道。

2.4革命的献身与无私奉献精神

1927年4月28日,张作霖以“意图扰害公安、颠覆政府”等莫须有之罪名公开处决大钊同志及20余名革命者。身着棉袍的大钊同志镇定自若,以俯视之姿面向敌人,做了最后一次演讲[2]。其实,大钊同志有很多次可以活下去的机会,但其断然拒绝了带其逃离的机会,一是避免党组织再遭破坏、避免革命志士们再做出牺牲,二是以鲜血与生命唤醒流淌在中国人血脉之中的自强不息、坚韧不拔之精神。大钊同志决心赴死,以生命救千万人于水火之中,以鲜血浇灌几近干涸的中华大地,以就义之壮举警醒世人,面对死亡的考验,大钊同志丝毫没有畏惧,毅然决然地选择为其信仰的主义献出生命。

3.结束语

今日之中国与120年前的中国已不可同日而语,但在迈入第二个一百年新征程之际,中国将会面临更加多元的挑战,传承、弘扬大钊同志之思想,学习大钊同志之品行,领悟大钊同志之深远的历史眼光,以史为鉴正衣冠、以史为鉴明得失,在中国取得如此令世界为之瞩目的成就之时不忘历史、不负先辈之重托,坚持洗涤民族之耻辱、追寻民族之理想,方可获得永续发展之动力。

参考文献

[1]吴兴德.新中国成立前后三次李大钊纪念活动的精神价值及其时代意义——访著名历史学家刘桂生教授[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7,3(03):5-12.

[2]高乐乐.李大钊的文化自信思想及其时代价值[J].北京党史,2017(01):17-22.

猜你喜欢

时代价值
论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
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
延安精神对高职学生思政教育的时代价值
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与传承
“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体系重点问题研究综述
习近平廉政思想的时代价值
邓小平绿色发展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时代价值、核心思想与哲学意蕴
论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正义观及其时代价值
抗大思想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