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1-10-08宫宁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1年15期
关键词:注意力知识点探究

宫宁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数学作为三大主科之一,是一门基础学科,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小学阶段。但小学生的思维、心智尚未成熟,从而导致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存在较多难点。现如今,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为小学数学课程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方法和机遇。本文将阐述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意义,分析信息技术渗透下数学课堂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现代化的课堂教学相结合,相辅相成,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信息技术的融入可以有效带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使其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

一、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稳定性差等特点,这些特点都将给课堂教学带来较大的难度。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够有效降低教学难度,不仅可以生动、直观地传递教学内容,还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营造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数学知识中,时间的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等抽象的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且对刚开始接触数学的学生来说比较枯燥,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对数学失去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以一种小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将知识点呈现出来,能够把抽象的问题简单化,不仅可以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借助信息技术促进学习方式的多元化

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多媒体中的声音资源是控制注意力长短的手段。多媒体融声音、图片、动画于一体,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现实物,通过技术本身的魅力和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现在普遍使用的云资源教学,这些资源是按照课程的版本、学科、年级下载的对应课堂资源,电子课本中的配套课件里有图片和声音,并且配有动画的演示和镜头的切换,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进而使其产生更强的求知欲。在教学探究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提问、设疑、演示、对比、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表达,开展扮演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手、眼、口、脑,实现全方位感官的协调活动,强化学生的记忆效果。

三、借助信息技术感知知识产生的过程

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够实现教材内容化静为动,动静相结合。直观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为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当学生思维受阻的时候,信息技术可以模拟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将该过程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具体,便于学生理解。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台,可以实践操作、探索、发现,也可以将学习中那些不理解的知识点用形象生动的动画反馈出来。

目前,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仍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需统筹教师、学生、知识点等多个方面综合探究。推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最根本的是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转变课堂教學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变“教”为“学”,变“讲”为“想”,变“单向交往”为“双向奔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注意力知识点探究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让注意力“飞”回来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知识点自测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阅读理解两则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