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微之处见真情
2021-10-08邓玉乐
邓玉乐
一、学情与教材分析
散文是作者通过写景记事状物来抒发真情实感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写人写事背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作者的感情往往隐藏在特意设置的一些细节里。因此,品读一篇好的散文,应该对文章进行细致入微的品读,在细微之处感受人物生动的形象,体会作者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本节课教者选取了朱自清的《背影》《匆匆》《冬天》三篇文章,以群文阅读的方式对散文的“细微之处见真情”这一特点做初步探究。
以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为例。作者通过刻画父亲攀越月台买橘子这一细节,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感人至深,影响了一代代人。“背影”成了父爱的代名词。很多教师也在课堂上向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描绘着父亲这一伟大的形象。但朱自清的父亲在现实生活中真是这种形象吗?在1917年南京浦口分别后,一直到朱自清写作《背影》的1925年,这8年来父子二人的关系究竟如何?显然,只要深入了解朱家那一段历史,便会发现,在看似温情脉脉、父慈子孝的父子关系背后,其实有着难以启齿的重重矛盾。有的教师虽然通过资料了解了朱自清的父亲,但不敢向学生介绍这一真实情况,怕破坏了父亲这一传统形象。我认为,应该把朱自清和朱父放在这一真实的境况里,再去品读《背影》。这样,学生才能得到真实全面的情感体验。其实,作者朱自清已经把父子二人的龉龃写在《背影》里了,并特意隐藏在精心设置的细微之处。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文章里寻找这些细微之处,通过品读,感知朱自清当年的酸甜苦辣。
《匆匆》是一篇谈论时间问题的经典美文。文章将抽象的时间物化为一个个形象而具体的画面。作者借“洗手”“吃饭”“默想”“睡觉”等人们习焉不察的细微之处,表达了彷徨惆怅但又不甘虚度年华的幽微复杂的感情。
《冬天》描绘了三幅图画,分别选取了不同时代、不同环境的三个生活场景。解读三幅图画的突破口是细节描写。《冬天》的第三个场景有一处细节描写:“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微笑”这一神态,仿佛是一个特写镜头,深深地印在作者心里。我尝试抓住“微笑”这一看似平常的细微之处,再结合朱自清《给亡妇》《笑的历史》两篇文章中关于妻子的笑的资料,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深入理解“微笑”的丰富意蕴。
二、课堂实录
师:我们在八年级上学期学过朱自清的一篇散文——《背影》。大家回忆一下,《背影》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朱自清父亲在火车站为朱自清送行,为朱自清买橘子。
师:这样一件事表现出朱自清父亲是什么样一个形象?
生:一个慈父形象,很关心他的儿子。
师: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朱自清的父亲是另外一个形象。朱自清父子之间的关系也不像文中那样温馨融洽,他们之间有着重重矛盾。这是怎么一回事?我们来了解一段往事。
(补充资料。)
师:根据这份资料,我们看出朱自清父亲是怎样一个人?
生1:瞒着家人娶姨太太,可以看出朱父的自私。
生2:由于朱父的自私,导致祖母去世,家破人亡。
生3:朱自清父亲是一个专断的人。
师:这就是朱家父子之间真正的关系。作者在《背影》的开头有一句隐晦的交代,你能找到吗?
生:“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师:正确。“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是否可以这样改——“我已二年余与父亲不相见了”?
生1:原文语句“不相见”放在前面,突出的是二人矛盾。改了之后,时间放在前面,突出的是分别时间。强调的重点不一样,好像都可以。
生2:我觉得还是原文的好。
师:为什么呢?
生2:因为朱自清是大家,他这样说肯定有道理。
(学生笑。)
师:有什么道理呢?
生3:别人看到这句话可能不在意,但是朱自清父亲如果看到了,可能一下子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师:我们再看第二段的这个句子,“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可不可以改成“那年冬天,父亲的差使交卸了,祖母也死了”?
生:我觉得不能改。祖母死了,这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事,对朱自清打击更大,所以先写。
师: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朱自清是怎样一个人?
生1:孝为大。
生2:重感情。
生3:如果换成“父亲的差使交卸了,祖母也死了”,就有对父亲埋怨的意思,就会让人认为是因为父亲的差使交卸了,祖母才死了。作者很注重这个细节,不想让人知道这个因果关系,所以才把“祖母死了”提前,不想让父亲难堪。
师:这样一个细节的安排,从中你看出朱自清是怎样一个人?
生1:做事比较细致,他能注意到这样一个小细节。
生2:能站在父亲角度去思考,去考虑父亲的感受,感情很細腻。
师:这是朱自清在维护父亲。
生:我觉得是因为时间。两年来,朱自清也能静下来思考一下整个事情的经过,选择了原谅。
师:这说明朱自清是一个——
生1:是一个宽容的人。
生2:是一个子不言父过的人。
师:嗯,你说得真好。这就是咱们的儒家文化!文章当中还有另一处也体现了作者对父亲的原谅。
生:最后一段“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作者将当初父子矛盾的所有过错都揽在自己身上。
师:你真棒!是的,只是因为父亲的一封来信,只要朱父有一丝的退让,有一点和缓的空间,朱自清便敞开胸怀包容一切。血浓于水,朱自清是一个感情真挚、细腻温和的人。
……
师:时光匆匆,幸好还有朱自清给我们留下了文字。我们透过他的文字,可以去追溯以往的人和事,感受人间的冷和暖。下面,我们来学习朱自清的《冬天》。思考——《冬天》这篇散文中哪些细微之处给你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生1:第一段中,“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这是通过动作描写,写出了父亲对我们浓浓的爱,表现了一个慈父形象。
生2:这一段中“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中的“有时”,说明我们兄弟自己动手机会不多,通常还是父亲夹给我们。
师:朱自清小的时候,家庭还没发生变故,还是很温馨和睦的。我们来读一读,试着读出这份美好。
(学生朗读,展示。)
师:我们来找一找第三幅画面有没有细节。
生:第三段有这么一句——“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其中的神态描写“微笑”就是细节。
师:好,我们从朱自清的微笑里能读出哪些意蕴?
生1:可以看出妻子对朱自清回家的一种期待。
生2:可以看出妻子的快乐心情,看出她对丈夫的依恋。
生3:朱自清看到妻子的微笑应该感到很温暖,正所谓“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师:你很厉害。为什么想起这两句诗?
生3:我觉得朱自清就是那个夜归人,他在外工作打拼,妻子做好了饭菜等他回来。虽然生活不富裕,但一家人在一起,就很满足幸福。
师:嗯,你的解释让我很感动。是的,只要在一起,就算贫穷潦倒,一家人也可以相互慰藉,共渡难关。这里的“微笑”给人温暖,给人力量。还有一处“微笑”,请找出来,体会一下。
生1:“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这里有朱自清对妻子的怀念——“老记着”,难以忘记。
生2:我认为两处“微笑”形成对比——前面是温馨的,这里是伤感的。
师:同学们的思维很活跃。就“微笑”一词,有从朱自清内心体会的,有从妻子内心体会的,体会出了丰富的意蕴。其实,“微笑”的内涵还有很多。我们先看一些资料,再来探究。
(补充朱自清妻子的资料。)
师:我们通过资料了解到妻子在朱自清家里的情况。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再来体会她的“微笑”还有哪些内涵。
生1:我体会出朱自清对妻子的愧疚。妻子是因为到朱家后笑才慢慢变少的。
生2:我倒觉得有些欣慰。妻子本来爱笑,但后来因为朱家的原因不笑了;但朱自清把她接出来后,笑又重新出现在妻子脸上。朱自清应该感到欣慰,感到庆幸。
生3:我认为妻子天性爱笑,她是一个单纯的人,没有姨娘那样的心思。
生4:我觉得妻子特别能隐忍。
师:为什么?
生4:因为妻子所有的苦都自己吃,她从来都不让朱自清知道。她展现在朱自清面前的始终是微笑。所以说她特别能隐忍。
师:微笑里是隐忍,是对朱自清无限的爱和眷恋。细微之处见真情。我们读散文,就要抓住作者精心设置的细微之处,来体会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
三、教学反思
1.主题教学,令师生受益终身。
本节课选取朱自清的三篇散文作为教学文本。每一篇都是经典名作,都足够用一两节课来品读感悟。一节课涉及三篇,这在传统的教学中是不敢想象的,也是无法完成的。而主题阅读教学法给这种尝试提供了可能性。我因此确定了“细微之处见真情”这一主题。所有教学目标、教学任务都集中指向这一方向,其他与这一主题关系不大的内容暂且搁置,最终只要“一课一得”。这样的教学,不仅在课堂上拓宽了学生视野,积累了他们的文学素养,而且能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使学生爱上阅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这样的教学,也促使教师多读书。这样,我们才有资格做好学生的引领者,才能传播先进文化,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
2.内容详略得当,不能平均用力。
《背影》这篇课文中表现出的父子关系和现实中的父子关系是不一样的。如何让学生理解不同时期的不同父子感情是个难点,这需要补充相关的资料。对于《冬天》里妻子“微笑”的内在意蕴,在补充材料前和补充材料后,学生有一个认识和再认识的深化过程。这两篇文章的教学都需要补充相关资料,学生只有借助资料才能对相关人物有全面而真实的认识。因此,在教学时间分配上,《背影》和《冬天》两篇课文安排的时间多一些,详讲;而对《匆匆》一文,只抓住文章中的细节来品读,没有补充资料,安排的时间少一些,且放在《背影》和《冬天》的中间,略讲。
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學生本身就是可贵的课程资源。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储备是不同的,他们对同一个问题的思考深度及角度也是不同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引导学生善于为自己的观点作合理的辩护。在这节课中,学生由揣摩朱自清对父亲的感情而联系到中国的儒家传统文化,由妻子对丈夫的等待而联想到意境相似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的诗句,并能给予解释和辩护。这些都是课堂现场生成的。教师只有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产生这样的生成。从本节课的实际教学和学生的优秀表现来看,学生蕴藏着无限的潜能与智慧,具有无尽的创新热情,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否善于激发与引导。当然,当学生遇到难点难以突破时,遇到认知层次需要提升时,教师也必须当仁不让,或点拨,或分析,或给资料,当好学生成长路上“平等中的首席”。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第十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