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货拉拉事件”:别让系统困住所有人

2021-10-08苏小七

当代工人 2021年8期
关键词:拉拉契约算法

苏小七

失效的契約

长沙警方公布了“货拉拉女生跳车事件”的调查结果——去世姑娘为了节省搬运费用,前前后后自己一个人搬了15趟行李,让司机没能挣到这份体力钱。司机为了弥补亏空,提前接了下一笔订单,然后赶时间抄小道行驶,引起了姑娘的恐慌,将身体探出车外,坠车身亡。

这个调查结果引发了剧烈争论。在讨论中,有这么一句话得到了广泛的共鸣:“仅从调查来看,感觉是两个生活不易的人相互毁灭的故事。”

相较于从目前通告中的只言片语拼凑出事件的全貌,将自己置于主人公视角去站队,去判断去争论某一方的错误,我们更想去探究一下酿成这场悲剧的源头。

如《奇葩说》辩手詹青云所说,就像许多难以界定的性侵案件一样,虽然难以界定,但在法律上却必须得下一个判定、一个判决,在没有录音录像的情况下,我们无法真正还原出事件发生的场景,也就很难谈及真相。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关于造成悲剧的原因,如果只聚焦单独个体的因素,而忽略了事件背后隐藏的机制或系统性不完善,悲剧可能还会发生。

通过对货拉拉的平台规则的梳理,我们发现,当事人在那个时候的选择,可能只是基于当时情境之下的一种利益考量与权衡,以及被更隐蔽的系统运作所裹挟的无奈。

这也是自去年“被困在系统里的外卖员”引发热议,在已经被广泛讨论的算法、系统和零工经济之外,我们再一次直观看到的,高度逐利的“系统”是如何悄然将人异化、将所有人裹挟在其中,所造成的一种带有互联网时代鲜明烙印的“平庸之恶”。

最近,不少国家都出台了各自的限权立法,旨在限制与规范平台的权利,比如英国将Uber(一款网约车软件)司机归类为正式员工,必须纳入社会保障;澳大利亚出台的法案,要求脸书等平台为新闻和原创内容付费。

原本我们对于“利维坦”(人类凭理性互相同意订立契约,放弃个人的自然权利将其交付给更高级的,能统摄集体利益的力量)的讨论,更多是聚焦于国家机器的层面,但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我们发现平台和互联网巨头是全新的“怪兽”,原来的理论研究、制度设计与监管,都必须要进行更新与重新制定。

回到“货拉拉事件”,在互联网平台竞争机制之下——为了抢占市场争取用户,往往大打价格战,将价格压至最低——其中复杂环节导致的成本与平台责任,则转嫁到了司机与消费者的身上。

以货拉拉为例,司机单纯运输货物的收益与普通打车的价格相差无几,但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装货、卸货)。在这种情况下,明面上的平台规则,没能让司机得到应有的报酬,基本“赚搬运费”便成为一条隐形的规则,这就需要双方的协商甚至拉锯与争吵来进行,这无疑就增加了许多不确定性,为之后的问题爆发埋下了隐患。

从契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契约就丧失了“参照点”的功能,让契约双方都陷入到了彼此不满的情绪之中。

平庸之恶

在“货拉拉事件”之后,许多人想到了2004年的电影《撞车》,不仅是因为情节类似,更多时候,我们发现,偏见与冲突,正是在无形中一点点累积起来的,又可能形成超出想象的蝴蝶效应。

豆瓣用户@Fantasy写下了这样一条短评:“在美国生活后对片中的情节感受更深。我们知道种族歧视不好,知道自己也是所谓的‘弱势群体。我们明明做人都恪守准则,但还是有人对黄种人有偏见。当我们在努力为自己这个种族正名时,也总会有同胞在拖后腿。生活就像撞车,有因不一定有果。”

这不禁让我想到,曾经有一个概念被广泛讨论,那就是“平庸之恶”。在“货拉拉事件”中,当契约的“参照点”失效后,当事人在那个时候的选择,很可能不一定完全理性,他们只是被当下的利益,被更隐蔽的系统运作所裹挟罢了。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带有互联网时代鲜明烙印的平庸之恶呢?这种平庸之恶,他不是主动地要去伤害人,或者从伤害当中得到快感。他只是无感,只是对这种恶没有知觉。

“系统”问题

关于货拉拉的问题已经在互联网上有过诸多讨论,其实平台规则的不合理、监管的失利,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所指涉的领域,也绝不仅仅只有外卖软件、货拉拉,被困在系统里的还有更多人。

只是在当下的生活环境下,当我们都习惯了追求效率,习惯了各类方便又便宜的服务,却往往忽略了在方便快捷之下,各个系统和平台的规则早已存在着广泛的不合理。这个过程中所导致的不确定与摩擦,则转嫁给了消费者与零工。

一次又一次的事件和讨论,让原本隐形的平台与系统中的问题暴露出来,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去反思、去呼吁、去推动针对这些新的“利维坦”进行监管与优化。

不得不说,程序算法是相当了不起的技术进步,它建立在非常精准的数字化地图之上。拿外卖送餐系统来说,面对成千上万的各种送餐需求,其平台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计算出最优的行动路线。可问题在于,这些最优的行动路线有时候与实际情况是存在差异的,最优行动路线不可能即时更新,很难考虑像街道改造、道路临时封闭、饭馆出菜慢这样的问题。

大数据很了不起,它已经考虑了红绿灯、单行道这些基本的交通信息,但远远不够,还有很多直接影响骑手的交通信息没有掌握。所以,即使算法是公正无偏的,它也并不总能给出一个最合理的时间。如果我们盲目迷信算法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最终会造成灾难性后果。目前,这个后果主要就落到了外卖骑手的头上。

算法的目标不应该简化为越来越精准,而是应该把目标定位成“有弹性”“有空间”“可以容错”,让大家利用算法的弹性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然而,平台设计者很多并没有深入一线去送几单试试,或者体验不够丰富和深入,系统设计的理念缺乏人文精神。与此同时,劳动力过剩和社会舆论氛围已经让劳动者的议价能力弱化,从而越来越不自知地、心甘情愿地陷在了系统里。所以,尽管具体的场景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理念是一样的:系统的设计需要人文精神。

猜你喜欢

拉拉契约算法
Travellng thg World Full—time for Rree
拉拉布的“智慧”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算法框图的补全
算法初步知识盘点
短耳兔拉拉
预见未来
契约精神在国企成长未央
群体认同调节下的心理契约破坏对员工满意度的影响
卖地的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