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尺井下,越干越胆小的硬汉

2021-10-08刘国强

当代工人 2021年8期
关键词:工友姐姐

刘国强

李连祥瘦弱、单薄,说起话来,像鸡蛋贩子赶车一样慢,小心而谨慎。他身材修长,裸麦肤色,似乎营养不良,其实这是常年睡眠不好落下的毛病。但在工友眼里,李连祥却是千尺井下的硬汉,与他在一起,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安全感。

选择勇敢上路,高质量做好每一件事,就是生命的丰盈。要带领工友齐心合力提高产量,就要绷紧安全这根弦。李连祥说自己“越干胆越小”,看哪儿都有安全隐患。于无声处听惊雷,他必须提前将潜在危险卸掉。这种防范在井下,在家中,在梦中……

“安全”两个字,像狼一样潜伏在李连祥的思考里,他必须用最结实的绳子捆住它。担心绳扣会开,担心绳子会断,担心绳子自动脱落——30年,他的神经一直绷得紧紧的,一直在提心吊胆中生活。这种担心如同吸血的蚂蟥一样叮在身上,一叮就是30年,他的脸色能好吗?

越干胆越小

“恐惧!”是李连祥第一次下矿井的最深印象。

1990年1月,初中毕业的李连祥以轮换农民工的身份到老虎台矿当采煤工。头一次乘坐井下斜巷人车入井时,人车嗖嗖嗖下滑,耳边嗡嗡嗡响,心吊起老高老高,仿佛就要从嗓子眼跳出来。李连祥全身汗毛倒立,双手死死抓住栏杆,紧紧闭上双眼,担心掉下去,有种世界末日的感觉。

老师傅见他嚇成这样,逗他:“连祥,要是害怕,就回老家种地吧。”李连祥的脸腾地红了,暗下决心:“必须坚持下去!第一个月工资拿到手,一定给卧病在床的母亲买最好的药,给姐姐买件新衣裳。”

李连祥出生于抚顺市新宾县北四平乡,家中9个孩子,7个哥哥,一个姐姐,他最小。家境的艰难,让他必须要钻出山沟,到外边的世界讨生活。

听说新宾县劳服公司要招采煤工,李连祥果断报了名。满头白发的父亲塞给他借来的200元钱,姐姐送给他一床棉被,母亲泪流满面地送他出门。当时,李连祥做梦也想不到,母亲就是在他离家的那年大年三十去世的。他甚至猜想,母亲闭眼前一定还在牵挂他的安全。因为当采煤工,母亲头一个反对,担心煤矿不安全。

命运像分段阀门引水,顺理成章地到达了目的地。站住脚后,李连祥越过移架工、机手、检修工几个台阶,很快被提为副组长、组长,在一片赞扬声中,又升任带班班长。李连祥感到肩上的责任更加沉重,因为,他要保证26名工友的安全。工友们身后,更是26个有老有小的家庭!

“我希望你们天天平安快乐。”李连祥当上班长,头一件事就是把组长和几名威望高的工友召集在一起,把自己琢磨好几天的安全办法和盘托出,组织大家一起实施。细化矿里制定的安全制度,落实到具体人、具体岗位、具体设备、具体机器的“危险部位”……大家积极响应,表示密切配合。

上任后的第一个班前会上,李连祥表情严肃地宣布:“从今天开始,每个班前会,不管人多人少,也不管哥儿们关系有多好,都要遵守安全规章。不管是谁,只要违反纪律就是碰了‘高压线,惩罚面前人人平等。”说到这,李连祥略微停顿了一下,用严厉的目光扫视一遍现场,继续说:“现场施工过程中必须实实在在,严上加严,尤其是现场的规程执行上,绝对是认事不认人,天王老子也不行。”

班会的最后,他又撂下一句狠话:“谁错了收拾谁!”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李连祥这第一把火烧得又急又旺。

30年零事故

安全如在盘山路上拐急弯,随时有坠落深渊的危险。第二天夜班,干下隅角的拉架工徐国辉休息,临时扫货工张立强替他一天。“掌子面”(开挖坑道不断向前推进的工作面)割完两遍刀后,在撺“探梁”(工作面临时支护的一种装置)时,张立强想凭借自己的老经验拆腿子,同时转载不停电。这是违章作业,十分危险。在张立强正准备直接崩螺丝拿腿子时,李连祥巡检过来:“张立强,你为什么转载不停电!”

自知理亏的张立强辩解说:“我就是图省事,想把腿子卸下来,探梁一撺就没事了。要是再停电,再送电,那太麻烦了。”

李连祥怒目圆瞪、满脸通红:“快去把电停了,这样干太冒险了!”话音刚落,帮顶哗啦啦松动,刹那间一次较大面积的“冒顶片帮”(顶部和侧壁同时坍塌)狂猛袭来,幸亏二人离事发地有一定距离,才免遭砸压。

突如其来的冒顶片帮吓得张立强立刻瘫软,蹲在地上,李连祥也吓出一身冷汗。事后,张立强心服口服地接受处罚:“要是没有连祥,我可能就见不到大家了……”

李连祥告诫自己,遇到事,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若是情绪处理不好,事情会更糟。每天都能让工友们高高兴兴工作,平平安安回家,谁也别有个三长两短。这话说着容易,在矿井下,却不是简单的事。为此,平均每个班,李连祥都要在井下走3公里,对任何一个环节都了如指掌。尽管这样,他还是不放心,生怕大家因为整天、整月、整年干相同的事,因太熟悉而稍一疏忽酿成大错。

一次,当班组长领七八个人在井下运直铁梁,图省事,他把铁梁装在车上往前推。按规程,坡度超过70%不允许人力推车。“一、二,三哪!”“一、二,三哪!”李连祥到现场后,见车后号子连天,装了满满一车铁梁往坡上推。这太危险了,坡度越来越陡,铁车没有刹车,一旦顶不住,从陡坡上滑下来,后边还有一群人,那还了得!这样干,无疑是自杀,如果滑车七八人完蛋了,底下还有多少人,谁也不知道。李连祥想想都觉得浑身冒冷汗。

“赶紧卸车!快!”李连祥大喊道。说着,他随手抄起一根铁管,几大步跑上前,把铁管插在轱辘上,车子才停下,又一次化险为夷。

有过几次经历后,工人对安全的理解像漆器上了一层又一层漆,外表看不出,却有了重量,有了体积。可松懈心理还是像没拧紧的螺丝,潜伏着不知道何时爆发的隐患。比如开气停气,在常规状态下,每个横班一般保持前后部、转载,三条皮带最多停送电达到154次,这是上限。时间长了,有人不在意这么简单的事情,产生厌倦情绪,便偷工减料图省事,干脆在离扩音电话较远的地方喊几嗓子,让方便的人代为送电。表面上没什么,实际上隐患很大。李连祥当即严肃批评,责令纠正,并让全体工友反思。

李连祥就这样每天提心吊胆、如履薄冰地工作,主抓井下安全30年,没出过一次事故。“但凡跟着我干的,30年没有过轻重伤,这是我最骄傲的事。”李连祥说。

8小时以外

这年秋天,因为一直工作太忙抽不出空,准备了好几年看望姐姐的愿望总算实现,李连祥驾车回到新宾县北四平乡冯家村。

家里排行最小的李连祥,几乎是在姐姐背上长大的,姐姐照顾他的所有生活。姐姐出嫁时,5岁的李连祥跟在身后,紧紧扯着姐姐的衣襟,差点哭断了气。姐姐不忍心丢下小弟不管,在代销点买了双黄胶鞋,就带着他去了婆婆家。李连祥清楚记得,离姐姐家不远,是大片大片的向日葵地,春天一片油绿,夏天这些围着太阳转的葵花仰脸盛开,秋天它們低下头沉思……这是他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村里人知道李连祥回来,纷纷来看他。东家让去家里坐坐,西家要请吃饭,李连祥笑呵呵地答应着。

晚饭后,李连祥和姐姐亲热地聊着,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放下电话,他不知道怎么和姐姐开口——一位工友的母亲去世了,他必须赶回去。

“回吧。”姐姐说,“工作的事要紧,我这都挺好的,你放心吧。”听罢,李连祥一头扎进黑夜,急匆匆往回赶。

途中,李连祥打了个电话:“苗哥,是我,连祥。王学宁的母亲去世了,他现在最需要大家,我正从老家往回赶呢。你把人召集齐了,我们一起到王学宁家去。”

“王学宁现在都不在我们班了,谁还能愿意去……”苗哥语气中显露难色。

“一定要去!”李连祥强调:“你就说我说的,正因为他不在我们班了,我们才更要一个都不落地全去!”

当全班26名工友齐刷刷地出现在王学宁面前时,这个40多岁的汉子热泪双流。他紧紧握住李连祥的手,哽咽着说:“连祥,我怎么也不会想到,全班都来为我母亲送上一程啊!谢谢你,谢谢大家,我给你们鞠躬了!”

煤矿工人直率、豪放、仗义,一辈子在井下劳动,产品却畅达天下。黑黑的煤块,能放出耀眼的光辉。李连祥和工友近距离地以心交心,普通得就像一个煤块和另一个煤块,明亮得就像一盏矿灯和另一盏矿灯。他们之间的交情,是共同翻越工作难题的交情,是在“活跃的矿震带上”同生死、共患难的过命交情。每个工友兄弟家里有几口人,孩子多大,有没有老人,李连祥一清二楚。工友家里有什么大事小情,他都会第一时间到场。

2009年,老虎台西棚户区改造后新楼配户,班里生活困难的几名工友愁眉苦脸,眼见房子下来却没钱收拾。李连祥和班组成员商量,一起出钱、出力,帮助他们装修。工友们终于圆了乔迁梦,大伙儿激动又开心,请李连祥喝“上楼酒”。不擅长喝酒的李连祥放开了量,借着酒劲,他搂着几位工友泪流满面,动情地说:“归根结底,咱们是一家人哪!只有小家安顿了,才会让矿上这个大家更平安兴旺。”

所有遇见,都有因果;所有得失,都在自我。李连祥有个小本子,上边详细记录着班组奖励、工资的分配情况——哪天哪个班,谁加班了,谁早走了,谁晚来了,都记得清清楚楚,分配时一目了然,大家心服口服。有工友这样赞扬:“跟李连祥在一起工作,似乎有个强大的磁场,我们死心塌地跟着他干,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倍感踏实。”

猜你喜欢

工友姐姐
The First Day at Work
春·工友
认识“黑”字
猴年话猴
下坡时会遇见他们
巧手姐姐
娜子姐姐信箱
郭东甲怎样帮助工友学习
向“桥”里的工友们看齐
团员给工友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