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语言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与实践

2021-10-08张永付峥胡菊霞

考试与评价 2021年9期
关键词:探索与实践C语言课程思政

张永 付峥 胡菊霞

【摘 要】 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加入思政育人元素,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强化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从C语言功能入手就自然而然地建立了课程思政的入口。从规则到语法,从语言表达方式到计算思维,在课程教学中,C语言的基本知识和算法,都能与课程思政融为一体。

【关键词】 课程思政  C语言  探索与实践

1. 引言

要把课堂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就必然要面对如何将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合的问题。C语言是应用范围比较广泛的一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大多数高等院校都开设了《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是受众面极广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其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是最适合开展思政教育的平台。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到课程培养方案、教学体系、教学质量保障机制、课程考核等课程管理和教学环节中,实现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的紧密结合,构建全课程育人的“一体化”新格局。因此,通過软硬件相结合的C语言课程教学模式,通过实验现象启发学生思考目标实现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引入重点理论知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力求在传授学生编程知识的同时,夯实学生做人做事的品德,实现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个人修养的教育目标。

2. 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

(一)课程普及策略

人工智能时代,程序设计犹如驾照,不分文理科都应该开设不同深度的程序设计课程,C语言既能学习程序设计思想又能开发控制系统,应该是作为公共程序设计课程的不二选择。

(二)课程深化策略

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不但要学习语法和算法,还要学习单片机及电路知识,重要的是把几种知识融合在一起开发出有一定质量的软件或硬件产品。软硬件相结合的C语言课程教学模式,通过实验现象启发学生思考目标实现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引入重点理论知识,让学生带着兴趣和目标进行C语言学习。

(三)品牌打造策略

通过软硬件项目的实施,学生学会语法和算法的同时还能够开发一些中小型项目,在开发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用实际的硬件效果来验证理论知识。长此以往,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打造专业金课。

(四)加强校企沟通与管理,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确保校企合作信息交流畅通,深入学习,形成双方优势互补,最终实现“校、企、学生三赢”的局面。

(五)引入多种思政教育案例与实际项目案例

通过团队合作、分组竞争、目标导向等措施,加强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的训练,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职业素养。在教学中,不断挖掘和积累思政教育案例与实际项目案例。

3. 目标和关键问题

3.1 目标

(1) 在课程内容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力求在传授学生编程知识的同时,夯实学生做人做事的品德,实现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个人修养的教育目标。

(2) 学生学会语法和算法的同时能够开发一些中小型项目,在开发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用实际的硬件效果来验证理论知识,让学生带着兴趣和目标进行C语言学习。

(3) 加强校企合作,形成双方优势互补,最终实现“校、企、学生三赢”。

3.2 关键问题

(1) 课程思政目标要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内容相联系,尽量扩展思维,既要与本课程相关,又不仅仅局限于课程内容,关键是如何由课程内容合理巧妙地引申出思政教学目标。

(2) 在教学内容上,根据《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进行内容挖掘,如何在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功能,将思政内容融入C语言教学资源中。

4. 特色和创新点

4.1 特色

(1) 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到课程培养方案、教学体系、教学质量保障机制、课程考核等课程管理和教学环节中,实现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的紧密结合,构建全课程育人的“一体化”新格局。

(2) 用硬件实验效果来验证程序开发正确性的教学模式,所见即所得,学生对C语言的语法和算法学习不再那么枯燥无聊,程序开发不再那么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也不再那么高不可攀。

(3) 实现理论、实践与商用软硬件技术同步,为将来转型人工智能方向打下基础,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校企合作拓宽了就业渠道。

4.2 创新点

(1)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破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孤军作战、孤掌难鸣的局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以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

(2) 用硬件实验效果来验证程序开发正确性的教学模式,使程序开发不再抽象,让学生带着兴趣和目标进行C语言学习;与企业联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校企合作拓宽了就业渠道。

5. 小结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软件开发等相关工作是一种选择,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要想使自己有用武之地,除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执着专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推陈出新等各种素质,而这种素质就是大国工匠精神。所以,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个人修养的教育目标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蒋安纳,章春芳,林海峰.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思政教学设计实践.计算机时代,2021,02.

[2] 于莉莉,赵佳彬,李美珊,王晓娟.“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思政资源挖掘及教学路径探索.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12.

*课题资助:2019年校级教改课题(JY1927),2020年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sz2007)。

猜你喜欢

探索与实践C语言课程思政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混合教学探索
基于C语言的计算机软件编程技术探究
中职C语言单片机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探讨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计算机原理中C语言的应用价值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项目管理模式在职业技能培训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