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制性压力对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的“双刃剑”效应
——CEO自我增强式幽默的调节

2021-10-08

华东经济管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双刃剑规制战略

杨 陈

(重庆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重庆 400054)

一、引言

针对企业在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下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积极采纳和实施前瞻型环境战略,发挥前瞻型环境战略在企业绿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帮助企业有效获取长期创新能力和财务绩效,最终实现竞争能力升级[1-2]。因此,如何促进企业采纳和实施前瞻型环境战略成为学者关注的重要议题。事实上,自2018年开始,中国政府对企业实施了严格的环境管理措施,“要么达标排放,要么关停并转”的规制性要求成为企业CEO必须应对的外部压力。面对来自政府的规制性压力,CEO出于企业生存发展的考虑,积极采纳和实施前瞻型环境战略似乎是实践界普遍认同的有效应对措施。然而,实践中发现一些企业在面对规制性压力时更倾向于选择末端治理的环境战略而非强调前端治理的前瞻型环境战略[1]。与此同时,理论界对于规制性压力与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间的关系也存在一些争议。例如,Darnall等(2010)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证实了政府环境管理部门压力能够促进企业采纳前瞻型环境战略[3]。另有一些学者发现,政府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对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的积极影响并不显著[1]。本文认为上述两种结论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受到CEO认知因素的影响,即不同企业的CEO对同一规制性压力的理解和认知评价存在差异。事实上,外部压力传递的信息是建设性还是威胁性,取决于个体对压力的理解和认知,具有较强的个体差异性[4]。因此,在进一步厘清规制性压力与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关系时,应重点关注CEO对规制性压力的认知评价,并且考虑CEO个体特征的作用。

认知评价理论指出,同一压力源既可以被评价为挑战性,又可以被评价为威胁性,并且对于压力源的差异性评价会导致不同的应对策略[4]。对于本文而言,作为企业CEO 必须面对的外部重要压力源,规制性压力向企业CEO 表明企业持续经营必须满足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企业CEO既可以将这种规制性压力视为企业发展的机会(挑战性评价),又可以将其视为造成企业损失的重要原因(威胁性评价),进而导致企业采纳不同的应对策略。因此,本文认为挑战性评价和威胁性评价可能在规制性压力与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间存在中介作用。同时,Lazarus(1966)认为个体对压力的反应受到个体稳定特征的影响[5]。作为重要的个体特征,幽默风格描述了个体与幽默相关的稳定态度和行为模式[6]。其中,自我增强式幽默由于包含幽默的人生观,能够帮助个体在面对压力和困境时保持乐观和幽默[7]。为此,当面对规制性压力时,高自我增强式幽默的CEO 更倾向于从乐观视角将该压力视为挑战性而非威胁性,进而影响其后续的应对策略。因此,文章预期CEO 的自我增强式幽默能够调节规制性压力与认知评价间的关系。

本文贡献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尽管已有研究对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但研究视角多聚焦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等宏观视角。本文从认知评价视角探讨规制性压力与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的关系,不仅有利于解释现有研究中的结论分歧,还丰富了前瞻型环境战略影响因素研究的微观基础。其次,现有研究集中分析内部因素或者外部因素对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的直接影响,较少深入剖析这些影响因素与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间关系的“黑箱”。本文基于认知评价理论识别了挑战性评价和威胁性评价这一双中介机制,弥补了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形成机理研究的不足。最后,自我增强式幽默作为重要的特质防御机制,能够影响CEO对规制性压力的释义和评价,本研究证实了CEO 自我增强式幽默对规制性压力与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关系的调节作用,揭示了规制性压力发挥作用的边界条件。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规制性压力与前瞻型环境战略

一方面,环境战略描述了企业管理其业务活动与自然环境间关系的战略,主要包括前瞻型环境战略和反应型环境战略[8-9]。其中,反应型环境战略采用末端污染控制方法,如当污染发生后使用化学系统降低污染程度;而前瞻型环境战略则强调通过优化流程以及改进产品进行前端治理,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9-10],如改变产品的生产流程以及原材料来防止污染等。现有研究重点关注前瞻型环境战略的影响因素,证实了企业内部因素(创业导向、高卷入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组织学习导向和组织创新能力)以及企业外部因素(利益相关者整合能力)对前瞻型环境战略的正向预测作用[11-14]。另一方面,制度压力是指CEO感知的来自企业外部并能够对企业战略决策和战略行为产生影响的社会、法律和文化力量[11,15],主要包括规制性压力、公众压力和行业压力[16]。其中,规制性压力聚焦在企业外部的法律法规和政治力量对CEO形成的压力;公众压力主要关注媒体、环保组织以及社区对CEO产生的压力;行业压力则对竞争者以及合作伙伴的影响进行关注[16]。

Di Maggio和Powell(1983)认为,出于增强“合法性”的考虑,企业会在制度力量的引导下采取类似的管理实践和战略[15]。作为制度力量的重要维度,规制性压力对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的选择具有直接的引导作用。一方面,相对于公众压力和行业压力,源自法律法规和政治力量的规制性压力具有强制性和不可违背性。较大的规制性压力向制造业企业表明:当企业的生产、排放等流程违反环保规定或者不符合相关的环保标准时,主管部门将根据相关规定对涉事企业实施罚款或者暂停生产等强制性处罚[1]。因此,为规避违反环保规定导致的强制性处罚,制造业企业倾向于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改进环境安全技术等前瞻型环境战略解决企业本身的环境污染问题。另一方面,Kang(2018)等基于制度理论,通过问卷调查数据证实了包括规制性压力在内的制度压力对企业环境战略具有积极影响[16]。因此,提出假设1。

H1:规制性压力对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二)认知评价在规制性压力与前瞻型环境战略间的中介作用

认知评价理论构建了“情境因素—认知评价—应对策略”的理论框架,并指出认知评价解决了“情境因素对个体意味着什么”的问题[17-18]。Lazarus等(1984)区分了两类认知评价,其中挑战性评价是指个体主要考虑压力能够给其带来的潜在收益以及完成相应目标的预期;威胁性评价则是指个体关注压力可能对其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且认为难以有效应对这种压力[4]。进一步地,学者认为对于同一压力源进行挑战性评价和威胁性评价并不互相排斥,且当个体对压力源进行挑战性评价时,个体更倾向于采用问题导向的应对策略以解决问题并改变压力源;而当个体对压力源进行威胁性评价时,个体更愿意使用逃避等情感取向的应对策略[4,18]。由此,结合认知评价理论,本文认为CEO对规制性压力的认知评价(挑战性评价和威胁性评价)能够中介规制性压力与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的关系。

规制性压力指政府部门设置的与企业生产相关的环保标准和环境规制[16]。作为新兴经济体的重要代表,中国政府部门在环境管理方面既具有很高的强制性,又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性,由此迫使企业CEO 更加关注政府部门及其带来的规制性压力[16,19]。一方面,在组织实践中,规制性压力向企业CEO表明满足何种环保标准以后,企业才能够继续生产和经营。在此条件下,CEO可能将规制性压力视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契机,并认为有效应对规制性压力能够重构企业生产经营流程,强化企业“绿色”形象,形成企业“绿色”核心竞争能力[20],实现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由此,CEO更容易考虑规制性压力对企业带来的潜在收益,进而对规制性压力进行挑战性评价。另一方面,规制性压力向企业CEO传达了企业以往的生产运营惯例可能难以满足相关环保标准的要求,并要求企业采用全新的生产经营流程以符合环保标准。在此条件下,CEO不仅会考虑企业在没有达到环保标准情况下将面临的强制性处罚,他们还会关注为达到环保标准而抛弃以往的生产经营惯例可能导致的经营风险问题,以及重塑生产经营流程、改进生产技术过程中的成本过高等问题。由此导致CEO更容易聚焦规制性压力对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对规制性压力进行威胁性评价。

进一步地,本文认为挑战性评价和威胁性评价会对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产生差异性影响。一方面,挑战性评价强化了个体对付出努力就能够实现预期结果的信念[21],使得个体更愿意通过明确方向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来实现目标[22]。当CEO对规制性压力进行挑战性评价时,CEO相信规制性压力能够给企业带来潜在收益,有利于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并且预期企业付出的额外资源和努力能够得到回报。在此条件下,CEO更倾向于直面规制性压力,并采纳问题取向的应对策略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而前瞻型环境战略正是从原材料、产品生产加工等前端环节来防止污染的环境战略。由此,本文认为挑战性评价对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同时,Ohly和Fritz(2010)等的实证研究也证实了当个体对工作场所的压力进行挑战性评价时,个体更倾向于表现出前瞻行为[22]。另一方面,威胁性评价引导个体将注意力聚焦在应对压力时的困难以及未能成功应对压力可能造成的损失等方面[17],能够诱发个体消极情绪,降低其解决问题的能力[23]。当CEO 对规制性压力进行威胁性评价时,CEO不但会思考企业应对规制性压力时可能面临的困难,并且他们还会提前预估在改进生产技术、优化生产流程以后却不能满足模糊性的环保标准时给企业可能造成的人财物等资源的损失。在此情况下,CEO 更容易受到消极情绪的支配,由此使得CEO 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做出积极战略选择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降低[17],导致CEO倾向于表现出逃避外界压力的行为[24],进而不利于CEO选择前瞻型环境战略。综上,提出假设2、假设3。

H2:挑战性评价在规制性压力与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间具有中介作用;

H3:威胁性评价在规制性压力与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间具有中介作用。

(三)CEO自我增强式幽默的调节作用

认知评价理论强调个体特质会改变其对压力的认知处理过程[5]。作为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幽默不仅能够传达温暖、愉悦人心,还能够促进人际交流[6,25]。目前有关幽默的研究集中在压力应对领域,发现高幽默特质的个体能够从积极视角对压力事件进行评估,并倾向于将该压力事件视为挑战性而非威胁性[26-27]。由于幽默的多维性,学者从利己/利他以及良性/有害这两个维度对幽默特质进行分类,主要包括自我增强式幽默、亲和型幽默、攻击型幽默和自嘲型幽默。其中,自我增强式幽默是一种利己的幽默特质,描述了幽默的人生观,即个体经常会对自己生活中的不和谐进行调侃以及在面对压力或者逆境时保持幽默乐观的心态[6]。Fritz 等(2017)的研究发现,自我增强式幽默在缓解个体压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7]。因此,本文预期在面对企业外部规制性压力时,自我增强式幽默水平较高的CEO更可能以积极幽默的心态审视规制性压力,进而对该压力做出挑战性评价,减少威胁性评价。

一方面,自我增强式幽默水平较高的个体更容易聚焦事情的积极面并时刻保持乐观倾向[6],这使得个体在面对压力和困境时能够及时进行情绪控制,并尝试从压力和困境可能存在的积极面视角对其进行积极评价[27]。因此,当面对企业外部的规制性压力时,自我增强式幽默水平较高的CEO以乐观积极的态度感知和释义规制性压力,能够及时发现规制性压力可能对企业长远发展带来的利益,并减少对规制性压力可能对企业造成损失的关注。由此,CEO更可能增强对规制性压力的挑战性评价,减少威胁性评价。另一方面,由于自我增强式幽默的利己性,自我增强式幽默水平较高的个体在生活和工作中感受到更多的愉悦,也会产生更多的积极情绪[28]。这种积极情绪有利于个体多角度思考问题,并发现不利事件或者困境的积极意义[29]。为此,在积极情绪的引导下,高自我增强式幽默水平的CEO不再仅仅从抛弃原有生产惯例、投入大量资源等损失角度去评价规制性压力,而更可能从生态环境绿色发展、产业绿色转型、消费者绿色需求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等多角度考虑规制性压力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因此,对于高自我增强式幽默水平的CEO而言,他们往往会在积极情绪的引导下放大规制性压力的积极意义,进而增强对规制性压力的挑战性评价,减少威胁性评价。综上,提出假设4、假设5。

H4:CEO 自我增强式幽默调节规制性压力与挑战性评价的关系,即CEO 自我增强式幽默能够增强规制性压力对挑战性评价的正向影响;

H5:CEO 自我增强式幽默调节规制性压力与威胁性评价的关系,即CEO 自我增强式幽默能够减弱规制性压力对威胁性评价的正向影响。

综合H2、H4和H3、H5可知,CEO自我增强式幽默在规制性压力与认知评价间具有调节作用,且认知评价在规制性压力与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间具有中介作用,由此形成一阶段被调节的中介模型。具体而言,当CEO自我增强式幽默水平较高时,CEO更愿意将规制性压力视为挑战而非威胁,进而促进企业实施前瞻型环境战略;而当CEO自我增强式幽默水平较低时,CEO则倾向于对规制性压力进行威胁性评价而非挑战性评价,导致企业实施前瞻型环境战略的可能性降低。因此,提出假设6、假设7。

H6:CEO 自我增强式幽默调节了挑战性评价对规制性压力与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的中介作用,当CEO 自我增强式幽默水平较高时,挑战性评价对规制性压力与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间关系的中介效应越强,反之越弱;

H7:CEO 自我增强式幽默调节了威胁性评价对规制性压力与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的中介作用,当CEO 自我增强式幽默水平较高时,威胁性评价对规制性压力与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间关系的中介效应越弱,反之越强。

综上所述,得到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规制性压力与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关系理论模型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样本

由于制造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仍然存在资源消耗过多、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本文以西南地区的制造业企业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程序包括:①在向制造业企业CEO阐释研究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获得CEO对调研的许可;②请CEO提供熟悉企业运营、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财务经理的姓名、邮箱和联系方式;③将预先准备好的纸质问卷装入信封(封面附上邮票),分别邮寄给制造业企业的CEO和财务经理,请他们填写相应问卷,并根据信封上的地址将填写完毕的问卷寄回给项目组。

为降低同源偏差的影响,问卷调查分两阶段进行:在时间点1向262家制造业企业的CEO 寄发问卷,请他们对规制性压力、自我增强式幽默、CEO的简历(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和企业规模等变量进行评价,该阶段回收有效问卷208份;在时间点2(3个月后),请制造业企业CEO对挑战性评价、威胁性评价和前瞻型环境战略进行测量,并由财务经理对CEO 的伦理型领导和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进行评价,该阶段回收CEO 问卷176 份,回收财务经理问卷183份。最终,对CEO和财务经理的问卷数据进行匹配,获得有效问卷170份。有效样本企业中,家具制造类企业占比21.8%,造纸类企业占比23.5%,纺织类企业占比16.5%,电子产品生产加工类企业占比14.1%,塑料加工类企业占比14.1%,机械制造类企业占比10%;男性CEO 占比62.9%,74.1%的CEO拥有本科及以上教育程度,45.3%的CEO年龄介于31~50岁之间,在企业规模方面,34.1%的制造业企业员工低于50人,42.3%的制造业企业的员工人数介于50~200人之间,23.5%的制造业企业员工人数高于200人。

(二)变量测量

(1)规制性压力。研究使用Kang 等(2018)的量表对规制性压力进行测量[16]。该量表共计2 个条目,由企业CEO 进行自评,示例条目如“企业要遵守许多与环境问题相关的法规”,信度为0.788。

(2)挑战性评价和威胁性评价。与徐珺等[30]的测量方式类似,本研究采用Drach-Zahavy 和Erez(2002)开发的量表[31],由企业CEO对挑战性评价和威胁性评价进行测量。其中挑战性评价共4 个条目,示例条目如“规制性压力对企业而言是个挑战”,信度为0.842;威胁性评价共4个条目,示例条目如“规制性压力对企业而言是个威胁”,信度为0.869。

(3)前瞻型环境战略。使用Peng等(2018)编制的量表对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进行评价[1]。该量表共计3个条目,由企业财务经理进行评价,示例条目如“即使没有外部监督,企业也严格执行清洁生产”,信度为0.829。此外,研究同时请企业CEO 对前瞻型环境战略进行评价。企业CEO 和企业财务经理对前瞻型环境战略的评价结果呈现出较高的一致性(r=0.60,p<0.01;ICC(1)=0.43,ICC(2)=0.75,F=4.05,p<0.001;average rwg(j)=0.92)。因此,出于降低同源偏差的目的,后续实证分析中仅采用企业财务经理的评价数据对前瞻型环境战略进行衡量。

(4)自我增强式幽默。与Wang 等(2019)的测量工具一致[32],研究使用陈国海和Martin(2007)修订的中国情境下的幽默风格量表对自我增强式幽默进行评价[33]。此量表共计5个条目,由CEO对自我增强式幽默进行自评,示例条目如“当我情绪低落的时候,通常能够用幽默来振奋自己”,信度为0.910。

(5)控制变量。由于CEO 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以及企业规模等变量可能对企业战略选择具有重要影响[34],因此对上述变量进行控制。同时,Pasricha 等(2018)的研究发现,CEO 伦理型领导对企业层面的社会责任具有正向预测作用[35],因此,CEO 伦理型领导可能对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产生积极影响。为此研究将CEO 伦理型领导纳入控制变量。研究使用Brown 等(2005)开发的10 条目测量工具[36],由企业财务经理对CEO 的伦理型领导进行评价,示例条目如“我们企业的CEO是可以信赖的”,信度为0.961。

四、假设检验

(一)区分效度检验

为检验规制性压力、挑战性评价、威胁性评价、前瞻型环境战略、自我增强式幽默和伦理型领导等变量的区分效度,研究通过AMOS17.0 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比理论模型和竞争模型的拟合指数。表1检验结果显示:由CEO自评变量构成的理论模型(规制性压力、挑战性评价、威胁性评价、自我增强式幽默)的拟合指数(χ2=115.598,df=84,RMSEA=0.047;CFI=0.975,TLI=0.969;RMR=0.050)显著优于竞争模型;由财务经理评价变量构成的理论模型(前瞻型环境战略和伦理型领导)的拟合指数(χ2=83.201,df=64,RMSEA=0.042;CFI=0.989,TLI=0.987;SRMR=0.042)也显著优于竞争模型。由此可知,规制性压力、挑战性评价、威胁性评价、前瞻型环境战略、自我增强式幽默和伦理型领导等变量间的区分效度较好。

表1 区分效度检验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2显示,规制性压力与挑战性评价(r=0.251,p<0.01)和威胁性评价(r=0.198,p<0.01)显著正相关,挑战性评价与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显著正相关(r=0.217,p<0.01),而威胁性评价与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显著负相关(r=-0.170,p<0.05)。

表2 描述性结果

(三)假设检验

对于H1-H3,本文使用PROCESS 插件进行检验,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规制性压力对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b=0.195,p<0.05)。因此,H1获得支持。同时,规制性压力正向预测挑战性评价(b=0.257,p<0.01),且挑战性评价对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b=0.148,p<0.05)。进一步采用Bootstrap方法重复抽样5 000 次的结果显示,规制性压力通过挑战性评价影响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的间接效应值为0.038,且95%的CI为[0.003,0.085]。因此,H2获得支持。同理,规制性压力正向预测威胁性评价(b=0.205,p<0.01),且威胁性评价对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b=-0.174,p<0.05)。进一步采用Bootstrap方法重复抽样5 000次的结果显示,规制性压力通过威胁性评价影响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的间接效应值为-0.036,且95%的CI 为[-0.084,-0.002]。因此,H3通过验证。

图2 模型路径系数

对于H4和H5,即CEO自我增强式幽默在规制性压力与认知评价间的调节效应,研究使用层次回归进行检验。表3中Model 3显示,CEO自我增强式幽默显著调节了规制性压力与挑战性评价间的关系(交互系数β=0.213,p<0.01)。进一步以自我增强式幽默的均值加减一个标准差为依据将样本分为高低两组,并绘制调节效应图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当CEO自我增强式幽默水平低时(均值-1个标准差),规制性压力与挑战性评价的关系为负且不显著(β=-0.060,ns);当CEO自我增强式幽默水平高时(均值+1个标准差),规制性压力与挑战性评价的正向关系更强(β=0.506,p<0.05)。因此,H4获得支持。同样地,表3中Model 6显示,CEO自我增强式幽默显著调节了规制性压力与威胁性评价间的关系(交互系数β=-0.283,p<0.001)。且如图4所示,当CEO自我增强式幽默水平高时(均值+1个标准差),规制性压力与威胁性评价的关系为负且不显著(β=-0.011,ns);当CEO 自我增强式幽默水平低时(均值-1个标准差),规制性压力与威胁性评价的正向关系更强(β=0.680,p<0.001)。因此,H5得到支持。

表3 层次回归结果

图3 CEO自我增强式幽默对规制性压力与挑战性评价关系的调节效果

图4 CEO自我增强式幽默对规制性压力与威胁性评价关系的调节效果

对于H6 和H7,即CEO 自我增强式幽默对认知评价在规制性压力与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间的中介作用存在调节效应的假设,研究结合Preacher 等(2007)的检验程序[37],在SPSS 中安装PROCESS 3.5 版插件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CEO 自我增强式幽默显著调节了规制性压力通过挑战性评价对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的积极间接作用,效应值为0.033,95% CI 为[0.001,0.092]具体而言,当CEO 自我增强式幽默低时,规制性压力通过挑战性评价对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的间接作用为0.010,95% CI 为[-0.025,0.611];当CEO 自我增强式幽默高时,规制性压力通过挑战性评价对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的间接作用为0.076,95% CI 为[0.007,0.175]。为此,H6 获得验证。类似地,CEO 自我增强式幽默显著调节了规制性压力通过威胁性评价对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的消极间接作用,效应值为0.050,95% CI 为[0.009,0.111]。具体而言,当CEO 自我增强式幽默低时,规制性压力通过威胁性评价对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的间接作用为-0.080,95%CI 为[-0.166,-0.015];当CEO自我增强式幽默高时,规制性压力通过威胁性评价对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的间接作用为0.023,95% CI=[-0.012,0.092]。因此,H7 通过检验。

五、结论与讨论

本文基于认知评价理论探讨CEO 自我增强式幽默对规制性压力与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关系间的调节机制,以进一步解决当前研究对规制性压力与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关系的争议问题。结果表明:规制性压力通过诱发CEO 的挑战性评价对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产生正向影响;与此同时,规制性压力还会增强CEO 的威胁性评价,进而降低企业选择前瞻型环境战略的可能性。此外,CEO自我增强式幽默不仅显著调节规制性压力与CEO 认知评价间的关系,还调节了规制性压力对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间关系的中介作用。

(一)理论意义

第一,前瞻型环境战略作为企业响应环境要求、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1],其与规制性压力关系的研究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和重视。但梳理现有文献发现,学者主要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制度理论等宏观视角阐释规制性压力与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的关系,且实证结果存在一定差异。而认知评价理论常用于解释不同个体对同一事件的差异性反应[38]。因此,本研究集中关注对企业战略选择具有关键作用的企业CEO,从认知评价理论视角深入探讨CEO 感知的规制性压力对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的影响,全面刻画了管理实践中CEO 在自身人格特质(自我增强式幽默)的影响下对企业外部环境(政府规制性压力)进行评估(挑战性评价和威胁性评价),继而进行战略选择的全过程。以上认知评价过程不仅有利于从CEO 对规制性压力的认知评价视角解释以往实证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完善现有规制性压力与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关系的研究成果,还将微观视角的认知评价理论用于宏观视角的企业战略选择分析,扩展了认知评价理论的应用情境。

第二,研究揭示了认知评价在规制性压力对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间的作用机制,识别了挑战性评价和威胁性评价在规制性压力与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间的差异化中介作用。一方面,研究证实了挑战性评价在规制性压力与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间的积极中介作用,并发现:对于CEO 而言,规制性压力暗含企业未来长期发展的机会,CEO愿意集中关注规制性压力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机会和挑战,并对规制性压力做出挑战评价,由此使得CEO 更愿意选择前瞻型环境战略这类问题取向的应对策略,以从源头上解决企业的环境问题;另一方面,研究也证实了威胁性评价在规制性压力与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间的消极中介作用,并发现:规制性压力同样表明企业面临的“关停并转”风险,CEO也可能聚焦于再造生产流程以符合环境规制这一过程中的困难以及如果没有满足环境规制时企业面临的关停风险等消极方面,进而对规制性压力做出威胁评价,导致CEO 倾向于回避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前瞻型环境战略。以上发现不仅有效回应了Carballo-Penela 等(2015)的“加强对利益相关者压力与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间影响机制”的研究呼吁[39],也从企业层面进一步证实了Mitchell 等(2019)构建的“压力情境双刃剑效应”研究框架的有效性[17]。

第三,研究明确了CEO 自我增强式幽默在规制性压力与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间的调节作用,丰富了规制性压力作用发挥的边界条件研究。以往制度压力与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主要聚焦在企业内部,例如企业灵活导向、环境导向以及创新能力[16,40],较少考虑CEO自身特质因素的作用。本研究顺应Kong等(2019)关于将领导幽默作为调节效应进行研究的号召[41],聚焦于CEO自我增强式幽默特质,证实了当自我增强式幽默水平高时,出于对规制性压力积极面的关注,CEO 更愿意对规制性压力进行挑战性评价而非威胁性评价,进而强化规制性压力与挑战性评价的积极关系,减弱规制性压力对威胁性评价的正向预测作用。同时,通过被调节的中介模型,研究系统考察了挑战性评价、威胁性评价以及CEO 自我增强式幽默在规制性压力与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间的系统作用过程,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在不同自我增强式幽默水平下,挑战性评价和威胁性评价这两个相反的中介路径对规制性压力与前瞻型环境战略关系的作用机制差异。这一研究结论有效回应了Kuiper(2012)关于“建议将不同幽默风格与个体认知评价进行整合”的研究建议[26]。

(二)实践启示

首先,研究发现规制性压力对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具有“双刃剑”效应,即CEO 既能够通过对规制性压力进行挑战性评价正向预测前瞻型环境战略,又可能经由对规制性压力进行威胁性评价负向预测前瞻型环境战略。由此,企业采纳前瞻型环境战略的关键在于促进CEO 对规制性压力进行挑战性评价而非威胁性评价。具体而言,一方面,政府部门应明确企业环境规制的具体标准,增加环境管理过程中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强化CEO 对改进生产流程后能够达到政府环境规制标准的预期,减少CEO对规制性压力进行威胁性评价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强化有效应对规制性压力能够给CEO、所在企业以及社会公众带来的诸如负责任的企业家形象、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以及企业社会声誉等积极影响,促进CEO关注规制性压力的积极面,进而对规制性压力进行挑战性评价。其次,研究发现高自我增强式幽默的CEO 集中关注规制性压力的挑战性,忽视其对企业的威胁。由此,企业股东不仅可以在招聘和筛选过程中通过人格测量等方式优先选聘自我增强式幽默水平高的CEO,还可以借助领导力培训项目增强CEO 在展现自我增强式幽默方面的相关技能。

猜你喜欢

双刃剑规制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工作狂领导对团队绩效的双刃剑作用机制*
主动退市规制的德国经验与启示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共享经济下网约车规制问题的思考
浅谈虚假广告的法律规制
直了集
内容规制
知识是把双刃剑